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茜茜;彭艳华
目的 研究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200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血清MCP-1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相关性;分析两组单核细胞内MCP-1和CRP mRNA与血清中MCP-1和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MCP-1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并不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P>0.05);观察组有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的分级里,观察组患者血清MCP-1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单核细胞内MCP-1和CRP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内MCP-1和CRP mRNA水平与血清中MCP-1和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冠心病患者的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均与血清中MCP-1和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MCP-1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级别呈正相关,二者的水平越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形成越多.
作者:刘丹;徐敏;李杰;颜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损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SD)的现状及家庭功能、心理韧性、脑部病灶特征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该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2016年5-11月住院的349例脑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9例患者SASRQ总分(57.21±44.97)分,8~39分者160例(45.8%),40~56分者85例(24.4%),57~150分者104例(29.8%).结果显示,偏瘫(β=-0.030)、家庭功能(β=-0.032)、心理韧性(β=0.886)、烦扰程度(β=0.052)、糟糕天数(β=0.060)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脑损伤患者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症状,偏瘫、家庭功能得分越低、心理韧性差、烦扰程度高的患者发生ASD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刘萍萍;董立焕;成杰;王云龙;刘艳丰;王卫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三甲医院目前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实施的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卡尔森循证式疼痛管理先决条件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苏州地区3家三甲医院目前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实施的因素,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后当场统一回收.研究者采用数字标号的无记名方式对问卷进行标注,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保密,利用统计学方法予以评估.结果 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学历、护理人员工作后是否接受骨折围术期疼痛知识继续教育是影响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3个主要的因素.结论 该地区3家三甲医院骨折护理人员的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不断加强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管理,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其疼痛管理水平.
作者:顾敏琴;顾敏静;陈利勤;雷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与新发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间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就诊患者以及体检者中,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结果,分别收集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目前血压正常且无降压药服用史的糖耐量正常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各200例,后于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统计高血压发病率.结果 共纳入171例研究对象,平均随访时间为3.76年,其中102例研究对象随访期间持续处于糖耐量正常水平,69例研究对象随访期间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随访结果表明,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组高血压发病率为30.4%,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的12.8%(P<0.05).在矫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与糖耐量正常人群相比,显著增加了高血压发病风险(OR=2.76,95%CI:1.08~7.03).结论 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较糖耐量正常者高血压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史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富氢盐水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对照(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富氢盐水处理(IR+ HRS)组.IR+ HRS组小鼠于手术前3d及再灌注前1 min尾静脉注射0.2 mL HRS,再灌注后的2h内每隔0.5h注射1次HRS,对照组和IR组给予相同剂量和频率的生理盐水.手术后24 h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及Bcl-xl,Bcl2,Bak,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RS处理能够降低小鼠血清SCr和BUN水平,降低肾脏MDA水平,降低促凋亡蛋白Bak,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提高肾脏SOD酶活性及抗凋亡蛋白Bcl-xl,Bcl2表达水平.结论 HRS通过清除肾脏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及调节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发挥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部璇;王建军;白静;程爱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教学模式在规培护士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毕业的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规培护士120名,将规培护士的工号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操作示教联合个人练习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干预组运用PTC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两组规培护士均以《2015 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为依据,以AHA考核标准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两组规培护士培训前、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规培护士培训前、培训后心肺复苏(CPR)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吹气长度及吹气量合格率、CPR总的合格率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规培护士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技能考核合格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陶品月;黄惠桥;黄霜霞;黄翠青;潘晓;韦敏俭;周冬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与常规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胸痛中心成立前后的STEMI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n=121)与观察组(n=283),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各自诊疗流程下的救治速度、院内并发症与半年预后情况、治疗相关经济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绕行急诊和转入心脏监护病房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FMC2B)与进医院大门-球囊扩张时间(D2B)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FMC2B与D2B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常规诊疗流程比较,胸痛中心模式可显著改善STEMI行急诊PCI的救治效果.
作者:涂琳;于琦;鲁玉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外科脾切除术、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脾切除术组、PSE组和HIFU组,进行临床观察与对比.结果 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脾切除术组为显著,脾切除术组、HIFU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9.7士49.89)、(131.1±30.48)min,均超过PSE组(30.2±8.26,P<0.01);脾切除术组、PSE组与HIFU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0.75±3.81)、(5.57士2.37)d和(8.32±3.54)d,PSE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然而,与脾切除术组(n=5,25%)和HIFU组(n=3,15%)相比,PSE组更易发生重度并发症(n=7,35%),而HIFU组的并发症少,相对更安全.结论 对于低风险的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脾切除术和PSE可以优先考虑,而高风险的患者应当首先考虑HIFU治疗.
作者:朱婧;朱辉;杜慧敏;陈晓品;张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该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4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SIST患者中,间质瘤位于近端小肠45例(70.3%),远端小肠19例(29.7%).SIST临床表现不典型,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30例(46.9%),腹痛18例(28.1%),腹部包块8例(12.5%),腹胀5例(7.8%),恶心呕吐3例(4.7%).螺旋CT对SIST的检出率为98.2%,诊断符合率为57.9%,在各种检查中高.64例SIST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极低、低、中、高危险度分别为8例(12.5%)、22例(34.4%)、3例(4.7%)、31例(48.4%).近、远端SIST在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数、肿瘤危险度及Ki-67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SIST大多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象数小于或等于5/50高倍视野(HPF),Ki-67阳性率低于远端SIST.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数、是否服用伊马替尼、肿瘤危险度是影响SIST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消化道出血是SIST常见的临床表现,近端SIST发病率高于远端SIST,螺旋CT是有效的检查方法,远端SIST恶性程度高于近端SIST,且较近端SIST更易复发、转移.
作者:唐鹏;闵江;钱昆;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对人胃癌MKN28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LMO1及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LMO1基因沉默在TGF-β1诱导的MKN28细胞EMT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胃癌MKN28细胞,采用TGF-β1诱导法建立EMT模型,将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5% BSA)、TGF-β1诱导组(10 μg/L)、阴性转染组(TGF-β1+阴性转染siRNA)、LMO1-siRNA转染组(TGF-β1+ LMO1-siRNA).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LMO1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可诱导MKN28细胞发生明显的EMT进程,同时伴随E-cadherin表达下调和N-cadherin、LMO1、MMP-9、VEGF表达上调(P<0.01),且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下调LMO1表达能使TGF-β1诱导的E-cadherin下调及N-cadherin、MMP-9、VEGF的上调得到部分恢复,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 TGF-β1通过上调LMO1表达在促进胃癌MKN28细胞发生EMT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下调LMO1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作者:孙云;马国娟;胡晓杰;尹香云;彭彦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男性年龄对精子质量以及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中心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633对夫妇的资料,按男方年龄分组:A组年龄小于30岁(187例)、B组30~34岁(248例)、C组35~39岁(156例)、D组大于或等于40岁(42例),观察男方年龄对平均精子密度、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率、受精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的影响.结果 A、B、C3组间的平均精子密度无显著差异,但B组和C组均明显高于D组(P<0.01);A、B两组平均精子活率之间无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D两组(P<0.01);A组精子前向运动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显著高于D组(P<0.01),B组平均正常形态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4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年龄对精子质量有负面影响,但与受精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洪伟;贺丽人;张争;朱琳;何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术后房颤(POAF)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OAF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目前,有关POAF的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针对食管癌切除术后POA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围术期防治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旭阳;王小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障碍性便秘患者临床便秘症状积分和肛门直肠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盆底障碍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5周,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盆底障碍性便秘临床表现积分、肛门直肠压力及排便感觉.结果 60例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总有效率为81.7%.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排便次数、排便费力/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排便时直肠/肛门阻塞感、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项目的积分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的直肠肛管压力差、肛管松弛率升高(P<0.05),力排时肛管残余压降低(P<0.05).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障碍性便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排便时肛门肌肉和直肠肌肉的协调性,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相臣;李荣先;尚秀娟;席作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关联.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入院治疗且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41例为冠心病组,另取该院同期常规健康体检者68例为对照组.检测IL-17A基因启动子rs8193036基因型、血脂和炎症因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IL-17A启动子rs8193036位点基因型CC、CT、T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冠心病组CT+TT基因型比较,冠心病组CC基因型的三酰甘油、IL-17A、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A基因启动子rs8193036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是冠心病重要的遗传标记,IL-17A基因启动子rs8193036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倩辉;谢悦陶;党懿;苑可心;刘月欣;李树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听力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插入线栓.脑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4 h.于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术后24 h行神经功能评分,用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法观察听皮层神经元病理变化,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加,ABR反应阈明显增加.HE染色Sham组神经元边界清楚,形态正常,结构完整;I/R组正常组织结构消失,细胞核固缩、深染,细胞周围空泡变;凋亡指数显著增加,GRP78、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听力损伤可能与内质网应激有关,GRP78、Caspase-12可能参与了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听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过程.
作者:吕哲;张颖;时美娟;孟晴;宋永周;路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早期清除率与病情进展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及危重症组,分别在入院时(0h)和治疗6h后分别抽取动脉血栓测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及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比较3组患儿的0h乳酸水平及6h乳酸清除率.按6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小于10%),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及PCIS.结果 轻症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的0h乳酸水平均升高,危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和重症组(均P<0.05);6h乳酸清除率危重症组显著低于轻症组和重症组(均P<0.05);PCIS高乳酸清除率组显著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4例死亡病例均来自低乳酸清除率组,死亡率为22.22%.结论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乳酸水平升高,6h乳酸清除率低者病情更严重,可通过观察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判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危重程度和预后.
作者:何海燕;禤瑞华;何俊君;张明真;吕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上臂中段高位桡神经锐器伤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手外科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上臂中段桡神经锐器伤完全离断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左侧12例,右侧4例;刀伤12例,玻璃割伤4例.伤后距手术时间1~72 h.均采用显微镜下端对端神经外膜间断无张力缝合法行一期修复.术后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分散片口服促进神经恢复;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内注射营养神经治疗3个疗程;给予针灸理疗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12个月.随访观察虎口感觉恢复情况、腕关节背伸度数,采用手法肌力检查(MMT)评定伸腕伸指肌肌力.结果 虎口感觉恢复的优良率93.8%.腕关节背伸功能的优良率87.5%.前臂旋后功能恢复满意,腕关节背伸均能够达到功能需要,拇指背伸、伸指基本满足功能要求,单独伸食指、小指不满意.肌力恢复的优良率:腕伸肌93.8%,旋后肌93.8%,指总伸肌87.5%,拇长伸肌81.3%.结论 精确的显微吻合桡神经及规范、系统的综合治疗有利于高位桡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入肌点越远肌肉肌力恢复越差.
作者:岳凤文;孙广峰;金文虎;李书俊;吴祥奎;李海;魏在荣;王达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振动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排痰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海南省人民医院秀英急诊科支气管扩张患者9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46)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呼吸功能锻炼,试验组(n=47)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振动排痰.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排痰量、痰液性状、血氧饱和度(SpO2)及肺功能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1周后两组患者排痰量、痰液黏稠度评分、SpO2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效果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振动排痰联合呼吸训练,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呼吸训练.
作者:甘仙雯;曾艳;蔡少青;李斌;陈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氯苯甲酰氨-1,1'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羰基花青高氯酸盐(CM-Dil)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1、2、4 μg/mL的CM-Dil标记间充质干细胞,观察标记后15 min、24 h、48 h、72h、传5代、传8代的标记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用细胞计数Kit-8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CD29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1、2、4μg/mL CM-Dil标记15 min后标记率分别为(31.60±1.25)%、(88.73±1.79)%、(96.89±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757.21,P=0.000);4组间生长曲线趋势大致相同,且4组间G1期、S期及G2/M期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μg/mL CM-Dil细胞标记率高,无细胞毒性,可作为一种高效而稳定的体外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作者:陈小莹;李欣然;王清;付霞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胚胎停止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1例胚胎停育病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50名正常早孕女性作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两组对象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IL-8水平为(32.63±3.46)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32±7.56)ng/L;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226.35±7.43)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3±6.643)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孕妇血清中TNF-α及IL-8水平过高与过低都可能是早期胚胎停止发育的征兆之一,维持血清中TNF-α和IL-8的正常表达对胚胎发育的保护有积极作用.
作者:柳胜贤;王芳;刘格琳;吴成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