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病患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沈惠发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 预防, 感染性疾病, 诊断
摘要:近年来随着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猪链球菌感染等感染性病的流行,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以及相关病患的预防和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管理中,不仅要对检验人员、检验样品、环境条件、实验设施设备等进行质量控制,还要运用我国标准的检验方法和校正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检查,只有将质量控制做好,才能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精准性,对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病患的预防和诊断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4-10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孕妇,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观察终点为妊娠末期,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在围生期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4.47±0.87)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89±0.79) mmol/L,餐后2h血糖(6.46±1.01) mmol/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7.24± 1.21) 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早产、妊高症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孕妇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中应当给予糖尿病孕妇患者足够的重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为干预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杨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5-06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15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通过病原学检查及显微形态学检查确诊为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经过5~7d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行结膜瓣遮盖术,观察术后视力、手术前、后眼部刺激症状及溃疡局部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相对于术前视力,术后视力提高6例(40%),不变8例(53%),下降1例(7%),疼痛等主观症状减轻,溃疡瘢痕化12例(80%),症状和体征无显著改善2例(13%),症状和体征加重1例(7%).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尤其适合基层医院,能有效降低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致盲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颖;姜丽丽;薛敏;刘庆言;李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在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医院2013-10/2015-01诊治的冠心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n=46)在此前提下选择曲美他嗪片服用,比较两组的临床药效与药物副反应,同时评估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浆脑钠肽(BNP)改善情况.结果:①在临床药效上,观察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5% vs 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治疗前,两组的LVEF、血浆BNP值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LVEF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而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施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患者发生严重的药物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前提下,给予患者口服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药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同时安全性也有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龙艳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激光消融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激光消融的激光纤维束薄而灵活,使得利用激光消融对肿瘤进行消融变得简单而安全,激光消融现在已成为良性甲状腺结节微创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方法和程序、随访评价、临床结果、并发症等方面对临床上应用激光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玲;姚振强;许晓辉;周祖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05/2015-05于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n=54)与对照组(n=54).联合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FPG、餐后2hPG水平方面比较,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HOMA-β水平方面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OMA-IR明显降低、HOMA-β明显增高,且观察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卡波糖对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片仔癀对部分肝切除小鼠的肝再生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片仔癀对70%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影响,为临床肝再生用药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片仔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采用70%肝切除方法建立肝再生模型,术前连续两周通过灌胃给予小鼠片仔癀0.2 mg/g体质量(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第14天灌胃完片仔癀和生理盐水2h后对两组小鼠分别进行70%肝切除手术(PH).用肝质量/体质量比、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免疫组化等研究方法来评估片仔癀对小鼠部分肝切除手术后肝再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70%肝切除手术后48、72、168 h,实验组肝质量/体质量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72 h,实验组血清ALT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72、168 h,实验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降低;术后48 h,实验组Ki-67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结论:片仔癀对70%肝切除小鼠的肝再生产生抑制作用,延缓了肝再生过程.

    作者:项龙庆;罗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及分析

    从实验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分析以及统计术语的书写等方面分析了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或错误,以期对科研人员和医学期刊的编辑人员有所帮助,尽量减少医学论文写作中的统计学错误,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接受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故城县医院近年来收治的确诊为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后记录其发生的如中枢发热、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脑积水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应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灌注治疗和腰椎穿刺联合方案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了治疗后临床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志健;闫亚格;王永彬;崔文宁;刘旭;闫亚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框架与微信平台结合运用于针灸科患者全程护理的体会

    针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发展了集传统和现代护理为一体的“健康教育框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例,在传统中医疗法“关节错缝术”后,以患者接受治疗的层次、时间段为出发点,构建个体化特色的微信平台.创新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以患者在医、护、患有关的疾病健康养护、防治的个体化环节中,接受到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为显著特色,强调中医护理传统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和辨体施护,应用在信息化生活中具体体现在健康教育宣讲的有形化、个体化平台上,达到了医、护、患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为发挥健康教育框架的良好构建做出有益的探索.该模式结合于传统中医护理,使得信息时代的中医护理特色充分体现.

    作者:田蓟;张丹丽;白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场MRCP对胆总管结石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低场MRCP对胆系结石的误诊原因.方法:对536例胆系结石患者的低场MRCP原始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RCP薄层原始图像对胆系结石的检出率为89.7%.结论:低场MRCP没有结合常规MRI扫描的诊断率高.

    作者:田琪;牛爱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2014-06/2015-06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生理指标和患者心理状态差异.结果:经舒适护理的实验组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均值分别为(13.29±1.98) kPa、(90.0±2.5)次/min,对照组对应的血压和心率均值分别为(15.68±4.32) kPa、(102.1±1.5)次/min.实验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的紧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减少心率及血压波动,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董久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院内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本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借助院内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本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级神经内科实习学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于院内网络的PBL教学组(实验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基于院内网络PBL教学方法和传统实习带教方法.实习带教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记录考核成绩.比较基于院内网络PBL教学方法下学生成绩与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成绩.结果:采用基于院内网络的PBL教学模式方式后,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实习考核成绩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P<0.01).结论:“基于院内网络的PBL教学模式”方法在神经病学实习带教中成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柯将琼;邵胜敏;郑园园;胡蓓蕾;傅方望;林燕;郑国庆;董其谦;王小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病患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猪链球菌感染等感染性病的流行,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以及相关病患的预防和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管理中,不仅要对检验人员、检验样品、环境条件、实验设施设备等进行质量控制,还要运用我国标准的检验方法和校正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检查,只有将质量控制做好,才能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精准性,对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病患的预防和诊断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沈惠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过程HBsAg定量和HBV-DNA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HBsAg定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核苷酸类药物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了解用ELISA法检测HBV-M不同的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定量检测800例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临界值为500 copies/mL),同时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结果:经FQ-PCR检测,347份HBsAg,HBeAg,抗-HBcAb,ProS1-Ag都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7%,平均拷贝数为1.87×10s copy/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g,HBeAg,ProS1-Ag一项或多项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和平均拷贝数显高于三项抗原全阴者.结论:HBsAg是肝细胞受到HBV感染的标志,HBsAg清除是肝内HBV感染的免疫控制和抗病毒应答的标志;FQ-PCR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HBV-DNA拷贝数.HBV-DNA可准确、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与HBV血清标记物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测,愈后监控及药效评价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叶扬;郭炜;吕蕙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与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与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5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膀胱结石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行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观察组行经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对照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结石残留及1例尿道损伤.结论:经尿道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方法可靠、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且合并前列腺增生者可同时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龙瑞发;赖炳旺;何丽;李云;彭湘萍;邓贱林;江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和相关原因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西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相关原因.方法:选取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2014-07/2015-07收治的因西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治疗结果、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结果:男性患者所占比例54.29%;35.71%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61岁;累及消化系统所占百分率为42.86%;西药静脉滴注给药所致不良反应占72.86%;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比例70.00%.结论:西药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器官、系统,临床应加强西药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全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53、MDR-1基因在中老年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运用分析

    目的:探究P53、MDR-1基因在中老年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安阳肿瘤医院共同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P53基因,以及癌组织中P53蛋白及MDR-1基因进行检测,并对P53基因表达与患者放化疗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53基因mRNA阳性45例,表达量为0.43±0.12;阴性75例,表达量为0.09±0.03.P53 mRNA表达阳性组其MDR-1基因阳性例数为41例,阴性组其MDR-1基因的表达为65例;表达阴性组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MDR-1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治疗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钟亚莉;刘超;赵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的预防

    0 引言随着社会交通的发展,伤、重的高能量创伤日渐增多,外固定支架因创伤小、操作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开放、粉碎骨折治疗中.伴随着外固定支架的大量应用,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其中,钉道感染是外固定支架应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中,钉道感染的发生率甚至超过了50%,其中约1%发生了严重的钉道感染[1-2].

    作者:刘少扬;王明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及靶点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目前仍然是全球排名第二的致死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不同,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正以其高疗效,低毒副反应以及高度特异性等优势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机制的不断发展及生物技术产业的不断推动和支持,人们对肿瘤的探索也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已为人们所认识,随之而来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亦发展壮大.本研究旨在依据肿瘤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研究较多的肿瘤靶点及相应小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总结和综述.

    作者:蒋建利;付之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胸腺肽α1与短程化疗联合治疗55例肺结核伴糖尿病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与短程化疗联合治疗55例肺结核伴糖尿病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结核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n=55)与对照组(n=55).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的CD8+明显降低,CD4+明显上升,CD4+/CD8+也明显提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 (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有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以明显缩小患者的病灶范围,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沛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