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密霞;周昊霏;额尔敦;杜艳青;梁凤英;臧慧敏;王美玲
利用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人民医院合作办学优势,通过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PACS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的实践和探索,将各教学环节有机统一,形成高效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杜建军;何其明;张九妹;赵晓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职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尽管大部分教师尽职尽责地进行管理,中职学校管理者也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因素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调查中职生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沟通水平,分析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与上述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亲子沟通水平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罗文俊;舒胜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分析高校附属医院财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运营风险,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主线,提出体制机制、预算管理、项目管理、审计监督等财经工作综合改革方法与路径.
作者:李留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根据药学伦理学课程特性,围绕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设立教学主题,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了药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成效.
作者:丁勇;方中坚;姚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手机App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探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型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在我院实习的全日制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试验组利用手机App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平时实习成绩、操作流程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总成绩.结果 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和在校成绩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护生平时实习成绩、操作流程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把手机App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中,能够大限度地发挥护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邹荣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中药汤剂治疗、针刺、艾灸、穴位敷贴、中药熏蒸/洗、康复治疗、食疗、心理治疗、西药对症及并发症治疗)与西药克矽平治疗矽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呼吸内科及职业病科门诊或住院矽肺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和克矽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X线胸片及6分钟步行试验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在治疗一个月、3个月后明显改善(P<0.05).两组X线胸片、血氧饱和度、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得安;王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骨科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7年1月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主题,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应用PDCA循环的基本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将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入住骨科的术后患者(48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入院的同病种患者(48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21%,对照组为5.77%(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可明显降低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李凤;黄如飞;梁丁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精细化管理,修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工作流程等.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彩萍;杜娟;李佳;翟丽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甘肃省临泽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某社区产妇75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其他社区产妇7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产后访视,产后42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为82.7%,明显高于对照组(5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产妇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能够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单玉梅;李建萍;杨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案例分析法是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引出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推断出合理的论点或寻找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在中药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盛柳青;麻佳蕾;许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机抽取某院2013—2015年应用紫杉醇进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化疗药物给药顺序、化疗药物预处理、紫杉醇输液装置及滴注速度几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紫杉醇用药的合理性,以期为临床药师在肿瘤专科开展药学服务寻找切入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徐明丽;张海平;缪苗苗;魏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创新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创新教育的目的 是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掌握满足社会需要的技能,更好地为生产一线服务.
作者:王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增多,近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举办微课比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谢雨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应用CBL教学法、利用虚拟实验技术、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等,对四年制本科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李彦;鄢仁晴;肖代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课学习及临床实习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护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教学指明方向.方法 随机选取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5级两个班(学习护理专业课前)作为对照组,将2014级两个班(临床实习前)及2013级两个班(临床实习1年后)作为观察1、2组,比较3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结果 专业课学习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维度及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P<0.05),对领导能力维度的作用没有显著性(P>0.05);临床实习对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教育与咨询两个维度的作用具有显著性(P<0.05),对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维度的作用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专业课学习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作用显著,临床实习有利于提升护生评判性思维及科研、教育与咨询能力,学校教育是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
作者:许海玲;龚丽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院利用蓝墨云班课数字平台,构建交互教学环境和O2O考核模式,深化医学高职教育病理学教学改革.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医院药学概要是药剂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医院药学概要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以后就业的方向,传授医院药学服务相关知识.与中职学生就业联系较为紧密的便是医院药品调配,而在调配中重要的环节是药师的处方审核.处方审核包括处方形式的审核、用药适宜性审核、审方的处理.通过理论讲解和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
作者:周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具有紧密联系市场的优势,我校顺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整合行业协会、医疗机构、职业学校三方优势,探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的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陆琦;邵阿末;周梅芳;许仙英;蔡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蓝墨云班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教师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
作者:袁凤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述健康服务产业背景下,高职高专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为同类型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朱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