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婧;仲铀
目的:了解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中医院2010-01/2015-02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此类产妇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有46例诊断正确,在所有患者中占92%;34例患者采取保守方案治疗,16例患者采取手术方案治疗,有2例保守治疗患者中途转为手术治疗,无患者出现死亡情况.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是发生于特殊位置的妊娠情况,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由于对该病不了解,容易有误诊情况,对存在剖宫产史并停经的产妇可通过常规阴道超声联合血β-hCG检测,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产妇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梁瑞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2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10),观察组患者进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根治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术后生存率、血行转移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12.73%、1.82%,对照组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30.91%、15.45%,观察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护理方面,术后预防性放疗可以有效地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血行转移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许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研究针对医院消毒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护理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对护理策略的临床效果做出评价.通过分析,提出了重视科学管理方法的重要性,让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和优质的服务,确保医疗安全,预防感染,改善医疗质量,使患者满意.
作者:宋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非特异性附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5-12被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急诊科和泌尿外科诊断为非特异性附睾炎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声像图表现,特别观察彩色多普勒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结果:急性非特异性附睾炎声图像表现为附睾体积增大,以附睾尾部明显肿大为著,彩色血流信号显示为较丰富的点状、粗线状血流.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够为临床诊断非特异性附睾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郑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两阶段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演变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两阶段收治的共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阶段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病例,延期进行手术的患者均在2个月之后进行了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第二阶段一次修复的成功率为94.44%,明显高于第一阶段的5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抓住佳修补时机,即在术中及时发现并进行修补,选择适当的手术并成功的完成手术将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周筱筠;李卫;龙建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监测和研究呼吸系统临床分离菌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03/2015-0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进行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98例患者痰液标本,通过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并就其分布特点和抗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14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3株,占24.77%,革兰阴性杆菌161株,占75.23%.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敏感率高,其次敏感的为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后对头孢菌素敏感率低、对氨苄西林表现不敏感.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葛兰阴性菌以金葡菌、表葡菌为主.不同的呼吸疾病分离出的细菌对于药物的耐药性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选用药物进行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时,要清楚细菌的耐药性,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规范血液采集程序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01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进行血液检验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的送检时间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同侧标本尿酸、钠、钾、葡萄糖水平较异侧标本高,而肌酐水平较异侧标本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的尿酸、钠水平较未溶血标本高,而钾、氯、胆红素水平较未溶血标本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时间送检标本中ALT、AST、CK指标较超过1 h送检标本高,而LDH、CK-MB指标较超过1 h送检标本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血液标本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应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程序,从而减少检验结果的误差.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选取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神经科2014-01/2014-12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患者精细化管理,同时将2013-01/2013-12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病房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病房管理的满意度,研究组(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神经科病房管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病房管理的满意度,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彩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应用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50例在吉林省四平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n=25)与对照组(n=25),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护理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各个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赵艳丽;董亚辉;栗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取导管介入治疗,观察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使得患儿均康复出院.结果:通过对患儿采取导管置入治疗均成功,仅有1例患儿出现问题,但在进行相应处理后手术成功完成.结论:本组病例护理的实践证明,通过对手术前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及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导管介入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作者:张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出现的多种并发症预防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1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n=58)和实验组(n=58).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中的患者则进行循证护理,对于临床中侧卧位常发生的并发症类型进行观察以及统计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对于不同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中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循证护理的方式,对侧卧位的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患者在手术之后恢复快速,满意度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董久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接受产后恢复干预措施的为实验组,未接受产后恢复干预的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产妇一定时间后生理恢复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后的产妇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提高产妇产后的恢复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龚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后转运途中使用保暖袋对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低温寒战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式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在麻醉术后转运途中及苏醒期使用保暖袋+普通盖被保温;对照组在麻醉术后转运途中及苏醒期使用普通盖被保温.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低温寒战的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低温发生率为20.00%,寒战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低温发生率为73.33%,寒战发生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转运途中使用保暖袋可避免或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苏醒期低温、寒战的发生,并有助于维持其术后体温的相对恒定.
作者:高美丽;金淑霞;王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心电图评定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51.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R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hsCRP、IL-6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指标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卫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6例,采用随机实验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28)按常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观察组(n=28)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
作者:李松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5-02收治的5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扫描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分析诊断结果,并比较.结果:前列腺增生的ADC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图显示,外周带呈均匀信号,中央腺体位置有不均匀信号;而前列腺癌患者图像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图上为高信号,ADC表现为低信号.比较BPH患者和前列腺癌患者的ADC平均值,前列腺癌患者明显低于BP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方式之一,且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特征性表现,同时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有鉴别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代津;董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广泛性焦虑障碍简称广泛焦虑症,是神经精神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GA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生化和心理等方面.多数患者因伴有呼吸、神经、消化、循环及泌尿系统症状而常被漏诊误诊,因此延误了治疗的佳时机.口服药物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案.本研究简述了GAD的药物治疗现状,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师用药的准确性.
作者:舒山;程楠;韩咏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腰椎峡部裂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97例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横断面及矢状位显示椎间盘突出清晰、准确,矢状面重建对椎体滑脱、椎体压缩变形及椎体后缘骨赘显示清楚,MPR矢状面对椎弓峡部显示优势明显,并发现40例椎弓峡部裂.结论:对腰椎行螺旋扫描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对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等病变做出正确诊断,而且能对椎弓峡部裂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从而避免漏诊,对临床治疗及指导患者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杨勇政;周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8/2015-08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8)与研究组(n=42).前者予以蓝光治疗,后者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与黄疸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行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婧;仲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自我院2012-10/2015-01收集的肝病患者中选取60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n=30)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情况,同时评估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情绪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日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比较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SAS量表分值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病患者护理期间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恢复,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李凌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