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邹婕;祖海燕;蒋丽
案例分析法是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引出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推断出合理的论点或寻找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在中药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盛柳青;麻佳蕾;许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医疗援疆不仅要为受援地人民的健康服务,更要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水平.在分析受援科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制订帮扶计划,提升基础医疗质量.以倡导骨科微创理念和技术为切入点,推动受援科室的学科发展,并通过师徒结对带教方式培养业务骨干,激发科室人员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受援科室人员医技水平.
作者:李彬;沈鹏;白伦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儿科优质护理中应用腹泻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江苏省某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腹泻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泻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儿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微课模式的C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综合实训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139人,采用微课模式的CBL教学法;对照组13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职业胜任力水平、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职业胜任力水平、教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课模式的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职业胜任力和教学效果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许菊芳;窦丽;占小春;李萍;赵雁;崔海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自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抽取重庆市某中职学校4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0名中职护生专业自信得分为(56.77±6.25)分,性别和就读原因不同的护生专业自信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职护生专业自信不强,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
作者:郭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针对目前中药园实践教学智能性、交互性差,实践效果评价不够及时、便捷等问题,创建数字化中药园.通过设计植物二维码、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建立资源数据库实现中药园智能化,通过交互使用提高中药园利用率,通过多种手段改变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的及时、便捷性.
作者:吕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血压测量考试中将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连接测量血压值的可靠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选取40名学生为测试对象,先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5 min后,再用和电子血压计连接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分别记录2个汞柱式血压计和1个电子血压计的测值,并加以比较.结果 两种测压方法各血压计测值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中连接式汞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与标准汞柱式血压计测值间呈高度正相关(SBP:r=0.8661,DBP:r=0.8707;SBP:r=0.8315,DBP:r=0.8503),连接式电子血压计与连接式汞柱式血压计测值间相关性更高(SBP:r=0.9502,DBP:r=0.9637).结论 在血压测量考试中将汞柱式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连接测量血压,电子血压计可充当显示器裁判功能,此法既能保证测血压数值的准确可靠,又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降低误判率,提高考试效率.
作者:崔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浓度变化对临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64层螺旋CT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2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入院后抽血检测脑钠肽、肌钙蛋白I(CTnI)、D2-聚体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功能,据此将患者分为右心功能受损组和右心功能正常组,根据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不良事件发生组和无不良事件组.观察各组BNP浓度变化.结果 82例患者中,42例(51%)入院时存在右心功能受损,与右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右心功能受损组晕厥与休克发生率、脑钠肽与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升高,心率、血压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2(15%)例患者入院后发生不良事件,均存在右心功能受损.右心功能受损组BNP浓度为(589.3±130.3)pg/ml,显著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组BNP浓度为(1029.9±700.1)pg/ml,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P<0.05).结论 BNP不仅是判断右心功能受损的可靠指标,在急性肺栓塞风险评估及不良预后预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冬梅;黄冬冬;张超;张丽丽;董静;杨扬;杨怡;孙汝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神经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理解、难记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慕课创作成为必然.本文从素材来源、制作技术、心得体会3方面探讨慕课的制作,以期为神经解剖学慕课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乔;潘荣斌;胡丽霞;余功;杨清跃;封勇;汪建民;谢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应用CBL教学法、利用虚拟实验技术、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等,对四年制本科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李彦;鄢仁晴;肖代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中药汤剂治疗、针刺、艾灸、穴位敷贴、中药熏蒸/洗、康复治疗、食疗、心理治疗、西药对症及并发症治疗)与西药克矽平治疗矽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呼吸内科及职业病科门诊或住院矽肺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和克矽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X线胸片及6分钟步行试验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在治疗一个月、3个月后明显改善(P<0.05).两组X线胸片、血氧饱和度、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得安;王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284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质量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10月在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共284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该人群睡眠情况.结果 284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中,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得分低于20分84例,占29.6%;20~29分160例,占56.3%;30~50分40例,占14.1%.睡眠时间不足占51.4%,睡眠质量不高占41.2%,睡眠不足或觉醒不够占56.7%,睡眠时间少于5~6小时占28.9%,入睡困难占37.0%.睡眠不稳占44.0%,早醒占40.8%,多梦或梦魇、夜惊占45.8%,睡眠态度和失眠后生理、心理反应占62.3%.结论 不同年龄、职业、学历水平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睡眠质量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病情控制和日常生活,应予以足够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岳桂琴;李宗煜;王凡;闫丽;赵东荣;周莹荃;白少丽;马小琴;薛梅;魏晋玲;刘毓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情景模拟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2015级三年制普通护理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考核,并对实验组和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90.0%以上的学生认可新教学方法,认为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使案例更加真实、形象,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促进沟通与合作能力;70.0%的学生标准化病人可以接受培训时间和内容,100.0%的认为担任学生标准化病人提高了自己的综合护理能力.结论 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开展基于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情景模拟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护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李春燕;周爱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离不开课程建设,而专业课程建设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适应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建设采用了理实一体化设计思路,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制订了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促进了专业建设.
作者:姚旭峰;朱亚梅;沈秀明;李伟;李哲旭;何培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等医学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培养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使我们认识到:全程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基于胜任力的系统评价是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
作者:应明真;刘夙璇;徐晓璐;陈晰辉;徐茂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利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提高氧气吸入操作技能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231名学生为例,随机分成实验组(116人)和对照组(115人).实验组利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氧气吸入操作技能实训教学与考核,对照组利用电子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与考核.分析两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沟通能力、查对表现、操作正确率.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沟通能力、查对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操作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与考核可提高学生氧气吸入操作技能成绩.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甘肃省临泽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某社区产妇75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其他社区产妇7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产后访视,产后42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为82.7%,明显高于对照组(5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产妇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能够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单玉梅;李建萍;杨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助产专业实习生压力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两者的关系,提出减轻实习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对策.方法 选取本校120名助产专业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基础信息和压力源调查.结果 本校助产专业实习生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排名前5位的压力源为:就业问题、接触传染病孕妇、产房中的意外状况、他人的指责、夜班产房巨大的工作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录取方式、心理素质等因素呈正相关.结论 助产专业实习生压力大、自我效能感偏低,就业问题、接触传染病孕妇、产房中的意外状况是其主要压力源,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压力源,提高实习生自我效能感及综合素质.
作者:孙婷婷;张秋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课学习及临床实习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护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教学指明方向.方法 随机选取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5级两个班(学习护理专业课前)作为对照组,将2014级两个班(临床实习前)及2013级两个班(临床实习1年后)作为观察1、2组,比较3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结果 专业课学习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维度及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P<0.05),对领导能力维度的作用没有显著性(P>0.05);临床实习对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教育与咨询两个维度的作用具有显著性(P<0.05),对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维度的作用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专业课学习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作用显著,临床实习有利于提升护生评判性思维及科研、教育与咨询能力,学校教育是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
作者:许海玲;龚丽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述健康服务产业背景下,高职高专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为同类型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朱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