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延丽;齐畅
目的 观察自我血糖监测日志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情况,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提供一个个体化健康宣教方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某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检测两组第3个月HbA1c、统计透析低血糖发生例次及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结果 实验组在第三个月HbA1c下降较常规组明显,透析低血糖发生次数少,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高.结论 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通过使用自我血糖监测日志,可以降低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姚冬芳;阎珊珊;王亚;王莹;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转型期的医患关系,合理界定医患关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并探讨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及其影响,终确立了以利益融合为导向,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新型医患关系.
作者:黄如意;程乐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信息伦理学的分析介绍,并结合其在医学临床科研中的指导意义从医疗信息利用、临床科研实施以及成果信息推广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重视信息伦理学素养养成对医学人才的意义,重视信息伦理学在医学范畴的制度规范,积极完善科研成果管理.
作者:鲁立;闻浩;陈琳;杨国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对西安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和2014年院方共接待的投诉例数及投诉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2012年和2014年投诉例数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服务规范上的投诉明显减少,而医疗水平方面的投诉无显著变化.2014年投诉总数较2012年明显下降.并且门诊管辖科室投诉比例明显下降,而病房各科室投诉例数无明显下降.结论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的成立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瑛;王小梅;李伟;白莉平;高稳侠;王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从伦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提出了几个问题:学校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个体意愿的冲突,学校、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责任方面的冲突,专业性社会支持与非专业性社会支持在适用层面的冲突等.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坚定伦理责任意识,高校、家庭、同辈携手共建一个支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讲究科学精神,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社会支持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尊重学生意愿,个性化和普遍化社会支持双管齐下.
作者:陈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伦理道德素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在岗的22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数据正态化后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在该因素下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总体水平较高;不同科室的疾病特征不同,护理人员的伦理认知情况不同;护理人员的职称越高,伦理认知程度越好.结论 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伦理教育、建立有特色的伦理行为规范、全面提高对护理伦理的重视程度的伦理养成模式.
作者:张敏;郭建玉;关淑芬;梁玉清;凌岩;杨淑梅;郑春丽;王秀清;马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针对福利院在残障患儿治疗、监护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福利院监护人要加强医学知识学习,时刻保持关爱之心,把如何保障孤残儿童权益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立法部门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福利院监护人有法可依,这样做,既有利于保障残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又能使福利院监护人更好地开展工作,避免涉事方陷入法律纠纷与伦理困境.
作者:邵飞;吴小燕;张纵;马文娟;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某护理学院2011级280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选取2010级285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护理伦理学》结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4.37±3.47)分和(80.59 ±5.51)分,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有差异(t=8.19,P<0.05).实验组82.86%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结论 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对护理伦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组织文化特征与医院短期发展的相关关系,并对促进医院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结果 组织文化特征的四个特质分别与总诊疗人次增减呈正相关关系,一致性、适应性与平均每一诊疗人次药费比重增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加强伦理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作者:廖绮霞;赖永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未能厘清医学人文与思政、通识类课程的关系,存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比重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序贯性等弊端.基于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在改革与优化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时,应注重人文与医学的交叉性、注重人文知识传授的实用性和序贯性,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谢冬梅;黄艳玲;宋一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当前我国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四大瓶颈即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严重稀缺,医患沟通教学硬件及机制等环境局限,适应不同层次的医患沟通教育的教材缺乏,医患沟通技能研究匮乏进行分析.并从国家、医学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田冬霞;刘俊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阐述了关怀教育是顺应现代护理的需要,而且现代护理需要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护理人员.分析了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因素:护理专业态度、教育教学环境、学生的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但不同护理教育阶段的人文关怀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同,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关怀氛围、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关怀理念、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让护理人员养成较高的人文素养,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王向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简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重点论述了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对策:增强优质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习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贴心服务;基础护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做到细致入微;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做好生活护理及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李赞;吕燕;张联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焦虑及术后依从性、满意度的影响,为术前标准化访视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将160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标准化访视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及术前准备,标准化访视组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于术前1天进行标准化术前访视,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数据可比,标准化访视组患者术前焦虑及血压、心率的波动低于对照组(P<0.05),经标准化组访视的患者术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姿;梅娜;高明芳;陈亚玲;韦延强;侯娟茹;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分析了集体无意识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表现,主要有:技术主体化趋势使护理责任意识模糊、护患关系物化中的护理伦理准则淡漠和复杂社会因素下的护理人文关怀缺乏,提出要从以下几方面践行护理伦理原则,培养正性集体无意识氛围;坚持尊重原则,认清护理道德本质;坚持同情原则,培养临床护理共情;坚持责任原则,强化护理胜任能力.
作者:白延丽;齐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对心理、生理的一些负面问题,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性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开展大学生性教育,以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作者:刘瑜;俞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以跨学科研究为视角,借鉴精益化管理在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探讨标准化及其精益化管理模式在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质量管理建设中的必要性和若干现实问题,以此优化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品质.
作者:田晓山;黄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个精神科病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护士进行为期半年的共情能力培训,入组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调查两组护士共情能力分值变化,并进行比较;1年后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培训,实验组护士共情能力分值、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过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护士的高共情能力可以降低精神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精神科病房的护理安全.
作者:邵翠萍;江敏;张守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支付方式作为医疗服务交易市场中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镇安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主要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者和权威利益相关者三个视角深入分析新农合单病种定额付费涉及的各方利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薛秦香;苏敏;石福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外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中相关要素告知的差异.方法 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原则设计审查内容,采取两个研究员独立、交叉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伦理委员会2009-2015年受理的中外药物临床试验类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各内容的告知进行审查,使用四格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194份知情同意书中筛选出安慰剂对照共113份(中国56份);中国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知情同意书在安慰剂相关告知的可替代治疗(45.9% vs16.7%,P=0.000)、安慰剂介绍(37.0% vs15.3%,P =0.001)等4项内容的缺失明显多于国外,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一般告知中伦理委员的联系方式(55.7% vs30.6%,P=0.001)的缺失多于国外.结论 目前中国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内容缺失情况严重,中外关于研究背景、补偿与赔偿的告知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陈瑞芳;陆瑶;温改艳;徐娜娜;阳国平;黄志军;项玉霞;李莹;袁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