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嵋方;李凤云;刘志;符中柱;刘华蓉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不同地域壮族人群Kell血型系统k和K、Jsa和Jsb抗原的分布和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 )方法对1025名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的 Kell 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ell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K=0.0000,k=1.0000;Jsa=0.0000,Jsb=1.0000。结论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 ell基因频率分布呈单态性分布,与文献报道的中国其他的人群分布特点一致。
作者:周燕;申卫东;周先果;刘金莲;莫秋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4例子宫纵隔患者行TCRS,术后随机分为A、B、C组:A组24例,术后辅助宫内节育器(IUD)治疗;B组25例,术后辅助人工周期治疗;C组25例,术后无辅助治疗。随访2~25个月,分析比较妊娠结局。结果3组术后随访总数70例,妊娠率为91.4%。3组足月活产比例分别为A组70.0%,B组69.6%,C组71.4%。51例分娩者中经阴道分娩占37.3%,剖宫产占62.7%,发生胎盘粘连19例,未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结论TCRS显著改善纵隔子宫妊娠结局,但不同辅助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瑜;项静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了解携带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BV‐S、C、E、X)转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效应。方法采用携带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的rAAV‐HBV‐S、C、E、X转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并在GM‐CSF、IL‐4和TNF‐α作用下继续培养7 d获得成熟的DC。通过观察DC的状态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各段 HBV转染后DC分化抗原(CD)的表达,评价其成熟与功能。将同一个体的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制备CTL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S)细胞杀伤实验研究被激活的CTL对HBV感染的靶细胞HepG2.2.15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结果不同 HBV 抗原基因 rAAV‐HBV‐S、C、E、X 转染DC后 CD14、CD80、CD83、CD86的表型表达中, CD80、CD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AV/HBV‐X转染的DC其CD80表达高,rAAV/HBV‐S转染的DC其CD83表达高。转染不同 HBV 抗原基因片段 rAAV(S、C、E、X)的 DC 诱导的 CTL 对 MHC‐Ⅰ类抗原阳性且有 HBV 的靶细胞(HepG2.2.15)的特异性杀伤效率显著高于对无 HBV的靶细胞(HepG2)的非特异性杀伤效应(P<0.01),但不同rAAV‐HB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AV‐HBV‐S、C、E、X转染DC均可诱导CTL引起M HC‐Ⅰ依赖的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作者:安选;刘勇;向毅;魏芳;夏莉娜;钟庆;杜彪;巫贵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评价患者在治疗前(T0)、治疗后3 d(T1)、治疗结束(T2)、治疗后1个月(T3)、治疗后3个月(T4)及治疗后1年(T 5)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7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在T2时,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其中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在T3和T4时,有3例患者症状消失,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症状恢复到治疗前;在T5时,有2例患者症状消失,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症状恢复到治疗前。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顽固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长期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作者:张宏金;徐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133例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33例患者抗癫痫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80例患者癫痫得到了控制,占60.15%,有效血药浓度(50~100 m g/L )范围内有51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占38.35%。血药浓度小于50 m g/L的44例患者中,26例未得到控制;男性与女性的血药浓度分布相似;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成年组有52.87%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治疗范围,未成年组则有39.13%;随着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增加。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患者抗癫痫疗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癫痫控制情况及年龄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作者:刘沙;金梅;傅川;刘大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检测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 结合蛋白3(IM P3)表达情况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红景天苷作用Siha细胞24、48、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IM P3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具有时间和浓度双重依赖性(P<0.05)。IMP3在红景天苷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同时降低Siha细胞IM P3的表达。
作者:高瑾;罗伟;王钦;徐伟翔;吴岢蔚;李杰;章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miRNA377(miR377)的表达特点及其可能的下游调控通道。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经肾活检确诊的DN组、糖尿病无肾病损害(DM )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中miR377的相对表达量,用TargetScan等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miR377调节的靶基因,并在体外细胞模型中上调miR377的表达,检测下游机制蛋白。结果 DN组(1.32±0.13)和DM 组(0.92±0.11)患者血清中miR‐377均高于对照组(0.3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为糖尿病肾病中miR377的靶基因为SMAD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miR377 mimics组HMC细胞中SMAD2和SMAD3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miR377 NC组和对照组(P<0.05),而SMAD7在各组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的miR377存在异常高表达,可能预示肾脏病变的程度。
作者:季振中;胡正国;徐焱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低钠血症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预后及EP方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51例伴有低钠血症的SCLC病例,分析血钠、血渗透压及尿钠和尿渗透压与生存时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低钠血症患者的生存率及对足叶乙苷加顺铂治疗的反应。结果生存时间与血钠和血浆渗透压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48和0.61,呈正相关;与尿钠和尿渗透压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6和-0.31,呈负相关。EP方案对于正常容量低钠血症患者的有效率较高(29.17%、66.7%, P<0.05)。治疗后的生存率正常容量低钠血症患者低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33.3%、92.6%,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合并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的预后及EP方案化疗效果较差。
作者:赵亮;单锦露;冯燕;戴楠;王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40例,根据IM T检测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40例(IM T<0.9 mm );IM T增厚组60例(0.9 mm≤IMT<1.3 mm);斑块组40例(IMT≥1.3mm),3组都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同时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与实验室生化分析检查。结果斑块组、IMT增厚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组间其他实验室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IM T增厚组的顺应性(A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膨大指数(A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 与 AI、PWVβ呈正相关(r=0.512,P<0.05;r=0.483,P<0.05),与AC呈负相关(r=-0.71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LDL‐C、AC、PWVβ为影响IMT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颈部血管能安全、无创地动态观察动脉硬化进展过程中的血管壁的变化,有利于进行IM T的判断与鉴别。
作者:郭岩;佟超;赵志华;陈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肝脏良恶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罕见的良性肝脏病变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of liver ,NRHL)以其较低的发病率、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易被误诊为肝脏其他良、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经腹腔镜活检确诊的NRHL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阐释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蔡浩;黄建钊;赵鹏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腺样体刮除+鼻内镜下残余腺样体咬切术、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融切术4种手术方法治疗腺样体肥大进行效果观察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48例腺样体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4组,每组37例。A组采用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C组予以腺样体刮除+鼻内镜下残余腺样体咬切术联合治疗;D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融切术治疗。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随访半年,比较各组患者腺样体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其中B、C、D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χ2=7.731、5.045、7.731,P<0.05),但3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C、D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 A组患者( t=5.819、5.829、2.759,P<0.05);B、C组比D组手术时间长( t=3.555、3.63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C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49,P>0.05)。B、C组出血量相较于A组明显较高(t=9.305、4.126,P<0.05);D组显著低于A、B、C组(t=8.054、16.559、12.837,P<0.05);而B组显著高于C组出血量( t=5.739,P<0.05)。A组残留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χ2=31.308、31.308、24.667,P<0.05),B、C、D组残留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手术方式治疗腺样体肥大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伍立德;谭学君;文溢;温晓霞;代朋;吴敌;陈少云;陈晓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316例道路交通事故致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57例)和非脑积水组(259例)。对sTBI后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脑室出血,有无颅骨损伤,有无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颅脑损伤类型,颅内血肿位置,硬脑膜是否敞开,有无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有无行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持续时间,GCS评分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TBI患者合并脑积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OR=1.206,P=0.036),有无tSAH(OR=2.123,P<0.01),颅内血肿位置(OR=1.415,P=0.007),硬脑膜是否敞开(OR=1.669,P<0.01),有无行去骨瓣减压术(OR=1.610,P=0.005),有无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OR=0.640,P=0.001),GCS评分(OR=0.796,P=0.007)。结论年龄大、有tSAH、硬膜下及脑内血肿、硬脑膜敞开、行去骨瓣减压术等是sTBI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而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和高GCS评分是预防脑积水发生的保护因素。
作者:欧阳一彬;莫业和;刘达远;范旭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腹水待查患者腹水病因构成及血清肿瘤标记物、腹水常规检查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1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1例患者中,结核性腹膜炎46.6%,恶性肿瘤28.3%,肝硬化14.1%,其他病因腹水11%。(2)汉族、维族腹水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中年、老年腹水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腹水病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癌抗原(CA153)、血清CA125、血清清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腹水蛋白、腹水细胞数平均值在良恶性腹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血清癌胚抗原(CEA)、腹水腺苷脱氢酶(ADA)、腹水乳酸脱氢酶(LDH)平均值在良恶性腹水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及不同年龄腹水病因构成不同,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及腹水常规检查、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易晓欢;古丽巴哈尔·司马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 P )、脂联素以及两者比值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检测并比较88例妊娠期糖尿病及88例正常妊娠妇女孕16~20周血清RBP和脂联素浓度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RBP浓度以及其与脂联素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RBP≥30.45 mg/L时,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75.0%;脂联素≤9.93 mg/L时,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0.7%,特异性为65.1%;RBP与脂联素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18时,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6.7%。结论孕16~20周孕妇RBP和脂联素的联合运用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使用。
作者:袁小松;张一鸣;蒋健;魏梓雯;周慧娜;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维生素B12和叶酸无明显相关性( 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玲;史梁;张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术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306临床学院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联合肝切除术治疗的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术前血清胆红素分别为(112.32±12.77)μmol/L和(254.71±62.59)μmol/L ,入院日至手术日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8.93±1.27)d和(4.59±0.56)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5.71±94.68)min和(472.50±79.83)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6.07±98.63)mL和(465.88±110.98)mL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11±3.71)d和(14.00±4.26)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5%,非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两组资料的总体并发症及具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减黄并不能降低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根治手术的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相反会明显延长术前准备时间。
作者:杨阳;李成林;王平;刘志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胆囊肽(CC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为对照组,B为偏头痛组,C为都梁软胶囊对照组,D为都梁软胶囊治疗组。C、D组给予都梁软胶囊0.5g·kg -1·d-1灌胃,A、B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容积的 Tween‐80。灌胃7 d后,将B、D两组大鼠造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造模2 h ,保存中脑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和CCK的转录水平。结果 D组大鼠中脑CGRP转录水平明显低于B组(0.64±0.35和1.61±0.51,P<0.05)。C组大鼠中脑CCK 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组(0.32±0.31和1.21±0.38,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可以干预中脑CGRP和CCK的表达,从而影响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
作者:韩喜梅;姚刚;满玉红;于挺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现代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对象由“患者”转变为整体的“人”,这对护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护理角色的要求,目前很多院校都通过开展人文素质课程来加强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该类课程往往强调的是人文知识的灌输,而对于这些知识如何在临床护理过程得到体验和应用,却是容易忽略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完成以后,缺乏与临床课程的有效衔接和联系,甚至出现脱节现象,这样将无法实现人文教育的核心[1]。
作者:曹红丹;张朝鸿;蔡佩璇;刘善丽;江领群;杨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1]。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也急剧上升,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9.7%,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3]。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长,花费大,一旦回到家中血糖不容易得到合理控制,使得糖尿病高质量管理难以实现。但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管理糖尿病工具应运而生。本文就网络工具管理糖尿病的模式和发展、必要性、实施方式及效果、问题及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杨姗姗;杨晓玲;杨秀娟(综述);邹树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了解老年手术患者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术前焦虑和抑郁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术前老年患者进行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结果全部295例老年手术患者家庭功能良好208例(70.51%),家庭功能中度障碍67例(22.71%),家庭功能严重障碍20例(6.78%);社会支持总分(40.42±9.03)分,其中主观支持(23.32±5.42)分,客观支持(9.45±3.73)分,支持利用度(7.65±1.86)分;术前焦虑152例(51.53%),抑郁98例(33.22%)。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家庭功能良好组低于家庭功能障碍组(P<0.05);抑郁发生率社会支持高分组高于低分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家庭功能良好组高于家庭功能障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心理异常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是否患肿瘤性疾病、社会支持总分和家庭功能状况。结论老年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存在相关。
作者:张高华;张展辉;李嘉辉;陈大翠;邓玉萍;王智炜;胡利人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