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宇洁;杨菁;尹太郎;徐望明;彭良玉
在阐述人文和谐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文和谐理念在护理中的困惑,即临床护理工作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培育不到位,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个性化.由此提出人文和谐理念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人文和谐——优质护理的思想新源泉;人文和谐——优质护理实践新转位;人文和谐——优质护理医患交流的新桥梁.人文和谐是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人文和谐的优质护理服务将是护理事业的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将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注入新思想,开创新风范.
作者:居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针对器官移植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遭遇的伦理困惑,即对“移植术前家属要求不告知患者病情”、“照顾临终患者”及“实习护士带教”的困惑.提出以下解决对策:确定患者的根本利益所在,思考并灵活运用适当的伦理原则,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及负责任的伦理行为,关怀照顾患者的身体和情绪反应,维护患者的根本利益,尊重及保障患者的权益.通过长期、循序渐进的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训练,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在解决临床伦理问题的同时,又兼顾患者的大利益,为其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豆秋江;叶海丹;林清华;陈公云;陈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导社会思潮的精神导向.医学伦理学实际上包括医疗职业道德和生命伦理学两个部分,对于医疗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的主导引领作用十分明显.而对生命伦理学的引领作用,有些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些体现在思想方法方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具体可依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借鉴吸收、改造创新和有机结合、充实提升两种方法.
作者:李恩昌;徐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廉洁教育可以提高医学生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重塑医学生伦理品德,并且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医疗腐败,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从校园生活的廉洁行为教育、面向职业生涯的廉洁医德教育和着眼于人生历程的廉洁品格教育三个层次展开.为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应完善和创新廉洁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构建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塑造校园廉洁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反腐倡廉的信心以及教职员工要做好廉洁道德表率.
作者:黄瑞宝;马伟;尹瑞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四个主要伦理问题:合成生命概念,风险受益,可专利性和合成生物学家的道德义务.基于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政策,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意见并未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充分重视的现实,认为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监督管理机制,在保证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同时,规避其潜在风险.
作者:杨磊;翟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着重分析了护理道德修养必要性,即:能提高护理道德水平,促进人才成长,提升学科地位.指出为了提高“90后”护生的护理道德修养水平,应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从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坚持实践,经常自省,注重“慎独”等途径入手,进行护理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作者:刘芳;王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伦理问题.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12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基线调查.结果 该专业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个别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89.6%的大学生感到恐惧,45.8%的大学生愿意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进行治疗.结论 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仍有误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知识和职业道德及伦理学教育.
作者:张娟妮;王学良;党少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对一例院前急救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涉及的医学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院前急救中医疗知情权问题、院外死亡的尸体处理问题、院前急救中的医疗收费问题等方面易产生医疗纠纷.为此提出避免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一些建议:准确评估病情、弄清周边人员身份、及时与警方或调度中心联系、提高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善急救诊疗记录.此外,急救人员的医疗行为要坚守相应的医疗法规和伦理学原则,以病人利益为出发点,提高抢救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刘国政;张振建;汪加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专兼职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授课、指导护生开展临床伦理实践活动,提高了护生参与伦理实践教学的主动性.认为解决好临床伦理实践的带教师资、落实临床带教经费和注重做好学生参与实践的动员教育等问题,有利于开展临床伦理实践的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其不仅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及其家属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以人为本的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产妇及其家属的遵医行为,并填写产妇或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产妇及其家属的遵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以人为本的认知行为干预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卢蓉;吕苏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论述了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需要面对患者隐私权与医务人员的知情权、他人利益与患者隐私权保护、公共利益与患者隐私权保护三方面的冲突;提出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对策:提高保护患者的法律意识,自觉养成保护患者隐私的良好习惯,改善硬件条件、创造良好就诊环境.
作者:金霞;梁红娟;李刚;陈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从受众的角度对高校思政博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校思政博客存在着空泛化、随意化、格式化和缺乏示范化等问题,认为实现辅导员博客的效能提升,需要从教育使命的高度,创新推进机制,实现主导和共建融合,充分发挥思政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优势.
作者:林建锋;裘梦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医务青年的思想动态,为医务青年队伍建设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使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医务青年的职业态度、职业发展规划、业余生活情况等进行调研发现,其中大部分(77.3%)比较关心医院的发展,愿意为医院的发展目标而奋斗的占75.5%,愿意付出额外努力的占74.2%;66.5%的认为自己从事的专业有发展前途,他们认为信息获取(55.2%)、专业培训(40.7%)、职业规划(39.7%)等方面是有效的成才帮助;调研对象对业余生活和休闲方式的倾向较分散.结论 医务青年群体呈现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生活网络化、观念个性化的特点,因此提出对医务青年要进行“思想上引领、组织上保障、实践上教育、机制上促进、文化上熏陶”的实践教育.
作者:胡亚琼;丁俭;黄敏;李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从高校医院医患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即环境及设备现状,工作人员构成现状、服务对象是特定人群、高校医院的基本医疗制度;高校医院医患矛盾存在的主观性,即服务意识不强、技术力量薄弱等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医院医患关系的特点,阐述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提出了要解决思想问题、能力问题、沟通问题、保障问题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并提出要践行“一切为病人”的服务理念,以促进医患和谐,终达到患者满意的目的.
作者:牛进宝;郭华;李高中;于晓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医德教育实践基地,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活动:依托附属医院为医德教育实践基地,搞好医学伦理学“床边教学”;在敬老院建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基地,促进医学生践行奉献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组织学生到社区和农村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捩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发挥医学伦理学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等.
作者:廖赞勇;黄曲云;黄萼华;农乐颁;袁其微;许世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生应用同理心可以满足病人的个体化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就医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医生同理心缺失的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我都知道”的心理源于自我膨胀和过于自信、过度依赖技术和药物在诊疗中的作用.医生同理心水平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和日常生活工作中训练来提高;训练同理心的具体操作方法:设身处地、倾听、准确表达.
作者:刘汉龙;刘惠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国医学语言的研究在内容上已触及医学语言的结构、组成方式和运行特点,社会文化特点,学科理论框架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已从静态的文献研究走向会话分析等动态实证研究;且已形成一支由专职研究者、临床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人类社会学和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呈现出了研究目标更加明确、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加成熟、多学科交融的研究合作更加紧密的趋势.
作者:隆娟;王茜;吴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组织各类义诊、为社区群众提供爱心医疗服务、推出便民惠民措施、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各种大型公益行动,树立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举办干部培训班和专题讲座,提高干部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开展现场救援培训和技术比武,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召开老干部座谈会,进行党性教育,增强职工凝聚力.
作者:沈志明;刘萍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分析护士与住院患者家属沟通的必要性,指出此举既是完善患者支持系统、改善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等的需要,也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的对策:在患者入院时就应重视家属;护理病人的同时不忘对家属的照顾;对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微笑沟通与护理业务水平并行;遵循预先告知的原则.
作者:叶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剖析护患关系目前存在的护士对护理职业道德的认识不到位、沟通方式不恰当、沟通技巧缺乏等问题,从六个方面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即:通过学习护理伦理学提升护士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护患关系、搭建信任的平台、善用沟通技巧与艺术体现个性化沟通、善于运用护患沟通的形式、预防护患双方的不良情绪对沟通的影响.
作者:金晓艳;刘晓玲;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