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妮丝;饶赟
目的:探讨手部复合性创伤术后康复治疗.方法:选取2013-01/2014-02我院收治的手术复合性创伤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14)和观察组( n=14),所有患者均采取一期显微缝合修复腱外膜、腱鞘及其周围组织,观察组术后行 Washington (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方案等措施.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例、3例、2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例、6例、6例,总有效率为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手部复合性创伤采取显微修复及Washington术后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康宝;刘华;徐冬梅;王雪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11/2014-05我院收治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164例纳入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分为干预组( n=82)和对照组( n=82),对照组仅接受非住院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干预组患者的遵医嘱用药、避免压迫、预防感染以及自我监测、内瘘异常处理情况分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82例患者中,74例患者内瘘成熟,占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保守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且患者满意度高、健康教育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与内瘘成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永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n=40)行常规治疗,研究组( n=50)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嫦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即面神经麻痹,是指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面部神经阻滞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而产生面部肌肉瘫痪的症状。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临床医学界的典型代表疾病。周围性面瘫在中医称为“口眼斜”,其中,针灸治疗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采取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关于针灸治疗的佳介入时机仍存在较多争议。因此,本研究对2011-01/2014-01关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苟凤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中颞肌贴敷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7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n=37)和对照组( n=37),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人造硬膜减张缝合,观察组则采用颞肌贴敷、颞肌筋膜缝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30%,死亡1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8%,死亡6例.观察组治疗优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中采用颞肌贴敷,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
作者:王其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阐述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分型;从心理护理、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生活指导、皮肤护理、药物指导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江龙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总结肾肿瘤采用后腹腔镜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例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 n=6)和对照组( n=6).两组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下摘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方式有所不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以及手术情况,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肾肿瘤采用后腹腔镜下摘除方式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手术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和喉罩插管两种全麻方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28)与对照组( n=28),观察组行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行喉罩插管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缺氧、镇痛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 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和缺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评分为(2.1±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0.4)分(P<0.05).结论:气管插管麻醉和喉罩插管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均有效,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方式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佳的优点,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安全性更高.
作者:廖成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2015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低分子肝素组( n=50).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为94.0%,低分子肝素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4-02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厄罗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3来我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口服厄罗替尼150 mg/d,1次/d,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15 mg/kg,1次/d,治疗3周(1个疗程)后,直至疾病进展,观察分析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CR、PR、SD、PD分别为8例、8例、6例、4例,有效率为61.54%;中位生存时间为(57.54±2.45)周;本组皮疹10例、腹泻8例、出血4例,均无1例患者因毒副反应而停止用药.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厄罗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东强;王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军队建设逐渐正规化、系统化,部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更加全面。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不仅需要解决官兵的身体健康问题,还需在解决官兵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关注官兵的心理问题。本研究分析了我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并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岳成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性脑梗病患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5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脑梗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对56例病患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并对护理前后病患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后,评估病患的抑郁及焦虑程度,均明显比护理前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老年性脑梗病患的心理问题,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能够明显改善病患的抑郁及焦虑程度,提高病患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萍;刘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配合康复锻炼在骨关节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相应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和康复锻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Barthel 指数为(78.65±6.39)分,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56.34±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病例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41例、良30例、中1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56%.结论:护理干预配合康复锻炼在骨关节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之内收治的打鼾或是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10例,均进行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对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临床上未出现新生儿窒息或是生长受限的情况,患者的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检查,并对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这种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毕秀敏;郭春青;王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对脑出血病人近期预后的作用.方法: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对照组给予院内急救,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经院前急救,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初步控制,这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芬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两种方法拔除下颌阻生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下颌阻生齿拔除患者6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30)和实验组( 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凿骨劈冠法治疗,实验组给予高速涡轮钻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经对比差别明显,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张开受限程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比对照组的53.3%低(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速涡轮钻法实施下颌阻生齿拔除,安全性高,且治疗时间短,值得普及.
作者:肖永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观察患者在我科接受健康教育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对45例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治愈患者43例,治愈率为95.55%,且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有效的得到减少;治疗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所有患者的8.88%.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以及不良情绪都得到改善,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对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遵医嘱行为有较好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淑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双踝骨折合并踝关节向外半脱位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明确手法整复适应症,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治疗中后期双踝骨折及踝关节半脱位再移位情况,保证患者踝关节功能.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超踝夹板及中立位托板固定,后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对2010~2013我院收治的206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估,临床愈合199例,骨性愈合141例,总愈合率96.6%.3例复位失败后进行手术治疗,4例在14天内因过早下地导致骨折移位,进行手术治疗.无效率3.39%.对本组剩余199例进行1年随访,随访采用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172例,良27例,无一般及差评分.结论:中医改进疗法治疗闭合性双踝骨折合并踝关节向外半脱位,有效的改善了治疗效果.
作者:袁海升;赵育刚;屈平;周跃辉;李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