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华
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是当今医学伦理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概括分析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应具有的目的、内容、方法和体制.
作者:伍天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典前后医德医风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医德医风问题在非典以前较多,非典期间减少,非典之后又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非典前后医德医风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在三个阶段,医德医风主要问题都表现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利用工作谋私利、排长队、工作消极以及收费等五个方面.具体而言,表现突出的是排长队问题,其次是收费问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工作消极问题,以及医务人员谋私利的问题.
作者:易松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针对国内目前护理工作中护理伦理决策观念淡漠、护理人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缺乏及对护理伦理决策缺乏理论研究问题,本文从介绍护理伦理决策入手,阐述了关注护理伦理决策、重视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培养的意义,呼吁加强对护理伦理决策问题的研究探讨.
作者:刘健;曹志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国内近年来出现的手术戒毒临床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解除毒瘾的颅脑手术将给接受治疗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带来无法回避的潜在威胁,同时也将开创通过脑操作解决心理需求的先河.因此有必要在将其应用于临床之前,对手术戒毒可否用于临床、医疗机构及病例的准入条件、知情同意、手术费用等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崔爱玲;谭爱娟;王洪奇;张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就学生对医学法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的认知状况以及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问题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学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学生的期望还有差距.进而,对进一步提高学科地位、改进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沈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德评价是医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又是构成医学伦理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而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是医德评价能不能取得预期成效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目前国内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尤其是对医德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探索.
作者:王明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针对传染病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结合临床实践,以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理性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认为应该加强护理伦理知识的培训,传染病护士的伦理道德意识与慎独意识的培养值得重视,强调注重护理活动过程的道德管理,给予必要的硬件配置与政策支持.
作者:鲁礼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牙科患者在口腔治疗中的一种心理障碍.近年来DA在国内外逐渐成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着国内外口腔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DA治疗中的医患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唐成芳;李晓红;安虹;闵莉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患民事法律关系这一科学定位,充分肯定了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大限度的保护了作为弱势群体患者的切身利益,极大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医患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何结合<民法>及<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这是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实践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对医患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及具体适用做出初步探讨.
作者: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全球化的本质与特征决定它对我国医学道德必将产生重大、深刻且具双重的影响: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化、传统医德淡化、人文精神凸现、医学技术进步带来新的道德问题.建议在进行医德教育中,要注重东西方道德的融合;引入价值观建设和反思;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遵循医德教育的层次性、规律性.
作者:孟秀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导致一种伦理相对主义: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通过对伦理相对主义三个命题(差异、相对性和宽容)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这种伦理相对主义并不能得到有力的论证,而且会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产生许多不好的后果;面对生命伦理中的文化差异,一种温和的客观主义立场更为可取.
作者:谢广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来从事颅脑肿瘤手术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在颅脑手术施行的各个环节中应注重的临床伦理问题.
作者:张仲林;杨剑波;林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医疗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医疗行为规范体系的概念,并认为医疗行为规范体系由医疗技术规范、医疗道德规范和医疗法律规范组成,分析了各种规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目医疗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蔡维生;李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医学伦理学理论融入到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增进伦理学教育的灌输;注意医学伦理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更新,保持教学的新鲜感;在不增加本专业学科课时的情况下将两者有机结合;探讨并完善该教学法的有效评价体系.
作者:黄先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我国在新世纪钟声敲响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上升到10.09%,远已超过老龄化指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日益突出,已受到老年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及整个社会的关注.
作者:李瑞祥;王红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军医担负着救死扶伤,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神圣使命,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事医学的影响以及未来战争中卫勤保障的特点,并对未来战争中军医需具备的素质作了探讨.
作者:邓月仙;陈千;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危重期老年病人转归中所涉及的伦理学问题,方法:结合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对危重期老年病人,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高质量的关怀是重要的,正确的判断疾病的转归是处理的关键.结论:从伦理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治的好的病人就治,无希望治好的病人从积极的创伤性的治疗,转为平和的看护和关怀.
作者:于艳秋;任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已经17周年了.在17年近100期刊物里,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一个刊物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受到如此热烈的喜爱,实在难得.之所以难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作者:汪一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整体医学观伴随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渗透于临床医疗各个方面,作者通过列举整体医学观指导下的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强调了整体医学观在临床诊治中的指导意义,介绍、推崇整体医学的概念介入临床实践.
作者:李楠;刘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供方诱导患方就医逆向选择,并产生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行为.作者分析了医患双方占有医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从伦理学角度阐述了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作者:秦其荣;朱捷;江启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