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雪燕
复杂先心病的准确诊断有助于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的把握和手术方式的确立,本研究将1例罕见的右旋心合并大动脉异位并成功实施手术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郑光美;朱方成;白姣;景红霞;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高血压脑损害患者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高血压脑损害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科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留院观察的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损害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群共190例,分为高血压无脑损害组、高血压脑损害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Klotho蛋白浓度与血清胆固醇、肌酐、血糖、血压水平,并针对以上因素及年龄和高血压病史等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Klotho蛋白浓度[(13.29±4.66)pg/ml]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脑损害组[(8.66±3.08)pg/ml]与高血压脑损害组[(4.68±2.21)pg/ml](P<0.05),同时高血压无脑损害组明显高于高血压脑损害组(P<0.05).血清Klotho蛋白浓度与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损害患者的胆固醇、肌酐、血糖、血压、年龄、性别以及高血压病史等均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1、-0.225、-0.289、收缩压-0.428、舒张压-0.211、-0.404、-0.206、-0.516),胆固醇、肌酐、血糖、血压等越高、年龄越大以及高血压病史等越长,血清Klotho蛋白浓度越低.结论 血清Klotho蛋白浓度增加可能是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损害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测血清Klotho蛋白浓度可能有助于早期监测高血压脑损害.
作者:李湘民;周巧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宫颈癌根治术是早期(Ⅰ~Ⅱa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1]267.但由于手术范围广,盆腔内脏神经及血管广泛受损,易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 [2],而发生尿潴留.目前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满意解决,本院尝试术后阴道内置卡前列甲酯栓促进恢复膀胱功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穆雪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RNA解旋酶p68在真皮多能干细胞(dermal multipotent stem cells, DMSCs)增殖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在创伤愈合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68在DMSCs不同生长状态的表达特点,早期伤口液刺激对DMSCs中p68表达的影响并通过MTT法检测DMSCs增殖的变化,进一步通过RNAi抑制p68表达之后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特点.结果 增殖活跃的DMSCs中p68表达较强,饥饿以后,p68表达降低;伤后1 d伤口液可明显促进DMSCs中p68的表达及细胞增殖(P<0.01);RNAi抑制p68表达之后DMSCs增殖明显受抑(P<0.01).结论 RNA解旋酶p68参与DMSCs的增殖调控,创伤微环境在修复细胞的启动中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王少军;粟永萍;刘知人;史春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瘦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含11.1 mmol/L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液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系胰岛素-1(insulin-1,INS-1)细胞,实验分为5组,培养液瘦素浓度分别为0、5、10、20 μg/L和50 μg/L.培养24 h后分别以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胰岛β细胞前胰岛素原mRNA的表达及上清液胰岛素浓度.结果 在葡萄糖浓度11.1 mmol/L、瘦素作用24 h情况下,胰岛β细胞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随培养液瘦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上清液胰岛素浓度随培养液瘦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瘦素可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结论 重组瘦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葡萄糖浓度11.1 mmol/L,瘦素作用24 h)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具有抑制作用,随瘦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
作者:王丽红;陈锦凤;马红英;杨育清;林斌松;陈诺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蛋白激酶B(ATM-PKB/Akt)在梗死灶周围心肌中的改变及苯肾上腺素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心肌梗死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苯肾上腺素组、假手术苯肾上腺素组,每组8只.按Litwin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及假手术模型.多谱勒超声仪测定心脏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干预12周后Western blot 检测梗死灶周围心肌中磷酸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蛋白(p-ATM)底物, 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Akt)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后12周,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LVPWd增厚,LVDd显著变大,FS、EF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苯肾上腺素组比较,心肌梗死苯肾上腺素组LVPWd、LVDd、FS、EF均无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心肌梗死组与假手术组p-ATM底物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与心肌梗死苯肾上腺素组(0.99±0.07)比较,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p-ATM 底物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假手术苯肾上腺素组(0.65±0.04)比较,心肌梗死苯肾上腺素组p-ATM底物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心肌梗死组与假手术组p-Akt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心肌梗死苯肾上腺素组(98.80±3.17)比较,心肌梗死组(74.38±3.06)和假手术组(74.50±3.99)阳性细胞数显著下调;与假手术苯肾上腺素组(75.88±2.77)比较,心肌梗死苯肾上腺素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 梗死灶周围心肌中ATM-Akt蛋白表达及活性无显著改变,但苯肾上腺素能显著增强ATM-Akt蛋白表达及活性.
作者:牟杨;张灿晶;李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是否在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APOE)对脑电活动的影响当中起诱发作用.方法 收集118例轻-中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40例正常成人的相关信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APOE基因型.在伤后1~3 d,对所有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测;在清醒、安静、闭目、血糖正常状态下对所有正常成人进行脑电图检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定量脑电数据.结果 40例正常成人中,APOEε2、APOEε3、APOEε4基因型之间定量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7);11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脑电活动在APOEε2、APOEε3、APOEε4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与APOEε3携带者比较,APOEε4携带者的慢活动明显增多,而APOEε2携带者的慢活动相对减少.结论 携带不同APOE基因的正常成人脑电活动无差异;在颅脑创伤的诱发下,APOE对脑电活动的影响则表现出亚型特异性;APOEε4对颅脑创伤后的脑电活动带来负面影响,APOEε2则对创伤后的脑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印晓鸿;张晓冬;孙晓川;但炜;刘科;吴海涛;刘福英;蒋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24岁,因停经7个月余,抽搐后昏迷12 h,于2009年2月18日21时22分入院,既往血压、末次月经不详.停经30 多天尿HCG阳性,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停经4个月自觉胎动,活跃至今.
作者:谭运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青藤碱对NZB/W F1代狼疮鼠外周血中IL-10、TNF-α、抗dsDNA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NZB/W F1代狼疮鼠分为4组:对照组、青藤碱40、120、360 mg/(kg*d)剂量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Real-Time RT-PCR法检测NZB/W F1代狼疮鼠外周血中IL-10、TNF-α、抗dsDNA抗体蛋白含量和IL-10、TNF-α mRNA表达.结果 3种剂量青藤碱干预3周后, NZB/W F1代狼疮鼠外周血血清中IL-10、TNF-α、抗dsDNA抗体蛋白含量和IL-10、TNF-α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P<0.01).结论 青藤碱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NZB/W F1代狼疮鼠的免疫学异常及炎症反应.
作者:刘剑平;卢来春;张国元;刘增荣;杨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大鼠神经元B35细胞株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s-1,IRAK-1)mRNA及蛋白在缺氧后表达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与神经元中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培养的B35细胞置于低氧(3%O2、5%CO2、92%N2)条件下培养1、3、6、12、24、48、72 h,应用RT-PCR方法检测IRAK-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RAK-1蛋白含量的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IRAK-1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与IRAK-1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B35细胞IRAK-1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1 h开始增加[(0.786±0.042),P<0.05],3 h增加明显[(0.947±0.055),P<0.05],6 h达到高峰(1.245±0.077),P<0.05],1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0.911±0.041),P<0.05],24 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但无明显差异[(0.596±0.047),P>0.05],48 h以后进一步减少[(0.520±0.049),P<0.05].IRAK-1蛋白表达变化也呈类似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的变化与IRAK-1蛋白表达变化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 神经元内存在TLR/IL-1R家族信号转导系统的关键因子IRAK-1,缺氧损伤可诱导其表达,与TNF-α的表达相关.
作者:李江涛;胡胜利;杜鹏;郑江;缪洪平;吴国材;唐卫华;刘智;朱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补体裂解因子C5a受体拮抗剂(C5a receptor antagonist, C5aRA)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功能变化的干预效果,探讨C5a在脊髓损伤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成年雌性C57BL/6J小鼠建立脊髓夹伤模型,在术前45 min经腹腔注入C5aRA AcF-[OP(D-Cha)WR](PMX53),同时建立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MP)注射组、生理盐水注射组和假手术组对照.应用ELISA、RT-PCR观察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并进行小鼠后肢的行为学评分(mouse scale for locomotion,BMS).结果 生理盐水组小鼠脊髓于伤后1 h即出现炎症因子的明显升高,TNF-α在1 h达峰值,IL-1β在12 h达峰值,后下降,到72 h两者均已接近基线值;小胶质细胞百分比在SCI后1 d即出现升高,3 d较明显,7 d达峰,14 d已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与生理盐水组相较,应用C5aRA特异性抑制C5a后,损伤早期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炎症细胞增殖均明显被抑制,BMS评分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略弱于MP组(P<0.05).结论 应用C5aRA特异性拮抗C5a可以抑制脊髓损伤后早期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及炎症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增殖,改善后肢的行为学评分,提示C5a通过增强脊髓损伤后早期炎症反应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
作者:李兰;赵天智;夏永智;储卫华;邹明明;朱海涛;薛兴森;冯华;林江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对创伤患者实施颈交感神经阻滞前后呼吸循环的变化、并发症.方法 将西南医院创伤病房于2009年1-10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30例(男女不限,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18)与对照组(n=12).治疗组在严密监护下用0.75%盐酸利多卡因行右侧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利多卡因,其他常规治疗不变.记录阻滞前、阻滞后10、50 min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脉搏氧饱合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 pH值3个参数,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HR在阻滞前为(115.9±10.5)/min,阻滞后10、50 min时为(101.6±3.6)、(104.0±4.6)/min,阻滞前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气分析各指标、呼吸频率和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右侧颈交感神经阻滞对创伤患者早期循环影响显著,可使过快的心率减慢,而对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结果无影响.
作者:田君;刘明华;粟永萍;向强;王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侧下丘脑orexin能神经元区微注射腺苷对SD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14只,按3种不同的给药模式在外侧下丘脑orexin能神经元区分别微注射1、10、20 nmol/μl腺苷,以人工脑脊液为自身对照,然后采用脑电机同步记录大鼠的脑电和肌电活动,观察外侧下丘脑区微注射腺苷后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结果 与人工脑脊液自身对照相比,在大鼠外侧下丘脑分别微注射1、10 nmol/μl和20 nmol/μl腺苷后的3 h内,大鼠觉醒时间明显减少到人工脑脊液自身对照的84%、62%和60%,并且大鼠睡眠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0.05).在微注射20 nmol/μl腺苷后,大鼠觉醒时间持续减少了3 h,并且与微注射1、10 nmol/μl腺苷后相比,其觉醒时间的减少和NREM/REM睡眠时间的增加也明显.结论 在外侧下丘脑orexin能神经元区微注射腺苷促进大鼠睡眠.
作者:寸艳萍;夏建霞;李洋;胡志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6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的94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价采用Frankel分级,均为E级.CT提示椎管占位>50%,骨折块突入椎管>10 mm.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应用Kaneda内固定6例,Z-plate内固定40例,VentroFix内固定14例,Antares内固定28例,其他6例.椎体及上下椎间盘后3/4 切除植骨71例,椎体上部和上位椎间盘切除植骨23例.结果 术后无神经系统损伤加重的症状,后凸畸形矫正满意,平均Cobb's角2°,矫正率90%.伤椎平均椎体矢状面指数为4°.术后随访1~10年,平均4.6年,脊柱高度恢复,后凸矫正度数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前路手术治疗不合并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是有效的.可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生理曲线.后期随访后凸角度矫正丢失少.无远期腰背慢性疼痛的症状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作者:袁海峰;宋跃明;刘浩;刘立岷;龚全;李涛;曾建成;孔清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腺肽(thymosinαl,Tα1)对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增殖的影响以及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合成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细胞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测定HUVECs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VEGF在HUVECs 的合成.结果 浓度为2.5、5、10 μg/ml的Tα1作用于HUVECs后,其对应的D(492)值、增殖率分别为(0.498±0.027)、(96.2±4.5)%,(0.737±0.018)、(182.0±5.8)%,(0.745±0.021)、(185.0±6.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S期细胞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条带灰度值/内参灰度值(0.29±0.01)与对照组(0.12±0.06)相比,显著上升(P<0.05).结论 Tα1能促进HUVECs的增殖及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内VEGF的合成和分泌,在创伤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田尚昆;陶小红;向洪洲;王元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基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包含有人IL-21的质粒电转染至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移植到用人外周淋巴细胞免疫重建和非免疫重建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小鼠体内,并用抗唾液酸神经节苷酯(anti-asialo GM1)删除小鼠的NK细胞,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法检测荷瘤鼠的脾细胞毒性和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双夹心法测定对靶细胞产生的IFN-γ.结果 含有IL-21基因的宫颈癌细胞(HeLa-IL-21细胞)在免疫重建和非免疫重建小鼠中的生长完全被抑制,HeLa细胞在免疫重建鼠中的生长较非免疫重建小鼠滞后,肿瘤体积也明显小.删除NK细胞后暂时消除了HeLa-IL-21细胞对肿瘤的生长抑制,同时非免疫重建组消除肿瘤生长抑制较免疫重建组明显;免疫重建组荷HeLa-IL-21细胞小鼠脾细胞毒性为(16.55±4.53),高于非免疫重建组荷HeLa-IL-21细胞(8.32±2.12)(P<0.05)和荷HeLa细胞 (3.42±1.56)(P<0.01),对靶细胞产生IFN-γ的量也大于免疫重建组荷HeLa细胞(5.12±2.34)(P<0.05).结论 在NK细胞缺乏的情况下,表达IL-21的HeLa细胞能产生T淋巴细胞依赖和不依赖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晓云;熊正爱;李好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建立细菌双杂交技术,筛选MRSA中与PBP2a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利用PCR扩增,获得PBP2a蛋白转肽酶活性区(TPase)的编码基因,插入pRBR构建成诱饵质粒pBR-PBP2a.提取MRSA N315株基因组DNA,经Sau3AⅠ部分酶切后连接到pRAC质粒的BamHⅠ位点,获得基因组DNA表达文库;将文库质粒转化入含诱饵质粒pBR-PBP2a的报告菌株KS1,利用细菌双杂交技术进行筛选,获得与诱饵质粒编码的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猎物,对猎物中编码序列进行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与PBP2a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或多肽.结果 成功构建了pBR-PBP2a诱饵质粒,可表达PBP2a TPase与大肠埃希菌RNA聚合酶α亚单位N端序列的融合蛋白.所构建的MRSA N315株基因组文库覆盖率达9倍,满足文库筛选的需要.将文库转化含诱饵质粒和报告基因的KS1宿主菌,利用细菌双杂交技术经3次筛选,共获得9个猎物克隆,其报告基因的活性均升高2倍以上,对9个猎物质粒进行了测序,信息学分析表明它们均来自于MRSA N315株基因组,插入片段长者648 bp,短者334 bp, 9个插入片段中含14个编码基因,其中10个功能未知,1个编码二氢吡啶二羧酸合酶、1个编码二氢吡啶二羧酸还原酶,2个编码染色体解离稳定(SMC)蛋白.9个克隆中介导与PBP2a相互作用的多肽由14~46个氨基酸组成.结论 利用细菌双杂交技术从MRSA基因组文库中成功筛选到与PBP2a相互作用的多肽.
作者:原薇薇;杨杰;王冬梅;胡珍;朱军民;陈志瑾;张俊磊;王嘉丽;刘佳;饶贤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军优秀的医学专家,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原主任梅芳瑞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4月1日0时50分在新桥医院逝世,享年80岁.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清体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用1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及10 例MODS患者CVVH治疗前、治疗6 h、治疗20 h的血清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24 h,TUNEL法检测HUVEC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观察细胞GRP78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细胞GRP78、CHOP、TNF-α、IL-6 mRNA表达,比色法检测健康志愿者及CVVH治疗不同时间组血清中SOD活性、MDA含量.ELISA法检测健康志愿者及CVVH治疗不同时间组血清中TNF-α、IL-6含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VVH治疗前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RP78、CHOP、IL-6、TNF-α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高(P<0.01).与CVVH治疗前比较,CVVH治疗6、20 h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GRP78、CHOP、IL-6、TNF-α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治疗20 h组较治疗6 h组进一步减少(P<0.05).免疫荧光显示健康对照组GRP78蛋白表达量很少,CVVH治疗前组GRP78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6 h组较治疗前组明显减少,治疗20 h组较治疗6 h 组进一步减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VVH治疗前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血清中TNF-α、IL-6含量也明显增高(P<0.01).经过CVVH治疗,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 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TNF-α、IL-6含量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 MODS患者血清体外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有关,CVVH治疗能减轻氧化应激,清除炎症介质,减轻内质网应激程度,从而减少内质网相关的凋亡.
作者:周洪文;甘华;杜晓刚;李正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国产水溶性蜂胶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 ATCC 25175,S.m)、远缘链球菌(S.sobrinus 6715,S.s)及其耐氟菌株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防龋途径.方法 采用小抑菌浓度(MIC)递增法对S.m、S.s进行氟化钠体外诱导耐氟菌株(S.m-FR、S.s-FR),采用液体稀释法观察水溶性蜂胶对S.m、S.m-FR、S.s、S.s-FR生长的影响;用酶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蜂胶对GTF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水溶性蜂胶对S.m、S.m-FR、S.s、S.s-FR MIC分别为0.39、0.78、0.20、0.39 g/L;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8、1.56、1.56、1.56 g/L;随着蜂胶浓度增高,葡糖基转移酶活性逐渐降低,6.25、3.13、1.56 g/L与0.78、0.39 g/L 2个浓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水溶性蜂胶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及耐氟菌株的生长,对GTF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彭志庆;林居红;刘明方;邓一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