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戒毒引发的伦理学研究

崔爱玲;谭爱娟;王洪奇;张策

关键词:戒毒, 颅脑手术, 伦理
摘要:国内近年来出现的手术戒毒临床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解除毒瘾的颅脑手术将给接受治疗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带来无法回避的潜在威胁,同时也将开创通过脑操作解决心理需求的先河.因此有必要在将其应用于临床之前,对手术戒毒可否用于临床、医疗机构及病例的准入条件、知情同意、手术费用等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德在医患关系中的价值实现

    在医护活动中,医患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使医患关系和谐、融洽,医护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技能在医患关系中得以实现,十分重要.医德,只有通过医护人员在医护活动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崇高价值.

    作者:张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诚信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领域目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倡导诚信服务,建设诚信文化,是当前医德医风建设的新课题.为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强化诚信服务意识;完善医德规范;增强法律制约;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信用体系.

    作者:陈丽;兰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与控制对策

    针对传染病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结合临床实践,以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理性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认为应该加强护理伦理知识的培训,传染病护士的伦理道德意识与慎独意识的培养值得重视,强调注重护理活动过程的道德管理,给予必要的硬件配置与政策支持.

    作者:鲁礼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从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的了解看医学伦理教育

    通过对五所医院医务人员从伦理培训、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知、对临床伦理和临床研究中伦理的认知、对医学伦理培训的需求四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是否接受过伦理学课程培训对研究内容选择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描述了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认知的现状,提出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奚益群;樊民胜;唐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诚信应成为现代医德理论的重要范畴

    诚信在中国优秀道德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信用危机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诚信是职业道德建设的灵魂,具有责任性、自律性、荣誉感和广泛性,应成为现代医德理论的重要范畴.信息公开和建立诚信档案是促进医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红娟;郭照江;李刚;闵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文化差异、相对主义与生命伦理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导致一种伦理相对主义: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通过对伦理相对主义三个命题(差异、相对性和宽容)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这种伦理相对主义并不能得到有力的论证,而且会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产生许多不好的后果;面对生命伦理中的文化差异,一种温和的客观主义立场更为可取.

    作者:谢广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运用语言艺术处理医疗纠纷问题的探讨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目前,因医务人员语言不当而引发的无过失医疗纠纷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原因.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院方工作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许多医疗纠纷初并不以起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为条件,患方和院方从改善院患关系出发,主观上都愿意通过调解、和解来解决医疗纠纷,而不是诉讼、仲裁.良好的语言形象和适当的语言不但可避免发生非医疗过失纠纷,对快速、公正、低成本地解决医疗过失纠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阳红;王洪强;任福祥;宏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效应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可概括为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任何管理,其实质是对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区别点,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想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必须坚持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无数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充满活力和社会主义医院,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体和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能弥补专业水平的不足,创造科学、民主、协调、昂扬向上的医疗集体.

    作者:余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

    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是当今医学伦理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概括分析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应具有的目的、内容、方法和体制.

    作者:伍天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迷失中把握方向创新中寻求突破--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探微

    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客观分析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剖析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

    作者:钟声;朱宗明;马毅松;张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危重老年病人诊治中的伦理学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期老年病人转归中所涉及的伦理学问题,方法:结合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对危重期老年病人,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高质量的关怀是重要的,正确的判断疾病的转归是处理的关键.结论:从伦理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治的好的病人就治,无希望治好的病人从积极的创伤性的治疗,转为平和的看护和关怀.

    作者:于艳秋;任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结合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阐述人本思想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思路和做法.

    作者:潘庆忠;张爱芹;魏瑞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和职业权益教育,使医学生形成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恩昌;刘宪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有的放矢注重分析--评陈晓阳,曹永福主编的《医学伦理学》

    近日读了陈晓阳,曹永福主编的<医学伦理学>,发现该书有很多特色.

    作者:李本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国安乐死立法的障碍分析

    安乐死是目前伦理学、法学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医生、患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安乐死立法的历史及现状,并从传统观念、医生角度和法律角度三方面剖析了我国对安乐死立法存在的障碍.

    作者:李洋;刘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临床工作中的医疗道德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我国在新世纪钟声敲响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上升到10.09%,远已超过老龄化指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日益突出,已受到老年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及整个社会的关注.

    作者:李瑞祥;王红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伦理学问题探析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来从事颅脑肿瘤手术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在颅脑手术施行的各个环节中应注重的临床伦理问题.

    作者:张仲林;杨剑波;林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刍议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军医的素质

    军医担负着救死扶伤,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神圣使命,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事医学的影响以及未来战争中卫勤保障的特点,并对未来战争中军医需具备的素质作了探讨.

    作者:邓月仙;陈千;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球化对我国医学道德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全球化的本质与特征决定它对我国医学道德必将产生重大、深刻且具双重的影响: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化、传统医德淡化、人文精神凸现、医学技术进步带来新的道德问题.建议在进行医德教育中,要注重东西方道德的融合;引入价值观建设和反思;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遵循医德教育的层次性、规律性.

    作者:孟秀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文以载道刊在伦理

    <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已经17周年了.在17年近100期刊物里,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一个刊物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受到如此热烈的喜爱,实在难得.之所以难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作者:汪一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