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光
结合,临床工作体会,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护士的品质,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紧跟护理学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具备良好的素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工作能力,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作者:刘维;王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方式选择的伦理,使肾科医生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治疗方式上提供符合现代医学伦理的模式.方法: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讨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方式选择的医学理论及相关伦理.结论:国家应当针对肾替代治疗制定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和操作法规,医生应当根据医学理论,结合患者条件,坚持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帮助患者选择肾替代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佳治疗.
作者:张增政;武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是对患者实行有效的人性化关怀服务,彻底转变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形象,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对医院的美誉度和诚信度,从而营造和谐兴院的氛围.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公共关系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广州市医院公共关系的现状调查表》对320名医生、护士、医院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卡方检验发现医患关系与以下体现医院公共关系的各项指标有差异:员工关系、上级参与医院活动、疾病防治宣传、医院义诊.结论:公共关系意识越强的医院,其医患关系也越好.医院管理者拟改善医患关系,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参加医院的大型活动及对社会开展义诊、疾病宣传活动等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应协调好医院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
作者:谭一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些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导致的非必须剖宫产占很大比率.剖宫产是在一定的医学指征下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创伤性手术,对母婴、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剖宫产现象进行伦理审视,理清其中的道德关系,有助于医者和患者把握正确的道德原则,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非必须剖宫产的发生.
作者:刘伟;齐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通过对临床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弃治疗的原因以及所引发的伦理学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作者:王林;霍玉芝;丁晓勇;耿智敏;张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患冲突不断加剧和升级;冲突呈频发性;第三方营利组织介入医患冲突;冲突呈群体性.医患冲突的原因分为医院与医药企业方面、体制方面和患者及家属方面的原因.其策略是端正办医方向,采取以人为本进行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及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防范,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郭继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政策的合理性、公正性、正当性和社会性等问题,是判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绩效的伦理学指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既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利益化倾向、政策的协调性与配套措施不力、政府定位不够准确和干预效果不好等.重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伦理学目标在于,创新医疗卫生体制与机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作者:况成云;杨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护专业大学生逆境智商水准,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方法:对河南省卫生学校2001、2002级高护专业535名大专生进行逆境智商问卷调查和逆境智商的培养.结果:大学生AQ培养前,低AQ>高AQ,(X2=26.75,P<0.01).培养后,低AQ<高AQ.(X2=139.37,P<0.01).结论:在飞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对大学生进行AQ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作者:刘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通过对防御性医疗产生原因及副作用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出路和对策.
作者:汤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亲子鉴定会引起一系列有关亲情、婚姻、财产、名誉等多方面的伦理问题,为了确保鉴定的公正性,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严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作者:邱小华;徐卫;戴育成;尹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适用过错推定规则,在我国只有司法解释对此作了相关说明,而《民法通则》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此没有规定.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采用了过错推定规则,我国的社会经济、医学伦理和社会现实具有在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上适用过错推定规则的广泛基础.因此,在医疗责任立法中采用过错原则的过错推定规则作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的准则具有合理性.
作者:李建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由于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和伦理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高的价值.本文将从阐述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探讨制作和使用医学伦理学多媒体课件的注意事项,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未来的高校教师具备怎样的素质.
作者:陈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疗保险的低水平低覆盖、以药养医的医院经营体制、形同虚设的药品高限价、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是我国目前医患关系肾张的主要制度原因.逐步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医药分离的医院经营体制,严格新药审批与药品高限价制度,建立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等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制度保障.
作者:肖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残冠根有其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但是目前在临床上对残冠根的治疗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过度医疗、防御性医疗等.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背景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宋勇;屠军波;虎小毅;李国光;杨壮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偶有发生,而引起献血反应的主要诱因是献血者存在精神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要排除这些心理障碍,则需要医护人员通过语言来与献血者进行交流沟通.如果能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讲究语言技巧,那么在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献血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减少给献血者带来的痛苦,使无偿献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张丹;李红红;徐守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古希腊时期西方医患关系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基调,强调为病人谋福利的医德.近代西方医患关系以康德的规则伦理学为基础,强调医患关系在规则内运行,提倡为病人省钱的医德.当代西方医患关系强调古代医德思想与近代伦理规则的有机结合,追求一种伦理规则与一种医德品质的对应.
作者:汪幼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提高病案质量,杜绝病历缺陷,加强病案管理是目前每个医院都应重视做好的工作之一,本文通过总结病历质量、病案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病历书写质量、病案管理质量更上一层楼.
作者:李佩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患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医生的道德情感表现为对职业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关心和对诊疗工作在情感上的投入.医患关系的改善必须从围绕提升医生的道德情感这个内在的中心问题入手.医生道德情感主要表现为同情心、责任感、关怀感和尊重感.
作者:皮湘林;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前,国内外关于安乐死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从我国的国情、立法环境和文化风俗来看,安乐死尚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从社会宏观角度看,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民众观念需要转变.同时,由于对生命权也未作规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医疗科研水平存在局限,我国对安乐死基本问题和判断标准无法达成一致.从微观角度来看,安乐死行为涉及患者、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四方利益,实施安乐死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实施安乐死的现实可行性,论证目前在我国实施安乐死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
作者:赵雪莲;毛群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