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进军;陈明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儿科规培基地通过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培训制度、管理模式、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和培养体系.
作者:赵晶莹;吴玉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为培养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探讨在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的效果.结果显示,PBL教学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波;翟玉荣;蔡仕宁;郑衍芳;林茂;高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调查乡村医生的工作职责、实践需求,访谈乡镇卫生院院长,弄清乡村医生的工作范围,并分析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以乡村医生的实践需要与职业证书要求作为切入点,构建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罗文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院校健康教育共同体的应用情况.方法 在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之上,以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利用医院与学校双方优势,试点建立健康教育共同体,进行临床健康宣教.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3—4月在六安市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产一科就诊的56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健康教育共同体参与健康教育过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后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母婴健康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考核成绩都有所提高.结论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院校健康教育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医院、学校及护理服务对象.
作者:管慧;刘瑶;史晓娟;管应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7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遵循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出院时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自理能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结合药剂学课程特点,对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实验准备、实验过程、效果评价3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顾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概述协同治理理论,提出基于协同治理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治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基层就业率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叶颖俊;刘建明;徐子金;林慧;俞艳华;许琼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护理专业大专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实验组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药学研究生创新性教育进行初步探索,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及其对药学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与意义,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药学研究生创新性教育.
作者:覃丽;贺卫和;李顺祥;廖端芳;裴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解决途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周口市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欠合理、培训少、社会实践能力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论 建议通过建立良好就业创业管理体系、完善培训措施、创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等途径,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作者:殷建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及教研室多名教师教学经验,提出对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为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提供参考.
作者:邢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C程序设计是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课程,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首选的、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我院C程序设计课程目前采取课堂讲授为主、上机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缺陷.本文结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特点,尝试以PBL教学法进行C程序设计教学,期望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丹;刘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与整群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某地方医学院校15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10%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了解CBL教学法,其中54.55%的学生体验过CBL教学法.CBL教学中,63.33%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负担加重,预习时间增加很多;58.00%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98.67%的学生会参加课堂讨论,其中经常参加的占26.00%.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教师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引导情况、选择的案例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是影响CBL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学生对CBL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高洋;赵丹;赵志伟;薛茹;周海峰;郗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确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适时革新教师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趋于实用性、时效性,课堂教学在注重整体的同时侧重个体差异性,建立长效评价机制.
作者:马嵘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OVI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有关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a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0篇文献中,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s),9篇为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s),涉及2285名护理专业学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P<0.01).结论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增强临床适应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苗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对2014—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进行分析,从试卷总体结构、题型变化、考查内容等方面思考,并对护理专业(专科)自学考试考生自学、机构助学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作者:黄松林;岳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境外或涉外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人才,该专业英语教学包括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本文基于ESP教学理念,拟分析涉外护理ESP教学的对象、师资、教材、授课时机以及EGP与ESP的衔接等方面特点,着重探讨该专业英语教学思路,以期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
作者:李菊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 是促进护理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时期.循证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和模式,自1996年传入我国以来, 因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已经成为21世纪护理实践的标准[1].循证护理的引入无疑对传统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培养学生循证护理能力,在临床护理决策中融入现有临床研究证据, 是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当今护理教育的方向[2].
作者:崔海丽;张蕾蕾;唐乃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以推拉理论为框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供求不平衡问题,尝试提出从政府、基层医院、高校、社会、个人方面,增加医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因素(拉力),减少基层就业的消极因素(推力),从而促进更多医学生献身基层、服务基层,在远程会诊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做贡献.
作者:王萍;崔群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221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前后对其进行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知识认知度以及行为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前后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中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马平;王文英;何俊峰;兰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