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联合检测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李怡;陈其章;马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干-2呼吸科收住AECOPD患者50例,检测患者血清PCT、IL-6、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老年AECOPD患者PCT、IL-6、CRP和N抗感染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CT、IL-6联合CRP检测对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8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IL-6、CRP能提高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是对现有标记物的有益补充,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疗效,协助临床判断病情转归。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实习早期护生压力源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生的职业发展和认同感。刚进入医院实习的1~3个月内,是护生角色转变、认知未来职业的重要阶段。实习早期护生面临较多的压力源[1],压力过大会给护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降低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其从事护理职业的意向[2]。作为带教教师及管理者,若不重视和发现护生压力源并给予帮助,就会造成护理人才流失。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重要的带教任务。从临床见习到实习的全过程,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生,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自我效能与压力源的相关性,找出实习早期易产生压力源的高危群体,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同时,根据护生自身压力源特点及自我效能得分,为护生树立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贾桂芳;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提高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

    为有效提高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发展历史、临床病例、实际生活、其他学科,改变教学方法及内容,以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李晓栋;赵香君;牟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生命之源,不仅是每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中职课堂,努力将国学知识、国学思想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丰富与提升学生的生命内涵,使其成为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中职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第二课堂对中职生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促进中职生素质的培养。当前,提高合作学习能力是实现中职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通过第二课堂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而且为中职生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者:吴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职业关照”到“生命关爱”--探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德育的生命精神

    生命关爱作为人生命中的一种需要,容易被后天一些因素所遮蔽,如物质社会导致的目标功利化、教育目标职业化滋生的失衡感等。探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德育的生命精神,需要从充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加强专业课程中生命责任意识渗透、践行生命关爱实践活动和构建生命关爱校园文化方面展开。

    作者:梁曼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临床情境教学法在高职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检验医学提出更高要求。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为此,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技能,将临床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实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长海;马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职卫校教师导课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我校教师导课现状,为加强导课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听课、问卷调查形式,对我校教师导课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有97.80%的教师认为教学导课环节重要,100.00%的教师在评优课中运用导课,31.87%的教师学过与导课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导课的教师仅约1/3。结论中职卫校教师应强化导课意识,优化导课设计,积累导课经验,营造导课氛围,从而提升导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全科医学专业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实习效果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5名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对实习效果影响大的因素是“教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意愿”,其次是“与带教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动手操作机会”,此外,“实习生学习主动性”“择业就业压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性质”“科室设置是否齐全”“基础理论知识”“理论阶段学习内容贴近临床”“实习单位有留院就业机会”等因素影响也较大。结论应根据全科医学专业特点,立足医疗环境现状,从严格遴选实习医院、规范医院带教管理制度、调整理论教学思路方面改善实习效果。

    作者:邱模昌;黄莹;方义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学习方式下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基于新学习方式及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探讨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对培养具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合格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促进口腔正畸学及口腔正畸临床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永明;戴娟;杨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为提升高职护理专业服务能力,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加强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工作,提升专业服务行业发展能力”的策略,通过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冯小君;叶国英;胡苏珍;吴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08例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50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并将208例病毒复制大于103copies/ul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7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42例和原发性肝癌(HCC)36例,应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208份血清中共检出C型102例(49.04%),主要分布于LC、HCC组中;B型87例(41.83%),主要分布于ASC组中;B+C混合型3例(1.44%);D型16例(7.69%)。结论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C型(49.04%)和B型(41.83%)为主, D型相对多见(7.69%),C、D型与较严重的肝脏损伤有关。

    作者:高海彦;张会玲;李小霞;高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聚酰胺纯化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的研究

    目的:研究聚酰胺树脂纯化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的吸附率、纯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聚酰胺树脂对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所得佳纯化工艺:上样液pH值为5,上样溶液黄酮质量浓度调节为2.0 mg/ml,以70%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2.0 BV/h。结论聚酰胺树脂能有效富集、纯化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

    作者:李辉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创业教育的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针对目前创业教育现状,为提高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创业能力,提出构建融入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创造良好创业条件与创业氛围、适当创业实践指导等教学改革思路,以期学生取得良好创业实践效果。

    作者:谢宏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等学校构建以课程负责人制为单元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落实了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为进行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实施课程负责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院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团队建设,保证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作者:柳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长沙地区医学生传承雷锋精神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长沙地区医学生学雷锋现状自编问卷,对长沙地区48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长沙地区医学生传承雷锋精神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实效性、实现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用雷锋精神强化医学生医德教育,以适应医疗卫生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作者:肖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与体会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建设途径和思路等方面探讨基于科研团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高艾;田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联合检测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干-2呼吸科收住AECOPD患者50例,检测患者血清PCT、IL-6、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老年AECOPD患者PCT、IL-6、CRP和N抗感染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CT、IL-6联合CRP检测对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8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IL-6、CRP能提高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是对现有标记物的有益补充,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疗效,协助临床判断病情转归。

    作者:李怡;陈其章;马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阶梯式板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免疫学内容抽象、复杂、深奥,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较强,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反映难学。阶梯式板书可以使医学免疫学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本文通过介绍阶梯式板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效果,为阶梯式板书更好地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想定作业教学法在预选卫生士官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更好地培养我军卫生士官人才知识获取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想定作业教学法已逐渐应用于非指挥类专业任职教育教学中。本文针对诊断学专业特点,分析该类想定作业特点及编写方法,并结合实际给出诊断学专业想定作业教学组织过程和实施要点。

    作者:陈莉;徐茂锦;许晓倩;胡晓霞;陈洁;谢长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及性别差异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1级364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怠倦心理、学习生活适应情况、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等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学习中存在严重怠倦心理的学生共132例(占36.3%),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觉得所学知识有用的学生仅占22.0%;为以后找份好工作而学习的学生高达60.4%,男生比女生高15.0%。能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仅占9.9%,女生比男生高6.0%;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达13.2%,男生比女生高9.7%。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只有30.8%,男生中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比例比女生高9.5%。结论学生应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学会积极应对和自我调适;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需求,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

    作者:章志红;林少龙;朱小康;上官致洋;刘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