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年制高职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许海玲;龚丽俐

关键词:护士核心能力, 护理专业课, 临床实习, 五年制高职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课学习及临床实习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护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教学指明方向.方法 随机选取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5级两个班(学习护理专业课前)作为对照组,将2014级两个班(临床实习前)及2013级两个班(临床实习1年后)作为观察1、2组,比较3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结果 专业课学习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维度及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P<0.05),对领导能力维度的作用没有显著性(P>0.05);临床实习对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教育与咨询两个维度的作用具有显著性(P<0.05),对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维度的作用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专业课学习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作用显著,临床实习有利于提升护生评判性思维及科研、教育与咨询能力,学校教育是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与家庭因素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职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尽管大部分教师尽职尽责地进行管理,中职学校管理者也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因素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调查中职生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沟通水平,分析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与上述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亲子沟通水平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罗文俊;舒胜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精细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精细化管理,修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工作流程等.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彩萍;杜娟;李佳;翟丽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职数字化中药园建设研究

    针对目前中药园实践教学智能性、交互性差,实践效果评价不够及时、便捷等问题,创建数字化中药园.通过设计植物二维码、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建立资源数据库实现中药园智能化,通过交互使用提高中药园利用率,通过多种手段改变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的及时、便捷性.

    作者:吕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284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284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质量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10月在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共284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该人群睡眠情况.结果 284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中,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得分低于20分84例,占29.6%;20~29分160例,占56.3%;30~50分40例,占14.1%.睡眠时间不足占51.4%,睡眠质量不高占41.2%,睡眠不足或觉醒不够占56.7%,睡眠时间少于5~6小时占28.9%,入睡困难占37.0%.睡眠不稳占44.0%,早醒占40.8%,多梦或梦魇、夜惊占45.8%,睡眠态度和失眠后生理、心理反应占62.3%.结论 不同年龄、职业、学历水平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质量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病情控制和日常生活,应予以足够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岳桂琴;李宗煜;王凡;闫丽;赵东荣;周莹荃;白少丽;马小琴;薛梅;魏晋玲;刘毓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蓝墨云班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教师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

    作者:袁凤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常规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讨常规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n=50)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n=50)的安全性、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用时、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升高,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pH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氧分压均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且对照组变化较观察组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可显著提升手术质量,消除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易彦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为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建构与双向沟通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作者:邓新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以省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内涵建设

    以甘肃省中职省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内涵建设.通过教师队伍培养、校企合作、课程优化、数字校园建设等举措,使学校检验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作者:李晓彬;曹利平;李上;潘英;南明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剂专业医院药学概要教学要点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岗位工作的相关性

    医院药学概要是药剂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医院药学概要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以后就业的方向,传授医院药学服务相关知识.与中职学生就业联系较为紧密的便是医院药品调配,而在调配中重要的环节是药师的处方审核.处方审核包括处方形式的审核、用药适宜性审核、审方的处理.通过理论讲解和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

    作者:周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助产专业实习生压力与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助产专业实习生压力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两者的关系,提出减轻实习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对策.方法 选取本校120名助产专业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基础信息和压力源调查.结果 本校助产专业实习生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排名前5位的压力源为:就业问题、接触传染病孕妇、产房中的意外状况、他人的指责、夜班产房巨大的工作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录取方式、心理素质等因素呈正相关.结论 助产专业实习生压力大、自我效能感偏低,就业问题、接触传染病孕妇、产房中的意外状况是其主要压力源,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压力源,提高实习生自我效能感及综合素质.

    作者:孙婷婷;张秋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高职医药健康院校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高职医药健康院校的美育对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育对于高职医药健康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职医药健康院校的美育就是从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中汲取营养,同时,为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动力,使高职医药健康院校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将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作者:吴雅莉;牛经伟;李恒娟;李彦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高职护生专业认同教育体系构建 ——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加强护生专业认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必然要求.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提出构建高职护生专业认同教育体系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益兰;刘美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职药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式PBL教学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情景模拟式PBL教学法在中职药学应用型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情景模拟式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期末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职药学应用型学科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式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能力.

    作者:刘峰;邹婕;祖海燕;蒋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法在超声科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探讨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法在超声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实习的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50名,采取抽签法随机分成多元化教学法教学组和LBL教学组,每组25名.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多元化教学法教学组学生理论成绩、上机操作考核成绩比LBL教学组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更好.结论 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切实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应用于超声科教学中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李建民;王莹;任卫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内蒙古自治区护理专业对口升学中高职衔接现状分析

    中高职衔接的效果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我区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效果,笔者调查职高、中职与高职、本科的衔接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订护理专业对口升学中高职衔接对策提供参考.

    作者:胡哲;张静;刘金晔;张艳杰;宋起慧;李志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避孕失败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计划外怀孕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避孕失败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根据访谈提纲挖掘1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避孕失败的原因和内心体验,使用C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明确4个主题:避孕失败的原因(侥幸心理、懈怠心理、避孕知识欠缺)、表示悔意、吸取教训、告诫他人.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危险性大,应重视避孕失败的原因,了解患者内心感受,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精准的健康教育等针对性护理.

    作者:陈羽保;谭小燕;陈丹;付雪连;刘丽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医疗援疆骨科带教实践与体会

    医疗援疆不仅要为受援地人民的健康服务,更要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水平.在分析受援科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制订帮扶计划,提升基础医疗质量.以倡导骨科微创理念和技术为切入点,推动受援科室的学科发展,并通过师徒结对带教方式培养业务骨干,激发科室人员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受援科室人员医技水平.

    作者:李彬;沈鹏;白伦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服务模式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甘肃省临泽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某社区产妇75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其他社区产妇7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产后访视,产后42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为82.7%,明显高于对照组(5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产妇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能够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单玉梅;李建萍;杨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慕课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启示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慕课具有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合理、教学设计科学、评价方式灵活等优势.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需吸收和借鉴慕课的优点,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创新评价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黄小花;张弦;郑红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陆琦,邵阿末,周梅芳,许仙英,蔡英华

    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具有紧密联系市场的优势,我校顺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整合行业协会、医疗机构、职业学校三方优势,探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的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陆琦;邵阿末;周梅芳;许仙英;蔡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