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芳
从护理风险相关概念、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分类,探讨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指出现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提出护理风险在急诊科的重要性并探讨防范措施,从而培养护士的综合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素质和急诊急救护理的质量.
作者:骆焕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在高等中医院校诊断学中进行检体诊断实践教学改革对学生体格检查操作技能培养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12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4班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采用技能考核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P<0.05),且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在实训过程中开展强化技能考核评价较好.结论 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进行技能考核,在体格检查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孙士玲;刘岷;党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形象思维是通过意象、联想和想像的形式研究一个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生药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药学课程,因其药材鉴定记忆点多、零碎、易混淆,经常被认为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根据生药学的知识特点和问题,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讨论生药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形象思维教学,利用绘图、信息化教学、药材实物、形象化专业术语、音乐等教学手段,化繁为简,通过丰富的形象信息传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药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作者:唐洪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S-1口服+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对照组29例,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及栓塞.两组均为6周进行一次介入治疗,连续2次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44.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3%和6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3个月和13.2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易为晚期胃癌患者所接受.
作者:邵鹏;胡玮;余新林;王骏臣;米登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原则提出新的要求,现就德育课教学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进行实践与探索,以期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
作者:吴东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校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为我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实用型药学技术人员,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药剂专业作为我校3个重点专业之一,不但在专业建设上日趋完善,而且社团建设也蒸蒸日上.专业性社团建设对于我校药剂专业教学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有较大的帮助,目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学生喜爱.
作者:闫丽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102人)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9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徐文兰;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目前存在学生化学学习基础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提出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授课模式、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积极探索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提高高职院校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作者:高吉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高质量的临床实习对医学生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二级学科的神经病学,由于轮转时间短,疾病复杂性强、症状多变,给临床实习带教提出较高要求.总结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交流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曾艳芳;王亚军;韩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效果.方法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选取我院护理专业2014级12班、13班(改革班)共8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13级18班、19班(改革班)共9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对照组接受旧的实训课程.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高职护生正确引导、合理强化社会实践等措施,改善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从而提高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商丘某高职院校2012级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抽取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名护生为实验组,100名护生为对照组,每组护生按序编号.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老年护理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学生开展老年知识宣教和社会实践等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通过调查问卷、老年态度量表等研究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对老年人的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76,P=0.001);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KAOP得分、欣赏维度得分、偏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老年知识宣教、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高职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改善其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作者:胡宝玉;张涛;韩倩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和生存率的逐年下降,肿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NCCN)以其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为提高临床肿瘤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提供根本依据.在传统病理学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对NCCN指南的学习,在巩固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使病理学研究生全面系统地认识肿瘤,更好地掌握临床肿瘤个体化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朱华卫;李萍;何融泉;夏爽;李祖云;冯振博;陈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传统的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以教为主”的讲授方法,信息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好.案例教学采用的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基点进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总结、反思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作者:马金凤;赵强;朱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结合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课程的特点,从师资培训、教材的选用、教学课件的制作、师生交流与教学反馈等角度介绍相关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留学生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李绍东;路欣;徐鹏;汪秀玲;徐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学籍档案管理是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档案是用人单位选拔、任用、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应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加快学生档案网络化管理建设,充分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作者:谭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模式成为我国医改发展的新方向,为医学院校探索医学生就业创业新模式提供新的渠道和途径.构建“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院校从构建课程教育体系、搭建孵化平台、组建师资队伍、理顺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担负着构建新型医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要任务.
作者:薛政;李艳艳;吴珊珊;李晓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前,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法,可以将评价主动权向学生转移,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差异性评价等促进评价功能的发挥.
作者:黄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虚拟医学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班和B班.A班实施传统实验教学,B班实施虚拟实验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时两班考试成绩和教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班生理学实验总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A班(P<0.05),且教育环境总体评估优于A班(P<0.05).结论 虚拟实验结合传统实验教学可有效改善生理学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惠文;赵成瑞;高胜利;祁文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改良负压引流器对腹腔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行腹腔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在腹腔引流过程中,实验组使用改良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对照组使用传统引流袋进行引流,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引流效果、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比对照组高13.5%.结论 改良负压引流器在临床中使用便捷,对腹腔引流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腹腔引流术后切口的愈合.
作者:田菁;刘玮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临床教学实践中医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临床思维结合培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非直属教学医院2008级、2009级西医临床专业学生100名为对照组,2010级、2011级西医临床专业学生102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PBL与临床病例分析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见习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以及教师对学生见习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直属教学医院可利用医疗资源优势,实施PBL与病例分析教学法,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师生双方满意度,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分析临床证据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高毅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