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知识及应对伦理问题能力的调查

王罕琪;俞今晶;张晨;吴菁

关键词:护理人员, 护理伦理, 医患沟通, 医学伦理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伦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对常见护理伦理问题的现状,为帮助护理人员处理临床护理伦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0~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伦理学知识方面满分11分,总得分为(4.30±1.385);应对护理伦理问题行为方面满分30分,总得分为(26.46±3.233).结论 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知识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临床护理伦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患方视角下关于医患沟通的伦理学思考——基于对Z医院的调查

    目的 从患方的角度了解医患沟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患沟通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地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Z医院的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对数据采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方对目前的沟通状况总体较为满意,但希望医方能进一步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诉求.讨论 医患关系是一种性命相托的关系,解决医患沟通问题的关键是医者能否以同理心来对待患者.

    作者:姜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陕西省基层卫生人员从业自豪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陕西省基层卫生人员从业自豪感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54份,回收154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97.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从业自豪感的相关因素.结果 县级卫生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与签订合同百分比低于乡镇卫生工作者;而在学历与平均月收入方面,县级卫生人员高于乡镇卫生人员.县级卫生机构职工从业自豪感与劳动合同的签订、主动性得到发挥、能力的提升、合理的报酬、培训和发展机会多、自身潜能挖掘、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受重视、卫生人事相关政策有效实施等因素有关;乡镇职工从业自豪感与工作满意度、合理的报酬、培训和发展机会多、对工作熟悉程度等因素相关.结论 自豪感的获得与包括合理的报酬、自身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及相关政策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马乐;韩程成;张兴;虞荣斌;刘蓉;王明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对不孕症患者开展伦理宣教效果的评价与分析

    目的 对不孕症患者开展新型伦理宣教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 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自拟调查问卷.在新宣教方案实施前后,分别对不孕症患者进行伦理宣教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两次问卷数据,评价并分析新宣教方案的效果.结果 关于不孕症患者的新型伦理宣教方案总体实施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了解,增强其伦理意识.结论 关于不孕症患者的新型伦理宣教方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仍需继续完善,在宣教过程中突出伦理宣教的重要地位,加强医疗机构伦理监督能力,将对医院伦理管理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郭靖;陈佩;袁蕙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对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影响

    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体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残疾人体育是人道主义的一种具体实践.从伦理学的角度,探寻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对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影响,为科学认识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树立现代残疾人体育发展观以及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提供一些伦理思路.

    作者:马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在培养医学人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评价体系是隐性课程构建中的必要一环.隐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践不能照搬显性课程评价的方法,要根据隐性课程的特点,即从评价的隐藏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评价的延伸、重视临床实习单位隐性课程的评价、评价的反馈机制入手,合理地构建其评价体系,更好地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作者:俞家华;刘芬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外科病区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小儿外科病区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发生在某科室的32起护患纠纷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结果 32起护患纠纷分别因技术操作不熟练、服务态度欠佳、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责任心不强等引起.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后,有效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人文关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合理收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对避免发生护患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婉秋;汤亚娥;王颖;孟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相关问题及伦理对策

    护理人员应当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体现整体优质化护理的道德理念.在生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热爱专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互相尊重;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工作严谨,杜绝事故.在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方面,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态度和蔼、尊重患者、一视同仁、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尊重患者,平等待患;要加强医患沟通,高度诚信,保护患者隐私;要具备深切的同情心,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朱雪荣;康芳琴;柴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有关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若干伦理和管理问题

    首先,讨论了黄金大米试验带来的两个教训:亟需加强伦理审查的能力,亟需加强对涉及人的研究和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其次,讨论了伦理审查的研究伦理基础,即有益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后就机构伦理委员会的若干伦理和管理问题发表了意见,并提出请有权威性的多学科专家成立相应机构对机构伦理委员会进行考评活动的建议.

    作者:邱仁宗;翟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于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运行中政策制约性分析——北京市M县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实地观察个案研究

    在对北京市M县村级卫生人力资源进行实地观察的基础上,重点就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实际运行中满意度偏低、职业素质及后继者问题、相关卫生政策到村一级后有待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制约性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在农村卫生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我国政府卫生部门的重点应当在于提高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并在此制度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卫生政策监管,使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作者:张晓荣;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高清;汉业旭;王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血液科疾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2011年9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以2009年血液科引入实施人性化护理为界,从普通护理组、人性化护理组各选取39例,共78例纳入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及化疗等常规治疗,普通护理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普通护理,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16周后患者的病死率、PR(部分缓解率).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较普通护理组具有明显优势;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的病死率、PR比较,人性化护理组临床疗效较普通护理组具有明显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科疾病临床疗效影响上有显著优势,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莹莹;周胜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知识及应对伦理问题能力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伦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对常见护理伦理问题的现状,为帮助护理人员处理临床护理伦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0~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伦理学知识方面满分11分,总得分为(4.30±1.385);应对护理伦理问题行为方面满分30分,总得分为(26.46±3.233).结论 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知识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临床护理伦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罕琪;俞今晶;张晨;吴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医院图书馆培养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伦理学思考

    培养医务人员信息素养,是目前中国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现状需要,是医务工作人员学习交流的需要,也是医学科研的需要以及医务工作者自身道德素质提高的需要.图书馆在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他们对信息的鉴别与分析能力.为此,应完善规章制度、丰富图书馆员的伦理学知识,营造浓厚的信息伦理知识氛围,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作者: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国内外比较研究看我国器官捐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器官捐献移植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健全法规条例,理顺捐献流程;加快脑死亡立法,保证器官质量;坚持三公三合原则,增强系统透明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捐献热情;确立道德原则,提升伦理地位等五项改进措施,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我国器官捐献移植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韦林山;黄海;霍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析伦理审查会议中的常见问题

    伦理委员会会议审查常见问题是会议冗长、效率低、审查水平不能充分体现,这需要伦理委员会规范并完善会议规则、会议程序,对审查的项目进行科学性、伦理性审查,并重点关注基于风险和受益考虑的受试者安全、权益方面的科学性及伦理性,这样不仅能高效有序的进行会议审查,并能不断提高伦理委员及参会主要研究者的伦理素养.

    作者:訾明杰;翁维良;高蕊;唐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医改背景下农民疾病经济风险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新医改实施后陕西M县不同年份农民疾病经济风险变化情况,以明确新医改是否减轻了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改革是否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使其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进行.方法 利用2009年和2011年入户调查资料,比较分析疾病家庭总体疾病经济风险和特定人群疾病风险.结果 高风险疾病家庭的医疗费用支付负担较重;非劳动年龄人群疾病经济风险概率较大,劳动年龄人群的疾病经济风险损失额较高;低收入人群疾病经济风险较大.结论 新医改对降低农民疾病经济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进一步完善医改政策.

    作者:王娅娟;高建民;薛秦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村落环境中的乡村医生执业心理与职业信念

    目的 分析新医改背景下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执业心理环境,探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途径.方法 2011年7月及8月在京郊M县3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观察和个人深入访谈(调查对象包括村医27名,村民108名,共计135名).结果 农村居民对于医疗服务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对于乡村医生有着特殊的角色期待.结论 需通过管理措施的细化,改善村医工作的社会环境,提高其服务能力,以便更加有效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于丽玲;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高清;王玉;汉业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风险社会背景下医学生危机意识调查与对策研究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危机意识.医学院校必须在分析掌握当下医学生危机意识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医学生危机意识教育,整合各方力量,改革危机教育模式,把危机意识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不断提升医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

    作者:俞林伟;阮积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对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进行伦理关怀的必要性

    针对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如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人际关系欠和谐等问题,探讨贫困生的心理困境,论述伦理关怀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意义,从关怀伦理的维度,论证伦理关怀在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必要性:有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民族医学生的团结、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作者:陶肖云;廖赞勇;肖刚;略秀勤;农乐颁;张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华医学会:近代医学伦理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民国初期,传统医学伦理思想受到西方异质文化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华医学会作为西医职业团体,从创办宗旨、规勉会员、介绍和编写医学伦理学专著,到机构设置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其在近代中国医学伦理学领域的开创性作用.这表明,在改善医患关系的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职业团体等社会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并汲取传统伦理思想的优秀成果.

    作者:何兰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学校课程对在校医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影响——以上海某医科大学为例

    目的 了解与分析学校课程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方法 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校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对在校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应加强显性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发挥隐性课程细微处的育人优势;要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突显各自的优势,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作者:胡晓燕;李久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