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银;宋献美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内容多且抽象,逻辑性、实践性强,学生普遍反映难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授课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上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周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护理技能课教学中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开始及结束后均采用自制问卷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两组技能练习时间利用率与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结果 课程开始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课程结束后实验组课后练习时间利用率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基础护理技能课可显著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
作者:赵贞贞;王丽君;赵萍;周丽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集束式技巧在膝关节腔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99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在不使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应用集束式技巧行膝关节腔穿刺术,对照组患者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做局部浸润麻醉后行膝关节腔穿刺术.用Wong-Baker面部表情分级量表对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比例为25.4%,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式技巧可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腔穿刺时的疼痛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且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爱琴;常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在分析中职生文学阅读障碍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学阅读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王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综述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临床病理学应用现状,分析应用前景.方法 以病案教学、互动教学方式将临床病理学带进病理学实验教学.结果 临床病理学的应用使实验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将临床病理学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形成临床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秦双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进修是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超声医师进修需求日益增多,如何进行临床带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多媒体教学、PBL教学、CBL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应用于进修医师培养中,以快速提高进修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作者:周伟;周建桥;詹维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人文教育.我院基于现代课程观,优化人文课程体系,重视隐性课程开发,加强学科课程渗透,发挥校外课程作用,切实加强学生人文教育.
作者:杨朝晔;秦红兵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为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中药学人才,满足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需要,中药学教学亟待改进与加强.本文探讨中药学及其实验教学改革举措,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3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程科智;缪奔杰;邵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自媒体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下形成的即时交互平台.国内互联网快速发展促使多种自媒体产生,而大学生是自媒体的大受众群体.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将自媒体微信平台与临床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病例讨论能力提升,拓展知识的深度,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秦浙学;刘曦;曹霞;黄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3级大专二年级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个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人)采用常规教学法,试验组(48人)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一学期后,比较两组技能考核成绩,发放调查问卷并对12名学生进行访谈.结果 试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部分学生(80%以上)对思维导图应用效果给予肯定,并表示以后会继续应用该方法学习;被访谈学生均反映该法教学效果良好,与问卷调查结果一致.结论 思维导图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岳月娟;龚凤翔;马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剖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4班、8~9班学生进行研究.2、3、9班为实验组,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4、8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后对两组护生应试能力、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生应试能力与综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应试能力、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作者:郑婷;刘娉;吕秀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怀化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怀化市8所中小学进行调查.结果 怀化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中,自杀、怀孕、艾滋病、性传播疾病、不健康饮食习惯等的比例分别为60.0%、13.3%、50.0%、0.0%、73.3%.结论 怀化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不健全,应加强健康教育内容的选取和优化.
作者:田玉梅;杨小仙;曾飞元;米薇;谢日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学操作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以班为单位从常德某职业院校护理专业2014级21个大专班中,采用简单随机方法选取4个班207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将207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03人,对照组10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病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学期末采用教学效果测评、操作流程考试、案例分析能力测试等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生教学效果测评分以及操作流程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能力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兴趣、操作技能水平、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龚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CLEN)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2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和试验班,各60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班采用以CLEN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班学生护理学基础考试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CLEN成绩与一次性通过率及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结果 试验班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班(t=4.268~6.154,P<0.05);试验班学生CLEN专业实务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得分、一次性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t/x2=4.227~7.331,P<0.05);试验班学生对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启迪临床思维、增强专业能力、有利于CLEN考试等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班(x2=4.184~7.566,P<0.05).结论 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CLEN通过率.
作者:沈珣;杨婷;王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慕课及虚拟仿真实验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融合的新型教学手段.将慕课与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机能实验学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及创新能力.
作者:李超彦;王桂叶;张志国;李德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结合若干案例剖析当前医患关系现状,通过对部分医务人员、患者以及普通群众进行调查,从3个角度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其成因,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作者:屈耀伦;胡永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中职护理骨干教师对国家级培训内容的需求,为完善、优化国家级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0名中职护理教师进行培训能力和培训模块需求调查.结果 在培训能力方面,护理教师对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的非常需要率分别为60.0%、58.1%、61.2%;在培训模块方面,护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的非常需要率分别为58.8%、58.1%、55.6%.结论 应充分考虑中职护理教师学历背景、专业职称等因素,针对不同需求制订培训方案,切实提高培训实效性.
作者:鞠永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专业课程实施中存在对专业学位认识不到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评价和人文社科类课程缺乏等不足,为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应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作者:尹放;王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根据护士职称及业务能力水平,设置岗位层级,并根据岗位层级确定排班模式.统计工作量,并将月考核结果、医德医风以及奖励、处罚措施纳入绩效考核.结果 自2014年5月开始运行此方案,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层级管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使护士按能上岗,按岗取酬,极大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
作者:马彩萍;王雪梅;朱文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优化远志多糖分散片制备处方,并进行质量控制.以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远志多糖片的辅料和压力进行筛选,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崩解剂,碳酸钙为填充剂,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滑石粉为润滑剂,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的多糖片每片含远志多糖40 mg,崩解时间为56 s,15 min溶出度为标示量的77.65%.说明利用该处方制备远志多糖片制备工艺简单,崩解快,性质稳定,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景永帅;张丹参;戎欣玉;杜红霞;吴兰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