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自身建设及其监管

李红英;葛建一;徐溢涛;李惠玲;杨炳华

关键词:机构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人员培训, 生命伦理学, 药物临床试验
摘要: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职能的综合性日趋突出,但自身建设、运作、监管还比较薄弱.成长期的机构伦理委员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机构伦理委员会名称及职能不明确、机构伦理委员会缺乏标准运作指南、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不完善、缺乏系统的长效培训机制.为加强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自身建设及其监管,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统一和明确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名称及职能;创建完整的伦理委员会运作监管系统;建立系统的长效培训机制;加强伦理委员会的现场审查和伦理督查.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在分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李海哲;陈庆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合成生命的伦理问题及其管理建议

    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四个主要伦理问题:合成生命概念,风险受益,可专利性和合成生物学家的道德义务.基于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政策,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意见并未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充分重视的现实,认为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监督管理机制,在保证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同时,规避其潜在风险.

    作者:杨磊;翟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医学领域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医德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德性文化、修身文化与生命文化四个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引力;以生命文化渗透为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当代医德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作者:张艳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导社会思潮的精神导向.医学伦理学实际上包括医疗职业道德和生命伦理学两个部分,对于医疗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的主导引领作用十分明显.而对生命伦理学的引领作用,有些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些体现在思想方法方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具体可依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借鉴吸收、改造创新和有机结合、充实提升两种方法.

    作者:李恩昌;徐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护士与住院患者家属沟通的必要性与对策

    通过分析护士与住院患者家属沟通的必要性,指出此举既是完善患者支持系统、改善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等的需要,也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的对策:在患者入院时就应重视家属;护理病人的同时不忘对家属的照顾;对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微笑沟通与护理业务水平并行;遵循预先告知的原则.

    作者:叶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和需求.方法 对1410名医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调查.结果 医学生在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的主观心理、人际沟通主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医学生在非语言沟通、实践锻炼、言语沟通、演讲表达等方面存在需求.结论 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人际沟通教育和辅导.

    作者:杨玉芹;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孕产妇分娩期的人文关怀

    孕产妇进入分娩产程中,随着持久而强烈的宫缩,生理疼痛和心理上的不安、焦虑、惊恐达到了整个妊娠期的高峰.充分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在孕产妇进入产程这个重要的特殊时期给予细心、全面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地避免分娩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和出现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及分娩的质量,保障分娩后的母乳喂养及产后的恢复,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林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校医院医患矛盾特点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从高校医院医患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即环境及设备现状,工作人员构成现状、服务对象是特定人群、高校医院的基本医疗制度;高校医院医患矛盾存在的主观性,即服务意识不强、技术力量薄弱等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医院医患关系的特点,阐述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提出了要解决思想问题、能力问题、沟通问题、保障问题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并提出要践行“一切为病人”的服务理念,以促进医患和谐,终达到患者满意的目的.

    作者:牛进宝;郭华;李高中;于晓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器官移植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伦理困惑及对策

    针对器官移植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遭遇的伦理困惑,即对“移植术前家属要求不告知患者病情”、“照顾临终患者”及“实习护士带教”的困惑.提出以下解决对策:确定患者的根本利益所在,思考并灵活运用适当的伦理原则,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及负责任的伦理行为,关怀照顾患者的身体和情绪反应,维护患者的根本利益,尊重及保障患者的权益.通过长期、循序渐进的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训练,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在解决临床伦理问题的同时,又兼顾患者的大利益,为其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豆秋江;叶海丹;林清华;陈公云;陈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水胶体敷料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其护理伦理思考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09年至2011年间我院肝胆外科200例手术后需放置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并采取人性化关怀;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贴固定,比较两组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同期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7%,两组间经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降低因放置静脉留置针而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不仅可以降低医疗成本,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符合对患者有益原则,有利于促进护患和谐,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毓萍;王丽;牛建瑞;董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孕妇对胎儿畸形认知、选择的伦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与干预处理中的伦理学问题.方法 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12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1例(76%)的孕妇能明白胎儿畸形的情况,特别是胎儿心脏畸形和体表畸形,共有68名孕妇因为胎儿畸形选择终止妊娠.结论 在产前诊断与干预处理中,医师应该遵循病人利益第一和尊重孕妇自主权的伦理学原则,也应遵循“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还应普及孕前检查知识.

    作者:韩瑾;甄理;杨昕;潘敏;古聪敏;廖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伦理学思考

    当前国内一些患者、家属、医生逐渐认同将癌症病情告知患者.其益处在于:能使患者积极体验生活,促进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但也存在可能引起患者负性情绪的弊端.对此提出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商定告知者、告知时间及告知内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告知后的反应,开办患者及家属伦理知识学习班等告知应对策略.

    作者:蒋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90后”护生护理道德修养途径的探讨

    着重分析了护理道德修养必要性,即:能提高护理道德水平,促进人才成长,提升学科地位.指出为了提高“90后”护生的护理道德修养水平,应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从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坚持实践,经常自省,注重“慎独”等途径入手,进行护理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作者:刘芳;王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的思想源泉——人文和谐

    在阐述人文和谐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文和谐理念在护理中的困惑,即临床护理工作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培育不到位,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个性化.由此提出人文和谐理念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人文和谐——优质护理的思想新源泉;人文和谐——优质护理实践新转位;人文和谐——优质护理医患交流的新桥梁.人文和谐是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人文和谐的优质护理服务将是护理事业的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将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注入新思想,开创新风范.

    作者:居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同理心:重建医患信任关系的伦理实践途径

    医生应用同理心可以满足病人的个体化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就医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医生同理心缺失的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我都知道”的心理源于自我膨胀和过于自信、过度依赖技术和药物在诊疗中的作用.医生同理心水平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和日常生活工作中训练来提高;训练同理心的具体操作方法:设身处地、倾听、准确表达.

    作者:刘汉龙;刘惠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的思考

    简述了生活质量(QOL)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生活质量评价及方法,时国内外大学生生活质量的评价发展进行了综述,并从人文关怀视角对我国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评价研究进行了思考,建议向国外借鉴和学习相关研究理论的同时,形成适合我国大学生本土化的生活质量测量体系.

    作者:车忠强;李淼晶;高金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受众视角下高校思政博客效能探析

    从受众的角度对高校思政博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校思政博客存在着空泛化、随意化、格式化和缺乏示范化等问题,认为实现辅导员博客的效能提升,需要从教育使命的高度,创新推进机制,实现主导和共建融合,充分发挥思政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优势.

    作者:林建锋;裘梦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实影响与建设思路

    急救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转会对经济、社会、政治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加强政府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法制保障,加强社会救助及其文化建设,以期建立富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急救医疗保障体系.

    作者:王自力;陈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新医疗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冲突与对策

    针对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现状,从医患情感淡化、医患关系物化、人文关怀弱化、医患关系激化、生存状态异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新技术应用面临的伦理问题,同时指出应从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开展高新技术宣教、强化绿色医疗理念、推动卫生体制改革、把握科学发展方向等方面入手,引导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向更加科学、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向发展.

    作者:杨国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理伦理学课程注重临床伦理实践教学的探析

    通过专兼职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授课、指导护生开展临床伦理实践活动,提高了护生参与伦理实践教学的主动性.认为解决好临床伦理实践的带教师资、落实临床带教经费和注重做好学生参与实践的动员教育等问题,有利于开展临床伦理实践的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其不仅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