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进展

王垒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 保留括约肌术式, 研究进展
摘要: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异常窦道,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复杂性肛瘘侵犯大部分肛门括约肌,具有瘘管走形复杂、复发率高、肛门功能部分损失等特点,至今仍然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传统切割挂线操作简单、出血量少,但伤口愈合时间长、存在肛门失禁及钥匙孔畸形等风险;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大限度维护括约肌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常见的保留括约肌术式作一综述.1松弛挂线术松弛挂线术又称保留括约肌挂线术、非勒割性挂线术,其方法主要是在挂线之后,不勒断患者的括约肌,使挂线起到引流作用,待患者创面新鲜之后再抽出挂线[1].松弛挂线术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将肛瘘外口和瘘管同时处理,降低肛瘘内口的压力,从而促进瘘管的闭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进展

    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异常窦道,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复杂性肛瘘侵犯大部分肛门括约肌,具有瘘管走形复杂、复发率高、肛门功能部分损失等特点,至今仍然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传统切割挂线操作简单、出血量少,但伤口愈合时间长、存在肛门失禁及钥匙孔畸形等风险;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大限度维护括约肌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常见的保留括约肌术式作一综述.1松弛挂线术松弛挂线术又称保留括约肌挂线术、非勒割性挂线术,其方法主要是在挂线之后,不勒断患者的括约肌,使挂线起到引流作用,待患者创面新鲜之后再抽出挂线[1].松弛挂线术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将肛瘘外口和瘘管同时处理,降低肛瘘内口的压力,从而促进瘘管的闭合.

    作者:王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咪达唑仑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咪达唑仑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8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咪达唑仑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迷走神经刺激.比较两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频次及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SS)评分;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25(OH)D3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癫痫持续状态持续时间、发作频次、STESS评分及BDNF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5(OH)D和25(OH)D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缓解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咪达唑仑上调血清维生素D及下调BDNF水平可能在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疗效中发挥作用.

    作者:邹国涛;张伟;谢灵秉;刘敬仓;王英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宫颈癌患者周围神经侵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癌周围神经侵犯(PNI)对预后的影响及其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413例宫颈癌(Ⅰb~Ⅱb期)根治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维吾尔族患者198例,汉族患者215例.研究宫颈癌PNI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结果 宫颈癌PNI的患者共有33例,其与淋巴结转移,肿块大于或等于4 cm,宫旁侵犯及脉管癌栓均相关(P<0.05).PNI阳性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6.7%,明显低于阴性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N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7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维吾尔族患者中PNI阳性亚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PNI阴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NI不是影响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PNI降低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且在维吾尔族患者中显著,但其不能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田男;候友翔;古丽娜·库尔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分类培养模式下完善研究生导师制的探讨

    通过对我国导师负责制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以本校现有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为基础,探索不同类型导师制的责权构成,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导师选聘办法、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导师激励与问责制、导师权利制度保障等.以期为提升导师指导水平,深化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1我国导师负责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单一导师制、一主多辅导师制、双导师制的发展历程:1912年和1913年,北大沿袭着单一导师制,清华沿用一主多辅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后期,导师制由单一导师制逐步向一主多辅过渡.1953年,高等教育部正式确立了研究生导师制,颁布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80年代,中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实行将单一导师制和一主多辅紧密结合的导师制.2010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研究生教育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作者:吴婧;李情;尹定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罗甸县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罗甸县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论证和研讨,结合《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干预措施,并加以实施.结果 罗甸县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从2012年86.0% (296/344)提高到2014年上半年的97.1%(165/170),总体到位率从2012年62.7%(358/571)提高到2014年上半年的82.0%(191/233).因症就诊是患者的主要来源(57.1%),转诊(37.1%)和追踪(6.3%)是重要补充.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任务完成率2013年(181.7%)和2014年上半年(143.9%)较2012年(129.4%)有较大提高.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从2012年84.0%(121/144)提高到2014年上半年的88.0%(81/92).结论 罗甸县结核病重点干预措施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需长期观察.

    作者:陈玮;尹秋莲;雷世光;李杨;宋群峰;袁薇;陈慧娟;杨敬源;杜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化疗防护相关态度及影响因素

    化疗是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1].抗肿瘤药物被临床广泛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临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为细胞毒剂,使用过程中它会对护士产生职业性损伤,其毒性、致畸性、致突性和致癌性均已被证实[2].化疗药物防护安全问题日益成为职业安全的重要课题,临床护士是肿瘤化疗的主要执行者,需要正确进行化疗药物防护,避免化疗药物对自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林峰[3]认为无论医院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先进,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才是远离化疗药物毒害有效的方法.因此,具有良好的化疗职业防护态度是护士必备的素质[4].在我国低年资护士(指参加护理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主力军,是临床一线的主要工作者[5].其进入临床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处于所学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的关键时刻,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工作态度、行为等可能有别于其他护士,了解低年资护士对肿瘤化疗防护所持的态度很关键,决定着是否采取规范正确的防护行为.目前,针对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态度的研究尚少见.本研究旨在了解综合医院接触化疗药物的低年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提供依据.

    作者:孙晓敏;张银萍;韦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3种化疗方案在低危滋养细胞肿瘤化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3种化疗方案治疗低危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初治低危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即5-氟尿嘧啶(5-FU)组、甲氧蝶呤(MTX)组、足叶乙甙(VP-16)+MTX+放绒菌素-D(Art-D)组(EMA组),统计治疗疗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率、治愈率及化疗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5-Fu组治愈率为51.85%,MTX组为61.50%,EAM组为85.7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完成治疗的患者中,HCG转阴的疗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5-Fu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A联合化疗方案治愈率高,疗程时间短,化疗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推荐EMA联合方案用于低危滋养细胞肿瘤化疗.

    作者:李霞;王建霞;李昭昭;夏鸣;王新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大鼠Tmub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Tmub1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Tmub1),为研究Tmub1蛋白在肝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化学合成Tmub1基因序列,用BamHI/AgeI酶切化学合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及GV287载体,PCR产物连接入线性化表达的载体.PCR鉴定引物,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DNA测序和比对分析.使用构建的LV-Tmnb1,转染293T细胞,荧光法检测构建的慢病毒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LV-Tmub1,并获得相应的病毒,病毒滴度为2×108 TU/mL.结论 LV-Tmub1为进一步研究Tmub1蛋白在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赵晓彪;李光耀;刘孟刚;范霞;陈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ETT)对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本组观察、整理、分析1999年10月至2013年8月,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0例.男112例,女188例;年龄15~55岁,平均32岁;病程15~45 d.300例患者均行EETT检测.结果 本组300例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有146例次平静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和(或)房性早搏,182例次平静心电图示ST段水平型压低0.05~0.07 mm.仅32例X线胸片示可疑心脏增大.本组300例患者EETT均为阳性.结论 EETT可成为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新的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李琦晖;李凡;夏玲;刘东;李祥嫒;易颖颍;李增高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医改前后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现状,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评价2008年和2013年四川省卫生资源的公平性.结果 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很好,按地理配置高度不公平,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地理分布的公平性;区域间差异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因素;护士配置公平性低于医生的公平性.结论 优化卫生投入结构,调整卫生资源存量;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注重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加快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优化医护结构.

    作者:张瑞华;何思长;赵大仁;孙渤星;刘志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自制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两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中等量HICH患者分为两组,开颅组42例,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引流组39例,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颅骨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结果 引流组与开颅组比较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远期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个月,引流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开颅组(P<0.05).结论 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波;温权;刘健;出良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08例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对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气腹后10 min和气腹后60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数据进行收集,对术后发生恶性、呕吐、肌肉松弛、躁动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气腹后10 min及60 min,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3组之间进行比较,气腹后10 min及60 min,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压高于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P<0.05),硬膜外麻醉组肌肉松弛和躁动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恶心、呕吐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组.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说是一种安全而且科学可行的麻醉方式,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腹腔镜手术中可以应用此麻醉方法.

    作者:赵卫兵;陈菲;彭方亮;彭方毅;姜海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复合七氟醚经鼻滴入舒芬太尼在婴儿肛周脓肿挂线术的适宜剂量

    目的 探讨复合七氟醚经鼻滴入舒芬太尼在婴儿肛周脓肿挂线术的适宜剂量.方法 选择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肛周脓肿挂线术的婴儿90例,ASA分级Ⅰ级,性别不限,年龄30~90 d,体质量3.5~6.5 kg,将婴儿随机分为3组(n=30):舒芬太尼0.4 μg/kg(S1组)、0.6 μg/kg(S2组)、0.8 μg/kg(S3组).6%七氟醚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调至4.5%,将舒芬太尼稀释至0.4 mL,分别滴入鼻腔内,6 min后开始手术.记录术中婴儿体动反应、心血管反应、呼吸暂停、苏醒时间、醒后哭闹例数.结果 3组婴儿体动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1组比较,S2组和S3组术中心血管反应、醒后哭闹减少(P<0.05),苏醒时间延长(P<0.05);S2组和S3组术中心血管反应、醒后哭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2组比较,S3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与S3组比较,S1组和S2组呼吸暂停减少(P<0.05),S1组和S2组呼吸暂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4.5%七氟醚时经鼻滴入0.6μg/kg舒芬太尼用于30~90 d婴儿行肛周脓肿挂线术效果好.

    作者:侯明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miR-13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采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样本对miR-137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9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93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液,采用SnaPshot技术对rs162557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该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以及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变量分组中的差异.结果 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P=0.035),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3,P=0.028).按性别分组后,女性精神分裂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47),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7,P=0.047).结论 研究结果证实了miR-137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同时发现了miR-137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调控过程中的性别特异性.

    作者:罗旭东;符家武;梁爱萍;殷静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8F-FDG PET/CT对腹部增强CT术前评估肝癌远处转移的价值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对腹部增强CT术前评估肝癌远处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终病理或随访结果为准,探讨18 F-FDG PET/CT对腹部增强CT术前评估肝癌远处转移方面的增益价值.结果 增强CT结合18F-FDG PET/CT诊断肝癌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特异疫和准确度分别为83.3%(20/24)、100%(39/39)、93.7%(59/63),显著优于增强CT的41.7%(10/24)、100%(39/39)、77,8%(4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P=0.003;χ2=6.48,P=0.011).53倒腹部增强CT未检出远处转移,经18 F-FDGPET/CT检查发现10例存在远处转移(4例骨转移,3例肺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1例网膜转移,1例肺转移同时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增强CT检出远处转移的10例患者,结合18 F-FDG PET/CT后,发现1倒转移灶超出增强CT检出范围(多处骨转移及左侧肾上腺转移灶).结论 18F-FDG PET/CT术前评估肝癌远处转移及转移范围具有独特价值,肝癌患者术前应考虑”F-FDG PET/CT检查以准确评价肿瘤分期,指导治疗.

    作者:邓家琦;付文广;雷正明;陈跃;蔡亮;李秋;蒋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妊娠期妇女HbAlc水平测定及其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应用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期妇女早、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价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BIO-RAID D-10 HbAlc分析仪测定正常妊娠期妇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非妊娠健康妇女HbA1c水平,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及口服75 g葡萄糖后1、2h血糖水平用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结果 正常妊娠期妇女早、中、晚期HbA1c分别为(5.21±0.35)%、(5.18±0.39)%、(5.53±0.34)%.早、中孕组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组HbA1c明显高于早、中孕组(P<0.01),但与非妊娠健康对照组妇女HbA1c(5.47±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lc 5.60%作为高危孕妇早期筛查的有效切点,其敏感性为96.90%,特异性为58.14%.结论 妊娠早期即开展HbA1c测定可在早期有效发现妊娠妇女糖耐量受损,对妊娠期糖尿病提前诊断、治疗监测及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均具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泓;王霞;崔亚利;戴维;李莹莹;蒋冬梅;张晓东;刘剑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REDE-DHPLC检测NSCLC血浆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酶切富集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REDE-DHPLC)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EDE-DHPLC法对该院收治的403例NSCLC患者血浆EGFR 19和21外显子突变状态进行检测,分析突变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其中115例患者同时采用ARMS法对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突变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403例患者血浆样本总突变率为26.3%(106/403).女性、不吸烟、腺癌及晚期(Ⅲb~Ⅳ)患者血浆EGFR突变率分别显著高于男性、吸烟、非腺癌及早期患者(P<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115例配对样本中,以组织样本为标准,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0%、97.3%、93.5%、84.5%,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02).结论 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NSCLC患者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

    作者:阙丹;肖何;陈川;蓝美玲;李建;黄环;赵莲花;肖华亮;王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SIB-IMRT技术在局部晚期肢体软组织肉瘤外科边界的确定与疗效

    目的 评价术前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应用于四肢软组织肉瘤(STS)外科边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SIB-IMRT技术应用于32例局部晚期肢体STS患者的外科边界中.处方剂量:计划靶区(PTV) DT 42.0~45.0 Gy(15f,3周)全程同步推量外科边界靶区(GTVs) DT 45.0~52.5 Gy(15 f,3周),5~7野;放疗结束后3~6周手术.测量SIB-IM-RT前、后肢体周径及肿瘤大小;根据CTCAE4.0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SIB-IMRT前、后患肢肢体周径分别为(52.84±18.84)、(50.53±18.56)cm,周径平均缩小(2.31±1.9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IMRT反应率为81.3%(26/32),SIB-IMRT后部分缓解(PR)14例,病灶稳定(SD)18例;随访12~36个月,4例肺转移,5例死亡,4例复发,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l级26例,2级4例,3级2例.结论 SIB-IMRT技术应用于局部晚期的四肢STS外科边界近期疗效确切,可缩短放疗疗程,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周洋;周宁;谢鹏鸣;许素玲;白靖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芹菜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20、40、80、160μmol/L)芹菜素处理舌癌Tca8113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B淋巴细胞癌-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芹菜素各组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呈一定程度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随着浓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效果更明显(P<0.05).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芹菜素组(除20 μmol/L)组间两两比较,药物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越显著(P<0.05).除20 μmol/L外芹菜素各浓度组组人舌鳞癌细胞连续培养48 h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浓度降低,而Bax mRNA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芹菜素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 mRNA表达、促进BaxmRNA表达有关.

    作者:李英;朴虎雄;玄云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自体血混合曲安奈德、IL-2、利多卡因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的疗效

    目的 探讨自体血加曲安奈德、白细胞介素-2(IL-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2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曲安奈德(第1~4周剂量递减,分别为25、20、15、10 mg)、IL-2(20万单位)、2%利多卡因(2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对照1组53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IL-2(20万单位)、2%利多卡因(2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对照2组51例采用自体血(2 mL)加2%利多卡因(2 mL)组成“混合液”皮损处局部封闭注射,每周1次,共4周.3组患者均同时给予斑秃丸早、中、晚各20粒(10 g)口服,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4.84%,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痊愈率为35.85%,总有效率为73.58%,对照2组痊愈率为27.45%,总有效率为54.90%.治疗组和对照1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7,P=0.042;x2=8.626,P=0.003);治疗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0,P=0.003;χ2 =22.98,P=0.000);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6,P=0.358),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47).结论 自体血加曲安奈德、IL-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联合斑秃丸治疗斑秃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爱东;王绍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