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4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与妊娠结局分析

陈瑜;项静英

关键词:宫腔镜, 子宫, 纵隔, 人工周期, 宫内节育器,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4例子宫纵隔患者行TCRS,术后随机分为A、B、C组:A组24例,术后辅助宫内节育器(IUD)治疗;B组25例,术后辅助人工周期治疗;C组25例,术后无辅助治疗。随访2~25个月,分析比较妊娠结局。结果3组术后随访总数70例,妊娠率为91.4%。3组足月活产比例分别为A组70.0%,B组69.6%,C组71.4%。51例分娩者中经阴道分娩占37.3%,剖宫产占62.7%,发生胎盘粘连19例,未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结论TCRS显著改善纵隔子宫妊娠结局,但不同辅助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变化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变化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0例患者,在留置导尿管后的3、7、14、21 d采取闭合式引流袋采集尿液标本,经培养、分离、纯化、筛选以及鉴定后,采取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试验,分析导尿管关联性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变化与耐药特征。结果共检出导尿管关联性感染菌株3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5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8.57%)和肠球菌(46.86%);革兰阴性菌137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6.93%);真菌46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7.83%);革兰阳性菌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革兰阴性菌逐年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超过50%;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强;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大肠埃希菌为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原体的耐药性均较强,应加强临床监测。

    作者:马娜;赵海勇;于晓牧;张冬梅;武海英;刘悦;李莉;柳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不同方法纯化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纯化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需进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患者,将其分为离心组(n=43)和静置组(n=43)两组。离心组将抽取的自体脂肪使用离心机离心,获得浓缩的高纯度颗粒脂肪;静置组将抽取的自体脂肪自然静置悬浮后,利用生理盐水冲洗杂质获得纯化颗粒脂肪;分别将两组脂肪采用多隧道、多层次注入乳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移植脂肪存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2~3次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6个月,离心组、静置组的脂肪存活率分别为(74.42±6.35)%、(65.12±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满意度分别为88.37%、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和手术瘢痕;对移植脂肪进行离心处理,可提高脂肪的存活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尹康;赵利平;吴国平;夏德林;郭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二膦酸盐对人骨肉瘤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二膦酸盐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M G‐63细胞株培养、传代后将细胞分为两组:二膦酸盐400μg/m L干预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孵育72 h后,对两组人骨肉瘤M G‐63细胞株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两组细胞中凋亡因子Caspase‐3、Fas的表达;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两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二膦酸盐作用于人骨肉瘤MG‐63细胞株72 h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可见二膦酸盐400μg/mL干预组细胞中凋亡因子Caspase‐3、Fas大量表达,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几乎见不到凋亡因子Caspase‐3、Fas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观察到二膦酸盐400μg/mL干预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为54.00%,远大于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在明显的诱导凋亡现象。结论二膦酸盐对体外人骨肉瘤M G‐63细胞株存在很强的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买买提艾力·哈斯木;江仁兵;白靖平;徐万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的超声监测

    目的:采用超声监测探讨温针灸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及血液循环的疗效。方法对128例KOA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及血流信号变化。结果128例K O A患者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治疗后随疗程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治疗后4周患者积液厚度(10.3±3.2)mm及滑膜厚度(5.2±1.4)mm分别较治疗前(11.2±3.6)、(5.6±1.2)mm显著降低(P<0.05)。血流信号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2周后血流信号Ⅰ级(9.4%)较治疗前(0.0%)显著增多(P<0.01),治疗后4周起血流信号为Ⅱ级者(35.9%)较治疗前(20.3%)显著增高( P<0.01),Ⅲ级(31.3%)或Ⅳ级(10.9%)较治疗前(50.8%,28.9%)显著减少( P<0.01)。结论超声监测发现温针灸能够改善KOA患者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厚。

    作者:杨冬梅;林诗彬;梁振波;郭桂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74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研究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4例子宫纵隔患者行TCRS,术后随机分为A、B、C组:A组24例,术后辅助宫内节育器(IUD)治疗;B组25例,术后辅助人工周期治疗;C组25例,术后无辅助治疗。随访2~25个月,分析比较妊娠结局。结果3组术后随访总数70例,妊娠率为91.4%。3组足月活产比例分别为A组70.0%,B组69.6%,C组71.4%。51例分娩者中经阴道分娩占37.3%,剖宫产占62.7%,发生胎盘粘连19例,未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结论TCRS显著改善纵隔子宫妊娠结局,但不同辅助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瑜;项静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91例不明原因腹水病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水待查患者腹水病因构成及血清肿瘤标记物、腹水常规检查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1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1例患者中,结核性腹膜炎46.6%,恶性肿瘤28.3%,肝硬化14.1%,其他病因腹水11%。(2)汉族、维族腹水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中年、老年腹水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腹水病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癌抗原(CA153)、血清CA125、血清清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腹水蛋白、腹水细胞数平均值在良恶性腹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血清癌胚抗原(CEA)、腹水腺苷脱氢酶(ADA)、腹水乳酸脱氢酶(LDH)平均值在良恶性腹水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及不同年龄腹水病因构成不同,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及腹水常规检查、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易晓欢;古丽巴哈尔·司马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生存期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生存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高危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髋部骨折类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及数目、麻醉方式、手术时机、ASA分级、围术期内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出院时间。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年或随访至患者死亡,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死亡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高危因素与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2年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年龄( P=0.040,OR=8.317)、术前合并症( P=0.001,OR=14.872)、手术时机( P=0.042,OR=6.270)、ASA分级(P=0.034,OR=12.299)、输血量(P=0.049,OR=4.650)及下地负重时间(P=0.001,OR=16.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围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年龄(P=0.047,OR=5.374)、术前合并症(P=0.001,OR=17.324)及ASA分级(P=0.02,OR=13.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术后2年生存率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管理,术前全面系统评估,积极治疗合并症,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措施,争取早期下地活动,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周鑫;陈付艳;刘世珑;刘鹏;孙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 ell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分布特征的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不同地域壮族人群Kell血型系统k和K、Jsa和Jsb抗原的分布和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 )方法对1025名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的 Kell 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ell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K=0.0000,k=1.0000;Jsa=0.0000,Jsb=1.0000。结论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 ell基因频率分布呈单态性分布,与文献报道的中国其他的人群分布特点一致。

    作者:周燕;申卫东;周先果;刘金莲;莫秋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胆囊微创切除术后肩部疼痛的治疗方案比较

    目的:探究胆囊微创切除术后肩部疼痛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100例为对照组,缝合穿刺孔后直接送入苏醒室;B组100例术后经穿刺孔负压吸引3~5 min;C组100例患者术中使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右膈下。观察术后72 h内3组患者肩痛发生率,术后1、3、6、12、24、48、72 h 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 A S评分)和术后4 h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术后72 h内A组14例(14.00%)患者发生肩痛,B组6例(6.00%)患者发生肩痛,C组1例(1.00%)患者发生肩痛,A组患者肩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B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A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高于B组, B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 A组患者的PaO2和pH高于B组,B组低于C组;术后4 h A组患者的PaCO2低于B组,B组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右膈下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磊;瞿建国;党胜春;谢嵘;黄润生;张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基于凝血酶合并缺氧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研究

    目的:探索凝血酶合并缺氧对PC12细胞损伤的佳反应时间点,为进一步研究凝血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意义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建立体外缺氧合并凝血酶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按照常规细胞培养方法,采用三气培养箱(1% O2,5% CO2,94% N2)和无糖DM EM培养液造成细胞缺氧模拟缺血,并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凝血酶(0、50、100、150和200 U/mL ),再将每组都作用于1、6、12、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分析细胞的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和凝血酶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TUNEL细胞阳性率和凋亡率逐渐升高。低浓度凝血酶(50 U/mL)在缺氧1 h后,与对照组(0 U/mL)相比细胞存活率有所升高,提示低凝血酶可能有保护作用。尤以缺氧12 h后开始细胞损伤更为明显,150 U/m L凝血酶组作用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P<0.01),凋亡率显著增加( P<0.05);且200 U/mL凝血酶作用12 h和150、200 U/mL 凝血酶组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50 U/mL凝血酶在缺氧作用12 h后为研究凝血酶合并缺氧对PC12细胞损伤的佳模型条件。

    作者:覃弘宇;李银;李定祥;邓奕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女性急性中毒原因的研究进展

    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我国每年中毒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中毒已成为居民死亡和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1]。在中毒患者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其中服用毒物或过量药物自杀的女性多见,这与女性所特有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等因素有关。因此,研究女性急性中毒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女性急性中毒的发病率,指导女性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已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女性急性中毒原因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嫡娥姆;吴明正;赵群远(综述);陈安宝(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术前胆道引流对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术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306临床学院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联合肝切除术治疗的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术前血清胆红素分别为(112.32±12.77)μmol/L和(254.71±62.59)μmol/L ,入院日至手术日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8.93±1.27)d和(4.59±0.56)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5.71±94.68)min和(472.50±79.83)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6.07±98.63)mL和(465.88±110.98)mL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11±3.71)d和(14.00±4.26)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5%,非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两组资料的总体并发症及具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减黄并不能降低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根治手术的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相反会明显延长术前准备时间。

    作者:杨阳;李成林;王平;刘志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网络工具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1]。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也急剧上升,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9.7%,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3]。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长,花费大,一旦回到家中血糖不容易得到合理控制,使得糖尿病高质量管理难以实现。但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管理糖尿病工具应运而生。本文就网络工具管理糖尿病的模式和发展、必要性、实施方式及效果、问题及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杨姗姗;杨晓玲;杨秀娟(综述);邹树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评价患者在治疗前(T0)、治疗后3 d(T1)、治疗结束(T2)、治疗后1个月(T3)、治疗后3个月(T4)及治疗后1年(T 5)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7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在T2时,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其中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在T3和T4时,有3例患者症状消失,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症状恢复到治疗前;在T5时,有2例患者症状消失,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症状恢复到治疗前。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顽固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长期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作者:张宏金;徐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TCF21基因对肺腺癌 A549细胞DDP化疗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转录因子21(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肺癌A549细胞中高表达TCF21基因,以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高表达TCF21肺腺癌A549细胞对顺铂(DDP)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高表达TCF21肺腺癌A549细胞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72h时,随着DDP浓度的增高(0、0.625、1.250、2.500、5.000、10.000mg/L),各组细胞的抑制率相应增高,高表达组各个药物浓度时的抑制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与未转染组(P<0.05),而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过表达TCF21组随着药物浓度及时间及的增加,高表达组抑制率相应增高(P<0.05);接受X照射后,未转染组、未转染+放疗组、空载体组、空载体+放疗组、高表达组及高表达+放疗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5.17%±2.85%、88.20%±2.03%、93.80%±4.17%、85.60%±2.42%、71.67%±3.21%、56.00%±2.65%。结论TCF21基因高表达能显著增强肺癌A549细胞对放疗及DDP化疗敏感性。

    作者:陆晓;冼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CGRP及CCK 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胆囊肽(CC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为对照组,B为偏头痛组,C为都梁软胶囊对照组,D为都梁软胶囊治疗组。C、D组给予都梁软胶囊0.5g·kg -1·d-1灌胃,A、B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容积的 Tween‐80。灌胃7 d后,将B、D两组大鼠造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造模2 h ,保存中脑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和CCK的转录水平。结果 D组大鼠中脑CGRP转录水平明显低于B组(0.64±0.35和1.61±0.51,P<0.05)。C组大鼠中脑CCK 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组(0.32±0.31和1.21±0.38,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可以干预中脑CGRP和CCK的表达,从而影响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

    作者:韩喜梅;姚刚;满玉红;于挺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 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维生素B12和叶酸无明显相关性( 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玲;史梁;张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IM P3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 结合蛋白3(IM P3)表达情况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红景天苷作用Siha细胞24、48、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IM P3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具有时间和浓度双重依赖性(P<0.05)。IMP3在红景天苷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同时降低Siha细胞IM P3的表达。

    作者:高瑾;罗伟;王钦;徐伟翔;吴岢蔚;李杰;章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该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4月所开展的PCNL 135例,所有患者采用截石仰斜卧位,超声定位引导穿刺,建立20F经皮肾镜通道,经皮肾镜下采用气压弹道及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结果均成功建立20F PCNL通道,手术时间为15.0~60.0 min ,平均33.5 min ,术中超声观察及镜下未发现结石残留后不留置肾造瘘管,未发生周围器官损伤、严重出血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术后2~3 d复查KUB平片及彩超,术后住院时间3.0~5.0 d;129例患者结石一次性取净95.56%(129/135),结石残留6例(4.44%,6/13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不留置肾造瘘管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曾四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辅助诊断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

    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肝脏良恶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罕见的良性肝脏病变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of liver ,NRHL)以其较低的发病率、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易被误诊为肝脏其他良、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经腹腔镜活检确诊的NRHL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阐释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蔡浩;黄建钊;赵鹏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