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全球化的本质与特征决定它对我国医学道德必将产生重大、深刻且具双重的影响: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化、传统医德淡化、人文精神凸现、医学技术进步带来新的道德问题.建议在进行医德教育中,要注重东西方道德的融合;引入价值观建设和反思;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遵循医德教育的层次性、规律性.
作者:孟秀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典前后医德医风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医德医风问题在非典以前较多,非典期间减少,非典之后又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非典前后医德医风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在三个阶段,医德医风主要问题都表现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利用工作谋私利、排长队、工作消极以及收费等五个方面.具体而言,表现突出的是排长队问题,其次是收费问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工作消极问题,以及医务人员谋私利的问题.
作者:易松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来从事颅脑肿瘤手术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在颅脑手术施行的各个环节中应注重的临床伦理问题.
作者:张仲林;杨剑波;林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德评价是医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又是构成医学伦理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而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是医德评价能不能取得预期成效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目前国内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尤其是对医德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探索.
作者:王明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诚信作为行为规范有其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在道义论看来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志,是做人的伦理准则.在功利论看来,诚信是维系人际合作,增加社会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在责任和权利伦理看来,诚信是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作为社会一员的权利.当今社会要形成诚信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不能停留于道义论的诚信观,也不能局限于功利论的诚信观,还应该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构建基于责任和权利的诚信观.
作者:杨同卫;王云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就学生对医学法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的认知状况以及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问题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学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学生的期望还有差距.进而,对进一步提高学科地位、改进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沈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规范我国ART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的伦理监督行为,建立我国ART伦理委员会操作规程或指南提供参考;方法:条文归纳法.按科学实施的要求将委员会职责行为规范以条文依次归纳概括;结论:该建议(稿)以伦理委员会实践探索为基础,适当接轨国际惯例和借鉴国外经验,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作者:李利君;卢光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客观分析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剖析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
作者:钟声;朱宗明;马毅松;张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安乐死是目前伦理学、法学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医生、患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安乐死立法的历史及现状,并从传统观念、医生角度和法律角度三方面剖析了我国对安乐死立法存在的障碍.
作者:李洋;刘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供方诱导患方就医逆向选择,并产生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行为.作者分析了医患双方占有医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从伦理学角度阐述了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作者:秦其荣;朱捷;江启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国内近年来出现的手术戒毒临床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解除毒瘾的颅脑手术将给接受治疗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带来无法回避的潜在威胁,同时也将开创通过脑操作解决心理需求的先河.因此有必要在将其应用于临床之前,对手术戒毒可否用于临床、医疗机构及病例的准入条件、知情同意、手术费用等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崔爱玲;谭爱娟;王洪奇;张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导致一种伦理相对主义: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通过对伦理相对主义三个命题(差异、相对性和宽容)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这种伦理相对主义并不能得到有力的论证,而且会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产生许多不好的后果;面对生命伦理中的文化差异,一种温和的客观主义立场更为可取.
作者:谢广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讨论了当前医德教育乏力的原因,从对希波克拉底医德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比较中,提出了医德教育改造的正确方法--医学科学思维与医学道德思维的密切结合,并应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作者:刘典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总结了当前我国医疗道德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危害,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途径.
作者:杨萱;王莲花;杨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日读了陈晓阳,曹永福主编的<医学伦理学>,发现该书有很多特色.
作者:李本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牙科患者在口腔治疗中的一种心理障碍.近年来DA在国内外逐渐成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着国内外口腔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DA治疗中的医患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唐成芳;李晓红;安虹;闵莉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危重期老年病人转归中所涉及的伦理学问题,方法:结合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对危重期老年病人,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高质量的关怀是重要的,正确的判断疾病的转归是处理的关键.结论:从伦理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治的好的病人就治,无希望治好的病人从积极的创伤性的治疗,转为平和的看护和关怀.
作者:于艳秋;任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可概括为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任何管理,其实质是对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区别点,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想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必须坚持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无数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充满活力和社会主义医院,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体和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能弥补专业水平的不足,创造科学、民主、协调、昂扬向上的医疗集体.
作者:余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针对传染病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结合临床实践,以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理性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认为应该加强护理伦理知识的培训,传染病护士的伦理道德意识与慎独意识的培养值得重视,强调注重护理活动过程的道德管理,给予必要的硬件配置与政策支持.
作者:鲁礼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诚信在中国优秀道德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信用危机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诚信是职业道德建设的灵魂,具有责任性、自律性、荣誉感和广泛性,应成为现代医德理论的重要范畴.信息公开和建立诚信档案是促进医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红娟;郭照江;李刚;闵婕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