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胜任力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应明真;刘夙璇;徐晓璐;陈晰辉;徐茂锦

关键词:胜任力, 多元化评价体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摘要: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等医学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培养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使我们认识到:全程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基于胜任力的系统评价是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文献学习能力培养

    文献学习能力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是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文献学习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以及缺乏归纳总结能力现状,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3方面探讨提升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文献学习能力的策略.

    作者:车纾慧;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蓝墨云班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教师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

    作者:袁凤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慕课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启示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慕课具有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合理、教学设计科学、评价方式灵活等优势.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需吸收和借鉴慕课的优点,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创新评价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黄小花;张弦;郑红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环境卫生学课程认知度及教学满意度调查

    目的 了解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现状,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选取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大五、研究生3个阶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高考第一志愿选择率为23.0%,67.6%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预防医学相关工作,63.1%的学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感兴趣.与大四学生相比,大五学生和研究生对理论课各章节重要性的认知度有所提升,对案例讨论类实验内容的兴趣显著增加.结论 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需求有一定影响,随着学习的延伸,学生对预防医学及专业课程的认识逐步加深,课程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但对环境卫生学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作者:严紫艳;梁玉凤;刘奔波;宋凤梅;张朝晖;黄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探析腹泻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儿科优质护理中应用腹泻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江苏省某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腹泻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泻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儿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脑钠肽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浓度变化对临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64层螺旋CT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2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入院后抽血检测脑钠肽、肌钙蛋白I(CTnI)、D2-聚体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功能,据此将患者分为右心功能受损组和右心功能正常组,根据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不良事件发生组和无不良事件组.观察各组BNP浓度变化.结果 82例患者中,42例(51%)入院时存在右心功能受损,与右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右心功能受损组晕厥与休克发生率、脑钠肽与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升高,心率、血压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2(15%)例患者入院后发生不良事件,均存在右心功能受损.右心功能受损组BNP浓度为(589.3±130.3)pg/ml,显著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组BNP浓度为(1029.9±700.1)pg/ml,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P<0.05).结论 BNP不仅是判断右心功能受损的可靠指标,在急性肺栓塞风险评估及不良预后预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冬梅;黄冬冬;张超;张丽丽;董静;杨扬;杨怡;孙汝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T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物理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物理诊断学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效果.方法 将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4人,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课堂小组活动进行TBL+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163人,采用讲授、观看视频、示教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比较两组课后测试成绩,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评价TBL+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物理诊断学课后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学生对TBL+翻转课堂教学满意率达93%以上.结论 TBL+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孔瑞娜;高洁;胡珍丽;李娟;黄崇媚;徐茂锦;赵东宝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剂专业医院药学概要教学要点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岗位工作的相关性

    医院药学概要是药剂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医院药学概要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以后就业的方向,传授医院药学服务相关知识.与中职学生就业联系较为紧密的便是医院药品调配,而在调配中重要的环节是药师的处方审核.处方审核包括处方形式的审核、用药适宜性审核、审方的处理.通过理论讲解和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

    作者:周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常规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讨常规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n=50)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n=50)的安全性、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用时、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升高,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pH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氧分压均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且对照组变化较观察组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可显著提升手术质量,消除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易彦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中药汤剂治疗、针刺、艾灸、穴位敷贴、中药熏蒸/洗、康复治疗、食疗、心理治疗、西药对症及并发症治疗)与西药克矽平治疗矽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呼吸内科及职业病科门诊或住院矽肺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和克矽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X线胸片及6分钟步行试验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在治疗一个月、3个月后明显改善(P<0.05).两组X线胸片、血氧饱和度、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得安;王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传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学生知识理解、方法掌握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开拓创新性思维,训练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通过建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制作仿真实验实训资源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通过用牙垢替代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用学生的痰液与卡介苗混合替代结核痰液标本革新实验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选取线虫实验中的粪便标本改革实验教学用物品准备方式.多种措施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关注度、参与度,锻炼了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基于胜任力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等医学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培养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使我们认识到:全程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基于胜任力的系统评价是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

    作者:应明真;刘夙璇;徐晓璐;陈晰辉;徐茂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我院护理专业大二1班(45名)和2班(4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1班实施传统教学模式,2班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比较两班教学效果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2班学生考核成绩(理论、实践)、应急处理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1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应急处理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娅玲;戴月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河南省3所院校33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均分为(86.25±24.32)分,对其职业认同有影响的因素是是否参加过跨文化活动、户籍所在地以及家中是否有医护人员.结论 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应利用护理本科生在校期间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作者:樊智豪;王雪莹;侯瑞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一种考试用血压计连接方法测值可靠性探讨

    目的 探讨在血压测量考试中将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连接测量血压值的可靠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选取40名学生为测试对象,先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5 min后,再用和电子血压计连接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分别记录2个汞柱式血压计和1个电子血压计的测值,并加以比较.结果 两种测压方法各血压计测值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中连接式汞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与标准汞柱式血压计测值间呈高度正相关(SBP:r=0.8661,DBP:r=0.8707;SBP:r=0.8315,DBP:r=0.8503),连接式电子血压计与连接式汞柱式血压计测值间相关性更高(SBP:r=0.9502,DBP:r=0.9637).结论 在血压测量考试中将汞柱式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连接测量血压,电子血压计可充当显示器裁判功能,此法既能保证测血压数值的准确可靠,又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降低误判率,提高考试效率.

    作者:崔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结合微信平台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微信平台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经验和价值.方法 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及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CBL结合微信平台方法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对新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多数学员及授课教师认同这种教学方法,认为其既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员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又促进非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员了解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还提高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结论 CBL结合微信平台教学法可以提高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作者:孙洪赞;徐臣;王晓明;卢再鸣;郭启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CBL教学法在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基于案例的学习(CBL)教学法在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40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CBL教学与传统教学.结果 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CBL教学组综合测评成绩、学生自我评价及任课教师自我评价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C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突出教师的引领作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作者:周晓明;侯刚;尹燕;谷秀;赵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以省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内涵建设

    以甘肃省中职省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内涵建设.通过教师队伍培养、校企合作、课程优化、数字校园建设等举措,使学校检验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作者:李晓彬;曹利平;李上;潘英;南明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法,比较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班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班.结论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符合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赵建国;曲伟红;吕璐;余敬谋;张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混合学习模式与在线考试系统在儿科护士在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我院护士在职培训模式,建立并完善在线考试系统,提高护士在职培训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2年开始在儿科护士培训中运用混合学习模式,并通过在线考试检验培训效果.结果 在线考试成绩60~100分不等,主要集中在70~79分段(约50%),而60~79分的护士占71%~91%;每年平均分均在中等水平(70.72~74.95分),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科室各年度考试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 混合学习模式与在线考试系统设计合理,能体现护士层级和能力要求,达到培训与考核目的,但还需不断完善.

    作者:赵秀芳;古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