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椎结核成年患者的疗效比较

杨通宇;覃家永;陆耀宇

关键词:胸椎结核, 矫形手术, 随访研究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方案下胸椎结核成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92例行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单纯后路,n=67)、B组(单纯前路,n=59)、C组(前后联合入路,n=66).比较3组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C组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的术后即刻Cobb角、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角度高于A组和C组,矫正度数、矫正率则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与传统单纯前路、前后路联合术式相比,经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患者的矫形效果更好.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PFNA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康复影响.方法 择期行PFNA手术患者60例,分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G组)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组(N组).记录两组入室(T0)、气管插管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即刻(T1)、切皮时(T2)、切皮后30min(T3)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静脉自控镇痛(PCIA)使用情况、术后1~3 d意识状态评估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G组T1、T2、T3时间点HR、SBP、DBP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N组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均低于G组(P<0.05),术后1~3 d老年谵妄测试评分低于G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明显少于G组(P<0.01).N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G组(P<0.01).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能满足老年患者PFNA手术的麻醉需求.

    作者:周俊妤;张晗;袁唯佳;袁霞;代维;何开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 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9月,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纳入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个RCT,试验组患者1 160例,对照组患者679例.PARP抑制剂治疗较安慰剂明显改善无进展生存[HR =0.34,95%CI(0.30,0.40),P<0.01]和总生存结局[HR=0.73,95%CI(0.55,0.96),P=0.025],增加客观反应率[RR=2.56,95 %CI(1.17,5.59),P=0.020].与单用化疗相比,PARP抑制剂+化疗明显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51,95%CI(0.34,0.77),P=0.001],但总生存结局[HR=1.17,95 %CI(0.79,1.73),P=0.440]和客观反应率[RR=1.11,95%CI(0.86,1.42),P=0.420]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RP抑制剂治疗明显增加严重贫血、疲劳、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PARP抑制剂能改善复发性卵巢癌的无进展生存结局.

    作者:何帆;胡丽娜;胡建国;李桑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误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病灶性状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误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病灶性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疑似PTMC患者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采用超声检查诊断,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定超声在PTMC中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符合率,将误诊病灶和未误诊病灶声像图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2例疑似PTMC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PTMC 56例,经病理诊断为PTMC 61例.超声在PTMC中诊断灵敏度为80.33%,特异度为77.42%,阳性符合率为79.35%,误诊率为20.65%.单因素分析得出,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强度,回声是否均匀,钙化,声晕,内部血流及纵横比在误诊患者和非误诊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强度,回声是否均匀,钙化,声晕,纵横比为影响超声诊断PTMC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在PTMC中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超声误诊PTMC与病灶多种因素有相关性.

    作者:徐卫华;金建文;朱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两种消毒液处理壁式供氧装置墙壁氧气连接口细菌的效果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患者的供氧方式改变,中心供氧装置已是目前医院供氧的基本设施.在医院日常消毒管理中,中心供氧终端固定于墙壁的接口处,由于镶嵌入墙内,其卫生安全常被忽略.季玉翠等[1]报道,通气管、送氧管等固定装置的污染率达65.00%.氧气吸入是临床治疗及抢救重症患者常用的手段.供氧患者大部分病情危重或手术后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低下,如供氧系统受到细菌污染,易造成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是世界上医疗安全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危,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医院感染的调研工作,在众多调研工作中,医疗器械的感染控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4].

    作者:吴艳;安宇;鲁海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洛铂在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实施新辅助化疗的58例LACC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9例患者(A组)采用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方案,29例患者(B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根治性宫颈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结果 A组患者的缓解率82.76%,总有效率100.00%;B组患者的缓解率68.97%、总有效率96.5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上皮癌抗原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过程中,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7.24%、6.90%,B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48.28%、3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A组总生存率为68.97%,B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为62.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5,P=0.581);两组患者的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1,P=0.537).结论 紫杉醇联合洛铂在LAC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中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效果相当.

    作者:李娜;熊娇;嫣静;王瑞雪;付立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区定位法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区定位法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肺小结节分区定位法对68例肺部小结节进行术中定位,术中观察分区定位法的临床效果,并对肺小结节大直径和距胸膜小距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佳节点.结果 65例一次性成功定位,成功率95.6%;肺小结节大直径佳节点为1.0 cm,距胸膜短距离佳节点为1.3 cm.结论 分区定位法用于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手术准确率高.

    作者:国建飞;檀振波;郝李刚;邸永辉;张洪雷;刘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蒲公英甾醇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在缺血-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模型中观察蒲公英甾醇对小鼠心肌细胞(CS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小鼠CSC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蒲公英甾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治疗浓度分别为5、10、30 μmol/L)及阳性对照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细胞活力,RT-PCR测定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el-2)基因水平,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1/2 (ERK1/2)水平.结果 MTT测定显示30 μmol/L蒲公英甾醇组I/R损伤的CSC细胞活力增加(P<0.05).RT-PCR研究结果表明:10、30 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Bcl-2 mRNA表达回升,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法测定表明:30 μmol/L的蒲公英甾醇诱导的SOD水平提高,MAD水平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测定显示,30 μmol/L蒲公英甾醇使损伤的CSC细胞磷酸化ERK1/2与总ERK1/2比值增加(P<0.05).结论 蒲公英甾醇可能是通过上调ERK1/2表达抑制I/R引起的SCS细胞氧化损伤.

    作者:王娓娓;张红苗;王琳;鲍天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尿酸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抽样选择2013年在某院体检者8 285例,进行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查;根据MS诊断标准、性别、血高尿酸血症(HUA)水平进行分组,分析SUA水平与MS的相关性.结果 MS患者的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和SUA明显高于非MS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非MS组.男性MS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MS因素的增加,SUA水平总体呈升高趋势;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MI、DBP、TG与SUA呈正相关,HDLC与SUA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2.135+0,066X1+0.010X2+0.155X3-0.379X4;HUA患者MS检出率高于非HUA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UA水平与MS的发生明显相关(OR=1.007,95%CI 0.006~1.007,P<0.05),SUA对MS的诊断价值,男女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8(95%CI 0.582~0.634,P<0.0t)、0.744(95%CI 0.705~0.783,P<0.01),MS佳临界诊断点分别为360.5、256.5,相对应的诊断灵敏度为46.49%、71.94%,特异度为69.94%、67.24%.结论 SUA水平与MS及其因素关系密切,SUA对MS预测作用较好.

    作者:张明坤;贾润萍;崔玲玲;叶燕林;孙锦峰;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专职护理小组在唤醒麻醉手术中的护理新模式

    唤醒麻醉适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有助于保护脑功能、提高疗效.为了更好地配合唤醒麻醉手术,本科专门成立了专职护理小组,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对共78例脑功能区唤醒麻醉手术患者进行专职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患有脑功能区疾病需要开颅手术的患者.入选标准:术前根据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判定病变位于脑重要功能区(中央沟或运动语言中枢Broca区)的患者.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或智力极度低下者.符合条件的患者共78例,其中男43例(55.1%),女35例(44.9%);就诊年龄14~66岁,平均(38.1±11.6)岁;左侧中央沟29例(37.2%),右侧中央沟24例(30.7%),Broca区25例(32.1%).普通护理组为2015年3月以前采取普通护理的唤醒麻醉手术患者30例.通过回访、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档案等,获得相应的临床资料.

    作者:李姝静;马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35在肾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在肾透明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50例,收集受试者血液标本及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中新鲜标本组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35水平;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组织中IL-35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组织IL-35表达水平.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组血清中IL-35为(107.52士56.83)pg/mL,对照组为(66.25±17.3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P=0.015).不同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IL-3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35相关的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及亚基免疫因子53(p3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16,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ROC曲线示IL-35为80.13 pg/mL时,曲线下面积为0.776,灵敏度为61.3%,特异度为91.1%,诊断正确率为73.2%.结论 血清中IL-35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能够一定程度反映肾透明细胞癌预后.

    作者:王静;杨立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骨钩辅助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研究骨钩在辅助复位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应用骨钩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63例.骨折按EvanS分类标准,Ⅰc型13例,Ⅰd型25例,Ⅱ型1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术后负重时间、在院时间、并发症及Harris评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45~58 min,平均(50.0±4.5)min;术中失血量为80~150mL,平均(90.0±25.0)mL;术后负重时间为(9.0±2.4)周;X线片上骨折线消失并可正常行走时间为(9.0±2.4)周;术后在院时间7~15 d,平均(10.0±2.1)d.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为83~96分,平均(89.0±1.3)分,其中优55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7.6%.结论 骨钩微创操作在治疗不稳定骨粗隆间骨折有优势.

    作者:杨伟;魏文东;王欢;曾波;潘兴臣;谭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所致低血压状态1例报道

    低血压性输血反应是临床少见的输血并发症,国外报道的发生率约为0.03%[1].主要表现为输血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快速下降,输血停止后血压迅速回升,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所致低血压状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腹痛5d,问断黑便2d”入本院.该患者5d前(2017年8月26日)无诱因出现腹痛,部位局限于左上腹,呈隐痛,阵发性发作,无规律性,发作时间1~10 min不等,可自行缓解,伴轻微暖气,与进食无关,无牵扯痛,无放射痛,不伴其他不适.

    作者:李宁;王军;何燕;文爱清;刘念;周榆;滕方;张寅;陈东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as-mir-125a-5p和has-mir-196a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has-mir-125a-5 p、has-mir-196a2的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00例为病例组(维吾尔族及汉族各100例).另取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女性志愿者200例为对照组(维吾尔族及汉族各100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NAs中has-mir-125a-5p和has-mir-196a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年龄阶层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35~65岁的比例高;BMI方面,汉族患者小于25 kg/m2的比例较大,维吾尔族患者大于或等于25 kg/m2的比例较大;文化程度方面,汉族患者高中的比例高,维吾尔族患者高中以下的比例高;婚姻状况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已婚的比例较大;生育状况方面,汉族患者1胎的比例高,维吾尔族患者大于1胎的比例高;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有哺乳史的比例较大;哺乳时间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大于或等于10个月的比例较大;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无癌症家族史的比例较大.肿瘤大小方面,汉族患者小于2 cm的比例高,维吾尔族患者2~5 cm的比例高;淋巴结转移个数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0个的比例高;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Tis~Ⅱ期的比例较高;分子分型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Luminal B型的比例高.汉族患者激素受体(HR)阳性的比例高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两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T-PCR检测,has-mir-125a-5p在4组中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汉族对照组、维吾尔族对照组、汉族病例组和维吾尔族病例组,has-mir-196a2在4组中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维吾尔族病例组、汉族病例组、维吾尔族对照组和汉族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新疆地区汉族女性相比,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其机制可能与has-mir-125a-5p和has-mir-196a2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晶;赵璐;宋牧;木拉提·库尔班;邹庆涛;孙国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营养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有研究报道,在成年人致残或致死的疾病中,脑血管意外居于首位[1],每年全球大约有1 500万人发生脑卒中[2],患者病程迁延且多残疾,并伴随诸多并发症,其中睡眠障碍及营养不良较为常见.既往研究显示,国外调查患者在卒中后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8%[3],而国内为43%~91%.患病初期,约70%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增加感染和死亡风险[4].康复锻炼为卒中后首选康复疗法[5],多数患者出院后也有继续康复的需要[6],但却极少得到良好指导,依从性较差,导致预后不佳[7],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8].本研究旨在探讨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营养状况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少阳;苏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等相关资料并评价其预后.结果 (1)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中急性肾损伤90例(20.0%),慢性肾病360例(80.0%);死亡53例,病死率11.8%.(2)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分级升高,HIV-1核酸检测(HIV-1 RNA)载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Cys C)、糖类抗原125(CA-125)指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清蛋白定量下降.(3)再次入院率34.2%,终末期肾病12.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7.1%,住院病死率10.4%.结论 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有机会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以慢性肾损伤为主.

    作者:冯润川;兰玲鲜;谢志满;梁茂裕;葛利辉;罗向佳;何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25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25在哮喘小鼠肺组织内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饲养的90只雌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5只.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实验组雾化吸入鸡卵清蛋白(OVA)溶液制备动物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肺泡灌洗液内IL-25、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浓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IL-25、α-SMA;RT-PCR检测IL-25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内IL-25、α-SMA水平均低于实验组,肺组织内IL-25 mRNA也低于实验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内IL-25、α-SMA水平均呈高表达,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内IL-25、α-SMA几乎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内IL-25、α-S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内IL-25、α-SMA呈正相关(r=0.751,P<0.05).结论 IL-25、α-SMA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呈相对高表达,可能促进哮喘小鼠产生气道重塑.

    作者:胡建平;韩俊垒;汤兵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S-CNB)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5期)、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US-CN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6月8日.采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以穿刺成功率、诊断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及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结局指标,运用STATA12.0和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29篇诊断准确性试验,共4 21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4 391个结节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US-CNB穿刺成功率为98.7%[95%CI(98.3%,99.0%)];US-CN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Sen=0.94[95%CI(0.93,0.95)],Spe=0.98[95%CI(0.98,0.99)],+LR=33.96[95%CI(20.31,56.78)],-LR=0.06[95%CI(0.04,0.10)],DOR=581.14[95%CI(335.08,1007.87)],AUC为0.99.结论 当前的证据显示,US-CNB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高杰;杨梅;刘艳龙;李昊昌;哈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死腔分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腔分数(VD/VT)的动态变化对其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ARDS患者32例.按照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公式计算两组患者1~6 d VD/VT.比较两组基础情况、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结果 死亡组和存活组APACHEⅡ和LI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D/VT 1~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 d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O2)、PH和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APACHEⅡ、LIPS评分、△PCO2、VD/VT均是危险因素.选4 d VD/VT 0.62为截断值,预后评价的灵敏度90.0%,特异度95.5%.结论 VD/VT为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4天VD/VT可有效识别高危患者.

    作者:徐冕;杨德兴;颜悦新;刘桠名;周凤高;许成;刘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MGB-1联合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于大鼠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14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SCs移植组、HMGB-1注射组、HMGB-1注射+MSCs移植组及HMGB-1 BoxA注射+MSCs移植组等6组,术后第28天对大鼠的心脏功能、心肌的病理切片、心肌梗死的面积及梗死区新生血管的密度进行检测.并在心肌梗死术后第3、7、28天测定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在术后第28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较其余5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明显缩小,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HMGB-1注射+MSCs移植组梗死面积与其余模型组相比明显缩小(P<0.05),梗死区的新生血管数目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的大鼠血清TLR4、VEGF水平高(P<0.05);术后第7天及第28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大鼠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核因子Kappa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低(P<0.05).结论 通过使用HMGB-1注射联合MSCs移植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心肌梗死预后.

    作者:唐一锋;石蓓;王冬梅;沈长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前额叶在抑郁症负性自我加工偏向中的作用

    前额叶功能异常是抑郁症患者负性自我加工偏向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腹内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分别是情绪加工和认知控制相关的高级脑区.它们的功能异常与负性自我加工密切相关.本文从腹内侧前额叶与背外侧前额叶相互作用的角度,在外显加工和内隐加工两个水平上对抑郁症负性自我加工偏向研究进行阐述,提出研究假设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冯正直;王立菲;光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