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率;谭银玲;胡晓梅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功能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2例脾肾阳虚型PO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对照组口服右归丸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POF可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茜;武燕;束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和异氟醚后处理组(I组),每组6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于平衡灌注末及再灌注30、90 min时记录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上升大速率(LV+ 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大速率(LV-dp/dtmax);灌注结束后,取心尖部心肌组织1 mm3,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评分,剩余心脏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IS).结果 与R组比较,S组和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指标改善,MIS减小,线粒体损伤减轻(P<0.05);与S组比较,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变差,MIS增大,线粒体损伤程度加重(P<0.05).结论 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MIRI中均有保护作用,但七氟醚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氟醚后处理.
作者:朱家军;王大亮;王永万;徐海龙;刘金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标准方式,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10%,35~55岁的中青年女性好发[1-3],因此乳腺癌手术患者较多.据文献报道,所有手术患者中约50%中心体温低于36℃[4],严莉等[5]指出围术期低体温可造成机体出血、创口感染、复苏时间延长等,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转归,围术期低体温已成为国内外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创面大,术中冲洗切口带走热量多,体温丢失更明显,因此乳腺癌根治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更高.体温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及体液调节,保持机体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6].造成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因素很多,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手术室温度较低、麻醉药物作用、皮肤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冷稀释”、皮肤保暖作用丧失等,这些都是乳腺癌根治术发生低体温的常见原因.本研究利用自制温控体位垫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芳;盛艳;孙纪红;陈娟;汤伟;谢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膜性肾病(MN)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特发性MN(IMN)5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MN(HBV-MN) 15例、V型狼疮性肾炎(V-LN) 1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1抗原,并与IgG4共定位.同时检测上述MN患者血清抗PLA2R1抗体.分析肾组织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MN中的表达差异,以及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VLN及HBV-MN患者肾组织及血清中均未发现PLA2R1抗体;在81.03% IMN患者肾组织检测到PLA2R1抗原,70.69% IMN患者血清中检测到PLA2R1抗体,PLA2R1抗原与IgG4共定位,均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PLA2R1抗原阳性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阴性患者(P<0.05),并且血清清蛋白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肾组织PLA2R1抗原在IMN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表达与临床病情严重性明显相关.
作者:洪国保;赵学峰;吴晓婵;陈健智;罗福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TLR)4、NF-κB水平的变化及在UC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消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UC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表达率,RT-PCR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LR4、MyD88、NF-κB(P65)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TLR4、MyD88、NF-κB(P65)蛋白水平与U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UC患者PBMC中TLR4、NF-κB明显增高,临床可通过检测TLR4、NF-κB水平判断UC的发展程度.
作者:马永刚;高芙蓉;卞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上的负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AD的患病人数飞速上涨,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重大疾病,根据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网站给出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有4 680万患者,到2030年将增长到7 470万,而2050年可能上涨到惊人的1.31亿.目前就其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假说,包括胆碱能假说、基因假说、金属离子假说、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假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和突触功能障碍假说等.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Aβ级联假说[1]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神经纤维缠结假说[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AD的形成与神经元内质网应激(ERS)引起的非折叠蛋白反应(UPR)存在诸多联系,提示UPR可能会成为AD防治的新靶点.本文就UPR与Aβ代谢和Tau蛋白磷酸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邓蒙生;刘春燕;郝亚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锦屏县2010-2014年确诊的1 166例肺结核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就诊延迟相关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4年锦屏县报告的1 166例肺结核患者中,就诊延迟568例,就诊延迟率为48.71%(568/1 166),就诊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30 d者为67.25%(382/568),≥183 d(半年)者为6.51%(37/568),≥365 d者为2.64%(15/568),就诊延迟长时间达7年(2 549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农民、痰阴、非重症患者比较,农民(OR=1.867,95% CI:1.300~2.700)、痰阳(OR=1.631,95% CI:1.200~2.100)、重症患者(OR=0.684,95% CI:0.500~0.900)是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与民族差异无关,患者职业农民、痰检阳性与是否重症是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作者:龙令杏;陈再平;杨通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对终末期肝病(ESLD)前后患者免疫、肝功能及相关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ESLD患者163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2组,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肝功能及甲胎球蛋白(AFP)、凝血酶原活动率(PTA)、血浆总蛋白(T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TP、PTA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AF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移植治疗ESLD,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肝功能,降低AFP水平.
作者:吴玉卓;杨乐;翟玉峰;张怀宏;霍丽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对降低病灶周围脑组织谷氨酸(Glu)水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将30只体质量2.80~3.40 kg的家兔制作自发性脑出血(ICH)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分成对照组(MC组)和微创组(MI组),MI组于造模后6h内通过立体定向仪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1、3、7d提取脑组织,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Glu水平、BBB通透性及脑含水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I组在术后1、3、7d血肿周围脑组织Glu水平、BBB通透性及脑含水量均低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有利于降低血肿周围Glu水平、BBB透性及脑含水量.
作者:李昌;唐翠娥;付蓉;王丽琨;伍国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美国联邦政府对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Medicare医疗保险机构,而接受该经费的项目必须要通过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的认证.因此,ACGME的认证体系成为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重要的质量保证机制之一,通过此认证体系来考核和提升住院医生及专科培训医生的培训项目以促进公共健康.美国ACGME于2016年开始全面投入使用住院医生项目新认证体系.本文将对新认证体系做简要介绍,希望对我国的住院医生培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任莉;王云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大鼠颅脑损伤(TBI)后星形胶质细胞(AST)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C)6在TBI中扮演的角色.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分为假手术组、致伤组和去铁胺(DFX)组,每组13只.参照Feeney法建立大鼠大脑冲击伤模型,完成Morris水迷宫实验、大脑缺损体积,免疫荧光检测TRPC6与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共表达,以及Western blot定量检测TRPC6水平.结果 DFX组比致伤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明显减小[(115.35±13.70)mm3 vs.(209.99±16.70)mm3,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DFX组平台搜索策略[(3.13±0.35)分]和搜索时间[(36.15±26.63)s]均较致伤组[(2.13±0.64)分和(110±47.34)s]明显改善(P<0.05).免疫荧光双标发现DFX组GFAP高表达,且与TRPC6共表达增多.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发现DFX组TRPC6明显下调(P<0.01).结论 大鼠TBI早期DFX治疗后AST活化,TRPC6高表达,进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礼均;冯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并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8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治疗)和对照组(咪迭唑仑治疗),每组24例.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开始时和2h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气道峰压(Paw)、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镇静治疗过程中芬太尼用量、停止镇静治疗后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分别使用右美托咪啶与咪迭唑仑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停药后唤醒时间短,可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效果满意,治疗过程中易唤醒、无呼吸抑制,可缩短拔管时间、改善预后,是较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耿峰;喻莉;张远超;刘伟;廖仕翀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置钉与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采用经皮置钉的LDD患者30例,将其分为经皮组和镜下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术后复查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螺钉位置及融合率.结果 经皮组置钉84枚,镜下组置钉70枚.两组术中平均出血、手术平均时间、C臂透视平均次数、住院平均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镜下组VAS及ODI分别为(2.50±1.30)分及(50.00±3.50)%,经皮组VAS及ODI分别为(3.00±1.50)分及(58.0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镜下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3.33%、80.00%;置钉位置经影像学复查,显示位置良好,痛变节段融合良好,无螺钉松动.经皮组3枚(3.57%)螺钉位置偏差,行二次手术调整.结论 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治疗LDD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高于传统经皮置钉,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
作者:皮斌;郭倞;陈镜臣;温涛;邓贤超;郭炼锦;高巨洲;尹知训;何二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系列政策强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1-2],而守卫“关口”的全科医生,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亟需的人才[3].有研究表明,我国全科医生团队数量和质量水平有限[4-5],目前各地开展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全科医生的质量,对全科医生的队伍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就培养数量而言,云南省的常住人口截至2015年底为4 741.8万人[6],截至2015年2月,云南省全科医生规培结业仅有44名.距离“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全科医生”[7]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就培养质量而言,学员的学习状态各有不同,有可能会影响他们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从而对终的规培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对参加云南省全科医生规培学员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水平进行调查,并探讨学习状态是否会影响知识水平,为今后深化全科医生规培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宋巨忞;姜润生;李伟明;毛一晴;周梅;吴林雄;李艳娇;张垚;田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专业领域教学中,并已证实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1].PBL特点是需要学生在课外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带着问题上课,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及综合性能力的发展[2].近年来,本院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小儿外科教学中,取得了较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作者:李禄生;李映良;梁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16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病原茵耐药监测数据.方法 对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茵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方法采用MIC法及KB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相关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2 21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茵1 614株(占72.9%),革兰阳性茵600株(占27.1%).前5位分离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茵、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1.8%、27.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茵检出率为26.5%.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该院病原茵以革兰阴性杆茵为主,医院应强化合理规范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李明爽;杨联云;唐芸芸;王甜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CS2)染毒对大鼠肾脏的损害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0、50、150、250 mg/kg CS2染毒组(B、C、D、E组),每组16只.分别在染毒12、16周末两个时间点留取每组6只大鼠的尿液,检测尿蛋白/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留取血液检测肾功能;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肾脏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12、16周末,大鼠尿NAG活性在各染毒组明显增加(P<0.05),且随CS2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尿蛋白/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16周末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水平在D、E组均升高,且E组升高更明显(P<0.05).HE染色结果显示CS2染毒主要损害肾小管,呈局灶性颗粒空泡变性,呈剂量-效益关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随CS2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而增加,凋亡细胞在12周末时主要出现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而16周末时则主要出现在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显示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染毒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质Bax蛋白染色程度加深及面积增大.结论 CS2染毒可导致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细胞凋亡可能是CS2致肾脏损害的机制之一.
作者:瞿力;欧三桃;贺红焰;刘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影响Ⅳ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2010年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Ⅳ期胃癌患者248例.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减轻、血红蛋白、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19-9)、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转移部位、治疗模式共12项临床病理参数作为观察指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MST),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MST为254 d,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Borrmann分型、治疗模式是影响Ⅳ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而Cox回归模型显示,上述3个指标也是影响本组Ⅳ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治疗模式是影响Ⅳ期胃癌生存的重要独立因素,姑息化疗联合姑息手术的转化医学模式有助于改善Ⅳ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晓卫;李威;刘学超;詹友庆;周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损伤(TBI)后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对前额叶皮质(PFC)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α1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SD大鼠72只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刺激组和拮抗剂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制作TBI昏迷大鼠模型,假刺激组不做治疗,拮抗剂组大鼠侧脑室注射食欲素受体1(OX1R)拮抗剂SB334867,刺激组和拮抗剂组均给予MNES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PFC区α1R表达水平.结果 刺激组和拮抗剂组苏醒大鼠分别为13只和8只,而假刺激组仅有4只苏醒.α1R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假刺激组、拮抗剂组、刺激组,并呈依次递增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ES可改善TBI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FC区α1R表达水平有关,且食欲素A参与调节此过程.
作者:陈琴;杜青;冯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内皮素-1(ET-1)水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5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将其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A组,n=39)、颈动脉内膜增厚组(B组,n=67)和颈动脉斑块组(C组,n=4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Periostin、VEGF及ET-1水平,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随访至2016年9月,记录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Periostin、VEGF及ET-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C组患者Periostin、VEGF、ET-1水平分别为(183.54±51.43)mg/L、(201.87±6.54)mg/L、(4.43±0.76)ng/L,明显高于A、B组患者;且随着颈动脉病变的加重,Periostin、VEGF、ET-1水平逐渐升高(P<0.05).Logistic回顾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MAP)、Periostin、VEGF、ET-1与EH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P)、Periostin、VEGF、ET-1是EH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eri-ostin、VEGF、ET-1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eriostin、VEGF、ET-1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风险因素.
作者:陆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