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黎黎;韦朝华;霍江华;钱炳俊;郝瑞峰;卞勇华;何苗;黄思怡
为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以及运用整合医学基础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我们构建了整合课程消化系统基础,并以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实践,初步取得成效,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提供借鉴.
作者:杨荣;杨友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通过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废弃尸体开展盆腔血管神经标本制作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局部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临床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新颖,教学形式灵活,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宋林梅;刘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骨科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7年1月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主题,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应用PDCA循环的基本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将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入住骨科的术后患者(48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入院的同病种患者(48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21%,对照组为5.77%(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可明显降低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李凤;黄如飞;梁丁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针对目前中药园实践教学智能性、交互性差,实践效果评价不够及时、便捷等问题,创建数字化中药园.通过设计植物二维码、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建立资源数据库实现中药园智能化,通过交互使用提高中药园利用率,通过多种手段改变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的及时、便捷性.
作者:吕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后,教育部针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专门出台文件,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政策指导.国家政策的出台和社会热点问题的频现,使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其运行机制和方法 、培训与评价激励机制、师德师风建设、融入研究生德育体系等方面,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作者:李家圆;高殿帅;程慧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膀胱黏膜电凝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资料进行分组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对照1组(n=21)、对照2组(n=22);对照1组给予西斯泰灌注治疗,对照2组给予膀胱黏膜电凝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膀胱黏膜电凝术与西斯泰灌注治疗,比较3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23/24),对照1组有效率为80.95%(17/21),对照2组有效率为86.36%(19/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17%(1/24),对照1组不良反应率为14.29%(3/21),对照2组不良反应率为13.64%(3/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2组术后两周再出血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术后两月再出血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西斯泰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单纯膀胱电凝术短期止血效果好,灌注治疗长期止血效果好.
作者:李晓铭;周立军;余贵亮;权伟合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离不开课程建设,而专业课程建设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适应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建设采用了理实一体化设计思路,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制订了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促进了专业建设.
作者:姚旭峰;朱亚梅;沈秀明;李伟;李哲旭;何培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现状,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选取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大五、研究生3个阶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高考第一志愿选择率为23.0%,67.6%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预防医学相关工作,63.1%的学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感兴趣.与大四学生相比,大五学生和研究生对理论课各章节重要性的认知度有所提升,对案例讨论类实验内容的兴趣显著增加.结论 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需求有一定影响,随着学习的延伸,学生对预防医学及专业课程的认识逐步加深,课程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但对环境卫生学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作者:严紫艳;梁玉凤;刘奔波;宋凤梅;张朝晖;黄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河南省3所院校33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均分为(86.25±24.32)分,对其职业认同有影响的因素是是否参加过跨文化活动、户籍所在地以及家中是否有医护人员.结论 河南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应利用护理本科生在校期间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作者:樊智豪;王雪莹;侯瑞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高仿真模型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医学生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临床急救及伤口换药场景,利用高仿真模型模拟临床情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教师注重引导、总结及反馈,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急救技能及伤口换药强化训练的满意度为90.33%、86.56%,认为高仿真模型情景模拟教学加深了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其获得更多临床经验,对医生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自我反思、评估、团队合作等能力.结论 高职医学生强化训练中应用高仿真模型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转换角色、激发学生潜能.
作者:蒋伟蓉;覃秋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自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抽取重庆市某中职学校4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0名中职护生专业自信得分为(56.77±6.25)分,性别和就读原因不同的护生专业自信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职护生专业自信不强,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
作者:郭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案例分析法是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引出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推断出合理的论点或寻找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在中药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盛柳青;麻佳蕾;许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计划外怀孕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避孕失败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根据访谈提纲挖掘1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避孕失败的原因和内心体验,使用C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明确4个主题:避孕失败的原因(侥幸心理、懈怠心理、避孕知识欠缺)、表示悔意、吸取教训、告诫他人.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危险性大,应重视避孕失败的原因,了解患者内心感受,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精准的健康教育等针对性护理.
作者:陈羽保;谭小燕;陈丹;付雪连;刘丽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求.本研究依据我院泌尿外科教学经验,开展PBP+CBL+Seminar三联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效果令人满意,希望能为泌尿外科教学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孙明;赵文嫣;刘学锋;韩斌;谭书韬;吴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浓度变化对临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64层螺旋CT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2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入院后抽血检测脑钠肽、肌钙蛋白I(CTnI)、D2-聚体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功能,据此将患者分为右心功能受损组和右心功能正常组,根据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不良事件发生组和无不良事件组.观察各组BNP浓度变化.结果 82例患者中,42例(51%)入院时存在右心功能受损,与右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右心功能受损组晕厥与休克发生率、脑钠肽与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升高,心率、血压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2(15%)例患者入院后发生不良事件,均存在右心功能受损.右心功能受损组BNP浓度为(589.3±130.3)pg/ml,显著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组BNP浓度为(1029.9±700.1)pg/ml,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P<0.05).结论 BNP不仅是判断右心功能受损的可靠指标,在急性肺栓塞风险评估及不良预后预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冬梅;黄冬冬;张超;张丽丽;董静;杨扬;杨怡;孙汝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法,比较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班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班.结论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符合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赵建国;曲伟红;吕璐;余敬谋;张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传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学生知识理解、方法掌握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开拓创新性思维,训练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通过建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制作仿真实验实训资源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通过用牙垢替代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用学生的痰液与卡介苗混合替代结核痰液标本革新实验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选取线虫实验中的粪便标本改革实验教学用物品准备方式.多种措施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关注度、参与度,锻炼了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职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尽管大部分教师尽职尽责地进行管理,中职学校管理者也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因素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调查中职生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沟通水平,分析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与上述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亲子沟通水平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罗文俊;舒胜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甘南州藏医院临床需求,为我校藏医专业西医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甘南州4所藏医院2017年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比我校藏医专业藏医、西医课程设置.结果 藏医院门、急诊病人诊断及治疗以西医为主,我校藏医专业西医课程设置不合理.结论 藏医院门、急诊病人处理以西医为主,我校藏医专业需增加西医课程,提高学生藏、西医诊疗水平,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作者:王芝贞;马桂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蓝墨云班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教师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
作者:袁凤男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