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辉;谢悦陶;党懿;苑可心;刘月欣;李树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关联.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入院治疗且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41例为冠心病组,另取该院同期常规健康体检者68例为对照组.检测IL-17A基因启动子rs8193036基因型、血脂和炎症因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IL-17A启动子rs8193036位点基因型CC、CT、T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冠心病组CT+TT基因型比较,冠心病组CC基因型的三酰甘油、IL-17A、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A基因启动子rs8193036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是冠心病重要的遗传标记,IL-17A基因启动子rs8193036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倩辉;谢悦陶;党懿;苑可心;刘月欣;李树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间质性肺炎(SLE-IP)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明确诊断的SLE-IP病例40例,并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结果,分析SLE-I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研究SLE-IP的高分辨CT分型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多见,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次之.NSIP以两肺磨玻璃样阴影多见,UIP以网格状影、蜂窝影多见.两组间干咳、胸闷/气短、雷诺现象、湿啰音、三酰甘油升高、Sm抗体阳性率、U1-nRNP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干咳、胸闷/气短、雷诺现象、湿啰音、三酰甘油升高、Sm抗体阳性、U1-nRNP抗体阳性是发生SLE-IP的危险因素.结论 干咳、胸闷/气短、雷诺现象、湿啰音、三酰甘油升高、Sm抗体阳性、U1-nRNP抗体阳性是发生SLE-IP的危险因素,及时完善HR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晓芳;杨敏;赵进军;赖伟男;郝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狭窄和闭塞)是主要致病类型.近,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方面本团队取得以下突破:提出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重点的新策略、建立伴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脑卒中的救治新方案、建立早期溶栓后静脉使用替洛非班抗血小板治疗的新技术、建立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新技术、提出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减轻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周华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使用带锁髓内钉联合辅助单皮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该科2009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3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使用带锁髓内钉联合辅助单皮质锁定钢板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复位标准,其中15例(65%)获得解剖复位.手术时间平均为85 min(60~1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随访130 mL(100~200 mL),无患者输血.术后21例患者按医嘱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15~23个月),在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在开放骨折处出现皮缘坏死,1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全部随访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单皮质锁定钢板结合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安全、有效.
作者:赵文;林炎水;蒋涛;贺军;向登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容量状态下外周静脉压(PVP)与中心静脉压(CVP)之间的关系,探讨临床容量异常重症患者中应用PVP替代CVP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将35例患者根据不同容量状态分为正常容量组(正常组)、低血容量组(休克组)和高血容量组(心衰组),中心及外周静脉置入导管后分别进行CVP与PVP监测,不同时段获得配对数据后进行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PVP与CVP呈显著正相关(r=0.974,P<0.01);各组PVP比较,休克组低于正常组(5.23±1.21 vs.8.74±1.16,P<0.05),心衰组高于正常组(17.33±1.43 vs.8.74士1.16,P<0.01);3组PVP均高于配对的CVP,其中休克组差值显著(5.23±1.21vs.2.82±1.07,P<0.05);对于两种压力差(PVP-CVP)即压力偏移度(Bias)而言,休克组较心衰组或正常组偏移显著(2.38±0.75 vs.0.42±0.52,2.38±0.75 vs.0.86±0.53,P<0.05);综合3组所有数据的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压力同一性限定范围(LOA)波动幅度大且不在同一性范围内数据比例高.正常组及休克组不在LOA范围数据比例高,然而心衰组大部分数据在LOA范围内且幅度临床可接受.结论 PVP与CVP相关性显著,但就总体而言两种压力的同一性差,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情况下PVP均可替代CVP,在心衰高容量状态下应用时可靠性高.
作者:魏凯;杨万杰;冯庆国;王伟;张茹梅;李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该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4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SIST患者中,间质瘤位于近端小肠45例(70.3%),远端小肠19例(29.7%).SIST临床表现不典型,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30例(46.9%),腹痛18例(28.1%),腹部包块8例(12.5%),腹胀5例(7.8%),恶心呕吐3例(4.7%).螺旋CT对SIST的检出率为98.2%,诊断符合率为57.9%,在各种检查中高.64例SIST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极低、低、中、高危险度分别为8例(12.5%)、22例(34.4%)、3例(4.7%)、31例(48.4%).近、远端SIST在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数、肿瘤危险度及Ki-67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SIST大多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象数小于或等于5/50高倍视野(HPF),Ki-67阳性率低于远端SIST.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数、是否服用伊马替尼、肿瘤危险度是影响SIST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消化道出血是SIST常见的临床表现,近端SIST发病率高于远端SIST,螺旋CT是有效的检查方法,远端SIST恶性程度高于近端SIST,且较近端SIST更易复发、转移.
作者:唐鹏;闵江;钱昆;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压动态变化(△CVP)结合脉冲多普勒法记录的二尖瓣扩张早期的血流速度与心房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比值(E/A)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入ICU时计算同期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观察两组患者△CVP与E/A变化,记录入科时,6、24 h后相关的E/A、CVP值,计算6、24 h后的动态变化的绝对值,对相关节点的记录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预后的价值.结果 共入选233例脓毒症患者,28d存活122例,生存率为52.4%;死亡111例,病死率为47.6%.死亡组除入ICU时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存活组(P<0.05)外,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入ICU 0、6 h E/A值,分别为0.54±0.17、0.69±0.24;0.57±0.28、0.85±0.25 (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818.6h后的CVP变化值△h1与24 h后的CVP变化值△h2分别为5.67±4.16、7.82±4.81;6.58±3.89、8.82±2.40(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05.其中6h时,E/A的截断值取0.7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为单指标高,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16%、95.45%;其入ICU 6 h E/A与△CVP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844,其截断点取0.471时,预后评价的灵敏度为88.32%,特异度为90.71%.结论 早期的E/A可作为脓毒症的预后评价指标,结合早期△CVP能早期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并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魏桂芳;常银江;杨宵曼;杜玉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胚胎停止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1例胚胎停育病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50名正常早孕女性作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两组对象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IL-8水平为(32.63±3.46)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32±7.56)ng/L;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226.35±7.43)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3±6.643)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孕妇血清中TNF-α及IL-8水平过高与过低都可能是早期胚胎停止发育的征兆之一,维持血清中TNF-α和IL-8的正常表达对胚胎发育的保护有积极作用.
作者:柳胜贤;王芳;刘格琳;吴成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执业医师法》的施行和确立,对促进医学院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医学教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1].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作为医疗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疗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的重要考试[2],由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医学综合笔试是对考生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临床综合能力、思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测评,涉及多门科目,考查点精确,知识覆盖面广,复习难度较大.为了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更高,培养方式就必须与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对接[3].首先从医学基础学科教育着手,让学生明确将来的职业定位,在教学改革中逐渐渗透执业(助理)医师的思想、思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原则,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
作者:彭兰;伍彬;黄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Notch3、DLL1、CD13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份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30份结直肠腺瘤组织标本、50份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了解Notch3、DLL1、CD133在不同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Notch3、DLL1、CD13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32/50)、68.0%(34/50)和54.0%(27/50),均明显高于在结直肠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26.7%、33.3%、36.7%)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16.7%、8.3%)(P<0.05).腺瘤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均与是否伴淋巴结转移相关,且Notch3和DLL1的表达与Dukes分期相关,此外DLL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也相关(P<0.05).Notch3与CD133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8,P=0.000).结论 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Notch3、DLL1、CD13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及结直肠腺瘤组织;Notch3可能通过对肿瘤干细胞的调控,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蒋海涛;王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障碍性便秘患者临床便秘症状积分和肛门直肠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盆底障碍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5周,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盆底障碍性便秘临床表现积分、肛门直肠压力及排便感觉.结果 60例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总有效率为81.7%.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排便次数、排便费力/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排便时直肠/肛门阻塞感、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项目的积分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的直肠肛管压力差、肛管松弛率升高(P<0.05),力排时肛管残余压降低(P<0.05).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障碍性便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排便时肛门肌肉和直肠肌肉的协调性,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相臣;李荣先;尚秀娟;席作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三甲医院目前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实施的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卡尔森循证式疼痛管理先决条件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苏州地区3家三甲医院目前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实施的因素,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后当场统一回收.研究者采用数字标号的无记名方式对问卷进行标注,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保密,利用统计学方法予以评估.结果 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学历、护理人员工作后是否接受骨折围术期疼痛知识继续教育是影响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3个主要的因素.结论 该地区3家三甲医院骨折护理人员的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不断加强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管理,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其疼痛管理水平.
作者:顾敏琴;顾敏静;陈利勤;雷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胆管多发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ERCP治疗的胆管多发结石124例患者,按入组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NBD组,每组62例,分别于ERCP治疗后给予常规治疗和ENBD治疗.检测每例患者术后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炎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腹胀腹痛、呕吐、发热等腹部症状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ENBD组患者血液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P<0.01);ENBD组高淀粉酶血症共出现2例,发生率为3.23%,胰腺炎5例,发生率为8.06%,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同时ENBD组症状持续时间,血液淀粉酶下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BD能够显著降低胆管多发结石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病率,缩短有并发症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古广强;李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干预措施在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依照卫生部和外科学会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立和使用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核查表.以2016年1-4月使用核查表前的1 199例住院手术患者为干预前组,以2016年5-7月使用核查表后的1 039例住院手术患者为干预后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1.3%、17.9%,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合理率分别为71.2%、95.7%,溶媒剂量合理率分别为84.7%、99.8%,用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54.6%、80.4%,工类切口维持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22.8%、85.0%,Ⅱ类切口维持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2.1%、74.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组、干预后组患者Ⅰ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06%、0.89%,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11%、0.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0、0.063).结论 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核查表明显提高了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齐秀萍;李小荣;张国如;喻学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上臂中段高位桡神经锐器伤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手外科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上臂中段桡神经锐器伤完全离断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左侧12例,右侧4例;刀伤12例,玻璃割伤4例.伤后距手术时间1~72 h.均采用显微镜下端对端神经外膜间断无张力缝合法行一期修复.术后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分散片口服促进神经恢复;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内注射营养神经治疗3个疗程;给予针灸理疗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12个月.随访观察虎口感觉恢复情况、腕关节背伸度数,采用手法肌力检查(MMT)评定伸腕伸指肌肌力.结果 虎口感觉恢复的优良率93.8%.腕关节背伸功能的优良率87.5%.前臂旋后功能恢复满意,腕关节背伸均能够达到功能需要,拇指背伸、伸指基本满足功能要求,单独伸食指、小指不满意.肌力恢复的优良率:腕伸肌93.8%,旋后肌93.8%,指总伸肌87.5%,拇长伸肌81.3%.结论 精确的显微吻合桡神经及规范、系统的综合治疗有利于高位桡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入肌点越远肌肉肌力恢复越差.
作者:岳凤文;孙广峰;金文虎;李书俊;吴祥奎;李海;魏在荣;王达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200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血清MCP-1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相关性;分析两组单核细胞内MCP-1和CRP mRNA与血清中MCP-1和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MCP-1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并不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P>0.05);观察组有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的分级里,观察组患者血清MCP-1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单核细胞内MCP-1和CRP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内MCP-1和CRP mRNA水平与血清中MCP-1和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冠心病患者的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均与血清中MCP-1和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MCP-1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级别呈正相关,二者的水平越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形成越多.
作者:刘丹;徐敏;李杰;颜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直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直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超过7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进展期.T3期肿瘤占进展期直肠癌的比例较大,是进展期肿瘤的重点治疗对象.T3期直肠癌可分为T3a、T3b和T3c 3个亚期,不同T3亚期的预后也有较大差异.目前对T3期直肠癌不同亚期具体的治疗策略尚无一致意见,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就不同T3亚期的治疗策略及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刘昆;汪子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对人胃癌MKN28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LMO1及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LMO1基因沉默在TGF-β1诱导的MKN28细胞EMT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胃癌MKN28细胞,采用TGF-β1诱导法建立EMT模型,将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5% BSA)、TGF-β1诱导组(10 μg/L)、阴性转染组(TGF-β1+阴性转染siRNA)、LMO1-siRNA转染组(TGF-β1+ LMO1-siRNA).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LMO1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可诱导MKN28细胞发生明显的EMT进程,同时伴随E-cadherin表达下调和N-cadherin、LMO1、MMP-9、VEGF表达上调(P<0.01),且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下调LMO1表达能使TGF-β1诱导的E-cadherin下调及N-cadherin、MMP-9、VEGF的上调得到部分恢复,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 TGF-β1通过上调LMO1表达在促进胃癌MKN28细胞发生EMT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下调LMO1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作者:孙云;马国娟;胡晓杰;尹香云;彭彦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心电向量图(VCG)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11月该院超声心动图确诊右心室肥厚的6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给予VCG和心电图(ECG)检查,对两种检测方式下患者特征性改变情况、肺动脉压力状况、右心室肥厚与扩张诊断符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符合右室肥厚患者多表现为电轴右偏+900、肺型P波,其余则呈现为胸导联顺时针运行;ECG检查下共有31例患者肺动脉压增高,占51.7%,而VCG检查患者肺动脉压增高共有57例,占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G共检出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厚56例,检出率达到93.3%,ECG检出率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G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着较高检出率,其早期诊断敏感性优于ECG.
作者:李倩;沈林;方妍;高晓峰;耿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M及CMV-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聊城市人民医院122例确诊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病例组)的血清CMV-IgM,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血清与尿液的CMV-DNA;另选择该院同期186例无感染症状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肝炎患儿CMV-IgM和CMV-DNA的阳性率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单独及联合检测CMV-IgM、CMV-DNA在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CMV-IgM和CMV-DN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分组,1d至6个月组CMV-IgM及CMV-DNA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高;在以临床特征分组中,黄疸组CMV-IgM及CMV-DNA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病例组CMV-IgM及CMV-DN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诊断价值高.结论 联合检测CMV-IgM、CMV-DNA比单独检测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付静;陈大力;杨亚培;刘洪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