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曹月柱
神经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理解、难记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慕课创作成为必然.本文从素材来源、制作技术、心得体会3方面探讨慕课的制作,以期为神经解剖学慕课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乔;潘荣斌;胡丽霞;余功;杨清跃;封勇;汪建民;谢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文献学习能力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是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文献学习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以及缺乏归纳总结能力现状,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3方面探讨提升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文献学习能力的策略.
作者:车纾慧;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河南省3所院校33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均分为(86.25±24.32)分,对其职业认同有影响的因素是是否参加过跨文化活动、户籍所在地以及家中是否有医护人员.结论 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应利用护理本科生在校期间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作者:樊智豪;王雪莹;侯瑞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高仿真模型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医学生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临床急救及伤口换药场景,利用高仿真模型模拟临床情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教师注重引导、总结及反馈,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急救技能及伤口换药强化训练的满意度为90.33%、86.56%,认为高仿真模型情景模拟教学加深了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其获得更多临床经验,对医生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自我反思、评估、团队合作等能力.结论 高职医学生强化训练中应用高仿真模型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转换角色、激发学生潜能.
作者:蒋伟蓉;覃秋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传统中职儿科护理教学存在缺陷,无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难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微课的制作与利用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本文以儿科护理教学中腹泻脱水判断、保温箱使用法为例,展开分析讨论.先阐述微课应用于中职儿科护理教学的意义,然后介绍微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后讨论微课教学方式的创新之处,为提升中职儿科护理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辜超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教育信息化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教育行业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究势在必行.药物制剂技术是中职药剂专业核心课程,笔者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林清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应用CBL教学法、利用虚拟实验技术、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等,对四年制本科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李彦;鄢仁晴;肖代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利用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人民医院合作办学优势,通过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PACS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的实践和探索,将各教学环节有机统一,形成高效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杜建军;何其明;张九妹;赵晓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少数民族预科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课后内化吸收以及学生的课堂讨论3部分.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胡密霞;周昊霏;额尔敦;杜艳青;梁凤英;臧慧敏;王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院利用蓝墨云班课数字平台,构建交互教学环境和O2O考核模式,深化医学高职教育病理学教学改革.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具有非正式、嘲弄经典权威、自嘲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对大学生精神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对大学思政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将互联网转化为思政课堂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介与工具,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焱;曹月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为减轻学生就业压力,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对近几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现状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于丹丹;慕丽娜;杨立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后,教育部针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专门出台文件,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政策指导.国家政策的出台和社会热点问题的频现,使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其运行机制和方法 、培训与评价激励机制、师德师风建设、融入研究生德育体系等方面,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作者:李家圆;高殿帅;程慧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以我校两个高职护理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录制视频法和传统考核模式学生的练习兴趣、接受程度、练习时间、考核成绩等.在技能考核中应用录制视频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考核成绩.
作者:高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实习的64名护生,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考核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以及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考核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应用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护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使护生与临床带教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提升带教教师工作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向娟;柳晓兴;李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甘南州藏医院临床需求,为我校藏医专业西医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甘南州4所藏医院2017年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比我校藏医专业藏医、西医课程设置.结果 藏医院门、急诊病人诊断及治疗以西医为主,我校藏医专业西医课程设置不合理.结论 藏医院门、急诊病人处理以西医为主,我校藏医专业需增加西医课程,提高学生藏、西医诊疗水平,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作者:王芝贞;马桂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应用现状进行调研,从多层面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找出教师在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使教师将线上线下教学融为一体,真正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凤;李明梅;李艳萍;卓微伟;杨恒月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等医学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培养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使我们认识到:全程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基于胜任力的系统评价是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
作者:应明真;刘夙璇;徐晓璐;陈晰辉;徐茂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通过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废弃尸体开展盆腔血管神经标本制作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局部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临床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新颖,教学形式灵活,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宋林梅;刘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我院护士在职培训模式,建立并完善在线考试系统,提高护士在职培训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2年开始在儿科护士培训中运用混合学习模式,并通过在线考试检验培训效果.结果 在线考试成绩60~100分不等,主要集中在70~79分段(约50%),而60~79分的护士占71%~91%;每年平均分均在中等水平(70.72~74.95分),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科室各年度考试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 混合学习模式与在线考试系统设计合理,能体现护士层级和能力要求,达到培训与考核目的,但还需不断完善.
作者:赵秀芳;古瑶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