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玲;朱东斌;朱夏萌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对脑卒中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01/2016-01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 n=55)与对照组( n=5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吞咽功能干预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在脑卒中肺炎中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玉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2-01/2016-02-01浠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49)和对照组( n=49),对照组采取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胸部X线改善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感染灶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是肺炎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王向丽;侯小勇;钱乘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栝蒌薤白半夏汤与血府逐瘀汤较西药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9/2016-05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江城于洋内科诊所心血管科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 n=49)和常规组( n=49).中药组给予栝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常规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心电图有效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中药组心电图有效率为91.84%,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76%,不良反应率为4.08%,均优于常规组(81.63%、73.47%、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栝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明显,且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于洋;于国昌;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12/2014-10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医院接受四肢骨折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把在治疗过程中以传统解剖钢板固定为治疗方法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治疗过程中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为治疗方法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方式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郭永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放射性125Ⅰ粒子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03/2015-02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接受放射性125Ⅰ粒子联合热疗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单纯粒子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性125Ⅰ粒子联合热疗治疗效果较好,利于缩小患者的肿瘤,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美术;李万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带蒂背阔肌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内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配合措施,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以后,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蒂背阔肌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明显下降,同时使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吉喆;吉红月;李立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 n=30)和实验组( n=30)。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进行治疗,首先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接着让导丝通过狭窄段;若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即放入外引流管;若导丝能够通过狭窄段,即放入内外引流管进行内外引流或者放入金属支架作为内引流;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胆管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后患者的黄疸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30例患者在置入金属支架后黄疸症状消除明显,血清胆红素也明显下降,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3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黄疸和临床症状也有所好转,但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能有效缓解和消除黄疸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适当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陈钢;陈杏;刘毅然;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针灸疗法进行黄褐斑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门诊收治的的黄褐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按照抽签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 n=47)和观察组( n=47),并分别进行常规中药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分别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74%),总满意度(91.49%);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8.72%)和总满意度(68.09%);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总满意度显著偏高,且不良反应率(0.00%)较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9.15%)明显偏低,组间各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进行诊治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因而是一种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范红梅;陈永干;陈宽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内丘县人民医院2014-06/2015-06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儿接受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4%(50/5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31%(43/5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吉红月;吉喆;韩小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2011-03/2015-03收治的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12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 n=623)和对照组( n=623),研究组患者选择中药灌肠结合体外电场热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2%,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共有67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对照组患者共有112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治疗中选择中药灌肠结合体外电场热疗能够发挥极佳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少于西药治疗法,有着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凤梅;张小智;柴卫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研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状况,为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对重庆医科大学2011~2015级的224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研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平均分为(3.30±0.59)分,显著高于中间值(3.00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整体趋于“满意”.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总体学习满意度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学生学习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在教学资源情况、个体学习效果方面有待改善,学校需要直面问题,因学而改.
作者:周俊;李培森;徐晨;陈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1-10/2014-11收治的187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中,发生静脉炎27例,发生率为14.0%.穿刺点渗血渗液23例,发生率为12.0%.静脉血栓形成8例,发生率为4.2%.导管感染5例,发生率为2.6%.导管堵塞2例,发生率为1.1%.导管脱出2例,发生率为1.1%.导管外移7例,发生率为3.7%,局部皮疹2例,发生率为1.1%.导管破裂4例,发生率为2.1%.结论:为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在使用中存在的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置管前要做好对血管的评估和患者的心理护理.②做好PICC置管后的宣教,出院时指导患者置管的注意事项,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③要选择合适的导管,并正确使用PICC导管.④操作时既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还要提高自己的穿刺技术水平和技巧,置管成功后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处理措施.⑤导管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并尽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保证PICC导管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娜;张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急性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出血情况及部位等,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积极治疗.结果:56例硬膜下血肿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6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钻孔引流2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经手术治疗存活56例,存活率100%,存活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对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血肿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洪成;李广印;李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用药反应,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共2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结论:可通过观察和中西医结合护理降低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疗效.
作者:张岚;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岳普湖县人民医院2015-02/2015-12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40)和实验组( n=40).对照组实施抗青光眼以及白内障分步手术,实验组实施三联手术,即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以及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视力情况改善理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得到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选择三联手术可减少创伤性,降眼压理想,且视力恢复佳,安全有效.
作者:吐尔逊·阿木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可简称为GBS,指多发性感染性急性神经根炎,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急性发病的多发性脊神经根麻痹或肢体瘫痪,自身免疫性和自限性疾病,多合并有脑神经损害。掌握此疾病的各种临床症状,对早期疾病及时诊断和针对性给予相应的护理方式对疾病有较大帮助,避免错过佳救治时机。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2014-06抢救的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疾病的抢救护理方式措施。
作者:吴方睿;刘权月;樊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5-05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记录对比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酸碱度( pH )、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变化,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除了常规药物和对症治疗外,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突出,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值得重视推广.
作者:杜彬彬;匡东东;李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红十字会医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227例,随机分为A组( n=100)和B组( n=127),A组实施传统手术护理,B组实施手术舒适护理,随访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A组有41例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48例认为可以接受,另有11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B组有119例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2例认为可接受,6例对护理不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康复率及康复速度均较A组快,1周后身体状况大部分均恢复正常.结论:手术舒适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骆丽荣;李韦韦;王聪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