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放弃治疗的伦理思考

刘军;葛国文;魏端荣

关键词:放弃治疗, 伦理
摘要:在医学伦理学中,放弃治疗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放弃治疗的类型、放弃治疗的伦理冲突和放弃冶疗的伦理准则三个方面,对其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理医师的品质要求

    1精心负责规范科学1.1首先要查对病人的申请单和标本是否一致,然后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和检查阳性体征及其它检查结果,注意临床上的要求和临床诊断,所以病理医师首先要学会当一名合格的各科临床医师,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分析思路.

    作者:张智武;陈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浅谈德育课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的根本特征和高级生产方式,也是人类不断前进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之所在.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探索研究未来事物发展方向,从而推动事物实现新陈代谢的具有自觉性、创造性和超前性的心理及行为倾向.创新意识是开拓型人才的首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未来拔尖人才的基础工程和关键.据统计,创新人才是当前和今后国内外各界受欢迎、有前途的人才.中专德育课在世纪之交,如何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这种人才,主要应有以下几点:

    作者:王锁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脑死亡标准

    无数次对死亡的深切体验和深度思考,促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死亡观念.这种死亡观念不但对中国古代医学的死亡标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由于它与现代脑死亡标准在观念上暗合,因而对现代脑死亡标准的制定和实行,也有一定的助动作用.

    作者:董平;王晓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关于人类基因组密码全面破译的伦理思考

    人类基因组密码的破译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基因歧视、基因隐私权的保护、基因治疗的滥用、优生学的担忧等,笔者认为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迎接这些挑战.

    作者:王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关于可持续发展伦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一种战略性选择,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就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作者:胡盛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放弃手术患者的护理伦理

    长期以来,不少人不加分析地认为放弃手术就是放弃治疗,放弃手术患者即为临终病人,从而有意无意地懈怠他们.作者认为上述观点和做法是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只有正确理解放弃手术的含义,对放弃手术患者进行生命质量的评估,对不同生命质量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法,进行整体护理,使患者获得应有的道德地位和权利,这才是人道和公正的.

    作者:张玲芝;陈妙研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关于中专卫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的若干新举措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被卫生部列入中专卫校教学计划,成为中专卫校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当前,中专卫校医学伦理学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医学伦理学学科的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加以解决,以适应中专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作者:霍修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加强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的途径

    本文阐述了加强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探讨了实习生医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颜桂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病人合理选用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接诊各种急、危、重、创病人,各种急诊危重症常可在短时间内威胁病人的生命.这就给医务人员提出高难度素质要求,因此,及时、尽早作出疾病的正确诊断,除依赖病人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合理选用必要的辅助检查,对早期确定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伦理意义.本文就急诊病人合理选用必要的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作如下讨论.

    作者:杨继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职工医疗保险各利益主体的法律特征和伦理导向

    通过对医疗保险系统的利益主体及其法律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各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格局实现上伦理导向的公益与公平,合理与适度、自主与互助、保障与效益以及管理上的需求控制与主动服务原则.

    作者:况成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从经济伦理学角度看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地、市级政府要根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原则,制定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组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根据经济伦理学要求,区域卫生规划作为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平衡,保障区域人群健康的区域卫生发展的经济活动,毫无质疑地受其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从经济伦理学角度看,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应体现以下几个重要的经济伦理原则.

    作者:王小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论人工流产中的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是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是解决人工流产伦理争论的重要的原则.本文主要论证了有利原则如何在人工流产的具体实践中贯彻运用,即人工流产必须有利于和如何有利于三方--母亲、胎儿、社会的利益.并指出:当三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具体的历史实践条件,确立谁的利益在先、谁的利益在后,而不能不顾具体的实践要求,只强调一方的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利益.

    作者:崔瑞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生命操作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本文分析了生命操作的科学背景及现状,认为在充分肯定现代医学技术造福人类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对它的负面影响作出理性的评价,提出必须建立生命操作的科学体系,这将对人类进一步揭示生命的深刻内涵具有全新的意义.

    作者:王东生;袁肇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伦理问题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是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我国首例脐血移植始于1991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近年来又成为临床应用的热点.为了更广泛地应用这一新技术,各地相继建立脐带血库,如广东省就有4家脐带血库采集和贮存新生儿的脐带血.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脐带血移植存在一些伦理上的问题.大部分医务人员及脐带血库代表在热心推广与应用这一新技术过程中,往往忽视医学伦理学问题.

    作者:钟雪云;陈运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作为靠血液透析来长期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问题,近年来由于经验的增多,设备的发展,依靠透析存活5-10年或更长的患者逐年增多,这是现代医疗技术的一大成就.长期透析维持存活还要患者的积极配合,要让患者了解透析的相关知识,做好自我保健,要有一个合适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情绪.患者本人要提高适应性,并尽量恢复工作参与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患者的长期存活.为此,医务人员必须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作者:高菊林;常秀侠;刘英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关于放弃治疗的伦理思考

    在医学伦理学中,放弃治疗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放弃治疗的类型、放弃治疗的伦理冲突和放弃冶疗的伦理准则三个方面,对其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作者:刘军;葛国文;魏端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克服病案缺陷的伦理对策

    病案是医院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医疗诊治过程、方案等的原始记录,是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既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医疗、教学、科研及病人服务的需要.

    作者:周文庆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用于分娩止痛的伦理学意义

    我院自1995年8月至1998年5月,用硬膜外腔神经阻滞分娩镇痛1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本组150例均为:全身情况良好,孕期正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头先露的初产妇,年龄24~27岁,无产科异常及硬膜外麻醉禁忌症,待宫口开全至3~5cm时,即可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穿刺时取左侧位,选择腰2~3或腰3~4间隙,常规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4cm,开放静脉后,首次注放2%利多卡因3ml,5分钟出现阻滞平面,且无腰麻等异常情况发生,再推注0.25%的布比卡因10ml,至宫口开全.控制麻醉平面在胸10以下为宜,局麻药中一律不加肾上腺素,给药前半小时禁用催产素,分娩过程中由麻醉科医师监测产妇的血压、脉博、呼吸,由助产士观察胎心变化,宫缩情况及分娩出血量,并用Apgar评分法,评价新生儿情况,止痛效果的评定分为Ⅲ级.O级--安静无痛;Ⅰ级--轻微疼痛,但能耐受,Ⅱ级--疼痛无缓解.

    作者:张亚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央苏区的医疗卫生与医德医风建设

    论述了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31年11月-1934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区所建立的医疗领导机构与医院、残废院、疗养院、医学校等机构设施,以及各地地方苏维埃政府普遍设立的医院和诊疗所,中央苏维埃政府有效的防疫卫生运动.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国农村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显著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水平.并且介绍了苏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救死扶伤,高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钻研业务,有所发明的高尚的医德医风,这是留给我们今天的无价的精神财富.

    作者:张启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为推进医德规范建设而编的专书--《中外医德规范通览》简述

    <中外医德规范通览>收录了中国古近代、中国当代和中国医界拟议的医德规范,外国古近代、外国当代和国际医德规范.一书在手,即可将古人、今人,外国的医德规范来为我们订定医德规范、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作参考和借助.

    作者:张鸿铸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