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血混合曲安奈德、IL-2、利多卡因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的疗效

王爱东;王绍娴

关键词:斑秃, 自体血, 曲安奈德, 白细胞介素-2, 利多卡因, 斑秃丸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血加曲安奈德、白细胞介素-2(IL-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2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曲安奈德(第1~4周剂量递减,分别为25、20、15、10 mg)、IL-2(20万单位)、2%利多卡因(2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对照1组53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IL-2(20万单位)、2%利多卡因(2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对照2组51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2%利多卡因(2 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3组患者均同时给予斑秃丸早、中、晚各20粒(10 g)口服,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4.84%,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痊愈率为35.85%,总有效率为73.58%,对照2组痊愈率为27.45%,总有效率为54.90%.治疗组和对照1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7,P=0.042;x2=8.626,P=0.003);治疗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0,P=0.003;χ2 =22.98,P=0.000);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6,P=0.358),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47).结论 自体血加曲安奈德、IL-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窦内窥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鼻窦内窥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恢复时间,是否复发且记录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4%(1/49),对照组复发率为22.45%(11/4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 (P<0.05).结论 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

    作者:柴龙;李军;杜波;兰友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宫颈癌患者周围神经侵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癌周围神经侵犯(PNI)对预后的影响及其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413例宫颈癌(Ⅰb~Ⅱb期)根治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维吾尔族患者198例,汉族患者215例.研究宫颈癌PNI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结果 宫颈癌PNI的患者共有33例,其与淋巴结转移,肿块大于或等于4 cm,宫旁侵犯及脉管癌栓均相关(P<0.05).PNI阳性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6.7%,明显低于阴性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N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7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维吾尔族患者中PNI阳性亚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PNI阴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NI不是影响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PNI降低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且在维吾尔族患者中显著,但其不能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田男;候友翔;古丽娜·库尔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83例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和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治疗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IDDVT)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IDDVT患者83例,患者均进行正规持续药物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其中38例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45例尿激酶溶栓联合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主要随访观察指标为7、14、21、90 d后小腿深静脉的静脉血管通畅率、出血率及血栓栓塞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总治疗效果编辑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24,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5).结论 尿激酶加利伐沙班和尿激酶加华法林治疗急性IDDVT总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利伐沙班比华法林能够明显降低出血的风险.

    作者:吴斐;王洛波;王兵;丁语;张帝;厉建林;刘俊超;李攀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手术方法对不同部位、不同原因引起的严重气管狭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13例气管狭窄患者例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完成狭窄段气管切除及重建,术后无复发.1例非特异性炎症狭窄患者3个月后再次狭窄,行永久气管造口.其余病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气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重建结合合适的麻醉及手术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管狭窄治疗措施.

    作者:宋永祥;徐刚;梁贵友;刘达兴;李剑;陈成;瞿文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趋化因子CXCL10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结构相关性蛋白,它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定向迁移.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又称干扰素诱导蛋白(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是CXC趋化因子超家族中的一种,具有调节免疫应答、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增殖等作用.CXCL10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疗效、预后均有相关性[1-2].研究发现CXCL10对肿瘤有抑制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其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本文就CXCL10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许锦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妊娠期淋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淋病治疗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妊娠期淋病患者5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妊娠组与终止妊娠组,妊娠组33例患者治疗后继续妊娠,终止妊娠组22例终止妊娠,选择同期55例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妊娠组及终止妊娠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妊娠组及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组与终止妊娠组治疗6个月后全部治愈,治疗后1周、6个月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21.21%,略高于终止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对照组均无新生儿淋病、新生儿淋菌性咽炎发生,两组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新生儿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期、中期淋病患者经过规范抗菌药物治疗可安全分娩,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章晓阳;江建雄;金如钧;孙丽萍;徐红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SIB-IMRT技术在局部晚期肢体软组织肉瘤外科边界的确定与疗效

    目的 评价术前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应用于四肢软组织肉瘤(STS)外科边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SIB-IMRT技术应用于32例局部晚期肢体STS患者的外科边界中.处方剂量:计划靶区(PTV) DT 42.0~45.0 Gy(15f,3周)全程同步推量外科边界靶区(GTVs) DT 45.0~52.5 Gy(15 f,3周),5~7野;放疗结束后3~6周手术.测量SIB-IM-RT前、后肢体周径及肿瘤大小;根据CTCAE4.0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SIB-IMRT前、后患肢肢体周径分别为(52.84±18.84)、(50.53±18.56)cm,周径平均缩小(2.31±1.9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IMRT反应率为81.3%(26/32),SIB-IMRT后部分缓解(PR)14例,病灶稳定(SD)18例;随访12~36个月,4例肺转移,5例死亡,4例复发,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l级26例,2级4例,3级2例.结论 SIB-IMRT技术应用于局部晚期的四肢STS外科边界近期疗效确切,可缩短放疗疗程,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周洋;周宁;谢鹏鸣;许素玲;白靖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REDE-DHPLC检测NSCLC血浆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酶切富集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REDE-DHPLC)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EDE-DHPLC法对该院收治的403例NSCLC患者血浆EGFR 19和21外显子突变状态进行检测,分析突变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其中115例患者同时采用ARMS法对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突变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403例患者血浆样本总突变率为26.3%(106/403).女性、不吸烟、腺癌及晚期(Ⅲb~Ⅳ)患者血浆EGFR突变率分别显著高于男性、吸烟、非腺癌及早期患者(P<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115例配对样本中,以组织样本为标准,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0%、97.3%、93.5%、84.5%,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02).结论 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NSCLC患者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

    作者:阙丹;肖何;陈川;蓝美玲;李建;黄环;赵莲花;肖华亮;王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非阿片药物复合推管内麻醉在大肠癌手术中使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分析非阿片药物复合推管内麻醉在大肠癌手术中使用的可能性.方法 将75例各类(腔镜和开腹)大肠癌手术的患者分为阿片药物麻醉(A组)、阿片药物复合椎管内麻醉(H组)、非阿片药物复合椎管内麻醉(F组)3组.记录不同阶段的熵指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的VAS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采用ELISA测试血清干扰素-γ(INF-γ)及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水平.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的熵指数、HR及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A、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但H、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d后,H、F组患者的IFN-γ水平高于A组(P<0.05),但H、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d后,A组患者的IL-6水平高于H、F组(P<0.05),但H、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毕时,A组患者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H、F组(P<0.05),但H、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样本分析结果,非阿片药物复合椎管内麻醉对大肠癌手术患者可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先锋;刘绍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大鼠Tmub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Tmub1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Tmub1),为研究Tmub1蛋白在肝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化学合成Tmub1基因序列,用BamHI/AgeI酶切化学合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及GV287载体,PCR产物连接入线性化表达的载体.PCR鉴定引物,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DNA测序和比对分析.使用构建的LV-Tmnb1,转染293T细胞,荧光法检测构建的慢病毒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LV-Tmub1,并获得相应的病毒,病毒滴度为2×108 TU/mL.结论 LV-Tmub1为进一步研究Tmub1蛋白在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赵晓彪;李光耀;刘孟刚;范霞;陈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免疫球蛋白对HFMD合并AFP患儿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对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保护作用及免疫学机制.方法 受试者分为HFMD合并AFP免疫球蛋白治疗前组(治疗前组),免疫球蛋白治疗组(IVIG组),无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无IVIG组)和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各30例.采用手法肌力评定法(MMT)检测患儿肌力,采用生物素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抗神经节苷脂M1(GM1)抗体、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IVIG组较治疗前组和无IVIG组的肌力恢复明显.同时,抗GM1抗体、IL-6、IL-8、TNF-α在3组HFMD合并AFP患儿中均较对照组高,而IVIG组抗GM1抗体、IL 6、IL-8、TNF-α较治疗前组和无IVIG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对HFMD合并AFP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拮抗高水平抗GM1抗体、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实现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李红梅;肖农;陈玉霞;刘袆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自制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两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中等量HICH患者分为两组,开颅组42例,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引流组39例,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颅骨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结果 引流组与开颅组比较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远期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个月,引流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开颅组(P<0.05).结论 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波;温权;刘健;出良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芹菜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20、40、80、160μmol/L)芹菜素处理舌癌Tca8113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B淋巴细胞癌-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芹菜素各组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呈一定程度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随着浓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效果更明显(P<0.05).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芹菜素组(除20 μmol/L)组间两两比较,药物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越显著(P<0.05).除20 μmol/L外芹菜素各浓度组组人舌鳞癌细胞连续培养48 h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浓度降低,而Bax mRNA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芹菜素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 mRNA表达、促进BaxmRNA表达有关.

    作者:李英;朴虎雄;玄云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河南汉族父亲MTHFR基因对母亲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父亲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否与母亲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的发生有关.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PCR-测序)的方法对329对河南汉族URSA夫妇(观察组)及292对河南汉族健康夫妇(对照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无论是在对照组中还是观察组中,男、女之间的MTHFR C677T多态性位点的C和T等位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男女各方的MTHFR C677T多态性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和含T的各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在女性中T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发生URSA风险的2.267倍(95%CI:1.804~2.843),在男性中T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发生URSA风险的2.239倍(95%CI:1.783~2.811).夫妻联合基因型分析中,夫妇TT/TT基因型发生URSA的风险高,是CC/CC基因型夫妇的19.909倍(95%CI:8.608~46.049).结论 父母的MTHFR 677C>T是URSA发生的独立遗传易感因素.

    作者:郭谦楠;冯战启;康冰;王瑜;邢孟艳;龙建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可吸收性止血绫在鼻内镜术后填塞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不伴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填塞材料进行研究.方法 将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治疗不伴鼻中隔偏曲CRS患者17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用可吸收性止血绫填塞,对照组术后用PVF膨胀海绵填塞.结果 观察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7.8%,低于对照组的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度以上出血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情未控制发生率为11.0%,对照组为1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性止血绫价格适中,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是不伴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理想填塞材料.

    作者:王智勇;邓安春;苏述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进展

    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异常窦道,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复杂性肛瘘侵犯大部分肛门括约肌,具有瘘管走形复杂、复发率高、肛门功能部分损失等特点,至今仍然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传统切割挂线操作简单、出血量少,但伤口愈合时间长、存在肛门失禁及钥匙孔畸形等风险;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大限度维护括约肌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常见的保留括约肌术式作一综述.1松弛挂线术松弛挂线术又称保留括约肌挂线术、非勒割性挂线术,其方法主要是在挂线之后,不勒断患者的括约肌,使挂线起到引流作用,待患者创面新鲜之后再抽出挂线[1].松弛挂线术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将肛瘘外口和瘘管同时处理,降低肛瘘内口的压力,从而促进瘘管的闭合.

    作者:王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丘脑参与不同空间定位坐标系之间的信息整合

    目的 探讨丘脑是否参与以外界物体为中心(allocentric)和以观察者为中心(egocentric)坐标系之间的信息整合.方法 分别以5名健康人及2例左侧丘脑腹后核(VP)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物体位置辨别任务中的手动反应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结果提示当视觉刺激出现在屏幕右侧(egocentric方向为右)时,egocentric和allocentic不兼容时的手动反应时间明显缩短:allocentric方向为左时,不兼容与兼容条件下手动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屏幕右侧egocentric和allocentic不兼容时的手动反应时间较两者兼容的手动反应时间增加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侧两者不兼容的手动反应时间相比,则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侧丘脑腹后核参与了对侧egocen-tric和allocentic信息不兼容条件下的空间信息整合,延长了手动反应时间.

    作者:王静;朱磊;潘玉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的31例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并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行X线片检查结果及患者椎体复位、椎体高度,以及有无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情况.结果 通过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手术治疗都很成功,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也无内固定失败.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90.1%和91.4%)与术前(52.6%)相比明显升高,Cobb角(8.8°和8.2°)与术前(25.4°)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术前都有1~2级的提高.结论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可增强钉棒系统内固定稳定性,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方法,还能减少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彦;初同伟;杨波;罗先进;翟建明;钟跃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鼻胆管引流术在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意义及其引流时间的研究

    目的 探讨鼻胆管引流术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意义及其引流时间.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4年该院2 856例成功行ERCP患者,其中ERCP术后未安置鼻胆管引流954例为对照组,ERCP术后安置鼻胆管引流1 902例分为常规安置鼻胆管1 663例(常规组)和胰腺炎或胆管炎安置鼻胆管239例(炎症组).结果 常规组与对照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18%(319例)、48.00%(458例),胰腺炎的发生率为2.76%(46例)、8.38%(80例),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7例)、4.61%(4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炎症组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的引流时间分别为3、5d.结论 经内经鼻胆管引流术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同时推荐ERCP术后安置鼻胆管3~5 d.

    作者:饶赛赛;张俊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成都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现状,并探索其关系,为提高护士临床循证实践能力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采用循证实践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成都市8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共1 118名.结果 成都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知识、技能条目均分为3.760士0.946,处于中等水平的护理人员占76.0%;循证实践态度条目均分为3.410±0.371,处于中等水平的护理人员占43.5%,高水平的护理人员占56.5%;循证实践行为条目均分为1.550士0.540,处于低水平的护理人员占69.4%,中等水平的护理人员占30.0%;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知识、技能与循证实践态度呈正相关(r=0.365,P<0.01);循证实践态度与循证实践行为呈正相关(r=0.174,P<0.01);循证实践知识、技能与循证实践行为呈正相关(r=0.293,P<0.01).结论 成都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知识、技能、态度总体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循证实践行为总体处于中低水平.

    作者:刘坤;杨柳娟;蒋晓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