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巴扎西;李磊;泽永革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城市老年女性的调查,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状况,探究影响老年女性幸福感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6个城市18个社区的449名老年女性,运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对其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结果经济状况、子女个数、居住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严重程度对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改善城市社区老年女性的经济状况,关注其心身健康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家庭、子女、社会等在社区老年女性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城市老年女性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朱宇航;郭继志;李敏;胡善菊;罗盛;董毅;庄立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在医疗体制改革遵循“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的情景下,从医学伦理界域与分层的视角分析认为无论是社会还是医生自身的讨论与反省,医疗决策行为的管理均应聚焦于医疗行为与病人健康收益的关系上,并通过合理的制度来保障;现阶段医疗行为决策分层的现状决定了医学伦理分层建设有利于医疗行为逐步回归伦理价值,诊疗规范构建即为当前医疗决策的伦理选择。
作者:谭晓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对学术研究、学术道德及学术发表三个方面分别展开阐述,详细探讨了作为一名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的伦理学素养。医学知识和医学伦理学知识是一名优秀医学编辑应具备的基础的伦理学素养,在稿件的处理流程中应严格把关,遵守职业道德,为医学讯息的快速、正确传播做出贡献。
作者:王娟;马慧群;郑雯;汤亚娥;董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公民权利保障的解析入手,对公民生命权、人身自由权等权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发现我国应急类法律尚不健全,涉及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内容不一致,缺少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因此,政府应通过健全法律、调整管理职能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作者:仇蕾洁;郑文贵;马安宁;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调查医学生对“非亲属间活体器官交叉移植”的认可现况,对其界定研究、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认可度调查问卷,以整体抽样法对青岛大学2011级、2012级、2013级医学院各专业共45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学生对“非亲属间活体器官交叉移植”的认可度整体偏低;各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11级高于12级,12级高于13级。同一年级不同专业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验专业的认可度偏高。结论青岛大学2011级、2012级、2013级各医学专业本科生对“非亲属间活体器官交叉移植”的概念了解模糊,认可度整体偏低。
作者:王兰;赵文科;张晓倩;孙晓慧;周娟红;杨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以81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病治疗中出现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方法将72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实施伦理学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将医学伦理学知识融入健康教育中,可迅速缓解患者压力和情绪波动,可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实施有效的伦理学教育、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学为患者保密的原则,大限度的保护受试者,把握伦理学与医学道德间的问题,配合全面的专科治疗和护理,能大程度的降低死亡率,改善医护患关系。
作者:张银莉;宗红梅;王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查阅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法规指南,从临床废弃样本处理、科研生物样本管理等相关的国内外法规和流程入手,分析总结方案设计阶段的伦理注意点,并结合样本库与临床检验剩余样本研究的差异及样本的归属权等焦点问题进行分析,为伦理委员会在以后审查此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晓云;张倩;王思洁;樊民胜;刘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国内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对医疗活动却至关重要。考虑到国内医学院校办学实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是必由之路,具体可采取引导医学生关注社会民生、打造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品牌、实施人文教育动态观测三种方法。
作者:钟秀;蒋士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与质量管理的交互式模式由建立科学的信息交互式管理平台、知情同意过程的交互式实现、跟踪审查与质量控制的交互式管理几个方面组成,力求弥补现行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与质量管理模式的不足,实现临床试验质量的达标与医学伦理准则的全过程、全方位覆盖。
作者:曾嘉霖;蒋辉;陈玉玲;陈旻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4月入科实习的75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科实习的9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和医德教学,实验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及实习生受表扬次数。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和受表扬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能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
作者:胡经文;阮慧琴;郭燕;刘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医护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我院10个临床护理单元的96名护理人员及49名医生。对护理人员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培训,制作书面沟通引导及利用电子化医护交互系统等实施标准化沟通。实施1年后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并调查护理人员对应用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态度。结果实施后医生对护理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对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工作中的应用认可度较高。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尤其在护士病情了解、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及与医生的配合度方面满意程度有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黎巧玲;辛爱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分析白癜风发病特点及白癜风患者的心理特点:紧张自卑心理,紧迫治疗心理,过高期望心理,治疗失望心理。针对白癜风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的伦理道德要求,包括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耐心沟通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随访。
作者:董妍;李文彬;马慧群;王娟;曾维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精神卫生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患者在实现其自身的权益中受自身精神状况、家属的代位行使权及“自制力丧失—否认自己有精神病”等问题的困扰而使其知情同意权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在提出上述问题的同时也立足于从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的预先指示权、尤其是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评定的视角来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陈圆方;李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患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核和基础,由于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和深化医改的阶段,种种问题使医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在厘清医患信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医患信任的现状,并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对医患信任度评价的研究,以期为未来进行医患信任度评价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提高医患信任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借鉴。
作者:周庆楠;杨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风险与受益的评估是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中的重要部分。风险与受益评估的重要意义是使风险小化,受益大化,保障受试者的权益。从简单阐述临床试验风险的性质、等级及受益情况入手,分析基于试验风险考量情况的审查方式,探讨了风险与受益评估需要关注的小风险问题、弱势群体的风险与受益问题、风险告知和试验受益的问题;受试者招募的公平性问题及加强伦理跟踪审查的重要性。认为伦理审查应起到“天平”的作用,既不能为了保护受试者的权益而阻碍临床试验研究的发展;也不能盲目地为了研究的利益而损害受试者的权益。
作者:董平平;张志敏;秦叔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之长期照护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伦理问题的概述,指出未来“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模式应加强公立医院参与的积极性,减少政府部门多重管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医保制度,提高从业人员及社会大众的责任意识,同时积极践行伦理学的人道与尊重、公平与效率、诚实与守信等原则,为该模式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及新方向。
作者:马宁;孙荣青;段峰;倪居;李洪玲;曾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患纠纷及医师职业精神认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提供实证和决策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执行质量控制的情况下,开展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患纠纷及医师职业精神认知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匿名调查医护人员847人,患者577人。应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结果两人群在医患关系评价、纠纷预防、纠纷责任、公正处理、对医患双方影响,医闹产生原因、对医闹态度、医闹消除,医师职业精神现况评价、改善途径、医师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医师职业精神建设产生直接影响。结论医方应强化医师职业精神建设,建立有效机制,预防医患纠纷;患者应理解、信任和尊重医生,理性解决医患争议;政府应构建合理的医患纠纷处置机制,营造理性的医患纠纷应对氛围,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起乐;赵存喜;任佰玲;余跃武;孙效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4年12月29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成为我国第一个医学伦理认证项目,也是中医药领域的首个认证项目。《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体系要求》( CNCA/CTS 0008-2014认证技术规范备案)作为认证依据。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肝癌手术患者577例,2014年1月至12月288例肝癌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12月289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评价;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人文关怀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人文关怀护理后,实验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疼痛、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腹泻、食欲丧失、便秘、经济困难等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好,(P<0.05);实验组患者睡眠指数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肝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亚利;肖奇贵;任洋;姚英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德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医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对竞争态度的影响。方法对550名大学生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竞争态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医学生父母亲的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良性竞争态度的形成。其中,父母亲拒绝、否认,母亲偏爱被试等教养方式均对良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等教养方式对恶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结论在医学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改变教育观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度。
作者:许婷婷;杨同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