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功能早衰的疗效分析

刘茜;武燕;束芹

关键词:热敏灸, 右归丸, 卵巢功能早衰, 脾肾阳虚,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功能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2例脾肾阳虚型PO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对照组口服右归丸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POF可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个虚拟的三维情景,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实时、无限制地观察虚拟空间内的事物,并通过人机交互设备对虚拟环境内物体进行实时操控和设计改造[1].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娱乐、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然而受医学领域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进入门槛高等原因,VR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作者:邓晓军;秦向阳;高鹏;何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57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PTX+AT)治疗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的补钙治疗措施.方法 对2015年3-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PTX+ AT治疗的57例SHP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临床症状等变化.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即刻、20 min、第2天、第4天血iPTH分别为(288.57±194.71)、(185.00±99.28)、(83.83士58.26)、(17.91±15.60) pg/mL],较术前iPTH[(2 395.80±829.04)pg/mL]明显下降(P<0.01);术后4、8、24、72 h血钙分别为(2.34±0.32)、(2.16±0.37)、(2.16±0.27)、(2.25±0.25) mmol/L,较术前血钙(2.61±0.25) mmol/L明显下降(P<0.05);骨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PTX+ AT可以有效地治疗尿毒症SHPT,术后及时补钙可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作者:王玉芹;葛益飞;毛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两种人工肝方法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与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E+DPMAS)治疗重型乙型肝炎(SHB)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S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E组和PE+ DPMAS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情况,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症状都有所改善,肝性脑病级别降低,MELD评分下降,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均下降(P<0.05);PE+ DPMAS组的清蛋白(ALB)较治疗前下降,K+、C1升高(P<0.05);PE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B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WBC)下降(P<0.05).结论 PE、PE+DPMAS两种治疗方法治疗SHB均有效,PE+ DPMAS可减少血浆用量,改善血清K+、Cl水平;PE在改善凝血功能及ALB水平方面效果优于PE+ DPMAS.

    作者:何小凤;罗玲;袁春兰;蒋祖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BL教学法在小儿外科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目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专业领域教学中,并已证实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1].PBL特点是需要学生在课外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带着问题上课,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及综合性能力的发展[2].近年来,本院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小儿外科教学中,取得了较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作者:李禄生;李映良;梁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功能早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功能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2例脾肾阳虚型PO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对照组口服右归丸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POF可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茜;武燕;束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健康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105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16%和16.23%(x2=44.04,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度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和3.07%(x2=8.232,P=0.004).结论 健康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化疗全程的身、心、灵全面管理,可明显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促进化疗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袁君兰;李长英;钟吉华;罗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自制温控体位垫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应用研究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标准方式,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10%,35~55岁的中青年女性好发[1-3],因此乳腺癌手术患者较多.据文献报道,所有手术患者中约50%中心体温低于36℃[4],严莉等[5]指出围术期低体温可造成机体出血、创口感染、复苏时间延长等,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转归,围术期低体温已成为国内外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创面大,术中冲洗切口带走热量多,体温丢失更明显,因此乳腺癌根治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更高.体温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及体液调节,保持机体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6].造成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因素很多,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手术室温度较低、麻醉药物作用、皮肤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冷稀释”、皮肤保暖作用丧失等,这些都是乳腺癌根治术发生低体温的常见原因.本研究利用自制温控体位垫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芳;盛艳;孙纪红;陈娟;汤伟;谢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MNES对脑损伤后昏迷大鼠PFC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损伤(TBI)后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对前额叶皮质(PFC)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α1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SD大鼠72只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刺激组和拮抗剂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制作TBI昏迷大鼠模型,假刺激组不做治疗,拮抗剂组大鼠侧脑室注射食欲素受体1(OX1R)拮抗剂SB334867,刺激组和拮抗剂组均给予MNES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PFC区α1R表达水平.结果 刺激组和拮抗剂组苏醒大鼠分别为13只和8只,而假刺激组仅有4只苏醒.α1R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假刺激组、拮抗剂组、刺激组,并呈依次递增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ES可改善TBI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FC区α1R表达水平有关,且食欲素A参与调节此过程.

    作者:陈琴;杜青;冯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席汉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骤,病情演变快,可在短期内导致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席汉综合征是由于腺垂体组织受损,导致垂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多因生育期妇女产后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所致腺垂体缺血坏死、萎缩继而发生纤维化所导致体内的各种促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并发症.席汉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病例少见,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现将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成功治愈的1例席汉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延祺;冯春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长链非编码RNA与mTOR在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相对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与细胞凋亡、自噬、迁移黏附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而得到普遍的关注[1],其异常活化经常出现在肿瘤细胞中.在临床肿瘤治疗中,mTOR是重要的治疗靶点,也在某些中草药治疗中发挥作用[2],然而,mTOR抑制剂并不能使肿瘤得到很好的控制.近几年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飞速发展,使得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eRNA)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逐步被人们所重视,数量众多的lncRNA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部分lncRNA与mTOR相关通路密切相关,mTOR可以调控lncRNA的表达水平,促进或者抑制肿瘤的发展.本文就二者紧密关系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为mTOR抑制剂及相关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于健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UC患者PBMC中TLR4、NF-κ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TLR)4、NF-κB水平的变化及在UC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消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UC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表达率,RT-PCR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LR4、MyD88、NF-κB(P65)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TLR4、MyD88、NF-κB(P65)蛋白水平与U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UC患者PBMC中TLR4、NF-κB明显增高,临床可通过检测TLR4、NF-κB水平判断UC的发展程度.

    作者:马永刚;高芙蓉;卞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世界卫生日的关注重点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可见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上大约3.82亿人口受糖尿病影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79-2012年增长了6.41%[1],不断增长的患病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为了减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健康饮食、身体锻炼、规范用药、血糖监测等多方面的自我护理行为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掌握并坚持实施自我护理行为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2-3].本文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水平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超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非折叠蛋白反应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上的负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AD的患病人数飞速上涨,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重大疾病,根据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网站给出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有4 680万患者,到2030年将增长到7 470万,而2050年可能上涨到惊人的1.31亿.目前就其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假说,包括胆碱能假说、基因假说、金属离子假说、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假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和突触功能障碍假说等.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Aβ级联假说[1]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神经纤维缠结假说[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AD的形成与神经元内质网应激(ERS)引起的非折叠蛋白反应(UPR)存在诸多联系,提示UPR可能会成为AD防治的新靶点.本文就UPR与Aβ代谢和Tau蛋白磷酸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邓蒙生;刘春燕;郝亚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与传统经皮置钉治疗LDD的临床评价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置钉与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采用经皮置钉的LDD患者30例,将其分为经皮组和镜下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术后复查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螺钉位置及融合率.结果 经皮组置钉84枚,镜下组置钉70枚.两组术中平均出血、手术平均时间、C臂透视平均次数、住院平均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镜下组VAS及ODI分别为(2.50±1.30)分及(50.00±3.50)%,经皮组VAS及ODI分别为(3.00±1.50)分及(58.0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镜下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3.33%、80.00%;置钉位置经影像学复查,显示位置良好,痛变节段融合良好,无螺钉松动.经皮组3枚(3.57%)螺钉位置偏差,行二次手术调整.结论 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治疗LDD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高于传统经皮置钉,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

    作者:皮斌;郭倞;陈镜臣;温涛;邓贤超;郭炼锦;高巨洲;尹知训;何二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TCF7L2基因rs3814570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T2DM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的rs3814570位点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经确诊的949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9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质谱技术(MALDI-TOF)对TCF7L2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对象rs3814570位点基因型CC、CT和TT,等位基因C和T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基因型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0.331倍(OR=0.331,95%CI:0.166~0.661,P=0.002),TT基因型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0.539倍(OR=0.539,95%CI:0.348~0.834,P=0.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0.501倍(OR=0.501,95%CI:0.377~0.664,P<0.01).两组对象中,TCF7L2基因rs3814570位点的CT+ TT基因型组的空腹血糖(FPG)水平均明显低于CC基因型组(P<0.05).结论 TCF7L2基因的rs3814570位点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T2DM的发生相关,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可能是T2DM发生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志强;刘莉娜;朱筠;姚华;马琦;苏银霞;王黎;李豫凯;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减压治疗单节段LDH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单节段LDH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MED组(81例)和FD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定期随访,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患者手术疗效.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患者腰椎稳定性.结果 MED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FD组(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4年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FD组术后腰椎曲度较MED组明显减小,MED、FD组分别有1、3例患者出现腰椎失稳.结论 MED与FD治疗单节段LDH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MED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是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杨明轩;罗志强;汪静;胡旭昌;冯海军;丁明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自拟温阳除痹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自拟温阳除痹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112例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KOA且中医证型属于阳虚寒凝型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温阳除痹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关节疼痛、晨僵及畏寒肢冷等症状积分及Lyshol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 (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表现为主,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观察组为17.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自拟温阳除痹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疗效明显,可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及炎性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刘念;薛中柱;卞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肝肺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由各种急慢性肝病并发的肺血管扩张和动脉氧合作用异常引起的低氧血症,实质上是原发性肝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氧合不足所构成的三联征.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脏分解异常升高的扩血管物质造成肺内动一静脉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门静脉-肺静脉分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故将肝硬化合并中至重度的低氧血症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列入HPS范畴,HPS发病率约占肝硬化患者的11.1%,其中大多为肝硬化失代偿期[1-6].作者将本科收治的1例静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HPS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赵娜娜;曹晖;张诗思;曹国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重庆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规律及特点的研究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重庆市1 950例NAFLD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生化及CT结果,分析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生化、CT的相关性.结果 1 950例患者中,湿热蕴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证分别占36.62%、27.69%、19.38%、10.10%、6.21%;不同证型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肪肝肝肾阴虚证(35.54%)多,其次为痰瘀互结证(15.23%);湿热蕴结证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高;肝肾阴虚证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肝郁脾虚证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FBG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以湿热蕴结证分布多,肝肾阴虚证重度脂肪肝比例高,不同辩证分型可能对临床指标及疾病转归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翊;廖宇;严君;李国俊;李林峰;赵晓春;万颖;邓先勇;刘华宝;罗登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硫酸镁对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及胎儿的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及硫酸镁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SPE孕妇174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孕妇17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给予硫酸镁治疗2d,观察硫酸镁治疗前后孕妇大脑中动脉、子宫动脉、子宫螺旋动脉、脐动脉、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及孕妇血压、头晕眼花症状、无负荷试验(NST)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孕妇和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值、搏动指数(PI)值、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子宫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RI值、PI值、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子宫动脉RI值、PI值、S/D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脐动脉RI值、PI值、S/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脐动脉PI值、S/D值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头晕眼花比例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T无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硫酸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SPE患者子宫动脉、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情况,能够改善胎儿宫内储备情况.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