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7年15期文献
  •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临床学科.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将微信平台与PBL教学法相结合,调动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作者:刘艳;王晓鹏;许美凤;刘平;肖生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大学生礼仪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大学生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级护理本科1班设为实验组,共66人,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2班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考试、实践考核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度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礼仪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者:崔保华;张晓丽;韩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混合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而传统面授式教学也有其自身优势.因此,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根据药理学学科特点,初步探讨混合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琴;张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及教研室多名教师教学经验,提出对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为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提供参考.

    作者:邢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案例教学法在医院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院管理学属于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理论知识多,实践少,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理解和掌握难度大.可将生活中与医院管理相关的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案例讨论与分析,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作者:郑寒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流行病学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法,以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参与、对翻转课堂的认知和能力提升作为评价标准,评价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流行病学教学的优势及效果.

    作者:贾改珍;王萍玉;吕鹏;董兆举;韩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是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课程,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首选的、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我院C程序设计课程目前采取课堂讲授为主、上机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缺陷.本文结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特点,尝试以PBL教学法进行C程序设计教学,期望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丹;刘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慕课之微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慕课的兴起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教学中引入慕课之微课程,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教学生动化、趣味化.探究慕课之微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更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 .

    作者:刘军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康复医学专业的解剖学精准教学探讨

    新时代的医学发展促进了精准医学的产生,精准医学的推进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进.本文以康复医学专业为例,简要分析解剖学精准教学的必要性、有利性和实施方法.

    作者:刘立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学生人格特质与成长经历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医学生人格特质与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等成长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法,对中国医科大学2015级477名新生进行16pf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独生子女医学生兴奋性、自律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世故性、开放性等人格特质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担任过班干部的医学生兴奋性、敢为性、乐群性、稳定性、支配性和聪慧性等人格特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医学生.结论 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班干部作为学生成长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成长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作者:修虹;帖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哈尔滨市居民对大气颗粒物PM2.5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居民对大气颗粒物PM2.5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街头拦截方式,在公园和居民社区等人群较为密集的地点对在哈尔滨市居住超过1年、年龄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共调查400人,有效应答372人,有效应答率93.0%.PM2.5知识达标111人,达标率29.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影响PM2.5知晓率的因素.知道PM2.5的193人中,49.7%的受访者关注政府公布的PM2.5监测数据,75.1%的受访者支持政府每天公布PM2.5监测数据,他们对PM2.5监测点的支持率前3位是工业区(81.3%)、居民区(75.1%)、商业区(65.8%),他们认为增加绿化面积(87.6%)、治理工业污染(85.0%)、控制汽车尾气排放(82.4%)是控制PM2.5污染的主要措施.在空气污染严重时采取防护措施的有265人,其主要应对措施是减少外出(61.1%)、佩戴口罩(75.1%)、紧闭窗户(82.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M2.5知识达标者采取防护措施的人数比例高于PM2.5知识不达标者.结论 居民对PM2.5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居民非常支持政府公布PM2.5监测数据,要求政府落实减排降污政策与降低PM2.5健康危害的意愿强烈.

    作者:康成;孙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微信用于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信在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H型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微信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知识问卷、遵医行为量表和满意度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微信有助于H型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能有效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珍妮;邓莉莹;卢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职高专护生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生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各种教学方法 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为教学改革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我院2013级大专护生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结果 护生评价较高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授课、形体房练习举止礼仪、背景音乐情绪调动以及临床见习等.护生礼仪学习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提高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效果.

    作者:高东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现状,为开展实践教学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5名宁夏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本科在校生及实习生,从一般资料、专业认知度、择业动机3方面展开调查.结果 20.00%的护生以第一志愿被本专业录取,其中仅7.54%的护生的报考原因是个人意愿.入学前,了解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分别占13.10%和7.50%;入学后,了解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分别占48.52%和22.95%.结论 入学时,本科护生专业认知度较低,通过在校学习其专业认知度有所提高.建议加大护理专业宣传力度,提高护士新酬待遇与社会地位,增强护生专业信心.

    作者:陈雪真;马逸;郑连花;杨雅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贫困生不知感恩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认知、情感、行为3个维度出发,对贫困生感恩和感恩教育状况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整体感恩状况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不知感恩;知恩、感恩水平远高于报恩和施恩水平,即贫困生感恩重体验轻行动.依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贫困生感恩教育措施.

    作者:韩红柳;王飞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大专护生专业承诺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我校大专护生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602名在校大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2名大专护生总体专业承诺得分为(2.58±0.26)分,生源地、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学习成绩、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专业承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大专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扶晓兰;马婷;戴真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测量表(CTDI-CV),对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10名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97.1%,其中高中起点大专护生112人,中专起点高职护生92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3.34±23.77)分,≥280分表示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高中起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1.52±19.27)分,中专起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8.15±32.33)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父母是否指导学习与生活、是否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护生正性评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较差,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应加强联系与合作,重视并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王小丽;于臻秀;余赟;付芳;童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协同治理视角下高职高专类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探析

    概述协同治理理论,提出基于协同治理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治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基层就业率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叶颖俊;刘建明;徐子金;林慧;俞艳华;许琼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探讨

    医学院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可以将食品健康和医学常识紧密结合起来,两者的结合能承担起应用型复合人才的使命.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行单一的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构建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王丽杰;于洋;吴汉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疆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策略

    对新疆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现状、老年护理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发展思路与策略,为新疆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谢静;刘新华;马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药学研究生创新性教育初探

    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药学研究生创新性教育进行初步探索,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及其对药学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与意义,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药学研究生创新性教育.

    作者:覃丽;贺卫和;李顺祥;廖端芳;裴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推拉理论视角下促进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建议

    以推拉理论为框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供求不平衡问题,尝试提出从政府、基层医院、高校、社会、个人方面,增加医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因素(拉力),减少基层就业的消极因素(推力),从而促进更多医学生献身基层、服务基层,在远程会诊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做贡献.

    作者:王萍;崔群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探索

    通过分析我校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现状,从提升导师和辅导员规范化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意识,完善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的交流互动平台,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3方面,立足我校实际,探索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途径,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

    作者:李娟;李顺祥;覃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周口市高职院校为例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解决途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周口市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欠合理、培训少、社会实践能力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论 建议通过建立良好就业创业管理体系、完善培训措施、创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等途径,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作者:殷建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医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数过少、专业英语教师缺乏、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有效解决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医学英语课程特点,探究如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构建医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赵学旻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职学校学生晚自习管理模式改革探讨——以卫校医学美容专业为例

    针对中职学校晚自习管理难问题,对我校医学美容专业晚自习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改革意见及建议.

    作者:覃良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职业学校如何应对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大潮

    分析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确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适时革新教师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趋于实用性、时效性,课堂教学在注重整体的同时侧重个体差异性,建立长效评价机制.

    作者:马嵘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高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本文主要阐述高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有所帮助.

    作者:朱慧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LBL、PBL、CBL和Seminar教学法在硕士生卫生学研究进展教学中联合运用的探讨

    单一以授课为基础的LBL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医学硕士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因此,我们将LBL、PBL、CBL和Seminar教学法联合运用于卫生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中,明确教师的任务和学生的角色,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能力以及演讲能力等.

    作者:何丽华;柳强;谢颖;吕媛;朱勇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221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前后对其进行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知识认知度以及行为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前后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中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马平;王文英;何俊峰;兰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院校健康教育共同体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 探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院校健康教育共同体的应用情况.方法 在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之上,以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利用医院与学校双方优势,试点建立健康教育共同体,进行临床健康宣教.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3—4月在六安市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产一科就诊的56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健康教育共同体参与健康教育过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后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母婴健康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考核成绩都有所提高.结论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院校健康教育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医院、学校及护理服务对象.

    作者:管慧;刘瑶;史晓娟;管应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带教本科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体会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实验课在整门课程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检验相关新设备、新仪器的不断出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成为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医学检验专业.而如何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实用型检验技术人员,则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本文对多年实验带教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旨在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作者:彭效祥;张洋洋;赵荣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结合药剂学课程特点,对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实验准备、实验过程、效果评价3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顾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的实践研究

    为培养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探讨在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的效果.结果显示,PBL教学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波;翟玉荣;蔡仕宁;郑衍芳;林茂;高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以留学生为中心神经病学教学查房实践研究

    神经病学课程课时少,定位定性诊断复杂,实践教学具有很大挑战性.教学查房是巩固医学基础知识、提高临床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分析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查房存在的问题,通过选择特定病例、使用英语查房、学生间互助式教学、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强化循证医学的作用和应用标准化病人来提高教学查房质量.

    作者:俱西驰;王伟;屈秋民;罗国刚;贾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浅谈产前超声诊断教学体会

    产前超声诊断教学在临床带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多年产前超声诊断经验,在带教中重视解剖学知识教学,加强产前超声诊断思维训练,将产前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紧密结合,并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以培养合格的产前超声诊断医生.

    作者:周慧丽;罗慧;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神经内科见习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信结合PBL教学法和传统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病例分析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成绩优于对照组;在教学法是否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扩大知识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满意度、锻炼临床思维等方面,实验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微信结合PBL教学法较传统PBL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童燕娜;肖淑英;段洪连;张伟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在卵巢癌研究中的应用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新学科.人体任何的生理或病理改变都可由代谢表型反映,因此,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表现出的代谢变化规律必然可由代谢组学研究测定,以获得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信息,为卵巢癌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代谢组学研究,目前已成为广泛应用且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本文综述近几年有关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卵巢癌代谢组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

    作者:狄晓鸿;常子倩;马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层医疗机构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镇卫生院212例颈椎病患者,所有病例均常规拍摄颈椎正、侧、双斜位片,根据需要加摄其他功能体位,结合临床症状分析X线平片表现.结果 颈椎序列改变65例(30.7%),生理曲度改变131例(61.8%),骨质增生191例(90.1%),椎间隙狭窄125例(59.0%),骨性椎管狭窄50例(23.6%),韧带钙化108例(50.9%).其中,骨质增生尤其是椎体骨质增生是主要的表现.结论 X线平片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为颈椎病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在基层医疗机构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党进军;陈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有关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6月1日.由两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 提取资料、 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2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显著降低腹股沟疝复发率[OR=0.30,95%CI(0.11,0.79),P=0.01],减少术后并发症[OR=0.37,95%CI(0.23,0.59),P<0.0001],缩短手术时间[MD=4.32,95%CI(-8.40,-0.25),P=0.04],但在减少术中出血量[MD=-2.70,95%CI(-6.03,0.63),P=0.11]和缩短住院时间[MD=-0.60,95%CI(-2.53,1.32),P=0.54]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但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效果尚不明确.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更多研究来验证.

    作者:孙学强;蔡立山;曾永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眼底改变分析

    目的 探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眼底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300例,分析高血压严重程度与眼底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300例,眼底正常者140例(46.7%),视网膜病变160例(53.3%),其中Ⅰ期90例(30.0%),Ⅱ期40例(13.3%),Ⅲ期30例(1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程少于15 d、妊娠结局无合并症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显著小于病程大于15 d、妊娠结局有合并症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眼底改变也逐渐加重.眼底改变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评估指标,需积极控制妊娠期血压水平.

    作者:王如;巩继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7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遵循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出院时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自理能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无创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利用无创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腰椎穿刺监测颅内压的一致性,探讨FVEP作为颅内压监测手段的可行性.方法 对40例颅内高压患者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同时进行无创FVEP监测.结果 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值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呈线性相关(r=0.92),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显著性(t=1.71).结论 利用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测得的颅内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值有高度的一致性.

    作者:赵乾;霍孜克;张翔;李述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反思日记的护理专升本学生组织授课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专升本学生对学生授课教学模式的真实体验,为优化该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24名参与组织授课的学生书写的反思日记为资料,按照Colaizzi7步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6个主题:增加知识和能力,学习风格的再认知,增进师生、生生感情,培养团队精神,增加学业压力以及授课质量无法保证.结论 学生授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成长,但要明确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有效运用奠定基础.

    作者:吴臣;沙凯辉;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在儿科护理学母乳喂养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及探讨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在儿科护理学母乳喂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5级对口护理专业两个班并分组,在儿科护理学母乳喂养教学中,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本节课内容的理论考试成绩,利用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教学模式评价较高,而且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较好.

    作者:崔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名学生按班级分为翻转班与对照班,翻转班采用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翻转班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试成绩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班(P<0.01).翻转班学生均认为有必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98.22%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组织与安排满意,认为翻转课堂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结论 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受到了学生认可.

    作者:汤艳;朱蓓;徐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三元项目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探究三元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升带教质量与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9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施以三元项目教学法带教,后者施以常规方法带教.比较带教前后护生应对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生应对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升,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近98%的护生完全支持应用三元项目教学法,对该教学法满意度较高.对照组护生对常规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仅为5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元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护生应对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更强护理技能和更高职业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带教方法.

    作者:金转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 是促进护理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时期.循证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和模式,自1996年传入我国以来, 因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已经成为21世纪护理实践的标准[1].循证护理的引入无疑对传统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培养学生循证护理能力,在临床护理决策中融入现有临床研究证据, 是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当今护理教育的方向[2].

    作者:崔海丽;张蕾蕾;唐乃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探讨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境外或涉外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人才,该专业英语教学包括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本文基于ESP教学理念,拟分析涉外护理ESP教学的对象、师资、教材、授课时机以及EGP与ESP的衔接等方面特点,着重探讨该专业英语教学思路,以期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

    作者:李菊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成效.方法 在我院涉外护理专业采用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理实一体教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结果 教师综合素质,学生学习兴趣、综合技能明显提高.结论 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提高护理岗位适应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人才,满足国内外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作者:狄婷婷;王瑞婷;路雪燕;秦博文;党晓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企业需求、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从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出发,阐述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现代学徒制的推广提供借鉴.

    作者:郭云;于冠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某地方医学院校为例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与整群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某地方医学院校15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10%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了解CBL教学法,其中54.55%的学生体验过CBL教学法.CBL教学中,63.33%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负担加重,预习时间增加很多;58.00%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98.67%的学生会参加课堂讨论,其中经常参加的占26.00%.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教师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引导情况、选择的案例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是影响CBL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学生对CBL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高洋;赵丹;赵志伟;薛茹;周海峰;郗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实习带教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带教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在我院实习的78名护理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观察组采用护理实习带教小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带教满意度、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带教满意度为94.87%(37/39),对照组为69.23%(27/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707,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t=11.775、8.907,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16、3.924,P<0.05).结论 医院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小组模式,能够提高实习生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案例综合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综合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案例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应用于耳鼻咽喉科护理理论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效果.结果 比较采用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案例综合教学法的满意率为86.15%,在激发学习兴趣、专科疾病掌握程度、典型疾病系统性、临床思维能力、专科护理知识等指标评价方面,实验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毕业后愿意从事耳鼻咽喉科护理工作的人数比也较对照组多.结论 案例综合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是一种较好的耳鼻咽喉科护理理论教学模式.

    作者:温兰英;黄建国;吴洁丽;胡丽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实习前临床技能考试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判断医学生实习前岗位胜任力水平.方法 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134名学生进行OSCE.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项考试组织、质量与效能3方面的情况.结果 OSCE各站点成绩呈正态分布,难度为0.61~0.75,区分度为0.34~0.94;学生认可本次考试的设计与组织形式.结论 OSCE设计合理,能较好地评判医学生实习前岗位胜任力.

    作者:齐向飞;柏宏亮;吴春丽;杨军;郭利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OVI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有关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a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0篇文献中,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s),9篇为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s),涉及2285名护理专业学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P<0.01).结论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增强临床适应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苗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形成性考核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就形成性考核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形成性考核内容设置及实施过程,初步探索出适合预防医学自身特点的形成性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金佰明;万思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基于2014—2016年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对2014—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进行分析,从试卷总体结构、题型变化、考查内容等方面思考,并对护理专业(专科)自学考试考生自学、机构助学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作者:黄松林;岳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目标教学测评及其量表探微——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为例

    基于国家示范校教改创新研究,围绕目标教学测评,对教师课堂教学言行进行评价,同时考查早期评价量表的内容、参照评语等的有效性、区分性和可测性,指出量表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加以优化.

    作者:程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护理专业大专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实验组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形成性评估对研究生医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医学英语课程教学极其重要,是培养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考察形成性评估对研究生医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形成性评估能够有效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促成因素与形成性评估的特点有关.

    作者:王健;李蟠;朱九扬;王文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CIPP评价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研究

    顶岗实习是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直接体现,实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传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顶岗实习效果.本文以青岛第二卫生学校2012级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采用基于CIPP评价的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模式,以期提升顶岗实习整体质量.

    作者:王钰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儿科护理学操作纠错型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因其使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目前许多教师却不知如何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本文通过分享儿科护理学操作纠错型微课的设计制作过程说明微课的制作方法,分享微课制作体会.

    作者:吴岸晶;王少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概论课程建设探索

    分析临床药学概论课程开设的背景及意义、对象、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等,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在临床药学专业开设临床药学概论课程应注重科普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使其初步建立临床药学思维.

    作者:郝国祥;赵维;黄桂华;张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实践需要与职业证书的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调查乡村医生的工作职责、实践需求,访谈乡镇卫生院院长,弄清乡村医生的工作范围,并分析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以乡村医生的实践需要与职业证书要求作为切入点,构建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罗文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及教学方式创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儿科规培基地通过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培训制度、管理模式、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和培养体系.

    作者:赵晶莹;吴玉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道德风险及控制机制研究

    随着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然而,信息不对称使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道德风险现象、存在条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与建议.

    作者:孙金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形势下加强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培养的思考

    定位诊断是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强调培养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新形势下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不足的原因,对如何提高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提出建议.

    作者:张玉生;陈丹霞;麦鸿成;徐炳东;吴正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马芳;马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