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对五年制高职校的有益启示

薛琦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校, 章程建设, 彰显特色, 治理可行性
摘要:五年制高职校的章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江浙地区10所高职院校章程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问诊章程制定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反思并借鉴10所高职院校及国内外著名高校章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向:五年制高职校章程建设应彰显特色——高职特色和校本特色;应明确内外治理的可行性——内部治理和对外关系.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测定.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SCL-90总分在年龄、婚姻状况、移植术后时间、移植类型及家庭月人均收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受年龄、婚姻、移植术后时间、移植类型及家庭月人均收入影响,医护人员及家属应根据患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胡月云;郭诗丽;黄宝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物理光学实验设备创新设计

    在传统透镜焦距测定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包括光具座、透镜、蜡烛、像屏.其中,点燃的蜡烛火焰是实验中的光源参照,然而蜡烛的使用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隐患.目前部分高等院校采用白炽灯作为光源参照,改善传统的蜡烛在实验中的作用,但是白炽灯的灯丝耗电量及产热量较大,无法区分正立或倒立的物像,并且无法区分佳聚焦点.因此,结合学院目前的实验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利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光源系统,替代传统实验中的蜡烛.

    作者:张广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改革途径

    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院校官网,分析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改革趋势,为培养出更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符合新形势下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中医人才提供思路和对策.

    作者:寸鹏飞;刘衡;张尹;陈林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基于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在高职生物化学课程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层面上摆脱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困境,激发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

    作者:王敦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高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物理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考核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对高职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浅谈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肾内科轮转实习医学生120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60名按传统临床轮转带教法(传统组)进行教学,另60名按CP教学法(CP组)进行教学,比较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CP组的理论知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及临床操作成绩均优于传统组(P<0.05),且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规范化诊疗、提高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带教教师授课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不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医学生的素质,实现教学相长,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浅谈留学生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思考与体会

    留学生教学现已成为医学院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在留学生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实施多种教学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促进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高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医学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初探 ——以甘肃省D校为例

    高校思政课中法律基础课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医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全面了解;有利于医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能够为医患纠纷的法治化解决打下基础.D校是甘肃省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医学高职院校.该校学生生源、开设课程多样化,医学类专业是主要专业,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教学难度大、要求高、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培养医学生的医疗法治意识,合理配置师资和教学学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蔡宏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将微课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从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46人,实施微课教学;对照组共45人,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教学前后的学习兴趣.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满意度.

    作者:黄燕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对中医护理技术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群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情况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供需能力.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和社区老年居民双方的基本情况及与中医护理技术的交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居民虽然不十分了解中医护理技术,但却愿意接受该技术的照护,其中82.96%的人群表示非常愿意接受,但在平时发病需要护理时,却仍然以西医护理方式占大多数(63.70%).社区护理工作人员78.00%毕业于西医护理专业,仅有4.00%的护士掌握基本的中医护理技术,28.00%的护士部分掌握.所掌握的操作技能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针灸拔罐、刮痧和穴位按摩的掌握率偏低,分别占4.00%、4.00%和6.00%.结论 社区老年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大,但社区护士却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去满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率.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在老年护理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在老年护理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效果,为老年护理学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将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运用于老年护理学教学中,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比较学生在教学前后对老年人的态度.结果 70%以上的学生认为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有利于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实践前后,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高学生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

    作者:奚兴;陈学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切口护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电刀使用的推广,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有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增加了0.34%[2]. 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是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过程,是脂肪崩解产物脂肪酸刺激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3].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外科换药加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有的还需要清创甚至二次缝合,导致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有可能继发感染等,严重影响产妇的生理、心理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增加产妇身心及经济负担,极大地增加了产妇痛苦,且易造成医患纠纷[4-5].因此,如何才能较好地处理脂肪液化切口是医疗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21世纪我国临床护理的发展趋势和主流方向是专科护士,目前我国的伤口护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领域相对狭窄(主要是慢性感染伤口),与国外相比较,我国伤口护理的发展相对滞后[4-5]. 现将近几年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研究加以综述,旨在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翔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浅谈高校数字信息化教室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教室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数字信息化教室建设在各高校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与高校未来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在当前高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做好数字信息化教室的建设是高校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数字信息化教室在今天的高校教学体系中无论是在分布的数量方面,还是在使用的效果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促进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亮;杨景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在职教育教学中PBL模式应用现状分析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PBL模式在在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护理查房、护士培训(包括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及低年资护士岗上培训)及实习生带教与管理.通过回顾性分析既往研究结果,论证了PBL模式在在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上述分析,为护理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邓琼;罗春;翟慧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霞;邓向伟;宋晶;吕文研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对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基础医学硕士学位临床医生培养的实践探讨

    分析临床医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加强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的入学及培养过程管理,加强对基础医学专业导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严格把控学位论文选题关,促使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结合.建议培养单位不仅重视学位论文质量,还关注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位后的个人发展.

    作者:王东;蔡恒;李红星;赵伟;张连双;侯云;金银川;张洪芹;时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护生伦理认知水平现状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在校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现状,为中美合作护理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方法抽取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在校护生112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水平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美合作护理在校护生伦理认知总分为(44.41±4.3800)分,其中一年级为(45.38±3.841)分,二年级为(43.88±4.621)分,二年级得分低于总均分.两个年级的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维度得分均没有达到低要求;两个年级部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学生的伦理认知水平,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如在其他课程中融合伦理教育、加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护理学专业教师的伦理素质培养等.

    作者:李凤萍;张美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高职护生首次真人静脉注射失败原因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护生首次真人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对策探讨.方法 选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罗森伯格自信心量表、自编的静脉注射操作考核评分表以及其他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并收集护生首次真人静脉注射的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探究导致高职护生首次真人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结果 注射前护生的焦虑均分为(32.53±6.57)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P<0.05);护生自信程度不高,50.0%的护生感到自卑或者平常;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导致真人静脉注射失败的因素有技术水平、人文环境与信心、静脉情况和焦虑程度.结论 护生首次真人静脉注射时心理波动较大,完成的整体情况较差,导致护生首次真人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来自技术水平、人文环境与信心、血管情况及焦虑程度4个方面.

    作者:吕怀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青年教师生理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生理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复杂抽象,通过集体备课有利于青年教师相互汲取优秀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可将烦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将其运用于集体备课中,使得备课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与简单化.从青年教师备课的困境入手,从备课方法、备课内容等方面,浅谈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青年教师生理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医疗题材影视剧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应用

    医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教育环节,是和谐医疗环境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需求之一.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应用于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中,优化了教育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育思路,能在教育效果、新技术应用、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医德教育质量,应用前景广泛,值得推广.

    作者:张挺;曲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