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生药学课程中的应用

张春平;段静雨;么焕开;李岩

关键词:SPOC, 翻转课堂, 生药学, 教学模式
摘要: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具有小众化、限制性、集约化等特点,能够促进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代表MOOC的发展方向.本研究结合SPOC特点和高校教学改革实际需求,设计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生药学课程中实践,以期为高校应用SPOC提供借鉴,使MOOC得以广泛应用,促进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差异及启示

    目的 了解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差异,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485名医学生和451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医学生存在职业体验缺乏、职业认知失真,功利化倾向明显、知行不一现象较为突出这两个问题.结论医学院校应明确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吴成玉;谢国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实验室作为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为发挥实验室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张海红;沈军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管理模式设想

    目的 通过对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安全管理模式的设想和探索,不断完善和规范医院智慧档案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基于5W(WHY、WHO、WHAT、WHEN、WAY),从5个方面分析和思考当前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结果 构建出医院智慧档案全视域、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结论 确保医院智慧档案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HTML5的脑溢血康复护理软件设计

    脑溢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经过积极治疗的脑溢血患者,仍然可能存在脑溢血后遗症.根据脑溢血疾病特点,利用HTML5技术开发脑溢血康复护理软件,为脑溢血后遗症患者提供专业的家庭康复和护理指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志伟;万红;李宗朋;李震;朴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超声诊断学CBL教学的初步探讨

    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医学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关系到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及医疗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将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医学学科教学中成为未来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现代医学教育现状,初步探讨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超声诊断学CBL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而推动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

    作者:杨华;王鑫璐;王延海;史铁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疗法对CPR兔心脏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集束化疗法对心搏骤停(CA)模型兔心肺复苏(CPR)后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肾上腺素组、亚低温组、集束化治疗组.采用体外电击法复制兔CPR模型,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肾上腺素组、亚低温组和集束化治疗组复苏成功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均明显改善,以集束化治疗组效果为显著(P<0.01).结论 集束化疗法对CPR兔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凤艳;张欣;梁建庆;胡蓉;杜雪洋;王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以糖代谢为例,将符合大脑思维方式、使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运用于PBL教学.通过突显知识脉络的内在逻辑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作者:罗晶婧;胡梅;蔺婷;何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运用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儿科学研究生

    转化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其将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医疗服务.结合转化医学对基础及临床的指导作用,对儿科研究生进行指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医学思维,进行科学实践,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曹庆隽;王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目的 了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应用现状和实施效果,为顺利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各个学科的应用情况.结果 蓝墨云班课已被应用于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但在医学教育中应用较少.结论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教师也提出新的要求.

    作者:陈梓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课教学法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法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妇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项目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课教学法能激发护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芳琳;阚旭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健康评估是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我院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期为3年.通过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教学、实践、考核进行全方位开放,以此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本文对我院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作者:张存丽;甄瑞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师生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项目的研究

    目的 了解目标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方法 选取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作为志愿者,评估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健康干预.结果 社区老年人参与健康干预活动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义诊需求较高.通过健康服务项目可以传播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结论 医学院校师生参与社区健康服务项目可以提高老年人健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深化产教融合.

    作者:王彩霞;张小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区别但又紧密联系,我们有必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学习心理、情绪心理、个性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终能够让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个性完善.

    作者:侯诗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单孔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中配合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单孔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舒适护理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各5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妇科手术护理,舒适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术前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切口出血、伤口感染、皮下气肿、恶心呕吐).结果 护理干预后,舒适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单孔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缓解其术前紧张情绪,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钟玫;李丹凤;卢玉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分析目前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开设情况,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探讨药剂专业课程改革,使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作者:何耀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需求调研等方法,对目前各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合比较及归纳分析,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市场对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人才的需求特点,确定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

    作者:郑国华;钱芝网;施毓凤;杜小磊;赵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甘特图构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管理模式

    青年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决定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本文积极探索青年教师的管理模式:从我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将甘特图运用到青年教师管理中,对计划进度进行标识及有效评价,以期探索适合我校青年教师的高效管理模式.

    作者:范真;李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分布研究

    目的 研究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为甘肃地区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本地区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甘肃省境内377例宫颈鳞癌及31例宫颈腺癌患者(均经我院病理确诊)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感染检测,对HPV基因亚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的相关性.结果377例宫颈鳞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95.5%(360/377),共检测到17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13种(16、58、18、33、31、52、39、68、51、53、45、56、59型),低危型4种(81、44、42、43型),未检测到6、11、35、66、型,HPV16型感染率高,为76.7%,单一感染率为88.6%;39例宫颈腺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48.7%(19/39),共检测到6种HPV亚型,均为高危型单一感染,依次为16型(47.4%)、18型(26.3%)、52型(10.5%)和58、51、45型(均为5.3%).结论 甘肃地区高危型HPV16、58、18、33、31型是宫颈鳞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高危型 HPV16、18、52、58、51、45型是宫颈腺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而HPV16型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鳞癌和腺癌.

    作者:周庆云;石清芳;赵洁;王东存;唐兆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iStan智能模型人虚拟病例的设计

    以iStan智能模型人为载体,筛选临床典型病例,并将其提炼加工为虚拟病例,完善虚拟病例(包括场景设定、八大状态流程设计、场景状态变换、情景编辑与输入等).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例,分析场景状态,设置相应参数的数值,输入iStan智能模型人,完成虚拟病例制作.虚拟病例具有仿真度高、模拟再现、安全有效、重复操作、多向结果等优点,在其设计过程中,应以拓展学生临床思维为宗旨,精选案例,合理应用.

    作者:张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护理礼仪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是护理专业的重要任务.笔者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注重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培养.

    作者:王静;刘巧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