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展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术中5-Fu腹腔冲洗联合缓释置入对手术近远期结局影响的研究

杨东海;栗斌;王钊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5-氟尿嘧啶, 腹腔化疗
摘要:目的 考察进展期结直肠癌(CRC)腹腔镜术中5-氟尿嘧啶(5-Fu)腹腔冲洗联合缓释置入对手术近远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CRC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关腹前采用5-Fu缓释剂600 mg行局部植入;观察组采用5-FU 500 mg/m2+生理盐水500 mL行腹、盆腔冲洗并保留,关腹前采用5-Fu缓释剂行局部植入.结果 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发生率为17.31%,对照组发生率为25.00%;毒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48.08%,对照组发生率为40.38%.组间比较并发症与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总体转移复发率分别为13.46%与38.4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5年的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75.00%与71.15%,对照组分别为76.92%与65.3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联合应用5-Fu腹腔冲洗的化疗治疗方案可帮助进展期CRC患者获得更好的手术远期结局.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国外报道显示,脑血管意外已成为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疾病[1].我国脑卒中护理从院前急救,到院中的专科护理及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进行积极探索,促进了脑卒中护理的发展.目前我国护理质量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尚未健全,仍缺乏完整的脑卒中相关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内外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研究的开展状况,从多水平、多角度地开发科学的、适用于临床的脑卒中护理测评工具,构建一套完整、专业的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标准,促使我国脑卒中连续护理模式不断完善.本研究旨在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脑卒中护理敏感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脑卒中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文琦;魏琳;张广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α9α10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乙酰胆碱受体(AChRs)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膜蛋白,能调节生物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如:痛觉、认知、记忆、焦虑等.按照对配体敏感性的不同,AChRs分为毒蕈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s)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两大类[1].其中nAChRs按照不同分布又可分为肌肉型nAChRs和神经型nAChRs两大类.肌肉型nAChRs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肉神经接头处,主要介导神经肌肉的信号传导,是肌肉松弛药物的作用靶标.神经型nAChRs存在于整个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可介导胆碱能的传出调节,通过激活离子通道引起短暂的离子内流,实现超极化[2-3].nAChRs是由胞外区(配体主要结合区)、跨膜区和胞内区构成的跨膜蛋白.跨膜区由5个独立的亚基组成,各个亚基围成中心孔状[4].目前发现的哺乳动物nAChRs亚基一共有17种,包括9种α亚基(α1-10),4种β亚基(β1-4),还有 γ,δ,ε 3种亚基.其中α亚基和β亚基可以形成同型五聚体(如α7)或异型五聚体(如α3β2、α3β4等)各种亚型[4].α9α10 nAChR亚型早是从耳蜗毛细胞中发现的一种重要亚型.近研究表明,α9α10亚型也广泛分布在白细胞、背根神经节、垂体、皮肤角质细胞和精液中[5].α9α10 nAChR是治疗慢性疼痛的重要靶点,而且还与耳部疾病、肺癌、乳腺癌以及皮肤病等诸多疾病密切相关[6].虽然对α9α10亚型在相关疾病中的发病机制还未研究清楚,但该受体亚型已成为目前研究nAChRs相关疾病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与α9α10 nAChR相关的人类疾病进行综述,旨在为这些疾病的诊断、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雷宇苗;朱晓鹏;黄艺;于津鹏;长孙东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靶向药物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的网状Meta分析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5种靶向药物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皮肤鳞癌和皮疹发生率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起至2015年11月.网状Meta分析将直接和间接比较的证据合并,评估5种靶向药物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的合并比值比(OR)和累积排序概率.结果 6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被纳入.结果表明:与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相比,维罗非尼在患者中皮肤鳞癌发生率相对较高(OR=9.20,95%CI=1.26~52.53),维罗非尼+罗氏替尼的皮疹发生率相对较高(OR=6.81,95%CI=1.01~41.87).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值结果表明,采用曲美替尼的患者的皮肤鳞癌发生率低,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的皮疹发生率低.结论 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所产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郭洪彬;陈宏泉;陆晓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广州社区老年人尿酸(UA)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预防HUA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409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血UA、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等指标,进行年龄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UA危险因素.结果 HUA患病率为37.8%,男性为24.6%,女性为50.2%.男女UA水平及HUA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HUA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Cr、TG、LDL-C、收缩压、高血压、高TG症、高LDL-C血症,保护因素有HDL-C.结论 应警惕HUA的危险因素,并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李岩;孙景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清CYFRA21-1、CA19-9和SCC的测定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相关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的水平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经病理学确诊的127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4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A19-9、CYFRA21-1、SCC的水平,探讨三者联合应用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中,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为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血清CA19-9、CYFRA21-1、SC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随着病理分期的增高,血清CA19-9、CYFRA21-1、SCC水平不断增高(P<0.05);CA19-9+SCC+CYFRA21-1鉴别诊断食管癌灵敏度为85.04%,特异度为95.00%.结论 血清CA19-9、CYFRA21-1、SCC单独应用鉴别诊断食管癌的诊断效能有限,联合应用会显著的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付卫云;陈冬玲;卞华;李秀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己定擦浴预防危重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

    留置导尿管普遍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与之相关的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是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1-2] .因此,采用何种预防措施降低CAUTI的发生,是医护人员和院感部门重点关注的、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消毒隔离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关于氯己定应用于CAUTI的报道较少.本文观察氯己定擦浴对危重患者CAUTI 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降低CAUTI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者:王根妹;陈宗存;邢柏;蓝翠珍;王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维生素D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易感性临床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维生素D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易感性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10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维生素D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维生素D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其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易感性临床关系.结果 观察组维生素D受体BsmI位点、脂联素45和276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维生素D受体BsmI位点B等位基因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而前者维生素D受体 45-T和276-G等位基因频率均远远高于后者,两组间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受体:bb基因型、脂联素45位点:TT 基因型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合并高血压史、胰岛素指数(HOMA-IR)均为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生素D受体和脂联素不同位点基因型分布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存在明显异常,二者和其易感性存在紧密关联.

    作者:何周桃;徐灿霞;韩向阳;陈益耀;陈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温等离子刀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将130例成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255侧患病扁桃体)分为两组,A组69例(136侧患病扁桃体),B组61例(119侧患病扁桃体).A组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B组于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传统剥离术.术中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区疼痛评分、伪膜完全形成时间.结果 A组、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63±8.32)min、(25.74±12.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7±4.29)mL、(8.51±6.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白膜完全覆盖时间分别为(40.89±10.52)h、(47.63±11.3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1、2、5 d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安全、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谷艳玲;张治平;呼和牧仁;石松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脐动脉联合大脑中动脉检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脐动脉(UA)联合大脑中动脉(MCA)检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分娩的孕妇349例按照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分为观察组(胎儿宫内缺氧组)和对照组(胎儿无宫内缺氧组).将两组的UA、MCA收缩期高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S/D)MCA/(S/D)UA、PIMCA/PIUA、RIMCA/RIUA进行比较,统计各指标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结果 孕28~35+6周及孕36~41周观察组UA S/D、PI、RI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MCA S/D、PI、RI值及(S/D)MCA/(S/D)UA、PIMCA/PIUA、RIMCA/RIUA值低于对照组(P<0.01).MCA、UA的阻力指标相应比值诊断胎儿缺氧的Youden指数高.结论 联合使用胎儿U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来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陈江红;王娜;黄乃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进展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术中5-Fu腹腔冲洗联合缓释置入对手术近远期结局影响的研究

    目的 考察进展期结直肠癌(CRC)腹腔镜术中5-氟尿嘧啶(5-Fu)腹腔冲洗联合缓释置入对手术近远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CRC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关腹前采用5-Fu缓释剂600 mg行局部植入;观察组采用5-FU 500 mg/m2+生理盐水500 mL行腹、盆腔冲洗并保留,关腹前采用5-Fu缓释剂行局部植入.结果 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发生率为17.31%,对照组发生率为25.00%;毒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48.08%,对照组发生率为40.38%.组间比较并发症与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总体转移复发率分别为13.46%与38.4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5年的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75.00%与71.15%,对照组分别为76.92%与65.3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联合应用5-Fu腹腔冲洗的化疗治疗方案可帮助进展期CRC患者获得更好的手术远期结局.

    作者:杨东海;栗斌;王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NOTES经胃入路诊断不明原因腹水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OTES)经胃入路对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采用经胃入路NOTES诊断1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进行腹腔探查及腹膜活检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疾病诊断率进行分析统计,评估该手术风险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通过腹腔探查、腹膜活检后病理学证实,确诊率达100%,其中结核性腹膜炎8例(66.7%)、肝硬化2例(16.7%)、腹膜间皮瘤1例(8.3%)、转移性腹膜癌1例(8.3%);术后出现腹痛2例,其中1例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持续时间均未超过24 h,发生率为8.3%;无术后腹腔感染、切口出血、穿刺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NOTES经胃入路腹腔探查及腹膜活检诊断不明原因腹水,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静;杨丹;吴涛;沈文拥;卢丹萍;魏沙;薛焱;杨美华;刘爱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垂体瘤术后合并成人Still病1例报道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以高热、皮疹、关节炎并伴有血象增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伴有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临床表现复杂,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因此临床上诊断AOSD很因难,若同时合并垂体功能减退症,机体免疫力较差,易合并感染,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本院近期收治1例垂体瘤术后合并AOSD患者,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张琳;胡洪玮;阳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报道

    溃疡性结肠炎(UC)、强直性脊柱炎(AS)、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但两种疾病并存者少见,3种疾病并存者临床上更是罕见.本文通过1例UC合并AS、甲亢的临床分析,提高临床工作者对3种疾病并存的认识,以尽早的明确诊断及治疗.

    作者:徐亚坤;王禹;朱秀洁;王丽波;王桂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上颌多生牙与第三磨牙结合1例报道

    多生牙是常见的先天畸形,一般较易发生在上颌前牙区,但是发生在第三磨牙区的多生牙比较少见,多生牙与第三磨牙结合且临床资料齐全的病例更是少见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口腔科发现上颌多生牙与第三磨牙结合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琳林;邹林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14年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海口及周边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儿童MP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该院儿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699例,检测血清MP抗体,对不同部位、性别、年龄及月份的MP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9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感染总阳性率17.60%,其中男15.73%,女2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呼吸道感染率18.75%,上呼吸道感染率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岁儿童MP感染多见,其中,>3~4岁感染率高.全年均有散发,以3、4月份高发.结论 MP是2014年海口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流行特点表现为女性较男性高发;4岁内儿童是高发人群;全年均可发病,3、4月份为相对高发时段.

    作者:李小明;雷智贤;谢蔓芳;王亚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β-catenin在兔颈总动脉套管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高表达

    目的 探讨兔颈总动脉套管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5只体质量为(2.0±0.2)kg的2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兔分为3组,分别为高脂饲养组、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和左侧颈总动脉套管+高脂饲养组,每组5只,取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右侧血管为对照组.饲养9周后处死动物,取各组兔颈总动脉血管;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颈总动脉血管组织中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定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β-catenin 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脂饲养组、左侧颈总动脉套管+高脂饲养组上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各组胞质中均有β-catenin蛋白定位,且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左侧颈总动脉套管+高脂饲养组中主要定位于内膜增生处.结论 β-catenin在兔颈总动脉套管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高表达.

    作者:刘月华;生燕;涂应杰;杨兴;欧刚卫;生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TNFAIP1调控机制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人TNF-α诱导蛋白1(TNFAIP1)又名B12和hBACURD2,是第一个被鉴定出的TNF-α诱导产生的蛋白,属于hBACURD家族和PDIP1家族成员.人TNFAIP1基因首次(1992年)在TNF-α刺激、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中克隆得到.人TNFAIP1基因是高度保守的单拷贝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q22-q23,而小鼠TNFAIP1基因采用YAC载体在鼠11号染色体克隆得到.近年来,多种上游调控序列和miRNA被揭示参与了TNFAIP1的转录调控.此外,TNFAIP1通过Rho和KCTD10途径介导肿瘤发生、ZAP-70途径介导慢性HBV感染、Rnd2途径介导大脑皮质发育、INSR途径介导胰岛素耐受,从而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TNFAIP1分子结构、TNFAIP1调控机制及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乾坤;曾今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高血压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α(TNF-α)的影响.方法 择期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90 例,分为两组(n=45):右美托咪定组(Dex 组)气管插管前10 min恒速泵注0.8 μg/kg右美托咪定作为负荷量,随后0.8 μg·kg-1·h-1持续泵注至胆囊切除;对照组(C组)以乳酸林格氏液泵注,两组患者均以吸入七氟烷诱导麻醉.监护未用药时(T0),气管导管放置前1 min(T1)、插管后5 min(T2),气腹后20 min(T3),拔除气管导管后20 min(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一时点检测静脉血葡萄糖、TNF-α及IL-6浓度.结果 与T0相比,Dex组T2、 T3、 T4时点HR、MAP变化不明显,而 C组显著升高(P<0.05);Dex组T2、 T3、 T4时点HR、MAP显著降低于C组(P<0.05).两组T3、 T4时点血糖、IL-6、TNF-α显著高于同组T0时刻(P<0.05),但Dex组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可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轻麻醉及手术导致的过度应激.

    作者:杨义辉;谭洪婧;王波;马世颖;张云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对行开胸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对行开胸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组(HU组)、盐酸戊乙奎醚组(H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采集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O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检测血清中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评估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与H组和U组相比,HU组T3~4时TNF-α均降低,T2~4时IL-6和IL-8均降低,而OI升高(P<0.05);与H组和U组相比,HU组患者T5~8时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降低(P<0.05);与H组和U组相比,HU组患者T6~7时MMSE评分升高(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可减轻开胸术单肺通气时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王民;高博;马越;张扬;马博;柴向荣;刘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爱服务对行无痛人流女性围术期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手术前后关爱服务干预对行无痛人流女性围术期临床指标、再次妊娠及不良反应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女性患者36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交代常规注意事项,观察组手术前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关爱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诱导量、丙泊酚总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未再次意外妊娠例数较多,重复流产1次及以上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月经不调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避孕措施的落实率高于对照组,安全期、体外射精、紧急避孕药、未避孕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人流女性手术前后行关爱服务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避孕措施落实率较好.

    作者:曹玉霜;李萍;李宗婷;李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