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伦理学问题探析

张仲林;杨剑波;林涛

关键词:颅脑手术, 肿瘤, 伦理学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来从事颅脑肿瘤手术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在颅脑手术施行的各个环节中应注重的临床伦理问题.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科焦虑症患者治疗中医患关系的研究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牙科患者在口腔治疗中的一种心理障碍.近年来DA在国内外逐渐成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着国内外口腔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DA治疗中的医患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唐成芳;李晓红;安虹;闵莉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刍议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军医的素质

    军医担负着救死扶伤,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神圣使命,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事医学的影响以及未来战争中卫勤保障的特点,并对未来战争中军医需具备的素质作了探讨.

    作者:邓月仙;陈千;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运用语言艺术处理医疗纠纷问题的探讨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目前,因医务人员语言不当而引发的无过失医疗纠纷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原因.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院方工作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许多医疗纠纷初并不以起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为条件,患方和院方从改善院患关系出发,主观上都愿意通过调解、和解来解决医疗纠纷,而不是诉讼、仲裁.良好的语言形象和适当的语言不但可避免发生非医疗过失纠纷,对快速、公正、低成本地解决医疗过失纠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阳红;王洪强;任福祥;宏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伦理学问题探析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来从事颅脑肿瘤手术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在颅脑手术施行的各个环节中应注重的临床伦理问题.

    作者:张仲林;杨剑波;林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文以载道刊在伦理

    <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已经17周年了.在17年近100期刊物里,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一个刊物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受到如此热烈的喜爱,实在难得.之所以难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作者:汪一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诚信:从道义、功利走向责任与权利

    诚信作为行为规范有其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在道义论看来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志,是做人的伦理准则.在功利论看来,诚信是维系人际合作,增加社会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在责任和权利伦理看来,诚信是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作为社会一员的权利.当今社会要形成诚信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不能停留于道义论的诚信观,也不能局限于功利论的诚信观,还应该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构建基于责任和权利的诚信观.

    作者:杨同卫;王云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的伦理思考

    在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供方诱导患方就医逆向选择,并产生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行为.作者分析了医患双方占有医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从伦理学角度阐述了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作者:秦其荣;朱捷;江启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学法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的调查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就学生对医学法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的认知状况以及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问题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学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学生的期望还有差距.进而,对进一步提高学科地位、改进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沈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当前医疗广告的道德缺失与伦理重建

    认为广告道德缺失是违法医疗广告泛滥的根本原因.引起广告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医疗广告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医疗广告道德意识淡漠;对医疗广告的社会监督力度不够.而完善医疗广告道德需要:查漏补缺,健全立法;诚信为本,树立正确的广告道德观念;提高广告从业人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广告行业自律以及社会监督的作用.

    作者:徐娜;陈晓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论医疗行为规范体系及其构建

    对医疗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医疗行为规范体系的概念,并认为医疗行为规范体系由医疗技术规范、医疗道德规范和医疗法律规范组成,分析了各种规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目医疗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蔡维生;李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和职业权益教育,使医学生形成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恩昌;刘宪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胆外科医疗实践中的整体医学观

    整体医学观伴随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渗透于临床医疗各个方面,作者通过列举整体医学观指导下的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强调了整体医学观在临床诊治中的指导意义,介绍、推崇整体医学的概念介入临床实践.

    作者:李楠;刘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学伦理学教育与药理学专业的结合

    将医学伦理学理论融入到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增进伦理学教育的灌输;注意医学伦理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更新,保持教学的新鲜感;在不增加本专业学科课时的情况下将两者有机结合;探讨并完善该教学法的有效评价体系.

    作者:黄先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效应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可概括为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任何管理,其实质是对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区别点,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想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必须坚持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无数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充满活力和社会主义医院,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体和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能弥补专业水平的不足,创造科学、民主、协调、昂扬向上的医疗集体.

    作者:余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德教育改造的正确方法

    讨论了当前医德教育乏力的原因,从对希波克拉底医德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比较中,提出了医德教育改造的正确方法--医学科学思维与医学道德思维的密切结合,并应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作者:刘典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文化差异、相对主义与生命伦理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导致一种伦理相对主义: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通过对伦理相对主义三个命题(差异、相对性和宽容)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这种伦理相对主义并不能得到有力的论证,而且会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产生许多不好的后果;面对生命伦理中的文化差异,一种温和的客观主义立场更为可取.

    作者:谢广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结合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阐述人本思想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思路和做法.

    作者:潘庆忠;张爱芹;魏瑞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与控制对策

    针对传染病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结合临床实践,以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理性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认为应该加强护理伦理知识的培训,传染病护士的伦理道德意识与慎独意识的培养值得重视,强调注重护理活动过程的道德管理,给予必要的硬件配置与政策支持.

    作者:鲁礼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国安乐死立法的障碍分析

    安乐死是目前伦理学、法学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医生、患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安乐死立法的历史及现状,并从传统观念、医生角度和法律角度三方面剖析了我国对安乐死立法存在的障碍.

    作者:李洋;刘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德在医患关系中的价值实现

    在医护活动中,医患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使医患关系和谐、融洽,医护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技能在医患关系中得以实现,十分重要.医德,只有通过医护人员在医护活动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崇高价值.

    作者:张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