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教本科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体会

彭效祥;张洋洋;赵荣兰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实验教学, 临床带教
摘要: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实验课在整门课程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检验相关新设备、新仪器的不断出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成为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医学检验专业.而如何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实用型检验技术人员,则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本文对多年实验带教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旨在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某地方医学院校为例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与整群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某地方医学院校15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10%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了解CBL教学法,其中54.55%的学生体验过CBL教学法.CBL教学中,63.33%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负担加重,预习时间增加很多;58.00%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98.67%的学生会参加课堂讨论,其中经常参加的占26.00%.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教师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引导情况、选择的案例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是影响CBL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CBL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学生对CBL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高洋;赵丹;赵志伟;薛茹;周海峰;郗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测量表(CTDI-CV),对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10名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97.1%,其中高中起点大专护生112人,中专起点高职护生92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3.34±23.77)分,≥280分表示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高中起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1.52±19.27)分,中专起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8.15±32.33)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父母是否指导学习与生活、是否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护生正性评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较差,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应加强联系与合作,重视并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王小丽;于臻秀;余赟;付芳;童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形成性考核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就形成性考核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形成性考核内容设置及实施过程,初步探索出适合预防医学自身特点的形成性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金佰明;万思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哈尔滨市居民对大气颗粒物PM2.5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居民对大气颗粒物PM2.5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街头拦截方式,在公园和居民社区等人群较为密集的地点对在哈尔滨市居住超过1年、年龄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共调查400人,有效应答372人,有效应答率93.0%.PM2.5知识达标111人,达标率29.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影响PM2.5知晓率的因素.知道PM2.5的193人中,49.7%的受访者关注政府公布的PM2.5监测数据,75.1%的受访者支持政府每天公布PM2.5监测数据,他们对PM2.5监测点的支持率前3位是工业区(81.3%)、居民区(75.1%)、商业区(65.8%),他们认为增加绿化面积(87.6%)、治理工业污染(85.0%)、控制汽车尾气排放(82.4%)是控制PM2.5污染的主要措施.在空气污染严重时采取防护措施的有265人,其主要应对措施是减少外出(61.1%)、佩戴口罩(75.1%)、紧闭窗户(82.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M2.5知识达标者采取防护措施的人数比例高于PM2.5知识不达标者.结论 居民对PM2.5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居民非常支持政府公布PM2.5监测数据,要求政府落实减排降污政策与降低PM2.5健康危害的意愿强烈.

    作者:康成;孙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协同治理视角下高职高专类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探析

    概述协同治理理论,提出基于协同治理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治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基层就业率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叶颖俊;刘建明;徐子金;林慧;俞艳华;许琼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形势下加强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培养的思考

    定位诊断是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强调培养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新形势下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不足的原因,对如何提高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提出建议.

    作者:张玉生;陈丹霞;麦鸿成;徐炳东;吴正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及教研室多名教师教学经验,提出对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为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提供参考.

    作者:邢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企业需求、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从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出发,阐述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现代学徒制的推广提供借鉴.

    作者:郭云;于冠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推拉理论视角下促进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建议

    以推拉理论为框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供求不平衡问题,尝试提出从政府、基层医院、高校、社会、个人方面,增加医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因素(拉力),减少基层就业的消极因素(推力),从而促进更多医学生献身基层、服务基层,在远程会诊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做贡献.

    作者:王萍;崔群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护理专业大专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实验组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是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课程,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首选的、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我院C程序设计课程目前采取课堂讲授为主、上机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缺陷.本文结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特点,尝试以PBL教学法进行C程序设计教学,期望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丹;刘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探讨

    医学院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可以将食品健康和医学常识紧密结合起来,两者的结合能承担起应用型复合人才的使命.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行单一的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构建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王丽杰;于洋;吴汉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成效.方法 在我院涉外护理专业采用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理实一体教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结果 教师综合素质,学生学习兴趣、综合技能明显提高.结论 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提高护理岗位适应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人才,满足国内外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作者:狄婷婷;王瑞婷;路雪燕;秦博文;党晓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的实践研究

    为培养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探讨在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的效果.结果显示,PBL教学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机能实验学中开展PBL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波;翟玉荣;蔡仕宁;郑衍芳;林茂;高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基于2014—2016年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对2014—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进行分析,从试卷总体结构、题型变化、考查内容等方面思考,并对护理专业(专科)自学考试考生自学、机构助学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作者:黄松林;岳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探讨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境外或涉外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人才,该专业英语教学包括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本文基于ESP教学理念,拟分析涉外护理ESP教学的对象、师资、教材、授课时机以及EGP与ESP的衔接等方面特点,着重探讨该专业英语教学思路,以期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

    作者:李菊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221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前后对其进行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知识认知度以及行为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前后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中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马平;王文英;何俊峰;兰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慕课之微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慕课的兴起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教学中引入慕课之微课程,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教学生动化、趣味化.探究慕课之微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更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 .

    作者:刘军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贫困生不知感恩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认知、情感、行为3个维度出发,对贫困生感恩和感恩教育状况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整体感恩状况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不知感恩;知恩、感恩水平远高于报恩和施恩水平,即贫困生感恩重体验轻行动.依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贫困生感恩教育措施.

    作者:韩红柳;王飞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以留学生为中心神经病学教学查房实践研究

    神经病学课程课时少,定位定性诊断复杂,实践教学具有很大挑战性.教学查房是巩固医学基础知识、提高临床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分析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查房存在的问题,通过选择特定病例、使用英语查房、学生间互助式教学、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强化循证医学的作用和应用标准化病人来提高教学查房质量.

    作者:俱西驰;王伟;屈秋民;罗国刚;贾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