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娟;尚俊宏;白红
目的:探讨体外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例体外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为: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液体复苏过程中的监护、抗生素的应用、尿量的监测、高热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住院16 d,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观察、分析及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进展,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王素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婴幼儿腹泻伴惊厥( IDWS)的症状特征、发病原因,并探讨其临床诊断策略.方法:以我院确诊的50例IDWS患儿作为调查对象,统计不同类型临床症状患儿所占比率及不同诊断病因患儿所占比率.结果:在次要发病症状中,具有脱水症状的患儿所占比率高,且与伴有其他症状患儿所占比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因方面以高热惊厥为主.结论:采取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诊断策略可提高 IDWS临床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值得应用与实践.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术归蒌菔硝蓉通结汤的疗效.方法:184例习惯性便秘患者均有典型的脾肾虚的症状和体征,治疗给予自拟术归蒌菔硝蓉通结汤口服.结果:治疗后根据疗效标准判定,痊愈71例,显效60例,有效4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74%.结论:术归蒌菔硝蓉通结汤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宗学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乳腺癌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及各种中医体质类型与乳腺癌TNM分期、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对3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并对中医体质类型和 TNM 分期、分子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60例乳腺癌患者中,气郁质比例大;Ⅰ期患者气郁、血瘀、痰湿质等实性体质所占比例较大,Ⅲ、Ⅳ期患者阳虚、气虚质等虚性体质所占比例较大;不同分子分型中, Luminal A型以气郁质为主, Luminal B型以血瘀质为主, HER?2过表达型以气虚、阳虚质为主;三阴性则以阳虚、血瘀质为主,不同分子分型的中医体质构成比有差异。结论:乳腺癌的易患中医体质类型为气郁质;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具有差异性,说明中医体质对乳腺癌病程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有明显不同,提示体质可作为预后判断及中医治疗的参考。
作者:陈志明;周纯华;李植锋;吴俊东;陈伟正;黄文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03/2015-03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对照组按常规神经内科标准治疗,观察组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的总体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经相应方案治疗,观察组的总治愈率达94.6%,与对照组的78.4%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方案实施前,两组的NIHSS、ADL评分比较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治疗,药效理想、安全,且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礼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肺大泡结扎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10/2015-10我院收治的11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 n=64)和对照组( n=52).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肺大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肺大泡结扎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山;王华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指征。方法:选取2011-10/2015-10我院收治的30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CT表现,总结治疗效果,得出临床特点和手术指征。结果: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包括明显头痛、病情变化迅速和前额叶、双侧额叶存在血肿等。当发现患者脑水肿范围扩大且双侧侧脑室前角增大成钝角时应立即实施手术。结论: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具有颅内血肿量较少,但引发头痛较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应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以提高救治率。
作者:乔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发病率偏于年轻化的原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进行健康检测的人群进行调查,共11580人,统计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疾病发生率,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本组有1450例发生慢性疾病,占12.52%,其中20~35岁占30.78%、36~50岁占29.87%、51~65岁占27.88%、66~80岁占11.47%;慢性疾病趋于年轻化的原因有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等,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为主.结论: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吸烟、饮酒、缺乏锻炼是引起慢性疾病趋于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加强慢性疾病的预防,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凯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甲状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5-03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n=40)和对照组( n=40).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施行小切口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尚文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了解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应用分级护理的临床护理操作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2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并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与观察组( 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性酒精中毒救治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救治过程中配合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得急救护理内容更具针对性,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极大程度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除此之外还有助于推动和谐护患环境建设,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蔡吉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成效。方法: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标准为依据,对我院在2012年收集的14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做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来源以及分布,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方案,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估。此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2013~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并与2012年形成对比。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2013~2014年得到了明显地改进,上报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在我院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著提升上报工作的质量和数量。
作者:张翠玲;李泽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AllergyScreen系统与皮肤点刺试验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6/2010-10连续108例变应性鼻炎病史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变应性鼻炎阳性病史及皮肤点刺试验为诊断参考标准,进行皮肤点刺实验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查,选取本地常见的3种变应原(户尘螨、艾蒿、豚草),探讨血清学试验与皮肤点刺试验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08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79例,7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针对皮肤点刺试验所应用的3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血清学检测. AllergyScreen系统的各项指标比较各有优缺点, AllergyScreen系统的特异度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检测系统间总符合率为81.4%,各种变应原检测方法间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与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均呈正相关,以皮肤点刺试验为诊断参考标准,AllergyScreen系统作为一种简单低耗的血清学筛查试验,在临床应用中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于秀丽;任淑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如合理的饮食习惯、健康知识教育、身体锻炼等。结果: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结论: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也有利于治疗工作的加强和完善,从而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积累更多的经验。
作者:姚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医院的急诊医疗中,重点病种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找到解决问题的佳方案,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的有效管理,同时,也能够加强急诊抢救的信息化建设,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诊治的成功率和抢救的效率。本研究剖析了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余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9/2014-09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的持续时间、发生的频率、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文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式教学法在放射诊断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进修人员20人,随机平均分为A组( n=10)和B组( n=10),A组采用传统教学法,B组采用CBL教学法,教学内容为脑部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诊断,时间为3个月.采用理论考试方法评价教学前后两组的学习效果.结果:A、B两组基线时理论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2.2±7.6)分、(68.8±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后,A、B 两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8.8±7.6)分、(90.9±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B组对神经上皮肿瘤影像诊断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显高于A组.结论:CBL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放射诊断进修教育中推广.
作者:陈志晔;刘梦琦;马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3级110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分为改革组( n=55)和对照组( n=55).改革组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学和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结果:改革组学生总评成绩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革组学生认可和支持形成性评价体.结论:形成性评价得到了学生认可,有利于提高外科学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作者:苑杨;冶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撬拔复位加人工骨植入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11收治的64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2)和研究组( n=32),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撬拔和人工骨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撬拔复位骨圆针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erie?s、Gissane?s、B?hler?s角与治疗前的状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rie?s、Gissane?s、B?hler?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跟骨骨折可将微创撬拔复位加人工骨植入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斌;刘利;张洪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指导农村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认识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结果:遵循治疗原则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高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结论: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不仅能达到降压的目的,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4-03收治的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临床效果.结果:45例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秀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