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凤;罗玲;袁春兰;蒋祖莉
目的 分析该院2016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病原茵耐药监测数据.方法 对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茵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方法采用MIC法及KB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相关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2 21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茵1 614株(占72.9%),革兰阳性茵600株(占27.1%).前5位分离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茵、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1.8%、27.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茵检出率为26.5%.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该院病原茵以革兰阴性杆茵为主,医院应强化合理规范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李明爽;杨联云;唐芸芸;王甜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和异氟醚后处理组(I组),每组6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于平衡灌注末及再灌注30、90 min时记录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上升大速率(LV+ 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大速率(LV-dp/dtmax);灌注结束后,取心尖部心肌组织1 mm3,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评分,剩余心脏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IS).结果 与R组比较,S组和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指标改善,MIS减小,线粒体损伤减轻(P<0.05);与S组比较,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变差,MIS增大,线粒体损伤程度加重(P<0.05).结论 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MIRI中均有保护作用,但七氟醚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氟醚后处理.
作者:朱家军;王大亮;王永万;徐海龙;刘金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肾恶性孤立性纤维肿瘤(SF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罕见的肾恶性SF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组织来源、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该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右肾透明细胞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右肾低度恶性SFT,免疫组织化学提示CD34、BCL-2、CD68、CD99、vimentin阳性表达,Ki-67 5%阳性表达及SMA局灶弱阳性.随访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肾恶性SFT非常罕见,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主要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肾切除术,预后较好.
作者:肖茂林;王德林;吴小侯;陈在贤;高飞;杨磊;翁红庆;蒋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重庆市1 950例NAFLD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生化及CT结果,分析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生化、CT的相关性.结果 1 950例患者中,湿热蕴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证分别占36.62%、27.69%、19.38%、10.10%、6.21%;不同证型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肪肝肝肾阴虚证(35.54%)多,其次为痰瘀互结证(15.23%);湿热蕴结证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高;肝肾阴虚证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肝郁脾虚证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FBG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以湿热蕴结证分布多,肝肾阴虚证重度脂肪肝比例高,不同辩证分型可能对临床指标及疾病转归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翊;廖宇;严君;李国俊;李林峰;赵晓春;万颖;邓先勇;刘华宝;罗登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由各种急慢性肝病并发的肺血管扩张和动脉氧合作用异常引起的低氧血症,实质上是原发性肝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氧合不足所构成的三联征.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脏分解异常升高的扩血管物质造成肺内动一静脉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门静脉-肺静脉分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故将肝硬化合并中至重度的低氧血症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列入HPS范畴,HPS发病率约占肝硬化患者的11.1%,其中大多为肝硬化失代偿期[1-6].作者将本科收治的1例静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HPS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赵娜娜;曹晖;张诗思;曹国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美国联邦政府对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Medicare医疗保险机构,而接受该经费的项目必须要通过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的认证.因此,ACGME的认证体系成为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重要的质量保证机制之一,通过此认证体系来考核和提升住院医生及专科培训医生的培训项目以促进公共健康.美国ACGME于2016年开始全面投入使用住院医生项目新认证体系.本文将对新认证体系做简要介绍,希望对我国的住院医生培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任莉;王云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原发性乳腺癌(PBC)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和病理状况对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PBC患者322例,比较不同腋窝淋巴结分期、病理状况下患者的生存状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N0、N1、N2、N3期分别为119、91、68、44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8%、92.31%、88.24%、81.82%,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8%、3.30%、5.88%、6.82%,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36%、14.29%、17.65%、29.55%.完全缓解109例,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3.58%、0.92%、6.42%;部分缓解213例,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8.73%、5.16%、16.4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分期和病理状况是影响新辅助化疗后PBC患者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PBC患者腋窝淋巴结受累和部分缓解的病理状况是影响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兴武;肖春花;李莹;夏菊华;杨武森;李笑云;长武妨;周建林;江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2010-2015年行输血治疗的105例重型β-TM患儿的病历资料,与患儿父母面对面交流及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重型β-TM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05例重型β-TM患儿中,父母孕期未接受产前TM筛查为37.15%,父亲拒绝配合TM产前筛查为22.86%;父母双方拒绝TM产前诊断为34.29%;TM产前筛查阴性为5.71%.105对夫妇中,未做婚前检查为65.71%,婚前TM筛查检测阴性为5.71%.105例β-TM患儿父母均不了解重型β-TM的危害性及严重性.另外,小于法定年龄结婚的患儿父、母分别为37.14%、31.43%;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儿父、母分别为88.57%和91.43%.结论 重型β-TM患儿出生与患儿父母早婚早育、文化程度低、TM筛查假阴性和不了解重型β-TM的危害性及严重性有关.
作者:李璐琳;黄健云;商璇;黄雪珍;陈健锋;袁明生;郑焕东;黎泳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型灌洗泵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洗引流,观察组应用自制灌洗泵灌洗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10.13±8.03)d,明显短于对照组(18.14±5.4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灌洗泵用于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比传统灌洗负压引流疗效更确切.
作者:王宇;梅继文;穆尚强;黄锐;胡守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及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每天1剂,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等水平;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二尖瓣血流大流速(E)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大流速(A),计算E/A的比值;比较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42%(x2 =6.288,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CHF患者血清TGF-β1、CTGF、MMP-2、HA、PC Ⅰ、PC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CTGF、MMP-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TGF-β1、CTGF、MMP-2、HA、PCⅢ、LN及PC 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o.01),LVEF、SV、CO和E/A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Lee氏心衰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气虚血瘀型CHF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MF,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有关.
作者:崔爽;吴军;鲁阳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药自拟温阳除痹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112例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KOA且中医证型属于阳虚寒凝型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温阳除痹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关节疼痛、晨僵及畏寒肢冷等症状积分及Lyshol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 (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表现为主,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观察组为17.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自拟温阳除痹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疗效明显,可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及炎性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刘念;薛中柱;卞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影响Ⅳ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2010年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Ⅳ期胃癌患者248例.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减轻、血红蛋白、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19-9)、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转移部位、治疗模式共12项临床病理参数作为观察指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MST),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MST为254 d,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Borrmann分型、治疗模式是影响Ⅳ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而Cox回归模型显示,上述3个指标也是影响本组Ⅳ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治疗模式是影响Ⅳ期胃癌生存的重要独立因素,姑息化疗联合姑息手术的转化医学模式有助于改善Ⅳ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晓卫;李威;刘学超;詹友庆;周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AM)后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在重庆海扶医院接受HIFU消融并成功妊娠的AM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妊娠及分娩情况.结果 HI-FU治疗后患者痛经及经量增多症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20例AM患者HIFU术后平均受孕时间为(8.75±6.23)个月,其中11例成功分娩,5例自然流产,1例宫外孕,1例人工流产,2例仍处于妊娠期.所有患者在妊娠或分娩期无子宫破裂,新生儿均为健康儿.结论 HIFU消融是治疗AM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安全用于治疗有生育要求的AM患者.
作者:王智;邹敏;陈骊;邓勇斌;熊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PTX+AT)治疗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的补钙治疗措施.方法 对2015年3-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PTX+ AT治疗的57例SHP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临床症状等变化.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即刻、20 min、第2天、第4天血iPTH分别为(288.57±194.71)、(185.00±99.28)、(83.83士58.26)、(17.91±15.60) pg/mL],较术前iPTH[(2 395.80±829.04)pg/mL]明显下降(P<0.01);术后4、8、24、72 h血钙分别为(2.34±0.32)、(2.16±0.37)、(2.16±0.27)、(2.25±0.25) mmol/L,较术前血钙(2.61±0.25) mmol/L明显下降(P<0.05);骨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PTX+ AT可以有效地治疗尿毒症SHPT,术后及时补钙可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作者:王玉芹;葛益飞;毛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PS)不同给药时机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接受THA患者60例,将其分为3组:A组术前3d开始静脉注射PS(40 mg/d),直至术前当天;B组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PS 40 mg;C组术前3d开始与A组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疼痛;记录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泵(PCIA)的使用时间和总剂量;观察患者术后首次独立下地时间.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又明显低于B组(P<0.05).A、B、C组PCIA的使用时间分别为(25.05±10.32)、(36.75±13.91)、(50.40±15.17)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中有效镇痛药物舒芬太尼总使用剂量A、B、C组分别为(29.25±4.58)、(34.50±5.09)、(62.65±10.52)μg,A、B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C组(P<0.05).A、B、C组首次独立下地时间分别为(2.75±0.81)、(3.05±1.08)、(4.10±0.92)d,A、B组相比C组下地时间更早(P<0.05).结论 术前3d连续使用PS则可提高THA患者镇痛效果,有利于功能康复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辉;陈俊;陈帅;张华;李毓灵;唐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对终末期肝病(ESLD)前后患者免疫、肝功能及相关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ESLD患者163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2组,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肝功能及甲胎球蛋白(AFP)、凝血酶原活动率(PTA)、血浆总蛋白(T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TP、PTA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AF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移植治疗ESLD,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肝功能,降低AFP水平.
作者:吴玉卓;杨乐;翟玉峰;张怀宏;霍丽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置钉与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采用经皮置钉的LDD患者30例,将其分为经皮组和镜下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术后复查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螺钉位置及融合率.结果 经皮组置钉84枚,镜下组置钉70枚.两组术中平均出血、手术平均时间、C臂透视平均次数、住院平均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镜下组VAS及ODI分别为(2.50±1.30)分及(50.00±3.50)%,经皮组VAS及ODI分别为(3.00±1.50)分及(58.0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镜下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3.33%、80.00%;置钉位置经影像学复查,显示位置良好,痛变节段融合良好,无螺钉松动.经皮组3枚(3.57%)螺钉位置偏差,行二次手术调整.结论 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治疗LDD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高于传统经皮置钉,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
作者:皮斌;郭倞;陈镜臣;温涛;邓贤超;郭炼锦;高巨洲;尹知训;何二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CS2)染毒对大鼠肾脏的损害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0、50、150、250 mg/kg CS2染毒组(B、C、D、E组),每组16只.分别在染毒12、16周末两个时间点留取每组6只大鼠的尿液,检测尿蛋白/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留取血液检测肾功能;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肾脏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12、16周末,大鼠尿NAG活性在各染毒组明显增加(P<0.05),且随CS2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尿蛋白/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16周末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水平在D、E组均升高,且E组升高更明显(P<0.05).HE染色结果显示CS2染毒主要损害肾小管,呈局灶性颗粒空泡变性,呈剂量-效益关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随CS2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而增加,凋亡细胞在12周末时主要出现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而16周末时则主要出现在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显示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染毒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质Bax蛋白染色程度加深及面积增大.结论 CS2染毒可导致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细胞凋亡可能是CS2致肾脏损害的机制之一.
作者:瞿力;欧三桃;贺红焰;刘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TLR)4、NF-κB水平的变化及在UC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消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UC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表达率,RT-PCR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LR4、MyD88、NF-κB(P65)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TLR4、MyD88、NF-κB(P65)蛋白水平与U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UC患者PBMC中TLR4、NF-κB明显增高,临床可通过检测TLR4、NF-κB水平判断UC的发展程度.
作者:马永刚;高芙蓉;卞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单病种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治疗计划,在我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与医保付费改革和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具有密切关系[1-5].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对实际工作有哪些影响等报道较少.他们的意愿情况将直接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且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建议,将对今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项目的调查,了解一线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意愿现状及对自身技术水平、收入、工作量等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医疗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迪;孙士伟;陶丹;胡欣;曹迎庆;王学东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