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区定位法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

国建飞;檀振波;郝李刚;邸永辉;张洪雷;刘博

关键词:胸腔镜, 肺小结节, 术前定位, 肺楔形切除术
摘要:目的 研究分区定位法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肺小结节分区定位法对68例肺部小结节进行术中定位,术中观察分区定位法的临床效果,并对肺小结节大直径和距胸膜小距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佳节点.结果 65例一次性成功定位,成功率95.6%;肺小结节大直径佳节点为1.0 cm,距胸膜短距离佳节点为1.3 cm.结论 分区定位法用于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手术准确率高.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A及NRF2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保存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81份为病例组,同时选取77份声带息肉病理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RF2表达.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HPA阳性表达率和NRF表达量分别为81.48%、19.48%和0.844±0.113、0.202±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HP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02%和94.8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患者(P<0.05);中低分化患者HP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和100.00%,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NRF2水平分别为0.901±0.122和0.885±0.10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患者(P<0.05);中低分化患者NRF2水平分别为0.854±0.101和0.878±0.099,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结论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HPA及NRF2表达明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

    作者:邱新峰;程万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MGB-1联合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于大鼠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14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SCs移植组、HMGB-1注射组、HMGB-1注射+MSCs移植组及HMGB-1 BoxA注射+MSCs移植组等6组,术后第28天对大鼠的心脏功能、心肌的病理切片、心肌梗死的面积及梗死区新生血管的密度进行检测.并在心肌梗死术后第3、7、28天测定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在术后第28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较其余5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明显缩小,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HMGB-1注射+MSCs移植组梗死面积与其余模型组相比明显缩小(P<0.05),梗死区的新生血管数目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的大鼠血清TLR4、VEGF水平高(P<0.05);术后第7天及第28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大鼠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核因子Kappa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低(P<0.05).结论 通过使用HMGB-1注射联合MSCs移植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心肌梗死预后.

    作者:唐一锋;石蓓;王冬梅;沈长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埃兹蛋白通过L1细胞黏附分子信号通路促进肺癌转移

    目的 研究埃兹蛋白(Ezrin)促进人肺癌发生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系中Ezrin的表达;划痕试验检测Ezrin对肺癌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zrin调控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的机制.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低转移肺癌细胞系H460、EBC-1比较,高转移细胞系95D及PC9具有更高的Ezrin蛋白表达(P<0.05);用基因方法沉默95D细胞Ezrin表达后(siEzrin-95D),细胞划痕试验结果发现与95D细胞比较,siEzrin-95D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与95D及H460细胞比较,基因沉默95D及H460细胞Ezrin表达后,其L1CAM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Ezrin可能通过调节L1CAM的表达促进肺癌转移.

    作者:冯辉;金明根;金铁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ZBTB20在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 (ZBTB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ZBTB20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36例SLE患者(SLE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分析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与B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关系及与临床指标(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E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LE组患者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亚群,CD19+B细胞比例降低(P<0.05),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之间的比值及CD19-CD138+浆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与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ZBTB20 mRNA与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ZBTB20可能通过促进B细胞分化从而参与SLE发病.

    作者:裴露;王婷婷;朱峰;胡文坛;刘红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两种消毒液处理壁式供氧装置墙壁氧气连接口细菌的效果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患者的供氧方式改变,中心供氧装置已是目前医院供氧的基本设施.在医院日常消毒管理中,中心供氧终端固定于墙壁的接口处,由于镶嵌入墙内,其卫生安全常被忽略.季玉翠等[1]报道,通气管、送氧管等固定装置的污染率达65.00%.氧气吸入是临床治疗及抢救重症患者常用的手段.供氧患者大部分病情危重或手术后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低下,如供氧系统受到细菌污染,易造成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是世界上医疗安全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危,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医院感染的调研工作,在众多调研工作中,医疗器械的感染控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4].

    作者:吴艳;安宇;鲁海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714名初产妇孕晚期尿失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广东省初产妇孕晚期尿失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广东省3家医院714名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中文版调查初产妇孕晚期尿失禁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孕晚期尿失禁发生率为26.9%(192/714),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67.2%(129/192).孕晚期尿失禁患者和非尿失禁患者的孕前BMI、流产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前BMI与孕晚期尿失禁的发生相关(OR=1.077,P<0.05).结论 孕前BMI是初产妇孕晚期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建珍;古慧贤;欧有良;陈玲;黄舒蓉;蔡文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 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9月,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纳入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个RCT,试验组患者1 160例,对照组患者679例.PARP抑制剂治疗较安慰剂明显改善无进展生存[HR =0.34,95%CI(0.30,0.40),P<0.01]和总生存结局[HR=0.73,95%CI(0.55,0.96),P=0.025],增加客观反应率[RR=2.56,95 %CI(1.17,5.59),P=0.020].与单用化疗相比,PARP抑制剂+化疗明显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51,95%CI(0.34,0.77),P=0.001],但总生存结局[HR=1.17,95 %CI(0.79,1.73),P=0.440]和客观反应率[RR=1.11,95%CI(0.86,1.42),P=0.420]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RP抑制剂治疗明显增加严重贫血、疲劳、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PARP抑制剂能改善复发性卵巢癌的无进展生存结局.

    作者:何帆;胡丽娜;胡建国;李桑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在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在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参加重庆市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的101名学员.其中,2016年的50名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培训方法;2017年的51名学员为观察组,采用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培训.评价两组培训前后的效果.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核心能力评分[(3.11±0.11)分]高于对照组[(2.87±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对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进行培训是有效的.

    作者:杨旭红;董敏;郑敏;黄素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as-mir-125a-5p和has-mir-196a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has-mir-125a-5 p、has-mir-196a2的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00例为病例组(维吾尔族及汉族各100例).另取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女性志愿者200例为对照组(维吾尔族及汉族各100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NAs中has-mir-125a-5p和has-mir-196a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年龄阶层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35~65岁的比例高;BMI方面,汉族患者小于25 kg/m2的比例较大,维吾尔族患者大于或等于25 kg/m2的比例较大;文化程度方面,汉族患者高中的比例高,维吾尔族患者高中以下的比例高;婚姻状况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已婚的比例较大;生育状况方面,汉族患者1胎的比例高,维吾尔族患者大于1胎的比例高;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有哺乳史的比例较大;哺乳时间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大于或等于10个月的比例较大;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无癌症家族史的比例较大.肿瘤大小方面,汉族患者小于2 cm的比例高,维吾尔族患者2~5 cm的比例高;淋巴结转移个数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0个的比例高;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Tis~Ⅱ期的比例较高;分子分型方面,汉族和维吾尔族Luminal B型的比例高.汉族患者激素受体(HR)阳性的比例高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两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T-PCR检测,has-mir-125a-5p在4组中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汉族对照组、维吾尔族对照组、汉族病例组和维吾尔族病例组,has-mir-196a2在4组中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维吾尔族病例组、汉族病例组、维吾尔族对照组和汉族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新疆地区汉族女性相比,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其机制可能与has-mir-125a-5p和has-mir-196a2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晶;赵璐;宋牧;木拉提·库尔班;邹庆涛;孙国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25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25在哮喘小鼠肺组织内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饲养的90只雌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5只.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实验组雾化吸入鸡卵清蛋白(OVA)溶液制备动物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肺泡灌洗液内IL-25、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浓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IL-25、α-SMA;RT-PCR检测IL-25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内IL-25、α-SMA水平均低于实验组,肺组织内IL-25 mRNA也低于实验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内IL-25、α-SMA水平均呈高表达,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内IL-25、α-SMA几乎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内IL-25、α-S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内IL-25、α-SMA呈正相关(r=0.751,P<0.05).结论 IL-25、α-SMA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呈相对高表达,可能促进哮喘小鼠产生气道重塑.

    作者:胡建平;韩俊垒;汤兵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S-CNB)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5期)、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US-CN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6月8日.采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以穿刺成功率、诊断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及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结局指标,运用STATA12.0和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29篇诊断准确性试验,共4 21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4 391个结节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US-CNB穿刺成功率为98.7%[95%CI(98.3%,99.0%)];US-CN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Sen=0.94[95%CI(0.93,0.95)],Spe=0.98[95%CI(0.98,0.99)],+LR=33.96[95%CI(20.31,56.78)],-LR=0.06[95%CI(0.04,0.10)],DOR=581.14[95%CI(335.08,1007.87)],AUC为0.99.结论 当前的证据显示,US-CNB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高杰;杨梅;刘艳龙;李昊昌;哈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蒲公英甾醇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在缺血-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模型中观察蒲公英甾醇对小鼠心肌细胞(CS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小鼠CSC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蒲公英甾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治疗浓度分别为5、10、30 μmol/L)及阳性对照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细胞活力,RT-PCR测定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el-2)基因水平,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1/2 (ERK1/2)水平.结果 MTT测定显示30 μmol/L蒲公英甾醇组I/R损伤的CSC细胞活力增加(P<0.05).RT-PCR研究结果表明:10、30 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Bcl-2 mRNA表达回升,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法测定表明:30 μmol/L的蒲公英甾醇诱导的SOD水平提高,MAD水平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测定显示,30 μmol/L蒲公英甾醇使损伤的CSC细胞磷酸化ERK1/2与总ERK1/2比值增加(P<0.05).结论 蒲公英甾醇可能是通过上调ERK1/2表达抑制I/R引起的SCS细胞氧化损伤.

    作者:王娓娓;张红苗;王琳;鲍天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5602例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检出分析

    目的 研究2014-2016年间深圳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5 602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儿鼻咽部分泌物进行腺病毒等7种病毒抗原检测,对腺病毒的检出率和临床诊断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 25 602例标本中腺病毒抗原阳性761例,阳性率2.97%,男、女检出率分别为3.12%和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为6岁以内的阳性患儿有724例(95.14%),其中2岁以内409例(53.75%).2014-2016年中每月均有腺病毒检出,检出率高峰在夏季和冬季,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x2=36.631,P<0.05).761例腺病毒检出阳性病例中,诊断为肺炎431例,支气管炎109例,扁桃体炎74例,咽结膜炎1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3例.结论 腺病毒是深圳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作者:王和平;郑跃杰;赵海霞;邓继岿;杨方华;李喜亮;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单孔腹腔镜无痕技术治疗小儿对侧隐性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无痕技术治疗小儿对侧隐性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四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1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其中采用单孔腹腔镜无痕技术170例,普通开放手术142例.分析两种手术患儿性别,年龄,复发率,单侧疝发病部位,开放手术术后发生对侧异时疝的病例数,腹腔镜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的病例数,以及术后异时疝的发生时间.结果 普通开放手术共142例,男97.8%,女2.2%,平均年龄(2.45±2.18)岁;术后发生对侧异时疝5例,占3.5%,其中1例(0.7%)为右侧,4例(2.8%)为左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P=0.01),异时疝分别发生在术后8、14、18、20、24个月.有3例(2.1%)疝复发.腹腔镜手术共170例,男145例(85.3%),女25例(14.7%),平均年龄(2.44±2.15)岁,术中发现对侧鞘突未闭的隐性疝86例(50.6%),未发现异时性腹股沟斜疝,有1例(0.6%)在术后18个月复发,与开放手术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P=0.01).结论 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较普通开放手术可准确判断有无对侧隐性疝并同时手术,其术后复发率和异时疝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作者:欧荣册;李索林;姜琳耀;肖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等相关资料并评价其预后.结果 (1)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中急性肾损伤90例(20.0%),慢性肾病360例(80.0%);死亡53例,病死率11.8%.(2)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分级升高,HIV-1核酸检测(HIV-1 RNA)载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Cys C)、糖类抗原125(CA-125)指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清蛋白定量下降.(3)再次入院率34.2%,终末期肾病12.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7.1%,住院病死率10.4%.结论 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有机会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以慢性肾损伤为主.

    作者:冯润川;兰玲鲜;谢志满;梁茂裕;葛利辉;罗向佳;何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镜像痛的外周和中枢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躯体一侧组织或神经损伤后,在对侧相对应的部位出现自发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为镜像痛.镜像痛在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均有报道.新近研究表明,分别有外周和中枢神经机制参与了镜像痛的形成.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镜像痛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作者:刘培雯;牛娟;黄杜鹃;周瑞;乐明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242T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C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基因测序等技术对310例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LAACI患者(LAACI组)和330例对照组的C242T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检测,分析C242T基因多态性与LAACI的相关性.结果 LAACI组丙二醛(MDA)水平、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ACI组吸烟率、饮酒率、高血压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H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HDL-C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LAACI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杂合子(CT)+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血糖、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脂蛋白a[Lp(a)]、ox-HDL水平、MDA水平、NAD-PH氧化酶活性、基因型是LAA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LAACI有相关性,可能是高血压、吸烟和脂氧化之外的另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于芳苹;蒋萍;赵迎春;李丽敏;杨永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尿酸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抽样选择2013年在某院体检者8 285例,进行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查;根据MS诊断标准、性别、血高尿酸血症(HUA)水平进行分组,分析SUA水平与MS的相关性.结果 MS患者的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和SUA明显高于非MS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非MS组.男性MS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MS因素的增加,SUA水平总体呈升高趋势;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MI、DBP、TG与SUA呈正相关,HDLC与SUA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2.135+0,066X1+0.010X2+0.155X3-0.379X4;HUA患者MS检出率高于非HUA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UA水平与MS的发生明显相关(OR=1.007,95%CI 0.006~1.007,P<0.05),SUA对MS的诊断价值,男女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8(95%CI 0.582~0.634,P<0.0t)、0.744(95%CI 0.705~0.783,P<0.01),MS佳临界诊断点分别为360.5、256.5,相对应的诊断灵敏度为46.49%、71.94%,特异度为69.94%、67.24%.结论 SUA水平与MS及其因素关系密切,SUA对MS预测作用较好.

    作者:张明坤;贾润萍;崔玲玲;叶燕林;孙锦峰;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清PA、TBA、GGT和ALP联合检测对肝脏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前清蛋白(PA),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对3种肝脏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117例病毒性肝炎(VH组),84例肝硬化(HC组)和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组),以及125例健康体检者(NC组)血清样本,同时测定各标本PA、TBA、GGT和ALP含量,比较各疾病组与NC组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与评估.结果 VH、HC和PH组血清中PA、TBA、GGT和ALP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样本内4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各自单独检测水平,而特异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PA、TBA、GGT和ALP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慧红;杨一;谢晓君;胡蓉;皮艳霞;冯国莲;管旋羽;刘家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椎结核成年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方案下胸椎结核成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92例行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单纯后路,n=67)、B组(单纯前路,n=59)、C组(前后联合入路,n=66).比较3组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C组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的术后即刻Cobb角、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角度高于A组和C组,矫正度数、矫正率则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与传统单纯前路、前后路联合术式相比,经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患者的矫形效果更好.

    作者:杨通宇;覃家永;陆耀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