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蒿琥酯干预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Foxp3的表达

洪学志;刘佳;庄辰晨;林东;朱梦雅;莫汉有

关键词:关节炎, 实验性, 类风湿, FOXP3, 青蒿琥酯
摘要: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干预下表达Foxp3的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脾淋巴细胞及滑膜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分为对照组、CIA模型组、CIA模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组、CIA模型+甲氨蝶呤(MTX)组、CIA模型+硫酸羟氯喹组、CIA模型+甲基泼尼松龙组.流式检测脾淋巴细胞中Foxp3表达,免疫组化检测Foxp3在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中表达.结果 CIA模型+20 mg· kg-1·d-1青蒿琥酯组中Foxp3在脾淋巴细胞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浓度青蒿琥酯组、CIA模型+硫酸羟氯喹组(P<0.05),与CIA模型+甲基泼尼松龙组在脾淋巴细胞表达中有差异(P<0.05),与CIA模型+甲氨蝶呤组无差异(P>0.05).结论 青蒿琥酯可上调T淋巴细胞及滑膜中Foxp3的表达,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当剂量在20 mg· kg-1·d-1时效果明显.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丘脑参与不同空间定位坐标系之间的信息整合

    目的 探讨丘脑是否参与以外界物体为中心(allocentric)和以观察者为中心(egocentric)坐标系之间的信息整合.方法 分别以5名健康人及2例左侧丘脑腹后核(VP)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物体位置辨别任务中的手动反应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结果提示当视觉刺激出现在屏幕右侧(egocentric方向为右)时,egocentric和allocentic不兼容时的手动反应时间明显缩短:allocentric方向为左时,不兼容与兼容条件下手动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屏幕右侧egocentric和allocentic不兼容时的手动反应时间较两者兼容的手动反应时间增加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侧两者不兼容的手动反应时间相比,则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侧丘脑腹后核参与了对侧egocen-tric和allocentic信息不兼容条件下的空间信息整合,延长了手动反应时间.

    作者:王静;朱磊;潘玉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岛素瘤1例短篇病例报道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发病率为1/250 000~1/125 000,并且常发生于老年人群.对于已明确的胰岛细胞瘤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行瘤体摘除术,从而达到使血清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然而胰岛索瘤诊断的主要困难是定位诊断,尤其是外科术中超声对肿瘤的定位判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术中没有发现肿瘤的话手术只能放弃,而患者只能进行药物控制胰岛素分泌来缓解病情.因此作者报道了在定位诊断上不十分明确,终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而非手术治疗的胰岛细胞瘤1例.

    作者:王波;龙敏;刘东方;程伟;冉海峰;杨刚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可吸收性止血绫在鼻内镜术后填塞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不伴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填塞材料进行研究.方法 将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治疗不伴鼻中隔偏曲CRS患者17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用可吸收性止血绫填塞,对照组术后用PVF膨胀海绵填塞.结果 观察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7.8%,低于对照组的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度以上出血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情未控制发生率为11.0%,对照组为1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性止血绫价格适中,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是不伴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理想填塞材料.

    作者:王智勇;邓安春;苏述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妊娠期淋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淋病治疗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妊娠期淋病患者5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妊娠组与终止妊娠组,妊娠组33例患者治疗后继续妊娠,终止妊娠组22例终止妊娠,选择同期55例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妊娠组及终止妊娠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妊娠组及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组与终止妊娠组治疗6个月后全部治愈,治疗后1周、6个月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21.21%,略高于终止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对照组均无新生儿淋病、新生儿淋菌性咽炎发生,两组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新生儿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期、中期淋病患者经过规范抗菌药物治疗可安全分娩,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章晓阳;江建雄;金如钧;孙丽萍;徐红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异构模式的远程PACS建设应用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远程部署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应用需求,在不同医院间的异构PACS中实现远程放射影像诊断.方法 通过业务流程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的方式进行系统间的对接.结果 建成一套异构模式的远程PACS,梳理出影像和报告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流程,并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资料不全和建设网络带宽的问题.结论 异构模式的远程PACS建设,对于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亮;曾勇明;胡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3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恶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卵巢EMs恶变病例38例为观察对象.38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灶,并行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后均进行化疗.分析患者年龄、BMI、伴发疾病、血清CA125水平、临床表现及超声表现.观察其病理特征,分析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EMs恶变患者中年龄大于50岁23例(60.5%);BMI≥25 kg/m2 22例(57.9%);8例(21.1%)合并糖尿病,15例(39.5%)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史.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22例),腹胀、腹痛(16例),其中合并腹部包块者10例.超声检查以囊实性包块(55.3%)和实性包块(34.2%)为主,34例(89.5%)患者包块有血流信号.27例患者(71.1%)血清CA125≥200 U/mL.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47.4%)及透明细胞癌(31.6%)为主.术后1年内存活32例,2年存活28例.结论 认识卵巢EMs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其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甦;金松;郑小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自体血混合曲安奈德、IL-2、利多卡因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的疗效

    目的 探讨自体血加曲安奈德、白细胞介素-2(IL-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2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曲安奈德(第1~4周剂量递减,分别为25、20、15、10 mg)、IL-2(20万单位)、2%利多卡因(2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对照1组53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IL-2(20万单位)、2%利多卡因(2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对照2组51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2%利多卡因(2 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3组患者均同时给予斑秃丸早、中、晚各20粒(10 g)口服,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4.84%,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痊愈率为35.85%,总有效率为73.58%,对照2组痊愈率为27.45%,总有效率为54.90%.治疗组和对照1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7,P=0.042;x2=8.626,P=0.003);治疗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0,P=0.003;χ2 =22.98,P=0.000);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6,P=0.358),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47).结论 自体血加曲安奈德、IL-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爱东;王绍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REDE-DHPLC检测NSCLC血浆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酶切富集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REDE-DHPLC)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EDE-DHPLC法对该院收治的403例NSCLC患者血浆EGFR 19和21外显子突变状态进行检测,分析突变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其中115例患者同时采用ARMS法对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突变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403例患者血浆样本总突变率为26.3%(106/403).女性、不吸烟、腺癌及晚期(Ⅲb~Ⅳ)患者血浆EGFR突变率分别显著高于男性、吸烟、非腺癌及早期患者(P<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115例配对样本中,以组织样本为标准,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0%、97.3%、93.5%、84.5%,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02).结论 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NSCLC患者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

    作者:阙丹;肖何;陈川;蓝美玲;李建;黄环;赵莲花;肖华亮;王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3种化疗方案在低危滋养细胞肿瘤化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3种化疗方案治疗低危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初治低危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即5-氟尿嘧啶(5-FU)组、甲氧蝶呤(MTX)组、足叶乙甙(VP-16)+MTX+放绒菌素-D(Art-D)组(EMA组),统计治疗疗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率、治愈率及化疗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5-Fu组治愈率为51.85%,MTX组为61.50%,EAM组为85.7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完成治疗的患者中,HCG转阴的疗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5-Fu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A联合化疗方案治愈率高,疗程时间短,化疗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推荐EMA联合方案用于低危滋养细胞肿瘤化疗.

    作者:李霞;王建霞;李昭昭;夏鸣;王新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08例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对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气腹后10 min和气腹后60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数据进行收集,对术后发生恶性、呕吐、肌肉松弛、躁动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气腹后10 min及60 min,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3组之间进行比较,气腹后10 min及60 min,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压高于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P<0.05),硬膜外麻醉组肌肉松弛和躁动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恶心、呕吐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说是一种安全而且科学可行的麻醉方式,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腹腔镜手术中可以应用此麻醉方法.

    作者:赵卫兵;陈菲;彭方亮;彭方毅;姜海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83例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和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治疗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IDDVT)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IDDVT患者83例,患者均进行正规持续药物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其中38例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45例尿激酶溶栓联合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主要随访观察指标为7、14、21、90 d后小腿深静脉的静脉血管通畅率、出血率及血栓栓塞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总治疗效果编辑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24,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5).结论 尿激酶加利伐沙班和尿激酶加华法林治疗急性IDDVT总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利伐沙班比华法林能够明显降低出血的风险.

    作者:吴斐;王洛波;王兵;丁语;张帝;厉建林;刘俊超;李攀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维生素D3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VitD3)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VitD3、TAOC水平.然后分别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比较不同颈动脉IMT、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VitD3、TAOC水平,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VitD3与TAOC水平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VitD3、TAOC水平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分组后,随着颈动脉IMT增厚及狭窄程度的加重,VitD3、TAOC水平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VitD3与TAOC水平呈正相关(r=0.586,P<0.05).结论 VitD3、TAO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与健康人群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VitD3、TAOC水平显著降低,且随着颈动脉IMT增厚及狭窄程度加重而明显下降.

    作者:肖玉鹏;杨季萍;胡桑;陈金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鲁甸地震灾区村民减灾急救培训的效果评价

    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突出,特别是在中国[1].中国农村乡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我国大中城市,西藏、新疆、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农村乡镇是我国地震灾害为严重的地区[2].以2014年8月3日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里氏6.5级地震为例,此次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 143人受伤,8.09万间房屋倒塌,22.97万人紧急转移,受灾总人数达108.84万人[3].笔者在灾后1个月抵达受灾地区发现当地绝大部分受灾地区地处偏远的农村山区,且地处震中地区的龙头山某医院遭受严重损毁而无法运行.

    作者:毕瑞雪;黄文姣;宋晔;陈彦汐;吴丽娜;尹家秀;李斯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487例儿童性早熟病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487例儿童性早熟患者的病因分析,对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内分泌专科,诊断并建立档案的性早熟儿童487例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445例;年龄7个月至10岁,其中6~8岁169例占34.7%;120例来自农村,367例来自城市;315例为汉族,172例为少数民族.结果 女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性早熟132例,其中女童110例,特发性98例;假性性早熟88例,其中女童68例,误服避孕药者52例;部分性性早熟267例,全为女童,常食补品或反季水果75例,常接触成人书籍或电视20例,光污染24例,不明原因140例.结论 性早熟病因复杂多样,患儿身心健康深受影响,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刘毓;江超;杨莹;陆艳;王彦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青蒿琥酯干预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Foxp3的表达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干预下表达Foxp3的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脾淋巴细胞及滑膜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分为对照组、CIA模型组、CIA模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组、CIA模型+甲氨蝶呤(MTX)组、CIA模型+硫酸羟氯喹组、CIA模型+甲基泼尼松龙组.流式检测脾淋巴细胞中Foxp3表达,免疫组化检测Foxp3在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中表达.结果 CIA模型+20 mg· kg-1·d-1青蒿琥酯组中Foxp3在脾淋巴细胞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浓度青蒿琥酯组、CIA模型+硫酸羟氯喹组(P<0.05),与CIA模型+甲基泼尼松龙组在脾淋巴细胞表达中有差异(P<0.05),与CIA模型+甲氨蝶呤组无差异(P>0.05).结论 青蒿琥酯可上调T淋巴细胞及滑膜中Foxp3的表达,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当剂量在20 mg· kg-1·d-1时效果明显.

    作者:洪学志;刘佳;庄辰晨;林东;朱梦雅;莫汉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自制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两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中等量HICH患者分为两组,开颅组42例,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引流组39例,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颅骨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结果 引流组与开颅组比较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远期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个月,引流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开颅组(P<0.05).结论 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波;温权;刘健;出良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ETT)对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本组观察、整理、分析1999年10月至2013年8月,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0例.男112例,女188例;年龄15~55岁,平均32岁;病程15~45 d.300例患者均行EETT检测.结果 本组300例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有146例次平静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和(或)房性早搏,182例次平静心电图示ST段水平型压低0.05~0.07 mm.仅32例X线胸片示可疑心脏增大.本组300例患者EETT均为阳性.结论 EETT可成为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新的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李琦晖;李凡;夏玲;刘东;李祥嫒;易颖颍;李增高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手术方法对不同部位、不同原因引起的严重气管狭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13例气管狭窄患者例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完成狭窄段气管切除及重建,术后无复发.1例非特异性炎症狭窄患者3个月后再次狭窄,行永久气管造口.其余病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气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重建结合合适的麻醉及手术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管狭窄治疗措施.

    作者:宋永祥;徐刚;梁贵友;刘达兴;李剑;陈成;瞿文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医改前后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现状,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评价2008年和2013年四川省卫生资源的公平性.结果 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很好,按地理配置高度不公平,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地理分布的公平性;区域间差异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因素;护士配置公平性低于医生的公平性.结论 优化卫生投入结构,调整卫生资源存量;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注重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加快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优化医护结构.

    作者:张瑞华;何思长;赵大仁;孙渤星;刘志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游泳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 探讨游泳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病理学改变及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CAP模型对照组(n=12)、运动治疗组(n=12)、药物治疗组(n=12)及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组(n=12).采用消痔灵制备CAP大鼠模型.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运动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采用每天1次,每周6d,持续3周的游泳运动;空白对照组、CAP模型对照组及运动治疗组给予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第4、8、11、14、18、22天取各组大鼠前列腺,计算前列腺指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CAP各治疗组大鼠前列腺指数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前列腺指数小于药物治疗组及运动治疗组(P<0.05).在治疗过程的4~22 d,CAP模型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可见明显的慢性炎症病理学改变;运动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大鼠前列腺慢性炎症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综合治疗组缓解程度较明显.结论 游泳运动有利于前列腺组织炎性病理学损害的缓解,能够辅助大鼠CAP的治疗,与药物并用综合治疗大鼠CAP的病理学改变更加明显.

    作者:孙海波;汪敏;李章春;秦萍;周丽琴;张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