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正畸留学研究生的临床带教思路及创新策略

黄思源;黄跃

关键词:口腔正畸, 留学生, 临床带教, 思路, 学生教育,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专业知识, 提升, 高校, 高等医学教育, 综合竞争力, 研究生课程, 学生的特点, 理解和掌握, 国际化进程, 综合国力, 中国经济, 学生规模, 文化差异, 培养质量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随之扩大[1]。目前,医学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2‐3]。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助于推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实现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性循环,带动高校综合竞争力和学术声望的不断提升[4]。近年来,本院开始招收口腔正畸专业的留学研究生,相对口腔其他专业而言,口腔正畸属于研究生课程,理论知识抽象复杂,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更为全面的口腔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这给原本存在文化差异及语言沟通障碍的留学生带来更大挑战。那么,临床学习和操作对于留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畸知识就尤为重要,是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阶段。对此,本院针对留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口腔正畸留学研究生的临床带教思路,提出一些创新的解决策略。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as/Raf/MEK/ERK通路与低氧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Ras/Raf/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 )信号通路又称 ERK 通路,该通路主要由一个三级酶联功能单位构成,其通过“瀑布式”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刺激信号传至细胞内,引起一系列细胞反应,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转移等功能。ERK通路与低氧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现结合相关文献,对 Ras/Raf/M EK/ERK信号通路的生物学特征及与多种缺血低氧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园芳(综述);冀林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同程度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建立研究

    目的:自制一种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装置,建立不同程度的DAI动物模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7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与致伤组(60只),进一步将致伤组分为A、B、C3组,各20只。运用自制的实验装置致伤,使大鼠的头颅同时产生瞬间超大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在恒定气压下通过不同的旋转往返加速运动次数,造成轻型(A组)、中型(B组)、重型(C组)3种不同程度的大鼠DAI损伤模型,进行行为及病理效应评价。结果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损伤急性期致伤组大鼠的神经生理反射恢复的时间间隔与苏醒时间均增加(P<0.05),致伤7d后致伤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致伤后14d内A、B、C3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5.0%、25.0%、50.0%。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DAI病理特征改变更为明显。结论该装置能有效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DAI动物模型。

    作者:向玲;张雨婷;梁平;韦红;彭玲珑;李禄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STEMI患者急诊PCI比伐芦定联合替格瑞洛的近期出血风险评估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比伐芦定联合替格瑞洛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成功完成急诊PCI术的患者458例,依据PCI术中使用的抗凝方案将其分为比伐芦定组(217例)与普通肝素组(24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替格瑞洛180 mg、阿司匹林100 mg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在术后长期给予替格瑞洛90 mg (每日2次)、阿司匹林100 mg (每日1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 PCI术后72 h的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者所占百分比、伴随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 PCI术前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芦定组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5,P=0.05)。结论与普通肝素相比,在应用替格瑞洛的基础上PCI术中给予比伐芦定抗凝可减少患者的出血风险。

    作者:胡建波;张源萍;何永铭;李小庆;张邑;刘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营养支持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指患者吞咽食物或液体时咽下困难,临床表现为进食时咳嗽、误吸、咀嚼无力,吞咽后食物残留于口腔内或从口角漏出,或吞咽完毕后反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左右[1]。卒中早期的吞咽障碍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利用,易致营养不良,使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升高,所以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前应筛查有无吞咽障碍[2]。并且,早期合理地给予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对预防营养不良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3‐4]。因此,营养支持是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现将营养支持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继红(综述);秦燕(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FoxO转录因子与红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红细胞的生成是个复杂的过程,通过激活干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受体(stem cell factor/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 ,SCF/c‐kit)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erythropoietin‐receptor ,EPO/EPOR)通路,完成红细胞生长发育。叉头状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 FoxO)是一个与红细胞关系密切的转录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 PI3K/PKB)通路是红细胞信号转导中 SCF/c‐kit 和 EPO/EPOR通路共同的一条通路,FoxO受PI3K/PKB磷酸化级联通路的调节,其活性与磷酸化状态直接相关。PI3K激活可使膜磷酸肌醇磷酸化,其产物可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中传递信号,介导细胞的信号转导。FoxO转录因子与红细胞信号通路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针对FoxO转录因子与红细胞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冯婷婷(综述);冀林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教育模式的效果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是指妇女在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在怀孕时才发现血糖过高的一种妊娠期特发的并发症,全球发病率为16%~18%[1‐4]。GDM 如不进行治疗,母体、胎儿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严重危害其健康。随着胎儿、胎盘的娩出,大部分GDM 患者糖代谢可恢复正常,但曾患GDM 的患者,在中老年或再次怀孕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5‐7]。按照2011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IADPSG)糖尿病新诊断标准,我国被诊断为GDM 的孕妇数量大大增加[8]。近几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GDM 的发病率为18%~19%,呈上升趋势。因此,科学管理,控制血糖,减少GDM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该院自2013年7月起开设了GDM一日门诊健康教育活动,经过1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巧;余友霞;肖正华;张媛;乐一;明菲;田芹;熊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醛固酮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Ⅰ、Ⅲ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Rho激酶对醛固酮(ALD)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Ⅰ、Ⅲ(COL Ⅰ、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培养于含15%胎牛血清(FBS)的RPMI‐1640培养液中,ALD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10μmol/L)和Rho激酶抑制剂Y27632(1μmol/L)预处理细胞30 min后,100 nmol/L ALD作用 HK‐2细胞24 h ,实时定量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OLⅠ、Ⅲ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上清液中COL Ⅰ、Ⅲ及Rho激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LD可上调HK‐2细胞中COL Ⅰ、Ⅲ mRNA的表达,并增加培养上清液中Rho激酶、COL Ⅰ、Ⅲ蛋白表达水平,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及ALD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可拮抗上述效应。结论 ALD可活化 HK‐2细胞Rho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并通过Rho激酶诱导 HK‐2细胞COL Ⅰ、Ⅲ的表达而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黄海燕;魏佳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抗血小板治疗是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氯吡格雷作为高效抗血小板活性药物,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相比,具有疗效强、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1‐2],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由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是长期的,而服药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漏服、停药等服药依从性不佳现象时有发生,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氯吡格雷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影响氯吡格雷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以期为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康复护理和随访工作提供建议与依据。

    作者:卞鸿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C反应蛋白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H FM D并发脑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120例 H FM D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并按临床表现将HFMD患儿分为普通HFMD组(70例)与HFMD并发脑炎组(50例),采用定量PCR法检测咽拭子肠道病毒71型(EV7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SE及CRP水平,同时检测白细胞(WBC)计数,并分析NSE与CRP的诊断价值。结果 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血清NSE、CRP水平高于HFMD普通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患儿NSE及CRP水平均高于EV71阴性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SE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1)。NSE、CR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893(0.833~0.952)、0.867(0.799~0.934),佳工作点(OOP)分别为11.6 ng/mL、14.15 mg/L ,此时NSE、CRP诊断 HFMD并发脑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0.0%、86.0%,特异度分别为81.4%、78.6%;二者串联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0%和85.7%,AUC及其95% CI为0.927(0.845~0.969)。结论 HFMD并发脑炎患儿早期NSE及CRP水平明显升高,EV71阳性者更为显著,联合检测血清NSE及CRP水平可作为诊断HFMD并发脑炎的早期敏感指标。

    作者:熊燚;王健;魏笛;冯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正念训练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念训练,并参照癌症疲乏量表(CFS)评价患者的疲乏状况,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CRF各维度及总疲乏评分。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绝大多数存在疲乏症状,CRF发生率为97.0%,以中度疲乏为主,其次为轻度疲乏,重度疲乏少。在第2次化疗时,两组患者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及总疲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6次化疗时,观察组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及总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训练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疲乏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鑫;张欢;刘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量表EORTC QLQ-OES18在中国食管癌患者中的有效性验证

    目的:验证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食管癌患者补充量表(QLQ‐OES18)在中国食管癌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EORTC QLQ‐OES18问卷对112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定,对各条目结果采用克朗巴哈系数、Spearman相关分析、多项加强分析和Wilcoxon Rank Sum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吞咽困难、进食、反流和疼痛4个多条目维度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607~0.822,且所有条目与自身维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QLQ‐OES18各维度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标准问卷(Q L Q‐C30)各维度的相关性系数的绝对值为0.002~0.538。在不同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 PS )分组中,仅吞咽口水条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RTC QLQ‐OES1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运用于临床评估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霞;杨华;郎文静;林允寿;张雷;曹娜;韩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Gli抑制剂GANT61对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GANT61对人肺癌细胞 H1703和 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对照(DMSO组),用GANT61处理H1703和A549细胞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li‐1、Gli‐2、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GANT61作用于 H1703和A549细胞后对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观察GANT61作用于H1703和A549细胞后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DMSO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NT61可下调H1703和A549细胞Gli‐1、Gli‐2及Vimentin mRNA的表达,升高E‐cadherin mRNA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GANT61可以下调H1703和A549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P<0.01);划痕愈合实验显示,GANT61处理组 H1703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肺癌的EMT与 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中Gli‐1和Gli‐2的异常激活有关,GANT61通过下调Gli‐1和Gli‐2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的EM T能力,Gli可能成为抑制肺癌细胞转移的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王雷;杜媛鲲;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移植受者免疫功能被抑制,使得许多潜在的感染得以激活[1]。我国巨细胞病毒感染率高达90%以上[2],在健康人群常呈隐匿性感染,有临床表现者较少。肾移植术后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移植术后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尤其以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多见[3],而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临床较少见,也鲜有文献报道,现将本科室收治的1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龙成美;李新长;杨华;张钰;孟栋良;罗文峰;罗来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48例,根据PCI中是否发生RA分为RA组(71例)与NRA组(77例)。观察患者RA情况,分析梗死相关动脉与RA的关系,观察抬高的ST段回落情况,对比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心脏彩超结果。结果左前降支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而左前降支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A组的开通时间窗及CK‐MB达峰时间均早于NRA组,ST段回落幅度、高TnI及高CK‐MB水平均高于N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17例经卡多利因静脉滴注或注射后消失,31例未处理心律失常自行消失;23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16例经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得以控制,3例经安置临时起搏器后1周内得以控制,4例未处理自行消失。术后,RA组主要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8%)低于NRA组(11.7%),左室射血分数高于NR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N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时RA的发生率较高,需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进行积极处理。

    作者:唐克强;王芳;李腾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与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相关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以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1年病死率、再次出血率、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作为测量指标。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文献纳入分析,共7373例患者,其中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3092例,采用手术夹闭治疗患者4281例。介入栓塞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OR=1.25,95% C I:1.12~1.40,P<0.0001)和再次出血率(OR=0.43,95% CI:0.28~0.66,P=0.0001)均低于手术夹闭组;两组术后1年病死率(OR=1.13,95% CI:0.92~1.39,P=0.23)、血管痉挛发生率(OR=1.41,95% CI:0.99~2.02,P=0.06)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OR=0.66,95% CI:0.42~1.05,P=0.08)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目前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使用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相比手术夹闭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增加再次出血率,而两种手术患者的术后1年病死率、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志华;邹振亮;毛国华;赖贤良;祝新根;朱健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2010~2012年重庆市荣昌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临床预防措施和对策。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该地区2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分为有病变组与无病变组,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情况、尿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及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病变组患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无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

    作者:陈静;阮流刚;杨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开展孕早期规范化超声筛查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孕早期规范化超声筛查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该院1369例行孕早期(11~13+6周)规范化超声筛查胎儿异常的结果,并结合孕中、晚期超声筛查结果进行追踪分析,经引产或生产证实。结果孕早期筛查1369例发现胎儿异常28例,胎儿异常检出率为2.04%,其中胎儿结构异常18例,胎儿指标异常10例,引产25例;1344例继续妊娠胎儿行孕中期超声筛查,检出胎儿异常8例,检出率为0.60%;1336例孕晚期检出胎儿异常2例,检出率为0.15%。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孕早期规范化超声筛查胎儿异常具有其可行性、有效性,同时也十分必要。

    作者:谷豫鸣;田春燕;周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广州市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的居民满意度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的满意度现状,为更好地提升其绩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3区(市)9个街道(镇)18个居(村)委会的9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的总满意度,并比较不同区域、性别、学历、年龄段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各条目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834份,有效率为92.7%;居民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的总体满意度为62.94%,对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与指导的满意度较高,对公共卫生投入、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满意度偏低;不同区域居民对6项条目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干预、妇幼保健与指导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于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与促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对于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干预、妇幼保健与指导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体系绩效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且不同区域、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段人群存在差异。

    作者:张屹立;洪伊敏;林嘉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改进算法的研究

    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并将其用于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将源图像经过离散小波变换分解为高频和低频子图像;高频部分采用方向绝对值取大,能有效地保存图像的细节信息,低频部分使用区域能量比融合规则,保存了图像的绝大部分信息;用离散小波逆变换将融合子图像重构成融合图像。结果由3组医学图像融合效果比较可知,该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方面均优于现存的其他算法。结论该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快速准确,在噪声环境和临床实例中均表现优越,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融合图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磊;崔璨;张华伟;孟庆乐;杨瑞;田书畅;蒋红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