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其荣;朱捷;江启成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典前后医德医风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医德医风问题在非典以前较多,非典期间减少,非典之后又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非典前后医德医风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在三个阶段,医德医风主要问题都表现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利用工作谋私利、排长队、工作消极以及收费等五个方面.具体而言,表现突出的是排长队问题,其次是收费问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工作消极问题,以及医务人员谋私利的问题.
作者:易松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客观分析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剖析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
作者:钟声;朱宗明;马毅松;张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患民事法律关系这一科学定位,充分肯定了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大限度的保护了作为弱势群体患者的切身利益,极大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医患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何结合<民法>及<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这是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实践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对医患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及具体适用做出初步探讨.
作者: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针对传染病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结合临床实践,以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理性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认为应该加强护理伦理知识的培训,传染病护士的伦理道德意识与慎独意识的培养值得重视,强调注重护理活动过程的道德管理,给予必要的硬件配置与政策支持.
作者:鲁礼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牙科患者在口腔治疗中的一种心理障碍.近年来DA在国内外逐渐成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着国内外口腔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DA治疗中的医患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唐成芳;李晓红;安虹;闵莉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医疗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医疗行为规范体系的概念,并认为医疗行为规范体系由医疗技术规范、医疗道德规范和医疗法律规范组成,分析了各种规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目医疗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蔡维生;李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目前,因医务人员语言不当而引发的无过失医疗纠纷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原因.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院方工作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许多医疗纠纷初并不以起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为条件,患方和院方从改善院患关系出发,主观上都愿意通过调解、和解来解决医疗纠纷,而不是诉讼、仲裁.良好的语言形象和适当的语言不但可避免发生非医疗过失纠纷,对快速、公正、低成本地解决医疗过失纠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阳红;王洪强;任福祥;宏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德评价是医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又是构成医学伦理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而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是医德评价能不能取得预期成效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目前国内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尤其是对医德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探索.
作者:王明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规范我国ART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的伦理监督行为,建立我国ART伦理委员会操作规程或指南提供参考;方法:条文归纳法.按科学实施的要求将委员会职责行为规范以条文依次归纳概括;结论:该建议(稿)以伦理委员会实践探索为基础,适当接轨国际惯例和借鉴国外经验,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作者:李利君;卢光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导致一种伦理相对主义: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通过对伦理相对主义三个命题(差异、相对性和宽容)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这种伦理相对主义并不能得到有力的论证,而且会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产生许多不好的后果;面对生命伦理中的文化差异,一种温和的客观主义立场更为可取.
作者:谢广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领域目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倡导诚信服务,建设诚信文化,是当前医德医风建设的新课题.为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强化诚信服务意识;完善医德规范;增强法律制约;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信用体系.
作者:陈丽;兰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放弃治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放弃治疗在各个专业和轻重不同的疾病中都存在.经济困难仍是眼科放弃治疗的主要问题.部分无光感眼疾患者不要过早放弃治疗,应尽力救治.误诊漏诊致病变由可治变为不可治的放弃治疗要尽量避免.治疗性放弃对临床医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医生在特殊情况下对某些可治性疾病可采用放弃治疗的方法.
作者:颜建华;吴中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对五所医院医务人员从伦理培训、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知、对临床伦理和临床研究中伦理的认知、对医学伦理培训的需求四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是否接受过伦理学课程培训对研究内容选择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描述了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认知的现状,提出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奚益群;樊民胜;唐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我国在新世纪钟声敲响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上升到10.09%,远已超过老龄化指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日益突出,已受到老年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及整个社会的关注.
作者:李瑞祥;王红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军医担负着救死扶伤,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神圣使命,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事医学的影响以及未来战争中卫勤保障的特点,并对未来战争中军医需具备的素质作了探讨.
作者:邓月仙;陈千;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诚信作为行为规范有其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在道义论看来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志,是做人的伦理准则.在功利论看来,诚信是维系人际合作,增加社会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在责任和权利伦理看来,诚信是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作为社会一员的权利.当今社会要形成诚信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不能停留于道义论的诚信观,也不能局限于功利论的诚信观,还应该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构建基于责任和权利的诚信观.
作者:杨同卫;王云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供方诱导患方就医逆向选择,并产生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行为.作者分析了医患双方占有医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从伦理学角度阐述了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作者:秦其荣;朱捷;江启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已经17周年了.在17年近100期刊物里,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一个刊物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受到如此热烈的喜爱,实在难得.之所以难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作者:汪一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就学生对医学法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的认知状况以及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问题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学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学生的期望还有差距.进而,对进一步提高学科地位、改进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沈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