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流;丘瑛;宁宗
目的 探讨Peroxiredoxin-1 (Prx-1)基因沉默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和Ⅲ型胶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0.4%血清),TGF-β1组(5 μg/L),TGF-β1+阴性转染组(5μg/L TGF-β1+阴性对照siRNA),TGF-β1+ Prx-1 siRNA转染组(5 μg/L TGF-β1 +Prx-1 siRNA).利用脂质体Lipo2000将阴性对照siRNA和Prx-1 siRNA分别转染到TGF-β1+阴性转染组和TGF-β1+Prx-1 siRNA转染组的肺成纤维细胞中,转染48 h后用于后续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的Prx-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及Ⅰ和Ⅲ型胶原蛋白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1) Prx-1 siRNA转染肺成纤维细胞后,TGF-β1+ Prx-1 siRNA转染组的Prx-1 mRNA表达明显降低.(2)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Ⅰ和Ⅲ型胶原、ROS及pAkt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0.34±0.06 vs.0.58±0.06、0.42±0.05 vs.0.56±0.06、2 988±379 vs.4 315±580和0.29±0.05 vs.0.6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阴性转染组Ⅰ和Ⅲ型胶原、ROS及p-Ak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TGF-β1+ Prx-1 siRNA转染组Ⅰ和Ⅲ型胶原、ROS及p-Akt蛋白水平均进一步增高(0.58±0.06 vs.0.79±0.09、0.56±0.06 vs.0.77±0.08、4 315±580 vs.5 841±782和0.66±0.07 vs.0.93±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能够诱导肺成纤维细胞生成ROS,并由此促进Akt的激活和肺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和Ⅲ型胶原;而沉默Prx-1基因可激活ROS/Akt通路,从而有助于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
作者:刘宝欣;刘英宇;魏中秋;梁婷婷;范玉磊;杨方;孙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评价白藜芦醇对血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截至2015年11月4日).收集以白藜芦醇对血压干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血压在基线水平上的变化值为连续性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可信区间(CI)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9个RCT,共计331例样本量符合纳入标准.结果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的人群,能明显降低收缩压[WMD=-13.07,95%CI(-15.37,-10.76),P<0.05],能降低舒张压[WMD=-4.20,95%CI(-7.39,-1.00),P<0.05];对于非2型糖尿病人群,白藜芦醇对收缩压无降低作用[WMD=0.06,95%CI(-2.10,2.21),P<0.05],舒张压降低有统计学意义[WMD=-3.21,95%CI(-4.85,-1.58),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存在一定的降压效应.
作者:范芳;陈娇;徐勇;王吉英;梁雅灵;李衍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锁骨远端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20例;年龄17~78岁,平均(51±14)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20例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B组23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视觉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锁定钢板组在VAS、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上均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发生1例钢板螺钉拔出,锁骨钩钢板组有两例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对于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组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势.
作者:马文明;曹成;王昆;何双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周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管壁,紧贴于血管内皮细胞外.周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延续,与内皮细胞一起构成成熟的血管结构.同时,周细胞还参与血管的新生,研究发现周细胞在维护血管稳定、协调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管直径及血流量、合成并释放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物质、调节免疫活动等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周细胞及其相关信号将是抗血管治疗的重要靶点[1].现将周细胞在血管生成及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卓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头颈癌指发生在唇、口腔、上颌窦、咽(鼻咽、口咽、喉咽)、唾液腺、喉和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从世界范围看,头颈癌发病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Ferlay等[1]报道,2012年全球年新发病例数约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4.9%,年死亡病例数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病死率的4.6%.临床对头颈癌强调以手术为主放疗及化疗为辅的三联疗法,化疗主要用于配合手术治疗或作为姑息治疗,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治疗转移性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常用方案.
作者:陈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中华口腔医学会曾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笔者曾在2011年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首届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培训和比赛;2014年又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笔者结识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现将自己参加比赛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同进步.
作者:左恩俊;牛卫东;马国武;孔英;周万春;胡书海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 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间MP总阳性检出率30.27%(5 395/17 820),2009、2013年呈暴发流行,阳性率分别为40.35%、40.38%.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冬春季节;女童MP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童;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阳性率分别为15.75%、38.14%、53.96%、59.42%,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不同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大叶性肺炎居首位,高达76.20%.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为27.00%,各季节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所致肝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8.14%,以大叶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达10.84%.结论 苏州地区MP流行周期约为4年,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MP感染可引起喘息症状及肝功能损害.
作者:钱前;季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膜相关RING-CH(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MARCH)家族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属于E3泛素连接酶的环指结构域家族,迄今已发现的MARCH家族成员有11种,分别是MARCH1~11.MARCH家族的成员分布广泛,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如免疫调节,蛋白质量控制和膜转运,内质网相关降解,内体蛋白质运输,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和精子发生调控等[1-9].MARCH家族蛋白相关领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从MARCH家族蛋白的分类、生物学结构、表达及在免疫、生殖等生物学功能方面就MARCH家族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下一步的功能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美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遗传、生活习惯改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男性不育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精子数和精子各项参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1-2].在男性不育的各种原因中,遗传因素是一种重要机制,全世界约15%的男性不育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3].哺乳动物精子发生是一个特殊和复杂的细胞分化过程,是数以成千上万的基因共同调控的结果,与精子发生成熟相关的基因出现突变、缺失或表达异常都可能会导致男性不育.精子形成是精子发生成熟过程中的后一步,睾丸特异性基因适时有序表达,精子鞭毛骨架结构和相关蛋白的有序转运和整合,并驱动精子细胞内各细胞器的协调合成装配,是保证精子发挥正常功能根本的物质基础[4].目前,研究对精子发生前期的相关基因及蛋白研究较多,对后期精子形成相关基因及蛋白知之甚少,且未得到深入研究,对其功能也缺乏了解;为此,本文就国内外报道关于精子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基因及蛋白作一综述.
作者:周庭友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分布特点,为采供血机构制订有效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并对1 084 889份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结果为有反应性的标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确认.结果 1 084 889份献血者标本经确认HIV阳性372例,总阳性率为34.29/10万,呈现增长的趋势(x2趋势=34.717,P<0.05),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之间的HI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5.625,P<0.05,OR=1.940,95%CI:1.554~2.421).男女两性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分别为x2=37.668,22.984,P<0.05).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10.713,P<0.05,OR=1.436,95%CI:1.155~1.786).不同文化程度的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48,P<0.05).不同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5.260,P<0.05).结论 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同献血类型、年龄、性别、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苏武锦;陈悦;黄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孤立性脾结核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上多表现为脾脏占位性病变,易误诊为脾脏肿瘤,终诊断多依赖病理学检查.孤立性脾结核形成结核球则更为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左上腹疼痛3个月”,于2013年12月5日入院,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餐前及餐后较明显,无发热,无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症状.患者门诊就诊行腹部MRI检查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考虑囊肿并出血可能.门诊以“脾脏占位:囊肿并出血?”收入本科.
作者:杜杰;兑丹华;赵建锋;敖宇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利用“备用”的肋软骨作为支撑材料,在抬高再造耳廓颅耳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利用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时,过量切取长约3 cm的肋软骨作为支架的主体,插入耳垂下方的皮下;在对耳廓颅耳角低平进行抬高时,将多余的软骨块完整取出并拼接成L型,置于支架后方的骨膜下.结果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行耳廓再造术需抬高颅耳角的患者共20例,修复后的再造耳廓具有正常颅耳角,除1例因感染后颅耳角低平外,其余患者术后耳廓立体形态均良好.结论 过量切取肋软骨埋置皮下作为“备用”,在抬高颅耳角时将其取出作为支撑材料,术后效果良好,避免了切取筋膜瓣和再次切取肋软骨的二次损伤.
作者:刘远生;李文芳;杨红华;章杰;肖苏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男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6位,每年全球有新发病例接近42.98万例,不同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可相差10倍[1].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居泌尿系统肿瘤首位,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为11.41/10万,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3∶1.0,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近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60%[2].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基因水平上对膀胱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多个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已经被确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通过改变基因结构或表达量来影响基因对机体的调控作用,是常见的基因遗传变异.
作者:陈玉锦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随着生活模式现代化、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常见病、多发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1%,女性患病率为11.0%),中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人口大国[1].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指的是糖尿病患者为以科学合理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对身体的损害而进行的行为[3].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大多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及生活压力大、负担重,无暇顾及健康问题,加之主观上缺乏自我保健意识,不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引起许多疾病而且存在许多潜在危险因素,引起慢性疾病[4].为此,笔者运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及障碍问卷(PDQ)[5]调查中青年初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并探讨依托微信群开展健康教育,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佳;段鹏;魏美林;司涟;胡婉;杨枝;刘梦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及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凝血功能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合并下肢烧伤并符合烧伤后SIRS诊断患者38例,分为治疗组(抗凝治疗)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于明确SIRS诊断后予预防性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2 850 U(0.3 mL)皮下注射,每日1次;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续应用,疗程10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4、7、10、14 d早晨取血检测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治疗后1、7、15 d,对两组患者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7~14 d反映血液高凝状态指标FIB水平、血D-二聚体较前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同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变化未受抗凝治疗影响,治疗后1、4、7、10、14 d两组相同时间点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1例发生微血栓.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烧伤SIRS后血液高凝状态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唐虹;施耘;阮建春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纳米雄黄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凋亡作用.方法 0.6 μmol/L浓度的纳米雄黄作用于COC1细胞,于不同时间收集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的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0.6μmol/L浓度的纳米雄黄作用于COC1细胞48 h后出现显著的凋亡形态改变;纳米雄黄显著的促进细胞凋亡,并随着纳米雄黄处理COC1细胞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显著性增加(P<0.05);随着纳米雄黄处理间的延长COC1细胞中的Bax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纳米雄黄对COC1细胞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降低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马淑云;高尚风;吴胜军;张少华;陈蕊;王莉;徐锐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的变化与肾功能及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并分析比较氧化应激指标与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感染应激和急慢性代谢紊乱,其中,50例为无肾病糖尿病组,另50例患者为糖尿病性慢性肾脏疾病(DKD)组,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2组患者空腹血糖、肾小球功能、血和尿肌酐水平,以及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NOX、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同时留取所有受试者3次不同时间清洁尿液检测尿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计算UAER.结果 无肾病糖尿病组体内NOX、8-OHdG、MD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DKD患者NOX、8-OHdG UAER明显高于无肾病糖尿病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X与DKD更为紧密(OR=1.199,P<0.01).结论 与3个氧化应激指标8-OHdG、MDA、SOD相比,NOX更能确切地反映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即NOX是反映氧化应激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相关的更为理想的指标.
作者:龙敏;吴垣辕;赵露;刘东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考察并发心房颤动(AF)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氧减饱和度指数(ODI)的影响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32例,按是否并发AF分为2组:并发AF的急性脑血管病组60例,非AF的急性脑血管病组7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为对照组.结果 与急性脑血管病组比,并发AF的急性脑血管病组脑出血、意识障碍、既往脑血管病史和大脑中动脉发病例数较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血管病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vWF和ODI增高(P<0.05),与急性脑血管病组比,并发AF急性脑血管病组NIHSS、IL-6、TNF-α、CRP、vWF和ODI明显增高(P<0.05).结论 AF加重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低氧并存的状况.
作者:陈庆友;张艳蕉;王中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Gli抑制剂GANT61对人胃癌细胞AZ521和AGS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0、10、20μmol/L)的GANT61处理AZ521和AGS细胞24 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GANT61作用于AZ521和AGS细胞后对Gli-1、Gli-2、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NT61可以剂量依赖性显著下调AZ521和AGS细胞Gli-1、Gli-2和Bcl-2蛋白表达和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0 μmol/L GANT61作用AZ521,AGS细胞后凋亡率为(19.37±0.81)%和(16.1±0.26)%,显著高于0 μmol/L GANT61凋亡率(4.23±0.35)%和(6.00±0.87)%(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761的AZ52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55.33±10.12、312.67±7.37,与0μmol/L GANT61 423.33±11.37相比显著降低(P<0.05);10μmol/L和20 μmol/L GAN761的AGS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06.67±4.16、273.33±8.02,与0 μmol/L GANT61388.33±11.06相比显著降低(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T61的AZ521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05±9.64、360.24±8.54,与0 μmol/L GANT61 261.12±11.53相比显著增高(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T61的AGS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55.00±6.56、310.67±8.50,与0μmol/L GANT61 198.33±2.50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 GANT61通过特异性抑制Gli-1,Gli-2蛋白表达从而调节AZ521和AGS细胞中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雷;杜媛鲲;米源;廖海江;王林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IRI)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及IRI 7 d组、IRI 14 d组.分离左侧肾动脉,IRI组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动脉,35 min后去除血管夹;假手术组不夹闭左侧肾动脉.IRI 7 d组与IRI 14 d组分别于术后第6、13天切除右侧肾,分别于第7、14天处死大鼠.观察比较3组大鼠肾功能,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肾组织β-caten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观察β-catenin表达部位,生化染色检测胶原含量,Masson染色观察比较3组病理改变.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I 7 d组Fibronectin、α-SMA、胶原含量无明显增高,病理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IRI 14 d组Fibronectin、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增高,胶原含量增多,肾功能减退,病理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Sham组相比,IRI 7 d组β-catenin表达增高,IRI 14 d组较IRI 7 d组增高更显著.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在肾IRI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病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闵亚丽;黄健;杨静;刘畅;于黔 刊期: 2016年第29期