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霞;张金钟
医患关系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互助友爱的卫生环境中起着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但当前医患关系却不容乐观,因社会、伦理道德,特别是经济、法律因素的影响,各种医患矛盾正在成为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制度伦理视角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设想.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经过实践和探索,试图摸索出一个矫治的有效模式,以实现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作者:吴代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麻醉工作中,尊重患者自主权是知情同意的基础,知情同意反映了患者自主权与医学干涉主义之间的相互妥协.在信任基础上的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的佳体现,也是对医学干涉主义的尊重,从而为患者的佳利益服务.
作者:陈新;陈瑜;许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观摩实习对于医生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在临床实习中却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主要原因在于医患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这一障碍是由医、患、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根据这些原因做出相应的对策是可以缓解并解决这个问题的.
作者:于冰;严丽洁;董梅;姜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医学院校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合格医师的重任,合格医师的要求既包括医师的专业操作技能,也包括医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但由于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培养仍然偏重于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至向社会输送的医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完成医疗卫生服务,社会还要对医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再次补课.因此,医学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保证向社会输送各项技能合格的医务人员.
作者:李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化,儿童癫痫治疗及康复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癫痫发作的控制和症状的缓解,而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癫痫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矫治癫痫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的有效干预对策.
作者:刘小红;周熙惠;韩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总结了本院自2001年以来的5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表明:成功率98.2%,由于各种原因而中转开腹占2.7%.针对术者技术水平或急于求成,适应症选择不当及特殊病例存在等原因,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予以探讨.指出:严格的腹腔镜外科培训、坚持手术的自主、优化、尊重等伦理原则及强化医德信念是顺利开展LC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远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人文阅读,就是一种精神培植,就是个体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及文化涵养的加深.对医学生来说,人文阅读不仅是学生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医德修养和医学职业人格的形成,而且具有深刻的伦理学意义.鉴于医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需要,有必要重视和加强医学生的人文阅读,创造阅读氛围、推荐阅读书目、提供阅读条件、指导阅读方法、注重阅读反馈,使医学生通过人文阅读提升整体素质,全面发展.
作者:祝世娜;王艳芹;于景艳;王立杰;姚黎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鉴于生殖健康行为的形成是控制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环节,故本研究拟应用多种理论结合和综合性的行为转变理论,探讨影响生殖健康行为的形成机制,在借鉴知信行模式(KABP)和健康信念模式(HBM)等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索社会外在因素对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确立西部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行为综合干预框架,建立内外因相结合健康行为改变综合模式.并评价这些行为模式对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的预测作用,从而为西部地区生殖健康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综合实施方案,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耿庆茹;楚赢莹;卢彦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作者参加由WH0资助美国西部伦理委员会为期6个月的伦理培训,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来阐述美国受试者保护的政府组织和相关法规,美国西部伦理委员会的运作、管理、实施程序以及值得借鉴之处.
作者:伍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现代医学的新发展,对传统医学伦理带来了新挑战,加速了医学伦理从关注疾病到关注生命、从关注个体到强调社会、从关注人类到保护环境、从关注修养到科学规范的转型,使人文关怀的核心、伦理价值的取向、生态伦理的范畴、伦理规范的运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张秋菊;郭照江;左小航;刘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美国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IRB)认证体系的发展历程、构成及其作用,启示了促进我国伦理审查委员会运作监管体系建设的可能途径.
作者:田冬霞;张金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就患者从选择医院到出院或转诊转院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伦理探讨.
作者:苏联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老年营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老年人口营养状况,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开展的系列活动的总称,包括营养教育与宣传、营养科技、营养投资、营养扶贫、营养干预、营养立法等.加强老年营养保障,既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口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又能降低慢性病发生率,节省医疗费用开支,减轻国家和个人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公平性、公益性和效益性等卫生资源分配的伦理原则.
作者:宋佐东;马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社区卫生服务特有的服务内容和形式,深刻体现着医学的人文性及医学活动的目的性,包含着对卫生服务人员的伦理要求.深刻认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伦理教育,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印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从准备、实施到送检,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要求较高.这要求医护人员遵循生命价值原则,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坚持人性化服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审慎操作,在保证检验标本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或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身心痛苦和精神负担.
作者:潘传德;王建华;夏云;高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和而不同,可以理解为多样性的统一,或多样性的协调.它对认识和处理生命伦理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极富教益:一方面,充分考虑生命伦理的世界性,通过交流和协商,求得共识、达成协议.即使不能达成协议,也要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它允许各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出发,允许对生命伦理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作者:陈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医学伦理与心理过程进行详细考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的行为,探讨了医学伦理与认知建构、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等三种心理过程的关系,以期更好地理解医师的伦理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临床医师的伦理教育和培训.
作者:苏景宽;王长军;郭照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从介绍医疗服务监管的实践与理论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医疗服务监管的现状,探讨了医疗服务监管的特征、体系以及政府监管的内容.
作者:吴奎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学类毕业生,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实现充分就业.方法:我国<执业医师法>颁布后,对医学教育及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异同点的分析,提出建议,供大家讨论.
作者:高惠霞;杨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