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生专家责任的法理分析

任学强

关键词:医生专家责任, 法律属性, 责任认定, 责任实现, 医患关系
摘要:随着医患关系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医患冲突的尖锐化以及法律对医生专家责任规定的疏漏,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明确医生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分析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医生专家责任实现形式,建立医生专家责任转移方式以及责任限制制度,对于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缓和医患关系,稳定医疗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防御性临床医疗之我见

    通过对防御性医疗产生原因及副作用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出路和对策.

    作者:汤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亲子鉴定工作中的伦理道德探析

    亲子鉴定会引起一系列有关亲情、婚姻、财产、名誉等多方面的伦理问题,为了确保鉴定的公正性,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严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作者:邱小华;徐卫;戴育成;尹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于残冠根不同治疗方案的伦理解析

    残冠根有其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但是目前在临床上对残冠根的治疗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过度医疗、防御性医疗等.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背景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宋勇;屠军波;虎小毅;李国光;杨壮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因决定论和基因本质论的证伪 --人类外基因组计划的哲学意义

    介绍了人类外基因组研究这一崭新领域,这一研究对阐明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贡献,以及它的哲学意义,即决定性地反驳基因决定论和基因本质论.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伦理学问题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急,致残率、死亡率高,而医护人员的医德修养直接影响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也关系着医疗卫生行业的社会声誉,因而对临床伦理学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作者对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过程中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谢万福;王保卫;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晚期恶性肿瘤放弃治疗的伦理学问题

    通过对临床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弃治疗的原因以及所引发的伦理学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作者:王林;霍玉芝;丁晓勇;耿智敏;张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推行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是对患者实行有效的人性化关怀服务,彻底转变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形象,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对医院的美誉度和诚信度,从而营造和谐兴院的氛围.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西方医患伦理思想的演变

    古希腊时期西方医患关系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基调,强调为病人谋福利的医德.近代西方医患关系以康德的规则伦理学为基础,强调医患关系在规则内运行,提倡为病人省钱的医德.当代西方医患关系强调古代医德思想与近代伦理规则的有机结合,追求一种伦理规则与一种医德品质的对应.

    作者:汪幼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国医疗服务治理机制与政府干预分析

    医疗服务治理即对医疗服务提供方行为及质量的管理,涉及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费用、安全等问题.医疗服务涉及人们的健康,具有极大的社会公益性,需要按照公共品的基本原则,规范其行为准则和公开其财务.当政府举办社会医疗保险计划时,保方因具有政府背景和政策决定权而具有了谈判优势,在医、患、保三方关系中居强势地位.保方通过限制参保患者就医地点和限制费用分担的方式制约医疗服务提供方,通过限制医疗服务项目和限制费用分担的方式制约参保患者,并避免医、患勾结造成自身损失.公民享有健康保障权利,公民需要也会创造各种渠道参与健康管理.

    作者:岳公正;杨燕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时期病案管理中的现状及对策

    提高病案质量,杜绝病历缺陷,加强病案管理是目前每个医院都应重视做好的工作之一,本文通过总结病历质量、病案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病历书写质量、病案管理质量更上一层楼.

    作者:李佩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市场环境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伦理学思考

    政策的合理性、公正性、正当性和社会性等问题,是判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绩效的伦理学指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既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利益化倾向、政策的协调性与配套措施不力、政府定位不够准确和干预效果不好等.重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伦理学目标在于,创新医疗卫生体制与机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作者:况成云;杨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公众急救自救能力及提高的社会伦理因素 --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

    公众急救自救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已成为影响突发公共危机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的重要因素.从对温州市的调查发现,我国公众关于急救自救的知识和能力普遍低下.提高公众急救自救能力,政府、社区、学校等部门都应有所作为.

    作者:刘婵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体制和机制伦理探析

    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伦理是医学伦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道德合理性的保障.其内容就是坚持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它是医疗体制构建和运行机制改革要始终坚持的原则.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伦理的缺失是二十多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利的重要原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体制和机制伦理的要求.

    作者:吴书元;李凤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患诚信现状调查及对策

    为了了解医患双方对目前我国医患诚信的认知状态,笔者对广州市部分医院的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医患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要建立诚信的医患关系,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大政府对卫生领域的投入,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建立诚信的社会环境.

    作者:陈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护士品质的伦理诠释

    结合,临床工作体会,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护士的品质,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紧跟护理学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具备良好的素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工作能力,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作者:刘维;王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适用过错推定规则的合理性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适用过错推定规则,在我国只有司法解释对此作了相关说明,而《民法通则》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此没有规定.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采用了过错推定规则,我国的社会经济、医学伦理和社会现实具有在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上适用过错推定规则的广泛基础.因此,在医疗责任立法中采用过错原则的过错推定规则作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的准则具有合理性.

    作者:李建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国安乐死实施的不可行性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于安乐死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从我国的国情、立法环境和文化风俗来看,安乐死尚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从社会宏观角度看,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民众观念需要转变.同时,由于对生命权也未作规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医疗科研水平存在局限,我国对安乐死基本问题和判断标准无法达成一致.从微观角度来看,安乐死行为涉及患者、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四方利益,实施安乐死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实施安乐死的现实可行性,论证目前在我国实施安乐死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

    作者:赵雪莲;毛群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方式选择的伦理剖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方式选择的伦理,使肾科医生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治疗方式上提供符合现代医学伦理的模式.方法: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讨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方式选择的医学理论及相关伦理.结论:国家应当针对肾替代治疗制定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和操作法规,医生应当根据医学理论,结合患者条件,坚持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帮助患者选择肾替代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佳治疗.

    作者:张增政;武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运用语言艺术做好心理护理减少献血反应的体会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偶有发生,而引起献血反应的主要诱因是献血者存在精神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要排除这些心理障碍,则需要医护人员通过语言来与献血者进行交流沟通.如果能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讲究语言技巧,那么在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献血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减少给献血者带来的痛苦,使无偿献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张丹;李红红;徐守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论医患冲突与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建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患冲突不断加剧和升级;冲突呈频发性;第三方营利组织介入医患冲突;冲突呈群体性.医患冲突的原因分为医院与医药企业方面、体制方面和患者及家属方面的原因.其策略是端正办医方向,采取以人为本进行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及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防范,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郭继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