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纾慧;付玉荣;伊正君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求.本研究依据我院泌尿外科教学经验,开展PBP+CBL+Seminar三联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效果令人满意,希望能为泌尿外科教学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孙明;赵文嫣;刘学锋;韩斌;谭书韬;吴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基于案例的学习(CBL)教学法在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40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CBL教学与传统教学.结果 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CBL教学组综合测评成绩、学生自我评价及任课教师自我评价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小组式学习及对分课堂联合C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突出教师的引领作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作者:周晓明;侯刚;尹燕;谷秀;赵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中药汤剂治疗、针刺、艾灸、穴位敷贴、中药熏蒸/洗、康复治疗、食疗、心理治疗、西药对症及并发症治疗)与西药克矽平治疗矽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呼吸内科及职业病科门诊或住院矽肺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和克矽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X线胸片及6分钟步行试验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在治疗一个月、3个月后明显改善(P<0.05).两组X线胸片、血氧饱和度、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得安;王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2017年10—11月,对盐城常住居民进行食品安全现状认知调查.结果显示:(1)大多数居民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对外卖、流动摊贩售卖的食品安全持不乐观态度,认为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卫生习惯、生产原料等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2)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食品安全隐患主要在加工精制环节;(3)企业、商家对利润的追求被认为是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4)购买到不安全食品时,仅有6.08%的人愿意投诉,有78.57%的居民不清楚投诉渠道;(5)接近一半的居民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太清楚;(6)大多数居民认可本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对未来食品安全状况持乐观态度.
作者:俞黎黎;韦朝华;霍江华;钱炳俊;郝瑞峰;卞勇华;何苗;黄思怡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具有紧密联系市场的优势,我校顺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整合行业协会、医疗机构、职业学校三方优势,探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的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陆琦;邵阿末;周梅芳;许仙英;蔡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教育信息化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教育行业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究势在必行.药物制剂技术是中职药剂专业核心课程,笔者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林清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离不开课程建设,而专业课程建设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适应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建设采用了理实一体化设计思路,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制订了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促进了专业建设.
作者:姚旭峰;朱亚梅;沈秀明;李伟;李哲旭;何培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高职医药健康院校的美育对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育对于高职医药健康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职医药健康院校的美育就是从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中汲取营养,同时,为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动力,使高职医药健康院校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将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作者:吴雅莉;牛经伟;李恒娟;李彦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大专护生对灵性及灵性照护的认知及态度.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8名大专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 大专护生普遍对灵性及灵性照护缺乏认知和理解,在学校未接受过有关灵性及灵性照护的课程学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难以满足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但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有关灵性与灵性照护的课程.结论 学校及医院应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灵性及灵性照护教育,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对灵性及灵性照护的认知水平与灵性照护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作者:曹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案例分析法是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引出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推断出合理的论点或寻找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在中药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盛柳青;麻佳蕾;许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法,比较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班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班.结论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符合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赵建国;曲伟红;吕璐;余敬谋;张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甘肃省临泽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某社区产妇75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其他社区产妇7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产后访视,产后42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为82.7%,明显高于对照组(5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产妇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能够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单玉梅;李建萍;杨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利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提高氧气吸入操作技能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231名学生为例,随机分成实验组(116人)和对照组(115人).实验组利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氧气吸入操作技能实训教学与考核,对照组利用电子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与考核.分析两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沟通能力、查对表现、操作正确率.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沟通能力、查对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操作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与考核可提高学生氧气吸入操作技能成绩.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我国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比中日两所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总学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时较多,但在校学时相对较少,更注重实习环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工结合特点明显,既开设医学类课程,又开设工科类课程.针对两校在实验教学方法 、职业准入条件和毕业考核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肖寒;程敬海;俞洁莹;孙大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自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抽取重庆市某中职学校4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0名中职护生专业自信得分为(56.77±6.25)分,性别和就读原因不同的护生专业自信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职护生专业自信不强,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
作者:郭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职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尽管大部分教师尽职尽责地进行管理,中职学校管理者也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因素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调查中职生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沟通水平,分析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与上述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亲子沟通水平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罗文俊;舒胜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具有非正式、嘲弄经典权威、自嘲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对大学生精神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对大学思政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将互联网转化为思政课堂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介与工具,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焱;曹月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医疗援疆不仅要为受援地人民的健康服务,更要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水平.在分析受援科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制订帮扶计划,提升基础医疗质量.以倡导骨科微创理念和技术为切入点,推动受援科室的学科发展,并通过师徒结对带教方式培养业务骨干,激发科室人员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受援科室人员医技水平.
作者:李彬;沈鹏;白伦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传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学生知识理解、方法掌握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开拓创新性思维,训练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通过建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制作仿真实验实训资源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通过用牙垢替代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用学生的痰液与卡介苗混合替代结核痰液标本革新实验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选取线虫实验中的粪便标本改革实验教学用物品准备方式.多种措施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关注度、参与度,锻炼了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现状,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选取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大五、研究生3个阶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高考第一志愿选择率为23.0%,67.6%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预防医学相关工作,63.1%的学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感兴趣.与大四学生相比,大五学生和研究生对理论课各章节重要性的认知度有所提升,对案例讨论类实验内容的兴趣显著增加.结论 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需求有一定影响,随着学习的延伸,学生对预防医学及专业课程的认识逐步加深,课程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但对环境卫生学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作者:严紫艳;梁玉凤;刘奔波;宋凤梅;张朝晖;黄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